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学科项目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4-10-18李婷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1期

摘 要:基于跨学科项目的小学英语教学,强调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倡导知行合一的体验式和实践式学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以项目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从整合走向融通,引导学生在核心问题与项目任务的驱动下整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意义建构。本文以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Module4 Unit1 “Insects”为例展开探究,以项目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要义包含多个方面:精准分析学情,刻画学生画像;确定项目主题,聚焦“跨界”学习;制定项目计划,落实项目工作;设置驱动问题,探究项目活动;呈现项目作品,交流展示成果;开展项目多元评价,保持持续探究动力等,以此来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跨学科项目;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单元整体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有必要加深对跨学科项目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与应用,引领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并乐于积极主动学习与实践。跨学科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其综合能力。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探究现实问题,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形成跨学科综合素养。基于此,教师对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Module4 Unit1“Insects”为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炼了“Insects”这一学习项目并进行落实,旨在为一线英语教师提供参考,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

一、 “跨学科项目”的定位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肇始于20世纪初威廉·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所倡导的设计教学法,其核心理论源自杜威的“从做中学”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然而,跨学科项目即将跨学科知识经验在项目中进行应用,使得学生在经验迭代中重构自我经验和知识结构,以自我实践、体验,实现成长。基于跨学科项目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学科界限,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此外,跨学科英语教学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二、 “跨学科项目”的内在价值

(一)从整合到融通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项目的整合性学习,旨在促进学生知识、思维和行动的整合。其整合包括知识与知识整合,将碎片化的知识按照某种有效的方式聚合起来并进行抽象性的思考;将学习过程植入情境之中,推动知识与情境的整合,使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学用合一,意味着知识与行动的整合,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通过把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事物整合起来以实现综合理解。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将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式学习进行“兼容”,使学生的学从整合走向融通。

(二)从实践到构建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方法,它强调应用多个学科知识,以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而形成项目成果。首先,“实践”侧重于对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内化与应用。再者,“实践”不只是掌握学科知识,它还涉及由主体构建的创造性学习。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项目式学习是对认知结构的重塑、增补和完善,通过联系新旧知识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支持学生在积极和动态的学习旅程中,跨越学科界限,在核心问题和项目任务的推动下,主动参与到实践探究中,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形成更高级的思维模式,最终实现认知结构的重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Module4 Unit1“Insects”项目实践案例分析

(一)精准分析学情,刻画学生画像

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前,学情分析至关重要。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了解学生对该主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助于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必要的。对于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再次,深入挖掘单元主题意义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每个单元主题都有其特定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教师在分析学情时,应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意义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理解其背后的深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年级的学生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语言基础能力,他们充满活力,学习热情高涨,接受新知识迅速,表现力极强,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每周的英语课上,他们展现出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同时,经过三年的学习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出色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学习本课前,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常见的有关颜色、大小、身体部位、能力等的词汇,能够简明扼要地描述事物的特点,并能够运用特定句型围绕某一单元主题展开对话。他们对百科类知识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昆虫的习性和行为等,表达欲强烈。

(二)确定项目主题,聚焦“跨界”学习

英语课程中的单元主题意义是指以单元主题为核心的几个不同板块内容所要共同传递的核心思想和深层涵义。教师需要依据教材进行单元整合,并将单元内容与生活实际情景相结合来确定项目主题。

“Insects”第一课时谈论的是自然生态中常见昆虫的名称、颜色、大小和身体构成,重点句型是“Look at this insect.”“It is...”“It has...”。第二课时谈论的是昆虫的身体部位、基本特征等,重点句型是“What is it?”“Is it an insect?”“It has...”“It can...”。 第三课时谈论的是昆虫的特殊能力,奇妙之处,了解昆虫科普知识等,重点句型是“Look at the ... ”“It's... ”“It can ... ”“How...!”,用以来介绍昆虫。第四课时谈论的是制作昆虫模型,重点句型是“Look at...”“ It's... ”“It can...”“It has...”,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特征,并体验动手制作昆虫模型的乐趣。这四个课时的内容都与昆虫相关联,彼此间又存在着递进关系。

因此,教师可以整合各个课时的内容来确定项目式学习主题。“Insects”属于人与自然范畴,整个项目围绕“Insects”单元主题内容开展,跨越自然、数学、语文、美术、英语等多个学科,以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力求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三) 制定项目计划,落实项目工作

在确定了项目主题之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按照需要制定项目式学习方案,并确保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交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项目式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项目的初始阶段需要明确小组成员的数量,并由组长主导组织,与组长和其他成员共同商议并确定项目计划。同时,组长可以组织制订一个小组项目公约,明确各成员在各个时间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初步设定完成周期。基于此,各成员有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合理地运用网络、图书馆等各种资源,并集体归纳总结,共同提供策略和解决方案,以完成项目任务。如第一课时任务:Insects I know.搜集有关昆虫的图片、身体构造图等,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成组,以搜集昆虫图片、绘制昆虫的身体结构图、讲述昆虫绘本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选派小组长或小组成员总结昆虫的外部特征,引导初步辨识昆虫种类的同时,尝试运用核心语言知识简单描述昆虫。

项目式学习目标是单元整体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为了深化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全面把握单元主题,设计逻辑严密的教学活动,明确总项目或子项目目标,并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四)设置驱动问题,探究项目活动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其核心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单元主题特点,通过恰当设问,并采用小组协作探究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项目活动,借此指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如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What is an insect?”, 通过这么一个问题,学生小组自行搜集的昆虫图片,结合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昆虫的特征。

(五)项目作品呈现,交流展示成果

项目式学习中的项目一般依托于现实情境推进,无论是生活情境,或是教学情境,亦是如此。在此环境中,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期间,学生会将自己的任务探究成果,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展示。本单元主题为昆虫,因此其成果主要与昆虫相关,如昆虫报告、演示文稿、昆虫模型、昆虫名片等。同时,制作昆虫报告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缜密性、信息采集和归纳的能力;通过演示文稿,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通过制作昆虫模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力等。此外,通过生成和展示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最后,展示作品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六)开展项目多元评价,保持持续探究动力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确保项目式学习成效,项目评价是关键环节之一。与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项目式学习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教学结果。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通过全面的项目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项目评价是确保项目式学习成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四、结语

本文探索了基于跨学科项目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强调了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倡导知行合一的体验式和实践式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综合能力发展,通过探究现实问题,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本文对于一线英语教师开展基于跨学科项目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海,赵东梅.项目式学习:走向知识的新建构[J].教学考试,2022(37):9-13.

[3]任颖.以项目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意蕴与实施要义: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例[J].福建教育,2023(43):5-10.

[4]徐进霞.基于教材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12):38-44.

作者简介:李婷(1988-),女,河南人,上海嘉定区民办华盛怀少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