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初探
2024-10-18黄雯
摘 要: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语音板块,但语音板块的内容单薄、零散,存在主题语境缺乏、主题意义不明、教材资源有限等问题。本文结合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实例,初探单元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实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能力。
关键词:单元主题;语音教学;英语学习活动观
依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以主题意义探究为核心,依托主题语境开展递进式活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创设丰富的语境,在理解和表达活动中帮助学生习得知识,要围绕语篇主题意义设计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要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语音板块内容大体由第一部分的几个例词教学和第二、三部分的巩固练习组成,缺乏完整语篇、完整语境,也缺乏完整拼读活动。小学英语教师应探索与单元主题相通的主题意义、语篇语境,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采取有效的语音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拼读能力得到发展,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Part A Let's spell 的教学为例,初探单元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一、透析文本,提炼单元主题意义
各课时的主题意义之间应该有关联性、递进性、聚焦性。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该从单元整体的视角透析单元文本,深度解读教材,提炼各课时的主题意义。新课标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把Let's spell板块的课程资源与单元主题、主题意义建立联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推动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在的主线和主题,助力学生基于单元整体进行系统学习。四年级下册Unit4的主题为Farm。Period1的子主题为“Visiting etable garden”,Period 2的子主题为“Visiting animal zone.”,Period 3 的子主题为“Beautiful life at the farm”。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和分析,Let's spell的教学适合置于Period4,从Period3的农场美好生活,进阶到Period4以农场小马Rork为想走出农场到世界看看为主线,创编故事,体现了“劳动实现梦想”的子主题意义。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单元内的各个课时融合成一个整体,实现了主题意义的关联性、递进性、聚焦性,主题意义丰富了起来。
二、创编故事,构建课时主题语境
主题语境是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本深层含义的具体抓手,在主题语境的影响和推动下,学生才能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Let's spell板块的语境孤立零散、抽象空泛,教材内容单薄,例词信息量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内容,整合课内外教学素材、课程资源,创设丰富有趣的与主题意义统一的主题语境,助力学生系统化学习语音知识。
(一)借助单元主情境图,创造语境大主线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前都有一个单元主情境图。它体现了单元主题,呈现了整个单元的核心词汇、句型,图片内容可爱有趣。本单元的主情境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Zip和Zoom在蔬菜园研究蔬菜,一部分是Sarah、John、Amy和Chen Jie在动物区域认识动物,了解动物数量。教师对主情境图进行补充,创设了一只名叫Rork的小马这一角色,构建了“I am Rork ”主线语境,把“or”的语音教学融于主线语境中。整个语境以这匹有梦想的小马Rork为引领,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音学习。
(二)创编连贯情境故事,凸显语境小主题
情境是具体化的情景语境。对主线语境“I am Rork”中的Rork进行深度挖掘,分设了“Rork at the farm”“Rork has a dream”“Rork in New York”三个语境。这三个情境相互关联,每个情景语境对应一个小主题。在“Rork at the farm”情境中,Rork出现在小朋友的中间,唱着歌介绍自己:“I am a horse. I am short.My name's Rork. I like sports, sports, sports.”。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自己,Rork唱起rap“I am a horse, I have a fork, I eat some pork with a fork.”。从这个情境中,学生了解了Rork的外形、名字、爱好、饮食喜好,感受到马的活泼可爱,乐于沟通。在第二个情境“Rork has a dream”中,学生一起阅读了Rork的梦想“I want to see the world. So I work hard everyday. The worm helps me ,too. Worf gives me much money. So I can go outside!”。从这个情境,学生感知Rork为了梦想而努力的主题意义。在第三个情境“Rork in New York”中,学生从Rork和Worm的对话中,了解他们在纽约的所见所闻,也明白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这三个情境串联成一个完整的课时主题语境,每个情境凸显了语境小主题,也指向单元大主题。
1.优化设计,实施分层主题活动。新课标指出,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所以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指向单元、课时主题的完整语境,根据故事情节,合理设置分层主题活动,使其呈现一定的梯度性、科学合理性以及创新性,让学生能理解、应用、迁移所学的语音知识。
