李代桃僵:内外勾结的职务犯罪
2024-10-21鑫海
分销策略:
被用于内外勾结的销售造假
2019年前后,深圳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集团”)下属企业新乡捷安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安公司”)陆续在河南省新乡市开发某广场楼盘项目(以下简称“广场楼盘项目”)及禹洲嘉誉公元楼盘项目。为促进上述两个楼盘项目销售,捷安公司出台了一项内外结合的销售策略。
按照捷安公司的内部规定,广场楼盘项目销售模式有两种:一是公司自行销售模式,即由该公司自有销售团队接待自然到访客户进行销售,成交后销售员可以得到公寓每套房款5‰(金额为1000元左右)的提成,住宅每套房款3‰(金额为2000元至3000元)的提成;二是采用分销的销售模式,即由捷安公司通过与外部房地产分销商签订分销合同的方法销售,委托成交后每套给予分销商2万元至2.5万元不等的佣金。
令捷安公司决策层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推出的旨在推动房产销售的分销模式,却被别有用心的分销商所利用,通过培育捷安公司内鬼,将捷安公司内部销售人员自行销售成交的房产移花接木地记到了分销商自己名下,从而非法赚取了捷安公司支付的佣金。
2019年6月,董渊被捷安公司招聘入职,担任该公司营销部负责人、营销经理,负责管理包括嘉誉公元项目销售经理张某在内的一众从事房产销售的下属销售人员。
河南华鑫联创房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鑫公司”)老总杨浩田获悉捷安公司出台上述分销政策后,遂与老相识董渊联系,请其出面帮助华鑫公司承揽捷安公司的分销业务。
经董渊的介绍引荐,捷安公司于2019年12月与华鑫公司进行第一次合作,双方就禹洲嘉誉公元项目签订第一期分销转介服务合同(以下简称“案涉分销合同”),约定由华鑫公司在签约6个月内分销捷安公司禹洲嘉誉公元项目公寓50套,捷安公司按每套2.5万元标准向华鑫公司支付佣金。
自从拿下捷安公司的分销合同后,杨浩田就开始与董渊密谋设计移花接木的分销骗局,想办法将董渊手下销售人员自行销售成交的客户变成华鑫公司的客户,从而由华鑫公司跟捷安公司结算佣金。
按照捷安公司制订的公寓房销售方案,捷安公司内部销售人员自行销售的提成仅为每套1000元左右,而如果按分销结算,华鑫公司的业务员却可以得到每套2.5万元的佣金,这一内外有别的销售激励政策无形中为华鑫公司勾结捷安公司销售人员作假提供了运作空间。
在华鑫公司与捷安公司第一次合作期间,案涉分销合同约定的由华鑫公司分销的50套房源在半年内全部销售完成。后续在双方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合作中,华鑫公司也按期完成了分销任务。
华鑫公司之所以能在双方约定时间内完成案涉分销合同约定的分销任务,并不是由于该公司有过人的销售能力,而是由于该公司在背后与捷安公司内部销售人员勾结“倒客”,刻意制造“飞单”所致。换句话说,华鑫公司的销售业绩被注入了大量的“水分”。
职务侵占:
勾搭默契的“飞单”约定
捷安公司与华鑫公司的销售人员虽然都销售捷安公司开发的楼盘,双方各自营销、互不关联。然而,事实情况是,在杨浩田和董渊的联手干预和发动下,捷安公司的一些销售人员为了追求自身更大的利益,最终参与了两人策划的“飞单”造假分销骗局。
在促成上述分销骗局一事上,董渊的态度是积极的,这自然与杨浩田的请托分不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董渊还兼任华鑫公司的股东,华鑫公司的业绩自然影响到其切身利益。因此,董渊在推进华鑫公司分销一事上特别卖力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据某集团审计监察中心监察经理陶某证实称,由于董渊掌握了销售管理权,同时又受到作为分销商的华鑫公司的利益捆绑,所以其一旦与华鑫公司串通,就很容易形成完整的舞弊链闭环。

为了尽快完成案涉分销合同约定的分销任务,在一次捷安公司销售团队召开的会议期间,杨浩田在董渊在场的情况下,向参会的捷安公司销售人员承诺,如果将自然上门的客户(即本应按第一种销售模式,由捷安公司业务接待的上门客户)转换为华鑫公司的客户并促成交易的,由华鑫公司支付提成1万元。有关证据显示,当时在场的董渊没有表示反对。
另据张某证实称,不仅在公开场合宣传,杨浩田还专门宴请捷安公司的所有销售人员吃饭,鼓励这些销售人员多帮华鑫公司卖房。
事实上,董渊非但不反对杨浩田这种鼓励制造“飞单”的宣传,还以实际行动支持杨浩田。张某证实称,2020年1月,董渊对其说让捷安公司销售人员自行销售先停下来,优先卖华鑫公司的房子。捷安公司销售人员自然应当直接为捷安公司服务,董渊所称的“优先卖华鑫公司的房子”,意思就是怂恿捷安公司销售人员故意“倒客人”,制造“飞单”。
案发后,据检察机关起诉指控,捷安公司销售人员李某等人与华鑫公司销售人员程某合谋,合伙将5名捷安公司的自访客户通过改变电话号码的方式变成华鑫公司的客户,造成捷安公司多支付华鑫公司7套房源共17.5万元的佣金;华鑫公司将其中7万元以“奖金”的形式支付给李某等人,杨浩田获利10.5万元;为了感谢董渊的帮助,杨浩田先后两次送给董渊好处费32万元。
东窗事发,双双获刑
董渊、杨浩田因涉嫌犯职务侵占罪,于2021年5月8日被刑事拘留,2021年6月7日、2022年6月7日分别被取保候审。董渊于2023年1月19日再次被取保候审,2023年6月29日被逮捕;杨浩田于2023年2月1日再次被取保候审。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红旗法院”)经审理,于2023年6月30日作出一审刑事判决。被告人董渊、杨浩田不服,提起上诉,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发回重新审判。红旗法院于2023年9月1日重新立案,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红旗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董渊、杨浩田相互勾结,利用董渊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捷安公司的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二人行为均已构成职务侵占罪。
法庭上,董渊辩护人提出董渊收受杨浩田32万元的性质属于投资分红还是受贿款存在异议。公诉机关指出,经查,虽然董渊向杨浩田转过58万元,但双方并未约定款项性质属于借款或者投资,也未就利息或者分红进行过约定,转账半年之后即获得32万元的回报,该收益远超正常的借款利息,且杨浩田也称该款是给董渊的好处费,故该32万元应当认定为受贿款项。公诉机关的这一公诉意见得到了法院的采纳。
法庭上,杨浩田的辩护人提出,公诉机关指控被侵占的17.5万元始终属于华鑫公司,董渊没有实际占有,故杨浩田和董渊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共犯值得商榷。公诉机关指出,董渊与杨浩田相互勾结,将原本属于捷安公司的客户更改为华鑫公司的客户,华鑫公司不劳而获,杨浩田取得了多支付的佣金,故董渊和杨浩田属于职务侵占罪的共犯。公诉机关的这一意见亦得到了法院的采纳。
2024年2月28日,红旗法院对外公布本案重审后的一审判决结果:董渊犯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杨浩田犯职务侵占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罚金已缴纳);董渊的违法所得32万元,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已缴纳)。一审宣判后,两名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
编辑:黄灵" "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