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引用句”
2024-10-17李富林
摘要:引用句是引用修辞法生成的句子,广泛应用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中。引用句有两种基本成分:提示语和话语。从提示语的位置看,引用句有3种类型:提示式、补充式、省略式。引用句有两种附加成分:铺垫成分和阐释成分。铺垫成分是为了引出所引话语而作的预备性陈述,阐释成分是阐释话语的成分。引用句的语用功能十分强大,可用作证明、用作说明、用作叙事、用作拓展、用作评论、用作铺垫等。
关键词:引用句;基本成分;类型;附加成分;语用功能
引用句是引用修辞法生成的句子,广泛应用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中。本文从语用角度对引用句作系统考察,挖掘其构成要素和语用功能,以期获得对这种言语现象的全面认知。
一、引用句的基本构式
引用句有两种基本成分:提示语和话语。提示语以“某某说”为代表形式;话语为后续成分,一般用引号标出。从提示语的位置看,引用句有3种类型:提示式、补充式、省略式。
(一)提示式引用句
提示式引用句,提示语在前,所引话语在后。提示语中起提示作用的是“说”“云”“认为”“指出”等言语行为动词,为提示性词语。提示语中除了提示性词语以外,还有多种其它成分:姓名语、时间语、出处语、属性语、评价语、情态语等。例如:
①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邓小平《讲讲实事求是》)
这里,“毛泽东同志”是姓名语,“1963年”是时间语,“在……中”是出处语。
②为李白诗作注的清人王琦说:“青莲花出西竺……”(高建新《盛开在唐诗里的雪莲花》)
③黑格尔曾很有见地地指出过:……(章炳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④离开长安前,王昭君写下了一首撕心裂肺的《怨诗》:“……”(张聿温《选上美又怎样》)
这里,②例中横线标出的“为李白诗作注”是属性语(表学识);③中的“很有见地”是评价语;④中的“撕心裂肺”是情态语。
从语用功能看,提示语中的姓名语、时间语、出处语、属性语、评价语、情态语都具有心理论证作用。
姓名语的心理论证作用主要在于所引话语主体的知名度。因为名人的话在人们的心理中往往被认为是正确可信的,所以引用时所引名人的出名程度,往往成为可信度大小的标志。
时间语、出处语的心理论证作用在于其真实性。人们的社会心理,不但相信名人的话,而且相信有根据的话。有根据的话就是真实的话。而时间语、出处语就是表明所引话语是有根据的。在一般表达中,可以不出示时间和出处,但在严肃的场合,尤其是涉及重大政治和科学问题的时候,必须交代时间与出处。有的引用,时间和出处比较复杂,常作为注释附于文后。
属性语、评价语、情态语也具有心理论证作用。例如,②例所引话语是讲李白字号来源的,在“清人王琦”前冠以“为李白诗作注”的限定性词语,意在表明:该人是李白研究专家,所以他的话是可信的。③中的“很有见地”是评价语,这一评价会使读者对所引内容产生一种确信。④中的“撕心裂肺”是情态语,它是作者的感受和体验。由于作者的这一“提醒”,读者也会从诗歌中感受到“撕心裂肺”的滋味来。
引述句的提示语有诸多变式,大别为实引、虚引两种。实引指所引话语是有名可证、有籍可考的;虚引指所引话语是无名可证、无籍可考或不必交代出处的。虚引的提示语常用“常言道”“俗话说”“有人说”“有人认为”,“有人会说”“有人也许认为”,“大家知道”“谁都知道”等。从语气的虚灵程度上看,“常言道”一类是泛指的;“有人说”一类是虚设的;“有人会说”一类是虚推的;“大家知道”一类是强加于人的。虚引的提示语还可采用半实半虚的形式。例如,“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告诉我们”“哲学家说”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类人是实的,但作为单个的人是虚的;“历史”作为时段是实的,作为时点是虚的。“哲学家”是通名,用以替换具体人名,亦虚亦实——人是虚的,话是实的。
引用句较多的是单句构式,也有一些是复句。上面的④例就是复句构式——解证复句,始发分句为提示成分,冒号后的后续分句为所引话语。再如:
⑤《红楼梦》里的蘅芜君说得好:“酒来涤腥还用菊”。用酒和菊一压,腥味就走了。(邓伟志《蟹猜》)
这也是解证复句。“说得好”既是始发分句的谓语,又是评价性提示语。它携带着引用者的观点和看法。
(二)补充式引用句
补充式引用句,提示语在后,所引话语在前。在后的提示语像是一个评价或解说,也有的用括号注明。提示语后置,有的是为了衔接上文,有的是不宜前置。例如:
①(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将军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用鲜血写下这样的告白。(谭仲池《凝望信仰之美》)
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公元723年,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山西蒲州鹳雀楼,极目远眺,浮想涌动,吟出了这千古名句。(廖奔《黄河入海流》)
