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谓异卷殊 别贴可同调

2024-10-17何永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10期

摘要: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六道作文题,聚焦社会共同关注的真实问题,兑现新高考设置真实情景,内蕴真实问题,考查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话语方式渐趋统一。“联想与思考”成为普遍的写作要求。不同卷种之间的互文特点显著,津、沪两卷尤其突出;新课标II卷阅读与作文共料命题,有助于考生深度思考和深入发掘。在不同命题主体分散作业情景下,基本达成统一性、系统性、均衡性、公平性的目标。鼓励创新思维和个性表达。较好地体现了兼顾公平与效率、均值与方差的原则。

关键词:高考作文试题;聚焦;真实问题;互文性

与今年全国高考期间家长、校长们的“热闹”(只要能提分,妈妈愿意穿比基尼站街;男校长穿旗袍送考)相比,岁岁复岁岁“热议”语文卷作文题的景象,似乎冷了许多。如果是理性之“冷淡”,未见得是什么坏事,但今年的“冷”:一来可能是眼下的生计吃紧,很多“好为人师者”(好为人师:本义非今天“形容为人不谦逊,喜欢以教导人的身份出现”大不相同,说的是战国时代经济凋敝,民生之艰,充当老师谋生相对容易。“好”读作第三声)无暇他顾;另一层原因可能今年几道高考作文题的“入议门槛”稍高,不便评议;当然,也有可能是麻木了。这不仅从网上《高考作文一战,语文老师输得很惨》之类的“战后总结”及以博眼球带流量为能事的各种视频质、量双降可以获证,从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认证”的作文“好题”中对全国I卷作文、II卷作文、北京卷两道大作文的评语来看,也可以瞧见某种端倪。然而关于命题评价的工作“官方认证”虽然权威,但也只能算作“多元评价”之一元,学术评价和一线师生观感不仅不可或缺,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一、聚焦共同关注,讨论真实问题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六道作文题一个显著的特点表现为聚焦共同关注,讨论真实问题,整体上是近几年来同类性质命题中的上乘之作。其理由如次:

六道作文题中的5道主题面向趋同。如果不作具体分析,一概而论主题面向趋同不一定就是优点,但换一个角度看,以彰显社会公平和效率为目的的大规模选拔性教育考试,不同命题主体体现命题的整体性原则、系统性操练,达成比较一致的命题难度,从不同侧面聚焦当下社会或说世界面临的普遍关注的问题等等,就不能不说是优点了。与分省(分区域)不同命题主体各执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肯定是一种进步。近年来不同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主体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努力是有迹可循的。2022年拙文(合著)《共轭与互文:2021年高考作文题回眸与2022年命题前瞻——基于新时代新教育共同历史与文化心理建构的视角》,对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大小14道作文命题在体现新时代新教育思想关于建设共同历史和文化心理方面表现出来的同构同质的互文特征,从四个方面描述了当年的命题特点,并对2022年的命题情况作了主观性前瞻。基于2022年作文命题的实际情况与“前瞻”基本吻合,这一年没有如常置喙作文命题的情况。2023年七大一小共8道题,属于迈向整体性、系统性步伐与节奏的调谐之年。这一年除了天津卷的“使命与担当”继续其不变的宏大叙事,其他各卷,哪怕是主题稍显老陈的个人与集体的命意,也用了一句毫无陌生化的“一花独放不是春”来彰显诗意。其余各卷虽然主题面向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但在青年学子如何对待自身生存与发展境遇的叙事情景方面贴合度增加,在材料选取方面也呈现趋同的特点,即现代性与代入感增强。命题话语腔调也表现较为一致性——简洁明了、核心概念鲜明和关键句表达斩截。上海的“探索世界”;新课标I卷“故事的力量”;北京卷的小作文题“续航”、大作文题“亮相”;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新课标II卷的“青少年自己的空间”等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从这三年的作文题命制来看,2022年基本上可以视为新时代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转折年。这一年八大一小九道作文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全国乙卷的“跨越,再跨越”,新高考II卷的“选择创造未来”,浙江卷“青年有担当,青春正飞扬”属于“高亮”“豪放”一类;其他命题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与“文本”概念结缘,无论是用其本意还是比喻义。比如新高考I卷的“本手、妙手、俗手”,全国甲卷的“有关《红楼梦的材料》……;北京卷的“在线”其实是一个以电子或比特为介质实施文本操作概念;上海的“发问与结论”是文本构成之首尾的比喻;天津卷的“寻常烟火是美景”是一个平常的诗意隐喻。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天津卷从一向的“豪放”“高亮”,急转婉约。凡此种种,较之此前几年的命题,尽管有国家统一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依据,即使国家考试院没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明诏大号”,至少有同行观摹,但从命题的实际结果来看,各命题单位主要在彰显各自命题特色方面倾注心力。这一点从前几年的评价拙文也可以得到一些说明。2020年百度文库在“高考11道作文题的两套话语和两个面向”裘集了一批文章,首篇即拙作《2020年10道高考作文题:“南腔”与“北调”》;2019年拙作《你媚我怨 瑕瑜互见——2019年全国高考八道作文题综评》。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命制的主体单位(浙江和江苏完全回归一统,少了一抹异彩)在作文命制方面,着力聚焦当下社会生活,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当下共同面对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胸怀、视野和勇气的体现。粗略地考察,这些问题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这些问题是真实的、重大的,又是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切己相关、无可回避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焦点的问题。作为考生应该关注、必须关注,优秀师生必然关注,但实事求是地讲,又是当下教育未必真正关注(甚至很有可能是被一些备考主体屏蔽)了的问题。按问题的性质应在关注的情理之中,而实际上又在关注之外;算是给“高考考查真实语境中的真实问题”的提醒给了一个鲜明的注脚。

