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教学初探

2024-10-18武孟鸿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1期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所在。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从单元主题、语篇阅读的角度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补充一些适切的、有价值、有意义的阅读材料,积极开展拓展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行为的真正发生,推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教学

一、引言

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拓展阅读活动。

二、主题拓展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补充性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但教材更换周期长达十多年之久,这导致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存在局限性。主题拓展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鲜的话题资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使学生能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发现并思考问题,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合理性

江苏省的学校普遍使用的是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教材内容编写无法考虑到地区差异。主题拓展阅读能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实现阅读教学个性化、地域化、本土化。

(三) 延展性

思维品质是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需培养学生的关键核心素养。初中英语主题拓展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主题拓展阅读拓宽了统一教材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扩充,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对主题意义展开理解、思考、分析和判断,构建深度知识框架,并在尝试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三、策略探究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4 “A good read”(以下简称“本单元”)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教学。

(一)分析单元主题,选择恰当文本

在单元教学中,主题是灵魂所在,是整合教学内容的主线,拥有至关重要的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教师需全方位分析和探究本单元的主题思想和意义,判断话题的人文价值、话题功能以及教育价值,并在单元框架下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阅读内容的拓展延伸。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即为何要开展拓展阅读活动,如何才能让拓展阅读内容服务于话题?在正式开展拓展阅读活动时,教师需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延伸和拓展。

本单元是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模块中的第四个单元,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聚焦心灵的旅行——阅读。笔者梳理了本单元各板块中的语篇类型、语篇内容及主题意义,见表1。在分析单元主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内容对日常生活中初中生该读什么类型的书籍、阅读方法及阅读的意义这三个方面的谈论并不多。

在拓展阅读中,笔者选择了四个不同类型的语篇作为补充材料,见表2。语篇一讲述了 Mrs Clark's book list 陪伴了Steph一生的真实故事。70多岁的Steph,明年将读完书单上的最后一本书,书单指引着主人公一生的阅读方向。这个暖心的故事使学生明白“It's never too late to read”,并引领学生思考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该选择什么类型的书籍阅读。语篇二通过对Bill Gates's Reading Methods和Reading Habits的介绍,引发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在语篇三中,学生了解了阅读改变了三位名人的一生,感受到阅读带给人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语篇四通过一个酷爱阅读的男孩的演讲,让学生感受痴迷于阅读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语篇三和四,引发学生思考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二)深入单元主题,设计多元活动

新课标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即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各种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实践应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使围绕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从基于语篇的学习和理解逐步过渡到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实现从认知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的转变。

1.基于语篇,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输入型学习活动。

在语篇一的学习中,笔者设计了一系列学习理解类活动,如通读文章并回答问题“1.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2. How was her childhood? 3. What's the turning point in her life? ”,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内心感受,并体会阅读给主人公一生带来的变化。 在语篇二的学习中,播放视频前提出问题“What's Bill Gates's advice?”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看视频,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听了Bill Gates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不少学生都惊讶于他自律的阅读习惯和特别的阅读方法,并纷纷表示认同他的这些建议。

在语篇三的学习中,教师在学生通读文章前提出三个问题“1. Who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2. Which book influences them a lot? 3. What do they think of books?”。 通过三个疑问词 who、which、what,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在语篇四的学习中,教师设计问题“What's the purpose of his speech?”。

2.深入语篇,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活动。在英语课堂上设计口头实践活动,如同伴讨论、小组讨论、辩论、表演、演讲等,能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掘英语学习的乐趣,并强化认知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类活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在语篇一的学习中,教师设计了小组讨论活动“When choosing suitable books,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A: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ur abilities and interest. B: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ges and jobs. C: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ubjects and education.”。 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总结了选择书籍应该注意的诸多事项。这在学生今后的阅读中,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语篇二的学习中,教师设计了pair work,让学生讨论“1. Do you think his advice is useful? 2. Would you like to share your advice?”, 学生在认同Bill Gates 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分享了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此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优雅的阅读者。

3.超越语篇,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活动。如在语篇一的学习中,教师设计活动“If you were Steph,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to Mrs Clark?”,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表达对Clark的感激之情,升华书单对Steph一生的影响和作用。

在语篇三的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体会“For Mandela, a good book is like a wise man because it can give him courage when he is in prison. For Tesla, a good book is like medicine because he was healed by reading books. For Watson, a good book is like a time machine because it can take her to another place or another time.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造句“For you, what is a good book like? S: A good book is like______ because ______. ”。之后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读书故事“1. Which book affects you most? 2. Why do you think so? 3. How does the book change your life? ”。

(三)挖掘主题内涵,培养高阶思维

笔者通过对四个拓展阅读语篇进行教学设计,带领学生感悟阅读的三个层次——读什么样的书(What to read);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How to read)以及读书的意义(Why is reading so important?)。教师设计的一系列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带领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对主题内涵的挖掘,超越教材语篇,引导学生成为终身阅读者。

四、思考及建议

在文本选择方面,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联性

要坚持英语主题拓展阅读教学关联性原则。主题拓展阅读与教材文本存在三种关联方式,包括知识应用、视野拓展、视角变换,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存在的缺口准确判断,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补充教材文本主题相关材料,使学生能对文本内容、文化内涵、价值取向进行了解,逐渐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适切性

英语主题拓展阅读教学还要坚持适切性原则。拓展阅读材料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这样才能将学生的主题探究兴趣激发出来,引发其思考。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认知以及年龄特征,确保主题阅读拓展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问题的设计也要层层递进,为学生提供阅读、思考、探讨的空间,使其在语境中深入探究主题意义。

(三)多样性

拓展阅读的目的并非只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或提高语言输入,而是借助多元视角的语篇引导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进行深度探究。可选用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本,及多模态文本。多模态阅读使学生通过多模态的图像(视觉模态)、声音(听觉模态)、动作(触觉模态)等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刺激感官,使多种感官互相影响,进而加深对所获取信息的理解。主题拓展阅读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样化的文本材料,挖掘语篇主题意义,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五、结语

初中英语主题拓展阅读教学有效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需积极探索主题拓展阅读有效策略,通过不断反思、优化主题拓展阅读教学手段,促使学生高效、高质学习,实现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周丽萍.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三位一体”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9):38-43.

[3]王誉芳,严冬妹.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设计解析[J].小学教学设计,2022(27):8-11.

作者简介:武孟鸿,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