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片段式写作教学探究

2024-10-18邓丽群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1期

摘 要: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练习,引导学生摘抄符合其语言水平和心理认知的词句,在课堂上开展关联性、实践性的片段式写作教学活动,再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修改提升。通过实践运用实现知识迁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语言表达体系。

关键词:语言输入;知识迁移;片段式写作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当前,很多高中学生依然只会用简单的词句进行英语写作。尽管平时背诵过很多优美词句,但是真正内化的知识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满足写作要求。教师辛苦批改,学生看完束之高阁,未能积累经验、弥补不足,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充分有效的语言输入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词库,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塞给学生大量优美词句,其中很多是从文学作品中摘录的,句型复杂,词语晦涩,远远超出了学生的心理认知和语言水平,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在批改时,教师经常见到有背诵摘抄痕迹的作文。如何挑选符合高中学生语言生水平的优美词句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是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高中英语片段式写作的教学意义

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中新增写作题型——微作文,该题目成为当年高考语文试卷的一大亮点。王晓霞认为,微作文,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片段式写作。微写作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对其思维能力的考查,它更贴近生活实际,可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倡导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主题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片段式写作也可以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师需要精心挑选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的优美词句,结合生活创设片段语境,引导学生及时学以致用,实现语言输出。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开展写作评价活动,引导学生不断精进,真正把教学评有机结合起来。片段式写作可以灵活练习,无需占用大量时间精力,且不拘泥于一定的课堂形式,甚至在早读时就可以完成,坚持下去就可以为日后的写作积累半成品素材。对于教师来说,每次布置片段式写作题目都需要费一番思量。

三、高中英语片段式写作教学过程

(一)语言输入——构建词库

1.明确来源: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知识水平。优秀的作文离不开丰富语言材料的支撑。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优美词句的来源。要降低难度系数,笔者认为可以在课本和练习题中就地取材,因为难度适中,学生对其内容熟悉,方便记忆。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4 Reading for Writing部分的文本,景色描写优美,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On a quiet morning in the mountains, feel the sun on your skin, and breathe in the sweet scent of fresh flowers while birds greet the new day with their morning songs. Its many green counties is a true feast for the eyes, with its rolling green hills dotted with sheep and cattle.”。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2 Reading for Writing部分的文本中,对milkman、a woman、a girl看到挡路的石头时的不同的动作描写非常精彩,通过使用“crash intobQ9Yi+qU+ySgBDs51LJG1/gSGhIQK5oSstS/J3HwOIw=”“spill”“pick up”“trip over”“limp away”“push”等动词和短语,三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日常阅读练习中,也有很多值得学生背诵记忆的材料。比如,一篇有关猫的文章中有以下句子:“While hanging around the yard, your cat leaped forward, catching a little bird or mouse. It toyed with it for several minutes, knocking it to and fro long before it stops moving. ”。其中,动词的恰当使用使猫捉老鼠时的矫健身姿跃然纸上。这些经过筛选的语言材料,难度适中,感染力强,适合多数学生背诵。而对于个别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可以课下“开小灶”,鼓励他们从课外阅读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2.归纳分类:重视梳理知识和构建体系。教师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遇到适合学生背诵的词句要及时摘抄。长此以往,学生会耳濡目染,养成构建词库的习惯。同时要对摘抄的词句要进行归纳整理,为以后的背诵及运用打基础。笔者先要求学生按照心情、动作、外貌、性格、气候等分类,再在每项大类中设置小类。比如,心情类下分为开心、紧张、激动、生气、伤心、恐惧、焦虑、绝望、惊奇、愧疚、喜爱、感激等小项;外貌描写包括对身材、头发、皮肤、眼睛等的描写。同时鼓励学生收集材料扩充分类,然后在班级分享。对于每一小类,要求学生背诵三种不同的描写方式,可以交替使用以免重复。比如,表示开心的“The winner beamed/smiled with satisfaction. Her bright smile lit up her face. When John was born, his family's laughter filled the room.”。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感染力强的句子设置为“精彩句式类”。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3 Reading for Writing部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appealing expressions。通过阅读,学生发现:“raising question”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动名词使描写的活动生动形象;第二人称“you”的使用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等。以上表达看似简单,但是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并非易事。在语言输入阶段,学生要内化的知识形式多样,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的语言材料都可以运用。

