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学习助推古诗词复习
2024-10-17赵军敏
摘要:当前中考语文复习仍然存在“碎片化”“讲中学”“重刷题”的现象,这有悖于“素养导向”的新课标理念。本文在中考语文复习中引入“项目化学习”,以杜甫诗歌为例,以项目化学习助推古诗词复习。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科学定标,确定核心概念;依标导航,寻找核心知识。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入项活动、知识建构、项目实践、反思评价。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建构杜甫家国情怀的核心知识,增强复习实效,提升创意表达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杜甫诗歌;知识结构化;统整
项目化学习简称PBL,它是一种指向素养的新型学教方式,“以真实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真实情境中实施持续学习,以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是创造性解决问题并形成相关项目成果的学习方式。”[1]它与传统语文学习相较,注重在情境中学习语文,在探索中建构知识,在迁移中运用知识,它突显“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素养理念。在中考语文复习中,项目化学习给复习课注入了动力,提升了语文复习实效,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PBL策略下中考语文复习教学价值
“命题的素养立意指向,体现在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与应用中测评学生的素养水平。素养立意的宗旨是学生愿意和能够运用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造福社会的心智状况、精神状况。”[2]中考命题正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在知识运用、迁移拓展、高阶思维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中考复习中引入PBL策略有哪些教学价值呢?
(一)主动建构: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
在传统的中考复习模式中,学生获取的知识零散化、碎片化,很难形成有效的知识系统。没有系统的知识,就像一盘散沙,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语文复习课要引导学生将知识结构化,形成有序且严谨的知识体系。引入PBL策略后,复习就不再是教师灌输,学生刷题,而是项目化活动,积极建构知识,并进行迁移运用,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复习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充分进行梳理整合、知识建构,迁移运用,使知识结构化。
(二)任务驱动:从“讲中学”到“做中学”
纵观当下中考语文复习课堂,忽视学科实践,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老师热衷研磨考点,强化答题模式,咬住试题不放松。他们不敢把时间还给学生,认为学生不能完成梳理探究。长此以往,被动学习的学生对复习课充满倦怠,效果每况愈下。引入PBL策略组织中考语文复习,通过设置大任务激发学生复习热情,实现学习主体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整合、探究,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从个体学习到合作学习。在做中学,能提高复习实效,提升核心素养。
(三)组合统整: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
复习课不只是把学过的内容回顾一遍,“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基本要求。但很多教师在中考复习时,总是进行背诵和讲题等机械性操练活动。素养导向下的中考语文复习,应着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引入PBL策略的中考语文复习,通常探讨的是学科复习中的主问题。它基于“大概念”“大任务”“大单元”的教学理念,借助资料搜集、异同比较、知识联结、整合探究等方式对所选复习专题进行合作探讨,融合深潜,旨在深度复习,提升高阶思维水平。
二、杜甫诗歌项目化学习的设计
杜甫专题中考诗歌项目化学习,难点在于依据教材提炼核心知识;如何能以统编版教材中六篇杜甫诗歌为载体,设计能落实核心知识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一)科学定标,确定核心概念
项目化学习设计,首先要提炼和确定核心概念,并作为事实性知识的聚合器来统整学习内容。“大概念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是理解和联结下层小概念的上层概念。”[3]它的“核心”,指的是“高位”或“上位”,具有很强的迁移价值,它意味着与未来的真实生活相关联,对学习者的生活有意义,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大概念的提取路径:课程标准、教材分析、专家思维、生活价值、知能目标、学习难点、评价标准等。
诗言志,抒性灵。杜甫诗歌无疑是星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星,散发光芒,饱含真挚厚重的感情。统编版教材中有《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夜忆舍弟》六首杜甫诗歌,这六首诗歌中有五首指向“家国情怀”,诗歌紧扣时代脉搏和人民疾苦。
《新课标》课程目标指出“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教学提示“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美丽和思想内涵”。[5]这些都强调了古诗文学习既要积累,又要感悟,更突显“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而杜甫诗歌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
