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2024-10-18宋杰
摘 要:新课标下,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以及情感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师对主题意义理论探究不深、学生思维训练不足的问题,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简要阐述了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主题意义;新课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统领学科教育,体现国家育人方向的转变,强调多学科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初中英语教学,“学思”不分家、“做学”一体化、“学创”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更有助于引领学生英语学习,促进其英语核心素养发展。
近来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基于主题意义引领深化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与传统“以讲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充分凸显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深化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实践与创新,更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新课标探索基于主义意义引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主题与主题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深入解释了“主题”这一概念,强调“主题”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文学或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中心思想、核心观点;2.会议、文件、沟通谈话等的中心内容;3.主旨、主标题。本文中,笔者所指的“主题”,主要是上述第1种含义,指文本的中心思想、核心价值观念等;亦可理解为文本阅读的主旨。英语语篇阅读中,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理解是教师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言学家Lyons在意义研究的过程中,对“意义”进行了分类,认为“意义”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含义,如社会意义、情感意义、主题意义、概念意义等,主题意义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主题意义内涵的解读可见:所谓主题意义,是聚焦“话题”而构建的、契合现实语境的环境,旨在提高学习者学习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使学生对语言的特点、用法等把握得更加准确。
本文中,笔者所指的“主题”,是指初中英语文本阅读中,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中心思想等;而“主题意义”,则是指英语文本阅读中,潜藏于文本的核心思想,涵盖了文化、精神、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元素。“主题”是主题意义的基础,而主题意义,则是连接生活与知识的桥梁。
(二)英语阅读教学
现代汉语中,“阅”即“看”(文字)、检阅;读,即读看、看着文字念出声来;阅读是种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也被称为“读文教学”,是一种指导学生理解阅读素材、把握阅读技巧的教学方式。本文中,笔者所指的英语阅读教学,是指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以新课标为指导,基于主题意义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旨在建立学生对阅读文本深层意义的理解,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价值
(一)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内涵的理解
知识学习中,理解是识记、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深入理解,是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英语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于字面意义的翻译,而应当基于有意义的视角,从文字、文化等多元化的视角,深入解读其内涵,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而要想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强化学生在知识习得过程中的自主性建构。
与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主题充分凝练了文本的意义和内涵,同时搭建了生活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这种有意义建构的阅读教学方式,远比学生停留于浅层文字翻译的阅读教学更加有助于深化其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二)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对英语阅读的要求
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引导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本文所指的“新课标”,特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深入解读新课标可知,课标对“主题意义”教学提出了要求,强调新时代的英语教育,要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来确立教学内容,做到“学思”不分家、“做学”一体化、“学创”相结合。
由此可见,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教学,强化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而笔者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主题意义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和过程是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对英语阅读要求的重要举措。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新课标下,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新课标深化主题意义阅读教学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对主题意义的理论探究不深入
对主题意义的理论探究,是教师基于主题意义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缺乏对主题意义的理论探究,英语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片面化、碎片化的问题。同时,逐字逐句的文本翻译、局限于个别单词和语法的讲解,人文元素的缺失,导致英语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识字断句和翻译层面,对文本情感和价值观的传递不足,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
(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足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思”不分家,是教师优化主题教学的关键所在。何为“学思”不分家,即教师在英语阅读指导中,要凸显“学”“思”结合,强化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考,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奠定基础。通过开展调查,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不会积极思考。这种缺乏思维的英语阅读,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终究会影响其英语阅读质量。
(三)教学活动脱离语境
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以更好地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运用语言。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做学”一体化的要求,也充分凸显了真实语境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意义。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活动脱离语境、同一节课多个语境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阅读教学效果,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主题意义的凝练性。