2.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或者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命题人、考生、老师、学界和业界——社会上与高考语文作文相关不相关、关注不关注高考语文作文的人,都处于共同的问题语境中,需要人类形成必要的“认知坎陷(congative attractor)”——即对于认知主体具有一致性,在认知主体之间可用来交流、可能达成共识的一个结构体——正视、思考,贡献智慧以应对。

3.回答其中的一些问题“最好”由考生熟悉的具体事件、事物切入上升到哲学思辨的层面。说“最好”是退而求其次,说“必须”更恰当。无论是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问题,甚至包括人的异化问题,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都不是狭獈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盲人摸象式的片面性、碎片式、平面化的说说而已能够正切问题的。立论者必需要站在一个高度——一个哲学的高度——人如何面对、正视自己的境遇——生存和发展中出现的对社会秩序和生活具有颠覆性、挑战性的问题,才能作出比较立体有深度的言说,而这又是我们当下应试教育环境下极其缺乏的准备和操练。

4.除津、沪之外,在写作要求方面几乎作了统一规范性的约定。一是在写作思维路径展开方面要求在所供材料启发下展开“联想与思考”进行写作。二是在文体不限的前提下要求“明确文体”,在开放选择性前提下进行了文本文体特征规范的明确要求。

5.试题制作互文性特征明显。“互文”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种体制机制——特别是以文字符号为介质的文本生产和再生产。大规模教育考试试卷、试题文本制作,存在一个本体性的悖论:既要强调互文性,体现整体性、统一性、系统性、均衡性、公平性原则,又要充分体现差异性、特殊性和典型性。综观本年的几套语文试卷,津、沪两卷在“议域”上同质性的情况更具典型性,几乎可以视为同题。新课标II卷作文题材料甚至直接来自本卷阅读I卷,属于连锁性拓展设题,这不仅节省了考生答卷的时间,而且便于深度思考。

综上几点,2024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对一线语文教育教学起到了比较好的引导作用,比较好地提供了一线师生作文教学与操练关注什么问题、思考什么问题,怎样开阔眼界、敞开胸怀,养成什么样的能力,培养什么素养的一些思路。

为便于参照论述,也为了避免由于个己认知局限(cognitive limitation)和过度概括造成的误导,妨碍认知坎陷的形成,下以条陈,求教同仁和大方之家前,将几道作文题抄录于兹,以供评议对照观瞻。

二、原题录呈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

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上海卷

写作(70分)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天津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六道作文题的主题面向趋同,即在某一或某些特殊的生存境遇下,人或人类何以自处,又何以应对。请联系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和意识到的(联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正所谓谁谓异卷殊,别帖可同调。这是形而上的概括,至于形而下的具体问题,则又表现为各自具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正是下面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即所谓卷卷各不同,种种在其中。

