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策略

2024-10-20梁博郭慧新李军卢欣欣张航李广济

科技风 2024年29期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江苏省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策略,提出了科技经费渠道改革、产学研服务平台改革、科技企业孵化改革、大学科学园区改革、投融资渠道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措施。通过优化科技经费分配、多元化筹集资金、设立激励机制、提高科研基础设施利用率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等措施,促进江苏省高校科技发展。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项目策划和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等措施。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创新孵化器运行机制、加强孵化器资源整合、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措施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质量和效益。通过强化科技园区服务功能、建立合作机制、建设多元化孵化众创空间等措施促进大学科学园区集群效应和创新驱动。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技体制;科研管理;成果转化

一、概述

江苏省高校需要在科研经费投入、科技活动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是提高外部科技创新体制的重要举措。江苏省高校应该注重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科研人员面向产业和社会需求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扭转过度关注数量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趋势。

二、江苏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策略

(一)经费渠道

(1)制定科技经费分配政策。采取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作为经费分配的重要因素,鼓励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确保科技经费的有效、合理使用。

(2)多元化筹集资金。除了国家、江苏省级科技项目的资助外,江苏高校还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完成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激励扶持机制。设立科技创新奖金、学术教育奖学金、科技成果转化奖等激励机制,鼓励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4)提高科研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建立和完善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提高研究生和科研团队使用设备的机会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科研成本。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建立完善的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鼓励江苏高校科技人员申请专利,增加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产学研服务平台

(1)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构和平台,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通过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实现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有机融合。

(2)加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策划和管理。由高校、产业公司、科研机构和政府共同参与,制订产学研合作计划,明确研究内容、目标、进度和预期效果,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3)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高校应加强对产业需求的研究,培养具备产业化吸纳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吸引产业界的优秀人才和技术资源,形成产学研合作的人才支撑。

(4)推广海外人才的引进。通过建立国际化的招聘渠道、营造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建立海外高校合作交流平台等方式,吸引国际化精英人才的加盟,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

(5)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体系,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产学研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推动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且根据精准定位制定适当的转化策略。

(三)科技企业孵化

(1)建立与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通过搭建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平台,强化各级有关部门沟通,共同探讨政策法规、信息技术、资金筹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孵化器整体服务水平。

(2)创新孵化器运行机制。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身的专业化管理、国内外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业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支持,为创新创业提供优越的孵化环境和投融资服务,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孵化器资源整合。通过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产业基地等科技创新资源对接,形成资源整合、企业互帮互助的合作机制,扩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影响力,提高孵化器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益。

(4)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加大创业教育投入,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后续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供丰富的人才支持。

(5)完善推介优势企业的机制。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地方科技产业发展局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推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需求的优势企业,为学校和科技企业间架起一座直接沟通的桥梁。

(四)大学科学园区

(1)强化科技园区服务功能。加强科技园区对企业的投融资、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创新创业企业,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支撑。

(2)建立科技园区合作机制。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多方合作的科技园区建设模式,促进大学科学园区的集群效应与创新驱动。

(3)建设多元化的孵化众创空间。打破传统由资本决定孵化器的格局,建设多元化的孵化众创空间,让更多优秀的创新项目能够在这里成长,提高办公场所的良性竞争效力。

(4)优化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生态。深入挖掘科技园区的创业资源,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注重创业文化的培育,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为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

(5)加强地方政府与科技园区合作。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科技园区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优势产业和发展需求,从而帮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五)投融资渠道

(1)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平台。通过培育风险资本市场、创业投资基金、科技金融机构等多种融资平台,为江苏高校科技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加强产业与投资对接。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加快江苏高校科技成果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建立产业与投资对接的机制,为科技项目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3)打造优质的投融资环境。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投融资秩序、提升投融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等手段,打造优质的投融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江苏高校科技项目的融资中来。

(4)注重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注重加强对江苏高校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的运作水平,为融资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5)建立投资风险共担机制。对于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建立投资风险共担机制,将风险合理地分摊给所有出资方,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增加融资的可持续性。

(六)高校管理机制

1.完善科研管理体系

(1)建立科研管理平台:通过建立一个集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人员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科研管理平台,实现科研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该平台应具备可定制化、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以满足不同高校的管理需求。

(2)促进学术合作:通过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等形式,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开展。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

(3)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同时,鼓励教师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4)加强科研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制定并执行科研管理规范和流程,确保科研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同时,加强科研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5)加强对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制定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选拔具有潜力的科技人才;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2.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1)加强科技成果的评估和管理:建立科技成果评估标准和方法,对科技成果进行科学评估,确保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分类和管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2)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企业合作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完善奖励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对成功转化科技成果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4)减少科技成果落地的阻力: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通道,简化转化流程和手续,降低科技成果落地的难度和成本。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5)提高成果的效益和实际应用价值: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场景研究和市场调研,提高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效益。通过推广科技成果的应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3.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

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策略,充分利用校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实验室,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

4.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1)建立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提供专业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培训计划。该中心应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2)提供科技创新的教育课程:通过开设科技创新课程、讲座和实践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入企业导师和实际项目案例,丰富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

(3)创业创新的孵化平台:建立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场地和资源支持。该平台应具备完善的孵化机制和政策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科技创新的辅导与指导:配备专业的辅导教师和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辅导和指导。通过与学生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科研难题和提高成果转化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和转化成果的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环节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创新意识和成果转化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水平。

(6)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资金支持。同时,积极推动优秀创业项目的落地和应用,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7)推进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先进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推动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通过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拓宽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七)科技资源配置和共享机制

(1)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定期收集江苏高校内部各类科技资源信息,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使科技资源能够更好地共享,满足各类科研需求。

(2)完善科技资源使用规范。制定详细的科技资源使用规定,规范各类科技资源的使用方式和时间,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并避免浪费。

(3)加强科技资源保护。加强对科技资源的保护工作,完善科技资源安全管理机制,保证科技资源不被恶意使用或窃取,确保科技资源的安全。

(4)拓展科技资源来源。加强与企业、政府等外部合作,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科技资源,提高科技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5)建立科技资源评估机制。建立科技资源评估机制,明确科技资源使用的价值和效果,进一步规范科技资源使用管理过程,使科技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结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江苏省高校科技体制的改革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性的建议、科技企业孵化改革策略、大学科学园区改革策略,通过建立与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创新孵化器运行机制等措施,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产业的质量与效益。同时,通过强化科技园区服务功能、建立科技园区合作机制等措施,促进大学科学园区的集群效应与创新驱动。在投融资渠道改革策略方面、江苏高校管理机制方面、科技资源配置和共享机制方面建立规范和制定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起宏.浅析现行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端[J].中外企业家,2015(22):205+208.

[2]胡理.基于湖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3]吕建秋,蒋艳萍,秦钟,等.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趋势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04):1-4.

[4]田国胜.加强高校科技管理创新体制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6(09):25-26.

[5]黄长兵.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现状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21):96-97.

[6]张记江.论如何创新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J].智库时代,2019(02):62-63.

[7]陈宾.关于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考——以上海高校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9(S1):4-6.

[8]李华一,陶重犇,徐树鹏.新媒体时代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现状研究——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与评价模型》[J].新闻爱好者,2021(02):113.

[9]郑淑超.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校科技,2021(03):40-43.

[10]范继,路丽梅.理工类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3,36(01):64-67.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SJYB1793,2023SJYB1754);“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研究一般课题(GYJY202331)

*通讯作者:梁博(1986—),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科技管理与大学生就业;郭慧新(1986—),女,汉族,山东茌平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