2.学思结合,获取梳理拼读规则。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可将其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所以语音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再逐步进行局部教学。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第一层活动为学习理解类活动。教师要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感知简单的拼读规则,获取、梳理语言知识,将知识相联结。
首先,Rork哼唱着歌谣出场,进行自我介绍“I am a horse. I am short.My name's Rork. I like sports.”,学生初步感知“or”的发音。教师和学生一起哼唱,学生着重哼唱horse、short、Rork、sports,聚焦感知含有“or”的单词。其次,教师通过free talk,让学生思考回答“Is it a cow?”“What's its name?”“Is it tall?”“Does it like sports?”等问题。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关注horse、short、Rork、sports等单词的构成。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单词的相似之处。当学生梳理出“or”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or”的发音。通过前期大量感知活动输入,学生能自主获取“or”的发音为[ɔ:]的语音知识。
最后,在“I have a dream”片段,呈现Rork在农场里的自述。“I want to see the world. So I work hard everyday. The worm helps me ,too . Worf gives me much money. I can go outside.”。学生通过全班共读,小组自读、看视频,整体感知“or”的发音,体悟、感知字母w后“or”的不同发音。学生通过前期学习活动,获取“or”在字母W后发音为[ɜ:],其他情况下发音为[ɔ:]的发音规则。
3.学用结合,内化运用语言知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第二层活动为应用实践类活动。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在四年级语音教学中,尝试借助拼读规则拼读单词是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指向主题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语音知识和发音规则。
首先,教师让学生回归课本内容进行跟读,巩固字母组合 or发 [ɜ:]的发音规则,通过Let's divide活动,让学生根据发音规则,对horse、homework、fork、world map进行分类,加强巩固。
其次,教师创设Rork要跨越障碍,获取最终目的地的情境,融入主教材语音板块Read、listen and number部分,让学生听音标号。在答题、解题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讲解继续巩固知识,最后学生获知要去的地点“New __”。
接着,教师提出疑问,让学生尝试拼写缺项词。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发音规则动手整合教具中的零散字母,形成了York。基于此,教师开展“I have magic fingers”活动,让学生四人小组根据教师的发音快速动手拼单词,速度快又对的小组获胜。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重点,训练学生听音能写的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巩固知识,为知识的输出和迁移做好准备。
(三)学创结合,感悟形成正确价值观
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输出,并探究语篇的价值取向及主题意义。
教学中,教师创编围绕单元主题和语言知识的绘本“Rork at New York”开展活动。
首先,教师创设“Rork at New York”情境,并设置三项活动。第一,教师自制视频,让学生了解Rork与worm在纽约游玩的经历。配乐和视频的冲击强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与兴趣。第二,学生拿出任务单,再一次看、听视频,根据已有自然拼读知识及新学的字母组合“or”的发音为[ɔ:]或[ɜ:]的语音知识,补全Rork与worm的对话。第三,学生根据知识储备,与同桌一起拼读新语篇故事,发挥想象,创编表演内容并上台展示。通过上述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新的语篇中迁移运用语音知识,还能为学生词汇学习、读写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接着,学生结合本课的“Rork at the farm”“Rork has a dream”“Rork in New York”三个情境, 在组内交流,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能面对全体同学,表达对Rork的看法和自己的学习心得。在这个环节,学生体悟到Rork因为梦想努力劳作而获得第一桶金,实现了看世界的梦想,从而形成了“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价值观。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中西方文化异同,思考Rork和worm在之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并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整个教学环节融趣味性、创新性、主题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然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实践证明,单元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以单元教学目标为引领,紧密结合单元主题意义,创建基于主题意义的合适语境。同时,教师还应整合各类资源,精心设计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分层活动。当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整体,主题意义更具单元性、主题语境更具整体性、主题活动更具层次性,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也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陈婉娇.单元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3(24):151-153.
[3]蔡淑娴.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绘本与主教材语音板块的融合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23(12):142-145.
作者简介:黄雯(1988-),女,福建人,集美区杏苑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