三、卷卷各不同,种种在其中

国家考试院在评价新课标I卷作文题时将题旨归括为“答案与问题”这一关系性命题作为一般性思考,或说作为初步思考结果无可厚非。严格地讲,它属于一个比较上位的概括,属于属概念性的,一个属概念可能包含众多种概念。评价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也通过例举方式做了思路方面的引导。评价是从试题的“开放性”特点来说的:“试题聚焦新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问题的多与少这一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由材料中的‘问题’和‘答案’出发,得出自己写作的中心论题。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可以就问题的‘多与少’‘深与浅’‘得与失’‘真与假’进行思考和写作”。(教育部考试院《今年高考这些题出的好》)换言之,希望考生在接触试题时,学会先就材料所蕴含的问题作上位概念的概括,再考虑下位概念的落地。一个上位概念包含若干中位概念,一个中位概念又包含若干下位概念。在问题转换的过程中要切忌下位概念游离于母题之外。由于上位概念采取了关系型概括方式,下面的概括自然套用关系型表达为好。比如可以在它的下面作“答案的捷取与问题的多少”。考生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仅仅停留在这一个属概念层面思考问题并展开论述,虽然可能便于下笔成文,但肯定无法深入讨论,容易陷入空洞、肤浅。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审题上一定要认真仔细,严加推敲。像这一道题,命题材料中涉及“问题”的地方两处:一处是“越来越多的问题”,指涉的是各方面知识性的问题,或说现存的问题,在一般个体看来是问题的问题而在人类整体认知领域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或说是已经有现存答案的问题——在目前网络背景下已经进入搜索系统的问题,甚至是在ChatGPT3.0、4.0版本中可以即时生成答案的问题。一处是“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一表达比较含混、比较复杂,也容易“误导”考生,它实际上是另外一个概念。一是问题的多少与价值的有无、高低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是问题的性质存在差别,有的是一般性问题,有的是专业性问题,有的是专业领域的元问题,有的是伴随新科技而产生的对个人或人类整体性生存与发展带来的意想不到而又不能不面对的综合性问题。既然问题如此复杂,短短一个小时800多字符的写作,胡子头发一把抓肯定剪不断、理还乱。所以,一两句话界定论说问题的面向与层面至关重要。选择难度系数过低,难以深入;难度系数过高,准备不足,没得谈;适中与熟悉最重要。一般而言,随着新技术崛起与学习场景的普惠、便捷与智能化普泛应用,在求知问题上出现了“世界是平的”景象。换言之,提供了问题与答案之间的捷径(shortcut),但获取现存答案越来越便捷的同时,生成了关于“问题”的“问题”。上述问题情境,可能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一方面可能问题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可能随着现存问题的解决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要立论这样的观点,要充分论证。第三个方向的立论,也是根本性的问题,既是每一个个体,也是整个人类必需要面对的问题。即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这些“人造物”虽然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对象化和物化,是设计制造它的一群人的意识凝聚,换言之,是人类意识作用于物理世界的媒介。人造物可能超越人类的智力水平,AlphaZero、ChatGPT、Soar和AI等就是实例。试题要求明确提出“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所以,考生应该在自己熟悉的技术方面将“答案与问题”具体化,作一句话锁定,明确论点并围绕其展开阐述。

需要提醒的是,这样的试题并非今年用过了就成了“过去式”了,同样的问题在明、后年还有可能出现,焦点会有所转移,问题会更贴近新技术给人类社会群体和个体提出的机遇、挑战甚或困扰。假如命题人就人工智能方面提出问题的对策性写作要求,随着问题的侧面转向,问题的深度也将随之增加。比如,关于这些人造物给人类带来的“问题”或说“困扰”,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再说具体一点,比如机械人“抢夺”普通劳动者工作机会,“萝卜出租”极度挤压传统出租车司机生存空间等。请发挥你的想象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左右的文章。面对这样比较前沿、更具现实性和更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作三个层级的应对处理:一是将其作为工具;二是将其作为人类主体身份;三是将元宇宙作为超级智能的实现场所。

具体而言,1.将其作为普通工业产品和工具时,虽然也要考虑其生产者的责任、消费者的责任和它本身固有的风险,但这些责任和风险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转移给专业机构的。2.作为某个人类主体的身份时,其主体需要承担替代责任。合法的身份需要通过一定的测试和对价以获取“准法人”身份。对于犯有罪错的人造物可以通过剥夺其“准法人”身份作为终极惩罚。3.宇宙(universe)对应于物理世界,元宇宙(Metaverse)则是人类基于物理世界的延伸或者是其在数字空间中的外化和对象化。元宇宙可以作为人类进入新技术世界的入口,我们个人的身份可以作为元宇宙中的节点,能够与其他计算机节点、存储节点和感知节点共生共荣并共同进化。元宇宙将是在近地空间中进化出来的“超级大脑”,是人类世界的超级智能。(蔡恒进、蔡天琪:《类人意识与类人智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前言》,第3、4页)这些是可以作为关于文章论述的基本思想来吸取运用的。