结合课程标准和专家视野、单元导语,提炼本单元的大概念为“杜甫诗歌是运用典型意象、凝练语言营造丰富的意境,具有沉郁顿挫风格,突显家国情怀的诗歌”。
(二)依标导航,寻找核心知识
根据核心概念,我们确定杜甫诗歌的复习目标:①深切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建构杜甫诗歌核心知识。③提升联想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在设计学习活动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结杜甫的六首诗歌,先朗读,唤起旧知体验;再梳理整合诗人经历,小组合作探究杜甫诗歌的常用意象和艺术手法,开展“建构杜甫诗歌的阅读策略”学习活动,在深度探究的活动中体会“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为项目化复习活动作铺垫。
三、杜甫诗歌项目化学习的实施
引入PBL策略的中考语文复习课要围绕“大概念”,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建构鉴赏杜甫诗歌的核心知识;以“制作复习手账”突出知识的迁移运用;以设计学程评价展开项目反思。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实施。
(一)入项活动:创设情境,设计驱动任务
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对主题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或认知冲突,这是入项活动的意义。据此,设置项目情境:今天,我们开启杜甫诗歌专题复习,让我们一起制作《杜甫诗歌复习手账》,助力中考复习。手账有“封面设计”“精美书签”“诗词推荐”“撰写颁奖词”“原创命题”等部分,可个人参加,也可组团参加,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献计献策。
体现真实性,激活学习动机。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手账的形式助力诗歌复习,十分贴近学习实际,在项目情境下,学生充满兴趣,激活学习动机。
关照跨学科,提升综合能力。跨学科学习,要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结合,它能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认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于学生提升创新思维、批判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手账的五个任务,涉及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知识,学生在项目实践活动中,能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体现人文性,承载以文化人。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这突显语文课程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命脉和精神根基,而杜甫是家国情怀的最佳代言人。参与杜甫诗歌的各类项目活动,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诗圣的忧国忧民与济世情怀,涵养文化自信。
(二)知识建构:复习温故,建构核心知识
活动一:制作导图阅诗人。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六首杜甫诗歌,借助教师提供的链接材料,完成杜甫人物档案。积累杜甫字、号、尊称与志向。梳理杜甫的人生经历:①读书壮游(34岁之前):胸怀大志,权贵面前不折腰。②困局长安(35岁—44岁):十年长漂,入仕无门。③陷贼为官(45岁—48岁):现实主义觉醒,奈何奸佞当道。④漂泊西南(49岁—54岁):忧国忧民,反复流离。⑤舟中终生(54岁-59岁):沉郁顿挫,生活艰难。杜甫也曾高谈阔论,一览众山小;后来大笔一挥,满纸皆是岁月的伤痕,满眼都是黎民苍生的悲苦。
活动二:赏析意象品诗情。联读杜甫课内外诗歌,圈画意象,思考:诗歌中的哪个意象(自然意象/典型人物/典型事物)是杜甫的最爱?示例:“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浊酒”,浊酒指未经过滤和沉淀的酒,杜甫的晚年漂泊无依,体弱多病,穷困潦倒,以浊酒来消解自己孤苦郁闷的情绪,与“清酒”相比,浊酒更具沧桑遒劲,更能体现他忧国忧民。学生研读诗词,选取意象,论述推荐的理由,最后,再声情并茂地朗诵。通过该学习活动,学生发现杜甫诗歌有典型意象(月亮、秋雨、飞鸟等)、典型人物(老妇、老农等)、典型事物(浊酒、孤舟、家书等),它们寄托诗圣漂泊无依的感慨、年老体衰的无奈、思亲怀乡的悲哀、忧国忧民的情怀。
活动三:探究杜甫诗歌风格。为更好理解杜甫诗歌,请为每组诗歌选择合适的背景颜色,并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教师提供知识卡片(红色:热情大胆,黄色:温暖乐观,绿色:平静舒适,蓝色:自由和平,黑色:深层压迫,灰色:寂寞灰心),并提供解说范式:我选择《 》,想为它配上 色。原因:我从诗中发现(需结合内容赏析) ,
读出了杜甫 之情。
学生可结合诗歌语言,进行个性化解读。大部分学生都选黑色或灰色,能联系背景,鉴赏语言,读到杜甫对国事的忧虑、对君王的忠诚、对百姓的同情、对权贵的鞭挞。教师顺势引出“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沉郁者,深沉郁积也,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顿挫者,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
活动四:理解杜诗艺术手法。
比较阅读杜甫的六首诗歌,完成以下表格。
经过以上四个学习活动,学生建构杜甫诗歌的阅读策略:
四项活动,从温故到知新,从单篇走向群文。从人生经历、常用意象、诗歌风格、艺术手法、情感表达五方面建构杜甫诗歌的核心知识。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历自主复习整理、小组交流讨论、师生共研共学的过程,最终呈现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化、显性化;学习方式也多样化,彰显“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
(三)知识运用:制作手账,开展学习实践
