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域下旅行隐喻映射人物成长与心灵变迁的研究
2024-10-18秦茹茹
摘 要: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为例,探讨了旅行隐喻在文学作品中如何体现人物的成长和心灵之旅。通过对教材中的部分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发现旅行隐喻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的成长过程、心理变化和心灵探索。本文首先介绍了旅行隐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教材语篇中旅行隐喻的使用,最后探讨了旅行隐喻对人物成长和心灵之旅的启示。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论证,揭示旅行隐喻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人物成长和心灵之旅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旅行隐喻;文学作品;人物成长;心灵变迁;译林版高中英语
一、引言
隐喻概念诞生后,人们多将其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进行探讨。在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科学领域研究者提出“概念隐喻”这一概念,主张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大脑概念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们理解自身、他人和世界的核心方式。隐喻被认为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现在隐喻研究者们基本上都接受了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了“源域”“目标域”和“映射”的概念,以期通过这些概念来阐述认知隐喻的作用。在认知隐喻的帮助下,人们能够将已知事物应用于深入理解和解释未知事物。这一理论观点在文化心理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助于人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对人类认知活动的影响。
二、旅行隐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旅行隐喻是一种常见的概念隐喻,将旅行的语言和意象作为源域,将比喻和传达其他抽象的概念或情感状态作为目标域。旅行隐喻因其形象性和直观性,被广泛应用于语篇来描绘人物的成长过程、心理变化和心灵探索。通过使用各种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和表达,作家能够将人物的旅程与其内在的转变和心灵探索联系起来。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中的部分语篇为例,探讨了如何巧妙运用旅行隐喻来展现人物的成长和心灵之旅。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旅程中的内在转变和心灵探索的重要性。
旅行隐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有力的表达工具。首先,它具有动态性。从源域的旅行角度来看,旅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与人物成长和心灵之旅的动态特性相呼应。其次,旅行隐喻具有目标性。就像旅行者有目的地一样,人物在成长和探索过程中也有特定的目标和愿景。再次,旅行隐喻具有经历性。旅行者经历了不同的地点和事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经验和认识,这与人物在旅程中的经历和积累相对应。最后,旅行隐喻具有过程性。旅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人物的成长和心灵之旅也是如此。在旅行的过程中,人物经历了许多挑战、困境,获得了不少启示,这都与人物的成长和心灵变迁密切相关。
例如,人们往往借助一些更具体、更简单的物体或活动来理解人生,如“人生是游戏”“人生如戏”和“人生如酒”,而将生活比喻为一段旅程的隐喻“Life is a journey”中,生活是目标域,旅程是源域。这个隐喻强调了个体在人生中所经历的各种起伏和成长。通过将生活与旅程相关联,人们更能理解人生的动态性、目标性、经历性和过程性,并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物成长与心灵之旅的内在含义。通过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旅行隐喻可用于描绘人物的成长过程、心理变化和心灵探索。
三、旅行隐喻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人物的成长和心灵之旅的教学实践
(一)旅行隐喻的分析与图式提炼
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的部分语篇为例,详细分析了教材中旅行隐喻的使用。研究发现,旅行隐喻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的成长过程、心理变化和心灵探索。
概念隐喻的分析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抽象概念和隐含意义。教师将不熟悉的概念与熟悉的源域相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具体的联想和理解。此外,对概念隐喻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揭示文本中隐含信息和修辞手法。通过识别隐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文本中隐喻背后的含义。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形成一个概念隐喻的学习图式,其中包含源域和目标域的分析、解释和例句。这个图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理解概念隐喻的运用,并对相关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和分析。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抽象概念和比喻表达,增强学生的词汇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本分析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本解读技巧。
(二)旅行隐喻词汇集的构建
Road(道路):path, route, highway, way, track, trail, lane
Journey(旅程):voyage, expedition, adventure, odyssey, passage, pilgrimage
Travel(旅行):explore, embark, venture, tour, pilgrimage
Destination(目的地):goal, destination, objective, target, end point
Path(道路):pathway, track, route, trail, course, direction
Map(地图):map, guide, compass, navigation
Signpost(路标):signpost, milestone, marker, indicator, guidepost
Rest stop(休息站):rest stop, break, pause, refuel
Travel companion(旅行伴侣):travel companion, partner, fellow traveler, comrade
