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要以系统性思维对待财税体制改革
2024-10-20常法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并要从健全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等方面作出部署。财税改革历来都是央地财权事权的再调整,不管怎么改,地方政府只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税收”,其他财税问题就迎刃而解。
增值税增长要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结合。增值税是五五分成的“央地共享税”,课税对象是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其改革方向大概率会调整分成比例。虽然如此,地方政府却不能寄希望于分享比例的调整。根据增值税征税特点,地方政府要着眼于将地方产业做大做强,推出一系列重点举措,遴选出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标志性项目,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万邦鲸采跨境农产品冷链物流港等项目,以大项目建设引领内需市场规模扩大,就是说尽可能做大产业链、产业群,扩大增值税征税基数。
消费税增长要与扩大内需相结合。消费税是中央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意味着该项税收征收环节后移到消费端,与“内需”直接相关。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人均收入越高、消费欲望越强烈、零售商品销售额越高,该项税收就会越高。对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只要认真落实该方案,消费复苏并获得长足发展,完全是可能的。这对长期促进消费税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
直接税要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相结合。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课税对象就是收入和财产,其中的“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未来有很大潜力,根据税收立法原则,未来会逐步开征。该类税收大概率会伴随着产业兴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市场的繁荣,获得增长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全域乡村振兴方案,锲而不舍推进城镇化建设,利用各自的优势,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上,锲而不舍推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市场,促进该类税收基础牢靠。
综上,地方政府要在财税体制改革中赢得主动,就是抓“收入”,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做大做强,留住消费群体,留住纳税主体。
(作者系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教授、博士、正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