四、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策
(一)依据文本设立主题,优化主题导入方式
1.加强主题意义的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教师要强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论探究,深入了解英语阅读教学中何为主题意义,主题意义分别有哪些类型等。为达到上述目标,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采取的途径有很多,如深化对新课标内涵的解读,通过观摩示范课、优质课,参加教研活动等,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论认知,促进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
2.深入挖掘文本的主题意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材是教师开展一切阅读教学活动的载体。因此,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深入解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等,以更好地明确文本阅读主题。笔者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2011年版、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通过解读可知,2011年版的课标,在附录中列举了“话题列表”,共设24个话题;2022年版的课标,则将上述话题整合为三大主题,分别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为更好地明确立阅读文本的“主题”,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文本研读能力,以更好地挖掘文本的主题意义。在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分别从“What”“Why ”“How”三个方面入手展开教学,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首先,“What”重在分析文本写了什么的问题;“Why ”重在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How”则在于关注语义衔接、文本结构等问题。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分析以及设问,对教师确立文本主题意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优化主题导入方式。在英语阅读中,笔者历来重视“warm up”环节,这一环节设计是否富有趣味性和价值意义,将会直接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主题创设语境,以真实的语境引领学生开展阅读。
例如,“Save the sharks”的教学中,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可知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为“人与自然”,而“热爱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则是文本蕴含的主题意义。为引发学生阅读并探究本文的主题意义,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设问导入的方式:以鲨鱼被割去鱼鳞后的图片作为导入,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鲨鱼会被割去鱼鳞?学生很快意识到:这是人类残忍的伤害动物的行为。教师追问“If you were a shark,what would you want to say to humans?”,这一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同时激发学生的怜悯之心,为其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奠定基础。
(二)优化主题活动设计,强化思维能力训练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单篇精讲模式的制约,巧妙地通过主题活动的设计,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促使其对文本内涵有深入理解。
1.自主学习,概括、整合。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充分凸显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Save the sharks”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自主学习环节,在这一环节,笔者采取了问题引领的方式,科学引导学生结合教师的问题概括、整合,提炼文本框架,解析文本内容。例如,为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第一个环节内容,笔者提出问题“The author tells us a problem in the text, so what is the problem?”,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通读文本,通过概括、整合的方式解答问题。
2.探究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应从整体上展开阅读,通过强化整体与局部的关联,提高其英语阅读实效。在“Save the sharks”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巧妙地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基本词汇、基本词组、基本句型,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总结归纳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关联。这种强化微观与宏观整合、形式与内容整合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全面深入理解,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同时,以问题引领的英语阅读,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达到训练英语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情境迁移升华主题,意义建构发展素养
在解读主题意义内涵的过程中笔者特别提道:与“主题”的直观性相比,主题意义具有内隐性,需要读者的总结、归纳与升华。以“Save the sharks”的教学为例,文本主题属于“人与自然”范畴,但通过解读文本可知其蕴含的主题意义为“热爱并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应当巧妙地通过情境迁移升华主题,使学生更加深入和直观地了解保护鲨鱼、保护自然和环境的重要价值意义。
为实现“迁移应用”这一目标,在“Save the sharks”教学中,笔者构建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写作的话题为“If your mom wants to make shark fin soup,what will you do?”。针对这一话题的写作,笔者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观点清晰;二是用事实支撑依据。这一话题的写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升华教学主题,进一步升华文本阅读的意义,同时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同时亦是贯彻落实新课标,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师对主题意义理论探索不足,对学生思维训练不足的问题,笔者以“Save the sharks”一课教学为例,就主题的确立与导入、主题活动的设计、学生思维的训练等提出了教学建议,为一线教师基于主题意义引领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宝荣.基于主题意义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与策略[J].英语学习,2018(11):5-7.
[3]黄蓉.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方法:以《黑布林英语阅读》整本书阅读为例[J].中学生英语,2023(36):19-20.
[4]盛艳萍.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人与社会”主题意义与内涵的探究[J].英语学习,2017(12):9-13.
[5]洪艳.基于主题意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23(31):88-90.
[6]朱海波.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3(33):35-37.
作者简介:宋杰(1978-),女,贵州毕节人,贵州省黔西市第三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