(二)语言输出——迁移知识

教师先组织学生背诵积累的词句,做到每周末自我复习、自我检查。随后要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趁热打铁及时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让片段式写作成为规范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受知识水平所限,尽可能不让学生进行即兴写作,否则学生会因畏难情绪而失去写作的热情。结合学期教学计划、学校组织的活动及节假日、社会事件等,在每周一次或两次的作文课上进行有情境、有点评、有跟进的片段式写作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精彩的作品要不吝赞美之词,并客观指出其中的不足。笔者在英语写作课堂上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1.片段设计:巧设情境,层层推进。靳安印在中学语文微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观察这个世界。高中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限制了其写作的思想高度,教师应该从日常的学习生活着手,结合学生的知识积累,精心设计主题语境,引导学生同步思考、学以致用。比如,期中考试成绩揭晓的那一周,有人欢喜有人忧。笔者先让学生描写自己的心情,再添加对景色或者天气的描写来烘托气氛。高中学生的家长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期中考试成绩的揭晓后,学生肯定少不了和家长的互动。于是,笔者再让学生描写回家见到父母时的情景。通过引导,很多学生动地刻画出自己的心情,并注意描写周围环境,而且家长对成绩的反应也与现实贴合,灵活运用了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字里行间动人心,细微之处见深情。在写作练习中,学生明白了故事情节的推动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只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符合基本逻辑即可。

2.片段优化:添加细节,丰富内容。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只是根据基本思路简单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内容干瘪,如同记流水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筛选一些往届学生的作文作为素材,让学生现场润色,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表情、情感态度、环境等细节的描写来丰富内容,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叙事的画面感。然后对润色前后的作文进行对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细节描写是让作文变得生动丰满的法宝。例如,很多学生在描写自己做题不顺时经常会用“When I had trouble in doing homework, I was always upset”。虽然“upset”一词没有用错,但是乏味而又平淡,无法生动地呈现出作者的心理状态。于是,笔者提出问题:是不是只能用形容词表达心情,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的学生提出从阅读理解材料中收集的句子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如“Every time I made a mistake when doing homework, I tore the paper out of my notebook, and balled it up. By the time I finished my homework, the floor was filled with balled paper.”,这句话通过动作和环境描写将作者受挫后烦躁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句话有助于学生改变在写作时只用形容词表达心情的思维定式,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主动收集并背诵有关心情的多样化表达形式。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词语匮乏的问题,并一直保持对收集优美字词句的热情。

3.片段整合:小组合作,攻克难点。由于续写难度较大,在练习中学生常常不知所措。为了降低难度,笔者先引导学生统一写作思路,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文。比如,在读完一篇关于Cali学滑冰的阅读材料后,笔者提问:根据真善美的结局倒推正常的情节应该如何进展?经过小组内部讨论、小组之间交流,最终确定情节发展分为“在叔叔阿姨鼓励下上冰”“在叔叔阿姨帮助下滑几步”“失去平衡摔倒”“受到鼓励学会滑冰”四个阶段。在每个小组内,选出英语成绩较好、学习态度积极、协调能力强的同学作为组长,分配四名组员对四个阶段进行片段描写。另外,设置记录员负责记录和监督,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笔者要求整篇短文有对人物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环境的描写及真善美主题升华句,并且要尽可能运用词库中的词句。然后,在组长组织下,学生进行讨论,修改润色并将以上片段整合成一篇短文。学生充分调动词库资源,将积累的词句进行了筛选和重新组合,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在滑冰过程中的困难、进步及由此而来的心情变化,小组合作达到了应有的效果。这次片段整合的课堂活动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学生集思广益,开阔了思维,提高了对续写的认同感。

(三)及时评价——激发热情

课堂评价活动不仅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还要促进学生的学习。片段式写作篇幅短,教师要及时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学生能够不断完善作文,提高写作技能。在片段式写作教学活动中,基于语言输入—语言输出的学习过程,师生一起设计评价标准,即“Does the writer use some vivid and expressive words when describing? 2.Does the writer employ the language from the word bank properly? ”。根据这个评价标准,学生在保证语言生动形象的同时力求语言的贴合度。

以往学生的英语作文经常会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即使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意识,但是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在评价标准的引领下,学生明确了努力方向,并完成了独立写作、合作探究和修改提升的过程。得分较高的作文在教室后黑板或PPT中进行展示,让学生说出精彩的部分及需要调整的部分。设置评价标准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四、结语

在倡导核心素养的今天,英语教师要有积极的教学态度、灵活的教学思维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材及练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知识、提高技能。高中英语片段式写作教学形式灵活,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师通过设计片段式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去契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

[2]靳安印.中学语文“微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语文新读写,2021(8):55-57.

[3]王晓霞.微而不小,有致训练:略谈微作文的写作引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2):105,188.

作者简介:邓丽群,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