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模式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构建学习中心课堂的教学策略

2024-10-18文婧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1期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倡导的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追求学习中心课堂的构建。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四个常规环节将课堂学习时间和学习活动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在当前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提升目标语言输出能力。本文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构建学习中心课堂的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对分课堂;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学习中心课堂;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着眼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旨在变革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本位和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构建新型的学习中心课堂十分重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追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的学习作为课堂的核心,有助于构建学习中心课堂。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中心课堂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基于脑科学和学习科学所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四个常规环节为教师精讲留白、学生独学内化、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在教师精讲留白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框架和重难点内容进行整体学习;在学生独学内化阶段,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自我突破小部分重难点知识;在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答案核对和商讨疑惑之处,实现知识内化;在全班交流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高频错题或者疑难之处在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引导,更重视学生是否高度参与学习,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对比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学习中心课堂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部分。教与学的关系存在于整个教学活动。学习中心课堂是将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转变的新型课堂。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因此学习中心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以学习为主活动、主形式和主线路。学习中心课堂要求既保证学的力量和学的活动,也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潜力、能力和实力。

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我国学生在对如何灵活有效内化知识并进行言语输出方面普遍存在障碍。而学习中心课堂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能较好地处理该困境。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以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为例来浅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学习中心课堂的构建。

二、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构建学习中心课堂的促进作用

(一)打造趣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实现助学、促学和乐学为出发点。在该模式的四个教学环节,教师需要精心思考如何让学习更有乐趣,让学生沉浸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构建学习的乐趣中。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第一课时听说课为例,在教学导入环节,笔者设计了Guessing Game。在该环节中通过一段关于名侦探柯南的简单外貌描述,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选出正确的人物形象。这一环节不仅引入了外貌描述这一主题,而且引出了串联整节课的人物——名侦探柯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侦探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形成自主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简单来说,学习中心课堂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堂的权责对分,教师主要负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精讲留白阶段给学生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需要在15-20分钟完成精讲内容。以一节课40或者45分钟为例,学生除去要积极聆听教师的精讲,还有至少20分钟的时间是在自主学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贯穿于学生个人的独学内化环节、小组讨论环节和全班交流环节始终。学生的个人独学、小组群学、全班互学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和独学任务单能有效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和个人智慧。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拥有在传统课堂中无法比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课堂核心。

(三)创设启发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教师只是灌输式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得到保证。而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不管是教师精讲留白,还是独学任务单的设计都在于培养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第一课时听说教学的教师精讲留白阶段,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外貌描述知识。通过同一人物的不同形象对比让学生感知相关描述性形容词的用法,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让学生从发型描述、身高描述、体型描述和其他方面对人物的外貌进行综合描述。如何实现从个别方面的外貌描述到整体描述的转变?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想描述一个人可以描述哪些方面,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回忆基本具备关于描述外貌的整体意识和知识基础。在个人独学任务单的部分,笔者既关注巩固重点基础知识,也注重突破难点知识。在本节听说教学中,多个形容词修饰同一名词的顺序问题是第一个要突破的难点。第二个难点则是如何正确使用be动词、实义动词have和wear用来描述外貌。笔者在设计时通过范例展示、自我归纳、简单练习和语篇综合运用来启发学生真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当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引导性的教学任务和设计得以实现,笔者认为课堂学习是有效的。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构建学习中心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主线情境,保证学习的完整性