这些词汇和表达可以用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帮助他们提升表达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旅行隐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运用这些词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物的成长、探索和心灵之旅,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语言框架,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使用旅行隐喻词汇集完成微型写作任务
教师向学生介绍提供的旅行隐喻词汇集,解释每个词汇和表达的意义和用法。还可以提供相关的例句和示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在讲解词汇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提出与旅行相关的话题或写作任务。例如,可以让学生撰写有关个人成长之旅、克服困难的旅程或探索新知识的体验等主题的短文或故事。之后鼓励学生使用旅行隐喻词汇集中的词汇和表达来丰富他们的文章。提醒他们在文章中引入适当的隐喻,通过比喻性语言来传达观点和意义,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在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旅行隐喻词汇集,给予他们鼓励和建设性的建议,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如何更精准地使用隐喻来传达意义和进行生动的描写。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反思和讨论,从中学习和交流不同学生的观点、技巧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对旅行隐喻的更深层次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以上的教学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旅行隐喻词汇集,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灵活应用写作技巧。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更具表达力。
写作任务示例:请以隐喻式的表达方式,描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背单词、解数学题等),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可以运用与旅行相关的隐喻来加深描述的效果。例如,将学习比作一次旅程,学习困难比作旅途中的障碍或挑战,运用相关的旅行隐喻词汇来描述困难的克服过程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示例:As you embark on your journey of learning, you may encounter challenges in overcoming the disuQSNtRls4Aa7rrZXGL7Ug==fficulty of memorizing words. It's like navigating a winding path, filled with obstacles and unfamiliar landmarks. However,...
虽然在真实的写作中,非常密集的隐喻式表达可能不太常见,但是在写作时恰当地运用隐喻手法能够增强表达的效果。通过巧妙的隐喻运用,可以创造出生动的意象,唤起读者的情感,并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方式传达复杂的概念。隐喻手法被有效地应用后,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思考和相关联想。
四、旅行隐喻对人物成长和心灵之旅的启示
1. 旅行隐喻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的成长过程。通过将人物的成长与旅行相关联,可以形象地描述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挑战、困境和出现的变化。
2. 旅行隐喻可以传达和体现人物成长的目标性、过程性、经历性。与旅行者一样,人物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目的地和愿景。旅行隐喻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些目标的形成和实现过程。人物在成长历程中需要经历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旅行隐喻通过描绘旅行的各个阶段和要素,展现了这一过程的丰富细节。旅行隐喻强调了人物成长中的经历性。旅行者通过旅行积累丰富的人生经历,人物在成长过程中也有各种经历和体验,这些经历对人物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3. 旅行隐喻可以表现人物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心灵探索。通过将心理状态与旅行中的情境和体验相联系,可以传达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旅行隐喻可以描绘人物成长过程中的心灵探索,将心灵成长视为一次探索和发现之旅,有助于传达人物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
4. 旅行隐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通过将抽象的成长过程具象化,旅行隐喻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成长和心灵之旅。旅行隐喻为读者分析和理解人物成长和心灵之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直观的比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成长的过程、目标、经历和心灵探索。
五、结论
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为例,探讨了旅行隐喻在语篇中如何体现人物的成长和心灵之旅。通过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旅行隐喻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的成长过程、心理变化和心灵探索。旅行隐喻作为一种概念隐喻,具有动态性、目标性、经历性和过程性等特点,为我们分析和理解人物成长和心灵之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直观的比喻,旅行隐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成长的过程、目标、经历和心灵探索。因此,旅行隐喻在语篇中具有重要的修辞和认知功能,能够有效地传达人物成长和心灵变迁的主题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1-6.
[2]温爱平.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概念隐喻“人生是旅行”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J].外语学刊,2005(3):41-45.
[5]邵新光,徐秀芹.多媒体环境下语法隐喻在英语阅读中的认知作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1):57-61.
[6]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3):1-5.
作者简介:秦茹茹,徐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