这两例都是补充式,横线标出的是补充成分。①例在推出所引话语以后,接着解释说“叶挺将军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用鲜血写下这样的告白”;②例在推出主体语以后,接着解释说:“公元723年,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山西蒲州鹳雀楼,极目远眺,浮想涌动,吟出了这千古名句”。这两例所以用补充式,是为了衔接上文。具体说来,①例是为了和前面括号中的主旨句形成语气上的直接贯通。主旨句说“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如果接着陈述提示语,就中断了流贯的语气,所以改成了补充式。②例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文章题目是《黄河入海流》,为了扣合题目,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推出所引话语,紧紧扣合了标题,非常醒目,非常明快。再如:
③(夏天热得要命)“寒暑表上的水银好像一个勤勉学生的争分数,只想弄到full mark,或竟超出其上”(丰子恺),“房间里,是火炉;椅子,烫的,床上,烫的,墙壁、门、什么地方,都是烫的:没有地方可以安身,没有地方可以钻”(许杰)。“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茅盾),“在这样的热波……”(郁达夫)。(宫立《现代文人过炎夏》)
④(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林庚《说“木叶”》)
这两例也都用了补充式。它们都在所引话语后面用括号注明了与出处有关的信息:③中是话语所有者的姓名,④中包括姓名和篇名。这两例所以用补充式,原因也各有不同。③例是不能用提示式。因为,所有引述内容都是围绕始发句“夏天热得要命”直接展开的,这样表达,既增强了流畅性,又增加了表现性。如果都用提示式,“文味”就大大减淡了。④例也能将补充成分转换为成提示成分,但如果那样,不如补充式流畅,而且话语也没有补充式突出了。类似以上两例,在文章连贯话语中携带括号中的补充信息,这样的表达也有不足之处:影响语流的连贯性。因为,在读者扫视文本的时候,括号中的信息会暂时阻断语义的流贯。所以,有的将括号中的补充信息换成标记注释的序号,将文中的补充信息变成篇末注释。不过,这是学术论著的一般格式,作为普通文章,似乎还没有先例。
(三)省略式引用句
省略式引用句没有提示语,只有所引话语。从修辞角度看,它是用所引话语造句的。这是典型的互文手段。
文章是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这看起来一个个独立的篇章实际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篇章中都有其它篇章的影子。有的形式上有其他文本,有的内容上有其他文本,有的二者兼具。就内容而言,其他文本是如何被引进“本文”从而形成互文篇章的呢?是引用。引用是形成篇章内容互文的主要手段。在这一手段中,互文性最强的就属省略式引用句。例如:
①无论英雄美女还是凡夫俗子,最可惜的还是当其风华正茂、春风得意之时,突然一场疾病的秋风,“草遇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杀盛气,夺荣色,叫你停顿停顿,将你折磨折磨。(梁衡《试着病了一回》)
②删去了一切多余之后生活便活灵灵地凸现。晴川历历汉阳树。明月出天山。清水出芙蓉。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王蒙《风格散记》)
这里,横线标出的都是省略式引用句。①例引用了一处话语,它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②例引用了4处话语,“晴川历历汉阳树”出自崔颢的诗《黄鹤楼》;“明月出天山”出自李白的诗《关山月》;“清水出芙蓉”出自李白的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省略式引用句虽然没有提示语,但从言语形式和风格上看,文章语言和引用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明月出天山”“清水出芙蓉”是古体诗歌句式,而作者写作的文本是现代汉语的散文句式。不过,省略提示语引用同一语体和近似内容的话语,有抄袭之嫌,引用者不得不察。但②例中所引英国诗人雪莱诗句一例倒是例外。因为凡是阅读王蒙《风格散记》一文的作者,都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那样的名句,人人耳熟能详,是可以作为警句引用的。
二、引用句的附加成分
引用句的修辞功能不但体现在基本构式上,而且还体现在它的附加成分上。附加成分有两种:铺垫成分和阐释成分。
(一)铺垫成分
铺垫成分是为了引出话语而作的预备性陈述,是扩展了的提示语。在语言表达中,有时不能直接引用或不便直接引用等原因,在引用话语以前,先做些铺叙说明。或说明背景,或说明身份,或说明出处,或说明观点、态度和技法等,具有“内容介绍”的作用。例如:
①老作家孙犁见几个年轻人在泰山极顶,不欣赏这泰山风光,却围坐在一块巨石上,大打扑克。他感叹道,扑克何处不能打?这泰山风光却能享受几回?(梁衡《享受人生》)
这是说明背景的。“老作家孙犁见几个年轻人在泰山极顶,不欣赏这泰山风光,却围坐在一块巨石上,大打扑克”;在这种前提下,孙犁才说出了后面的话。
②现代文学巨匠柳青,也是一个大思想家。他曾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刘成章《一朵一朵数流霞》)
这是说明身份的。“现代文学巨匠柳青,也是一个大思想家”,这里主要交待柳青也是大思想家。
③当代诗人海子写过一首名为《昌平的柿子树》的诗,诗中写道:“在镇子边的小村庄,有两棵秋天的柿子树,柿子树下,不是我的家,秋之树,枝叶稀疏的秋之树”。(袁瑛《霜降,霜花满枝头》)
这是说明出处的。“当代诗人海子写过一首名为《昌平的柿子树》的诗”,《昌平的柿子树》就是所引话语的出处。