知识建构之后,还需要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大概念来解决问题。基于前文提出的真实情境,班级要制作《杜甫诗歌复习手账》,助力中考复习。项目化的学习主张“在做中学”,学生需要在真实情境中学会迁移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项目化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可个人,可多人;有语文本学科知识,有跨学科知识;学习实践类型多样,有探究性实践、审美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参加,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杜甫诗歌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杜甫诗歌的阅读策略认知,实现由点到面的学习共同体。
(四)反思评价:指向素养,设计学程评价
PBL策略下中考语文复习的评价,必须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依据课程标准,单元实施要聚焦学习情境和任务的完成,我们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课程评价,要突显“教—学—评”一致。评价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在新的语境中能迁移运用,这样的复习才真正高效。本次项目化活动,践行了单元大概念,也达成了复习目标。通过温故复习的四个活动,建构杜甫诗词的核心知识,完成复习目标二;通过制作《杜甫诗歌复习手账》各类实践活动,完成复习目标三;在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走进杜甫,感悟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理解“家国情怀”的文化意义,完成复习目标一。复习目标的达成,需要设计学程评价。
首先,学程评价要关注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及时改进,提倡多元主体、多方评价。教师在项目化复习中,要始终关注学生在复习活动中的各项表现,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投入到复习活动,观察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态度和能力,关注学生能否围绕任务开展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等。我们可以采用课堂观察、评价量表、对话交流、单独指导等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
其次,学程评价要关注复习成果。项目成果是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的显性表现,如《杜甫诗歌复习手账》成果有:封面、书签、名句、诗词、颁奖词。一方面,我们需要考查学生在完成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如参与本次制作手账活动,学生对杜甫的人生经历、典型意象、诗意理解、艺术手法的熟悉程度;能力程度上能否消除经典的隔膜,形成自我的创意表达,深刻地表达对杜甫其人的理解,考查高阶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第三,学程评价还要关注自主反思。反思不仅发生在学习结束后的这一环节,而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反思的实质是一种自我评价,是“学习式”评价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自主反思,能帮助学生更有效掌握核心知识,同时也在新的情境中得以迁移运用。如我班在开展项目化活动后,学生撰写心得体会:
魏璇:这次活动太有意思了,一点也不枯燥,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门博:我们组沟通交流、相互协作,完成了手账封面设计,以孤舟为典型意象,以大海为背景,以升起的红日传达杜甫的赤子之心,表达对诗圣的敬佩之情。
陆浩:我们最强大脑组命制试题中,搜集杜甫资料,运用核心知识设计试题,一稿、二稿、三稿,不断打磨,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评价量表的指引下,我们的试题逐渐完善。本次活动,我们也更了解古诗文命题规律。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就一些本质问题进行持续性反思,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和结束后进行交流。刘徽教授曾提出“问题库”“共识图”“前后对比”等反思活动设计。
综上,基于PBL策略的古诗词复习,旨在改变“碎片、低效、重复”的复习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习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发生。以项目化主题开展杜甫诗歌复习,是打开以人物为主题的古诗文阅读密钥。它打破常规,转变学习方式,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从个人摸索到团队合作,建成积极合作的学习共同体,提高中考语文复习实效;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沉浸式探究杜甫诗歌,建构了鉴赏杜甫诗歌的核心知识,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品悟诗圣深厚的家国情怀,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注释: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10.
[2]章新其.语文素养命题的浙江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6.
[3]刘徽.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33.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8.
赵军敏,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启源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