笔者在设计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第一课时听说课时,通过名侦探柯南的形象串联整个课时。柯南是目前青少年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侦探在破案时常涉及人物形象,因此与本节听说课中的外貌描述知识相契合。基于以上思考,笔者通过创设与名侦探柯南一起成为侦探的挑战任务,借由侦探的标准来对应对分课堂的四个常规环节。侦探需要有渊博的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课上学生与名侦探柯南一起学习如何描述外貌,掌握本堂课的知识框架和大部分重难点。对分课堂的独学任务单对应成为侦探必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自主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情境,且有步骤地实现对重难点的初步理解和运用。小组交流环节着眼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借助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来交流所得和解决个别成员的困惑。最后全班交流环节,引导学生善于表达、敢于表达,对应成为侦探的良好表达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关注高频错点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来促进全体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是以Guessing Game引出外貌描述和柯南这一人物,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时也是引导学生培养侦探般的辨别能力——“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不要以貌取人)。”由此整节课在设计上都由“侦探”有机串联,学生沉浸于情境学习,所有学习环节的呈现都是自然而然,而非生拉硬拽式的学习知识和完成任务。学生的学习是沉浸式的、完整的和有效的。

(二)融入趣味关卡,寓教于乐

在教育中融入娱乐,能使学生在娱乐中更有效地获得知识。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尝试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融入游戏闯关的教学方法。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第一课时的听说教学中,通过名侦探柯南勾起学生对成为一名酷炫侦探的向往。紧接着提出成为侦探的四个关卡(Four passes to be a detective)。关卡一名为“Be Knowledgeable(拥有渊博知识)”。首先,抛出问题“How to describe a person”,通过思维导图和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述他人外貌,然后通过柯南的朋友毛利小五郎和阿笠博士的形象来让学生初步尝试描述外貌。在听说训练阶段,选用2b和2d材料作为听力训练语篇,训练学生使用目标语言完成听力信息获取的能力。关卡二名为“Individual Thinking(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任务单,通过笔头训练和范例思考来巩固基础知识和突破小部分难点知识。当知识披上了“游戏闯关”的外衣,学习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关卡三名为“Good Teamwork(善于团队合作)”。在本关卡小组成员需要协同合作攻克独学中存在的不确定的问题和疑难问题。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在小组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有点类似于网络游戏中的“团战”,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有队友的“力挺”。关卡四名为“Nice Expression(用于良好表达能力)”。在本关卡教师会将巡堂过程中发现的学生高频错题或疑惑点进行总结,针对犯错的学生提问,检测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是否解决了该问题。如果小组解决了,教师将肯定学生个人和小组的智慧成果;如果小组没有解决该问题,教师会鼓励其他小组主动进行解释说明。学生的个人荣誉和小组的集体荣誉都会激励学生更认真地进行学习。

(三)合理使用学习材料,实现学以致用

新课标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改编教材内容,补充合适的学习材料。因为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学情,为了更好适应学情和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保证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创造性改编、增加或者删减学习材料都是可取的。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第一课时听说课设计时,笔者也根据学情和重难点对学习材料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在2d对话的处理上,笔者根据对话内容制作了三个不同的卡通人物形象,形象A为相对矮小的小男生,形象B为中等身高戴眼镜的男生,形象C为身高较高的戴眼镜男生。所设计的听力问题为“Which one is Mike's friend David and how do you know that?”。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笔者想通过鲜活的卡通形象替代呆板的言语描述,同时需要学生将外貌描述与形象判断相结合。通过设计这种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在进行听力实践时不再觉得那么枯燥无聊,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听力任务。在完成独学任务单时,学生需要在表格中填入相应的单词描述本班好友,形成外貌描述文段,再在全班展示文段,最后让其他同学猜测所描述的好友是谁。这是补充性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用于实际生活,培养用英语描述他人外貌的能力。

四、结语

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育的要求,因此把课堂从教学中心转向学习中心是十分必要的。学习中心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的课堂须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促进课堂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提升。学习中心课堂的构建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精讲留白、学生独学内化、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四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将课堂学习实践、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权都交给学生,是符合学习中心课堂的构建要求的。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学习中心课堂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佑森.学习中心教学:我国课堂教学现代化转型的取向[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2):28-30.

[2]余文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立于义务教育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22(5):17-22.

[3]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4]张永红.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22(27):198-199.

[5]左伟.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英语广场,2020(5):114-115.

作者简介:文婧(1988-),女,湖南益阳人,珠海市斗门区博雅中学,中学英语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与设计、初中班级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