④陆游以过“紧日子”为乐,对饮食讲求“粗足”,力求清淡。他主张多吃蔬菜,荤菜尽可能少。这样做的目的,“不为休官须惜费”,是为了培育良好的家风。(刘绪义《古人如何节俭过日子》)
这是说明观点的。陆游以过“紧日子”为乐,对饮食讲求“粗足”,力求清淡;这一观点是从后面所引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引用者交代陆游的观点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古人是主张过节俭日子的。
⑤刘公勇在词话里,极口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认为“一‘闹’字卓绝千古”。(唐弢《作家要铸炼语言》)
这是说明态度的。刘公勇在词话里,极口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极口称道”是刘公勇的态度,也代表了引者的态度。
⑥纪昀以聊斋笔法,描述了传说中的雪莲花。雪莲花虽然“其生必双”,但“不并生,亦不同根,相去必一两丈。见其一,再觅其一,无不得者”,仿佛精灵一般……(高建新《盛开在唐诗里的雪莲花》)
这是说明技法的。“纪昀以聊斋笔法,描述了传说中的雪莲花”,说明所引话语是用聊斋笔法描述的形象性语言。
以上6例中,①—⑤例既有铺垫成分又有提示成分,依次为:“他感叹道”“他曾说”“诗中写道”“他主张”“(他)认为”;⑥例没有明确的提示成分,但铺垫句与后续句之间的解证关系,也是一种提示:铺垫句概括陈述,后续句具体陈述。
(二)阐释成分
阐释成分是阐释话语的成分。在一般情况下,引用句只要具备了提示成分和话语成分,就可以进入语用环境,实施正常表达了,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但有时引出话语以后,需作进一步的阐释,否则达不到引用的目的。因为,所引话语的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并不总是直接扣合的。阐释成分有以下4种:译注性阐释、强化性阐释、提要性阐释、求同性阐释。
译注性阐释类似于古文的翻译和注解。有的针对个别词语,有的针对整个句子。例如:
①晚清时有竹枝词说:“几日清霜降,寒畦摘晚菘;一绳檐下挂,暖日晒晴冬。”这里说的晚菘,指的就是大白菜。菘,是一个很古老的词,将大白菜说成菘,是文人对它的美化和拔高。菘字从松字,谓之区区大白菜却有着松的高洁品格,严寒的隆冬季节里,一样地绿意常在。(肖复兴《大白菜赋》)
②曹操《蒿里行》讲述过那些士卒的际遇:“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脱不下的铠甲生了虮虱,所有人都要面对这无差别的死亡。(闫红《迷人的曹操》)
这里,横线标出的都是阐释成分。①是针对所引话语中的“崧”所做的解释:先是直解,后说明缘由。这些解释,既让读者深入理解了所引话语,又丰富了表达。②是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的翻译。
强化性解释比译注性解释更进一步。在对所引话语内涵的阐述中,不但诠释语表信息,而且阐述语里信息。这样一来,所引话语的要义进一步突显,表达效果也就进一步增强了。例如:
①(传统道德名目众多,但可以用一个总概念“仁”来加以统揽)冯友兰说:“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统摄诸德。”认为忠孝节义悌礼智信廉耻等各种德目,全都包含在“仁”的范畴之中。(龙大轩《仁:中华法系的重要文化基因》)
这里,所引话语中有“全德”一词,语表信息是“全部道德”;但仅仅这样解释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作者一步到位,将其阐释为“忠孝节义悌礼智信廉耻等各种德目”。这样,话语内容便获得了彰显。
②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是讲君子的境界。君子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却不会简单苟同附和;小人则相反,往往苟同附和,却未必能与人和谐相处。‖也就是说,君子不会相互勾结、党同伐异,不会不辨是非、丧失原则。(杨朝明《用儒学智慧助力世界和平》)
这里的阐释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对表层信息的诠释——属于译注性阐释,是对所引话语的翻译解说。第二层是深层挖掘,指出:“君子不会相互勾结、党同伐异,不会不辨是非、丧失原则”。这一阐述,揭示了话语的精义,强化了认知。
有时候,所引话语内涵丰富,但作者引用的目的不在于所引话语的全部内涵上,而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这在阐释时只需把所要的意项提取出来即可。这就是提要性阐释。例如:
①“臀”颇具“混沌”气象。《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臀”亦如“混沌”,处“中央”之位,浑然一体,通达上下,宽厚待人。(詹克明《椅·坐·臀》)
这里,所引话语讲了一个“倏忽”“报恩”的寓言+故事。它有多侧面的意义:从形象上看,“倏”“忽”二“帝”知恩图报;从深层看,教育人们不要好心办坏事;从“混沌”的角度看,教育人们做人要善待朋友。但作者仅从三“帝”所处的方位上方提取了一个要素:“混沌”所在的位置——“中央”。所以如此,是为了扣合起始句:人的屁股和庄子寓言中的混沌相似——都居于“中央”的位置。
