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24-10-18

福建文学 2024年10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福建文学》特别推出“红色题材专号”,以文学的方式庆祝这一伟大日子。

对红色题材的书写,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如《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岩》《红日》等。这些作品多出自从战场上归来的亲历者之手,它们具有的生动细节、史诗气派和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特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历史风云消散许久,作为写作富矿的红色题材,该如何写出新意、写出艺术新高度,是摆在今天写作者面前的难题。

这期“红色题材专号”编辑下来,我们与完全没有革命战争经历的一代作家创作的红色文学相遇,发现这些作品与“十七年文学”中的红色经典有了些许不同,大致表现为:一、叙事角度更多样。李正洪的中篇《逆行者》可圈可点,以一个县城为中心,展示城工部、国民党地方政府、地方豪强三者之间的明争暗斗,揭示了共产党、红军在复杂斗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逻辑,真实而有力量。开春的中篇《灶王》从抗日部队的炊事班挖灶切入,讲述“灶王”对一支部队的重要性,呈现了别样的抗日故事。谢美远的短篇《老景的碉堡》写主人公一辈子住在村旁的碉堡里,身份却随时间变化而变迁,戏剧性强烈。这些小说都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故事,挖掘战争中普通人的人性,让红色题材有了新的吸引力。二、红色史料挖掘更精细。万小英的散文《声洞照》和郭鹰的散文《最后一份日计表》是两篇对红色史料挖掘有贡献的作品,对人们重新认识被忽略的黄花岗英雄方声洞和闽西工农银行的艰难岁月大有帮助。还有《那年,那条路》《向东方》等红色散文情感丰沛,炽烈的革命情怀感染力强。

这些作品是对红色经典的致敬!是对那红色革命年代的致敬!祝愿伟大祖国山河锦绣、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