新课标II卷以人类太空探索的材料作了一个作文的“引子”,或者说思维起兴,将写作思考场域划定在“人都在抵达未知之境”。“未知之境”意味着不确定、不可知,孕育着成功的希望,也意味着失败的凶险。这道题一般不能顺着材料提供的线索写,“联想和思考”最好联系“时代特征”——在科技发展及人类社会面临种种挑战与机遇背景下,个人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课题——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学习和经历即成长传记。

全国甲卷以略有保留的语气要求考生立论“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考生需要注意避免的是对主题作绝对性阐述,而忽略了“有可能”设置的辩议空间。这道题虽然命意正确,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下社会生存环境的复杂性。

北京卷大小共5道题。3道小作文中的(1)(2)两道题实际上可以看做是语用题中简答题,观点+简论。(3)以“月的独白”为题创作,辞格限定拟人,文体限定小诗或抒情短文。颇有七步成章之限,实属小众,是一种开放性与限制性并置的体现。本卷的第一道“历久弥新”是经典与传统焕新的意蕴;“打开”是新的人与事产生的前提,要说针对性不可谓不强,但有些论域考生可能恐难涉及。北京卷命题表述方面一向存在啰嗦不简洁的问题,前些年高考语文试卷有“语言文字运用考查”项目,其中有一道小题要求考生以“简明连贯得体”的标准辨析修改文字,北京卷每年的作文命题表述基本上都可以用作供选素材。

上海卷的“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保持了一贯的命题风格,即从日常生活中捕捉严肃深刻的社会问题,并精准挑选关键词,不作立论向度的规定,呈现十足的灰度色系,给考生预设全息可能性思辨空间。本题关键词“认可度”涉及价值尺度与评价体制机制,事实与价值、认可度与归属感等形而上的问题,如果具备相关的学理基础,在确定的问题方面展开论述,体现学术准备和思辨水平当然可以,但在具体写作要求没有像其他各卷要求“联想与思考”的情况下,考生如果在宏观论域下落脚于具体人事上更便于展开。比如真正有价值的创造与创新的事物在其萌芽和开始阶段总是不被一般人认可和看好的。因为它们总是以超乎一般人认知的局限,突破常规的,不走寻常路。即如当下的智能热,大家都看好它未来的前景,是它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展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便利和福利。而创新带来的好处常常是滞后的、潜在的,并且常常伴随着巨大失败的风险,这些都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本题材料表述论事不涉人(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章学诚曾言“古人未尝离事而理”,其实,“事在人为”——事情都是人做的,论事而不涉人的设议,在某种意义上不无难为考生之嫌。生活中所谓“对事不对人”的宣喻,一般都是具有话语权的人掩饰动机,堵塞受议者抗辩的说辞。怎样在人事之间的叙述找到结合部、契合点是考查考生思考尝试与表达成熟度的一个重要维度。在考试中,根据题目要求“对事不对人”是上上选择,一来切题,二来避免夹杂裹挟和表述杂糅。

天津卷的“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在某种意义上与上海卷的“认可度”具有意义上高度的同质性。并且提出以“自定义”来消解“被定义”,“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这种“走自己的路不管他人怎么说g8yQhBfiKeY//CxVHtzZrQ==”的精神,激励青年人做自己的鼓动在当下话语体系下无异于惊雷之声,命题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做自己的宣言,不能不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知行合一。要求中的“明辨是非,去芜存真”,是对充斥于生活中的各种评价人事标准复杂性的提醒,在某种意义上考查考生的价值观、辨别力和判断力,并要求考生有正确的价值观表达,并在这一正确价值观下进行深入阐述。行走在人世间,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被定义”和“认可度”的问题,这不只是一道文本形式的考题,也是真真切切的人生考题。人如何“被定义”又如何正确对待“认可度”,并从中找到自信也是教育的一项真正课题。掌握评价权和话语权的主体,常常有超乎被评价者的权力加持和因之而产生的傲慢与偏见。这无关道德,很大程度上是认知局限。哈耶克心智理论一个重要的内容即自我指涉,经典的表述为:“我们自以为获得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大部分知识,其实不过是关于自我的知识。”换言之,人们只能理解与自己的思想相似的东西。人对世界的认知如此,对生存其间的人的认识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这几年高考命题总的情况来看,专家们在特殊的背景下,一步一步在实现改革的承诺,2024年在某种意义上有一个质的跃进。一线教学和备考的师生们面临的再也不是“狼来了”的警示,穿新鞋走老路,知而不行,已经行不通了。

何永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史学博士,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