②(笑,大多与欢乐、愉悦、幸福、满足等紧密相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这笑是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笑是潇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笑是狂傲……(刘江滨《沧海一声笑》)
这里,“巧笑倩兮……”可有多情、美丽等内涵;作者只提取了一项,说“这笑是美”;“谈笑间……”说明周瑜有胆略、有定力、有气魄等,作者也只提取了一项,说“这笑是潇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既体现了李白的欣喜自信、踌躇满志,又体现了他的狂放不羁,作者也只提取了一项,说“这笑是狂傲”。
有时候,所引内容和文章主旨不能直接扣合,但义理相通,这时就可以从中引出和主旨同一方向的结论来。这就是求同性阐释。有的是类比性求同,有的是演绎性求同。例如:
①(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引领并推动人类的发展进程,构成现实生活通往理想目标的强劲动力)恩格斯曾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需要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推动亦如此。及时、有效地实现人之需要,能够有力推动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美好需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值得充分发挥。(刘志洪《美好生活须有美好需要》)
这是类比性求同。所引恩格斯话语讲的是技术上的需要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而作者要讲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从语义上看,这是两回事。但作者从深层看出了相似性:“需要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推动亦如此……”这一阐释,扣合了主旨意义。这里用的是类比推理的方法。
②(读这样的书,我们由衷地向先贤致敬、向大师鞠躬)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钱学森终其一生都在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堪称为党和国家事业努力奋斗、建功立业的典范。他就是“中国的脊梁”!(姜斯宪《钱学森精神的力量》)
这是演绎性求同。所引鲁迅话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泛指的,而引者从中发现了同一性: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钱学森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所以钱学森是中国的脊梁。这里运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方法。
三、引用句的语用功能
引用句的语用功能是十分强大。具体作用有以下6种:用作证明,用作说明,用作叙事,用作拓展,用作评论,用作铺垫。
(一)用作证明
这是引用句最常见的用法。在具体表达中又有两式:一是只引用,不阐释;一是既引用又阐释。后者的例子如:
这样的理论需要来自客观现实和社会实践的要求,其根基深深置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土壤中,其内容蕴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而“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同样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的理论需要,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决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决定的。(商志晓《理论需要与理论实现》)
这里,所引话语的内容和论点在思路上是相通的,但在内容上缺乏具体联系,所以需要进一步解释,于是就有了阐释成分。一句“这就是说……”,沟通了所引话语和文章主旨。
(二)用作说明
用作说明的引用句,一般叫“引用说明法”。例如: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南州六月荔枝丹》)
这里,起始句说“荔枝不耐贮藏”,展开句引用白居易的诗句说明怎样不耐贮藏。
(三)用作叙事
引用句从表述功能上看属于叙述句。我们经常在学术论著中看到例数某一课题研究历史的文字,就具有叙事的性质。散文的例子如:
数流霞,从头数。哦,那是隐约可见的甲骨文,那是隐约可见的金文,那是隐隐约约霞光初露的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接下来,大篆小篆隶楷行书如群莺乱飞,目不暇接。从“关关雎鸠”,到“余幼好此奇服兮”;从“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到“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从“环滁皆山也”,到“气吞万里如虎”;……炫目的流霞一路流下来,落到风里,草里,水里,窗里,户里,灯里,浸透了我们每一个早晨和每一个傍晚。(刘成章《一朵一朵数流霞》)
这段文字,从上古歌谣《弹歌》开始引用,继而是《诗经》《楚辞》《史记》、唐诗、宋文、宋词、元代杂剧、古典小说、现代小说、当代文学等,借用经典的语言,形象、深刻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讴歌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用作拓展
有时,在一段文字的结束部分,顺便用引用句拓展开去,会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例如:
栀子花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蕴含的是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难怪朱自清在他的散文《看花》中说:“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徐廷华《初夏栀子香》)
此例取自一篇文章的结尾。第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指出栀子花的特性和象征意义,然后又引用朱自清的话追加补正,深化了主题。其意味有二:一是作者对栀子花的解读和名人的看法是一致的,这使作者感到欣慰;二是以名人对栀子花的赞美和喜爱结束全文,会引起更多人喜爱栀子花,欣赏栀子花,欣赏美,向往美。
(五)用作评论
即将引用句用于对某些事实的评论。这种评论,常见于议论文,也见于记叙文和说明文。记叙文的例子如:
1997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指标、株型模式和技术路线,选育出一批具有超高产潜力、米质优良的亚种间苗头组合……小面积最高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每公顷日产107.4千克),达到了日产量100千克/公顷的超级稻产量指标……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在他《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喜看稻菽千重浪》)
这里,始发句陈述了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的事实,后续句引用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的话评论这一成果的重大意义。
(六)用作铺垫
用作铺垫的引用句,就像说书的由头,是为引出后续内容而设的。或引出话题,或引出结论,或引出事实。
1.引出话题
话题,即陈述的对象。有的用作正面话题,有的用作反面话题(批驳的话题)。前者的例子如:
“枣芽发,种棉花。”老家春来种棉花使两种方法,一是开沟点种,一是营养钵育苗移栽。(何频《棉花沧桑》)
这里,始发句为引用句——“枣芽发,种棉花”,后续句接着就写老家怎样种棉花的事情。
2.引出结论
即从所引话语中引申出自己的看法。从思维方式上看,有4种:归纳性结论、演绎性结论、类比性结论、比喻性结论。
①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述了需要对于人类以及人类生活的意义。“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启示我们,没有美好的需要,就没有美好的生活。(刘志红《美好生活须有美好需要》)
这是归纳性结论,“没有美好的需要,就没有美好的生活”是从马克思所述事实中归纳得出的。
②孟德斯鸠有句名言: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今天,艰苦创业,仍然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中国人民不可缺少的美德。(颜迪民《道德的升华》)
这是演绎性结论。推动枢纽是美德,艰苦创业是推动枢纽,所以艰苦创业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中国人民不可缺少的美德。
③联合国召开过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上提出的口号是:“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炎黄子孙应该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神州。(谢云《我们只有一个神州》)
这是类比性结论,联合国开会提出“只有一个地球”,作者仿此提出“我们只有一个神州”。
④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李舫《伟大民族精神畅想》)
这是比喻性结论,始发句作为引用句是喻体,是话头;横线标出的后续句是本体,是结论。
3.引出事实
这是很有特色的表达方式。用在开头的引用句,常是格言、俗语、名人名言等语句,一般没有提示语。引用句是议论,后续句是叙事,前后存在语义上的对应性。例如: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一着惊海天……》)
这里,引用句“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预告”了后续句的内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上舰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李富林,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