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细读教学
2024-10-17沈周霄
摘要:整本书阅读,如果仅仅把一本经典读物读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通过细读来丰富对于经典的认识。本文通过细读教学的方式,探究《老人与海(节选)》中的“繁”“简”艺术,丰富对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老人与海;冰山理论;繁与简
海明威曾以“冰山”为喻:“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1]该冰山理论指出,作品创作应做到用最简洁的文字塑造出最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与思想最大限度地隐藏于作品之中。这样的作品,如同海中的巨大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而潜藏水下的部分却让作品魅力无穷。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师生有这样的困惑:《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作为作家冰山理论的代表之作,却显得不够简洁。具体而言,一是情节单一,却叙事重复啰嗦;二是主角鲜明,而心理描写繁多;三是文字简洁,可重复语汇很多。
笔者初次执教统编教材《老人与海(节选)》时,亦有以上感触,今年第二次执教尝试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探索海明威这篇小说表现出来的特有言语形式,有了一点新的发现。冰山理论下的《老人与海》为何不够简洁?其实是作家有意为之,而非意外的败笔。
一、情节:单一主线下的多回合重复
小说《老人与海》情节极其简单:一个老人出海打渔,跟鱼作斗争,赢了,又跟鲨鱼作斗争,输了,鲨鱼把鱼肉吃得精光,老人把一副鱼骨架带回岸边。这样一个一句话就能说清的故事,作者却啰啰嗦嗦地讲了三万多字。整本书阅读,应当尊重学生的初读感受。而上面的疑惑,不止是作为教师的我有之,也是大多数学生读完这部小说后的真实感受。
作品的矛盾处,常常是作家深意所在。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抓住师生共读的疑惑处设计教学环节。抛出了第一个学习情境。情境一:班级开展辩论赛。正方:《老人与海》是体现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力作。反方:《老人与海》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写得啰嗦无聊,未能体现“冰山理论”。通过阅读文本,师生共同梳理出了课文中描写老人与鲨鱼五个回合的搏斗过程。
生(反方):通过梳理情节,我们发现不论是“鲭鲨”“加拉诺鲨”“铲鼻鲨”还是“鲨鱼群”,这些与老人对抗的都是鲨鱼,明明一句话“老人捕获了大马林鱼,但大马林鱼被鲨鱼劫掠啃光”就可以把情节说清,可是主张文辞简洁的海明威却在近万字的文章里反复写这些雷同的情节。可见,小说并不符合海明威主张的“冰山理论”。
辩论开始,同意反方的学生明显占多数。学生都觉得,小说故事单一,情节雷同。这时,我启发学生注意作家在描写五个回合搏斗过程中老人使用的武器、遭受的损失和其内心的活动是否也雷同相似?渐渐有一些学生抓住细节,深入推敲海明威这样写作的用意与匠心。
生(正方):课文节选的老人与鲨鱼五个回合斗争,看似情节雷同,但细细品味之下却发现是有深意的。从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武器看,刚开始老人是有充分准备的,面对袭来的鲭鲨,老人使用的是“渔叉、绳子”,但后来“渔叉、绳子”在搏斗中丢失了,于是只能用“绑着刀子的桨”,再后来“刀也折断了”,老人就使用“短棍”,甚至用上了“舵柄”,最后连“舵柄也裂开”了。从这些武器的变化,可见与鲨鱼的搏斗是一次比一次激烈,武器越来越糟,但老人并没有放弃斗争,可以看出老人抗争意志的顽强。
生(正方):从战斗损失来看,损失是不断地扩大的。第一回合时鲨鱼啃去的是“40磅鱼肉”,然后是“四分之一”“一半”,最后“大马林鱼只剩下了鱼骨架”。大马林鱼是老人的战利品,是这次出海“最大的成果”,但这样的果实却被对手不断夺取,可是老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可见,作者笔下刻画的老渔夫并不是仅仅为了物质的收获而战斗,而是为了“不被打败”的精神。当大马林鱼被啃食得越来越小时,老人本可以把鱼肉拖上船存放,这样可以免受鲨鱼攻击,但他没有这样做。可见,海明威笔下的老渔夫不是为了物质胜利,而是为了精神的不倒。反常之处,恰是作家的匠心所在。
学者孙绍振指出:情节的功能,是把人物打出常规。海明威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注重情节的趣味性,而是用看似雷同的情节,反复在老人精神这个点上进行打造,恰恰就是“冰山理论”的体现。略去作家多余的议论、抒情、描写,而是用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情节,展现老人所遭遇到的不断恶化的困境,把作品中的人物打入第二情境,把人物隐藏在深层处的心态甚至是潜意识展现出来。困境越是恶劣,老人越是坚强,结果越是无望,精神越是强硬。这就是“硬汉”的体现。
二、形象:硬汉视角下的多层次锻造
提起《老人与海》,学生第一反应就是“硬汉”精神。那么,什么是硬汉精神?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为何会如此鲜明。人物鲜明简洁的形象下,是否有着作者繁复的写作技巧?在学生理解海明威小说情节处理上的“以繁彰简”之后,笔者顺势设计了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情境二:海明威纪念馆准备为“硬汉圣地亚哥”征集最能代表他精神的一句话,同学们会用课文里的哪句话呢?
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我引导学生体会“毁灭”和“打败”的不一样的含义。“毁灭”,在作者看来是肉体的消亡;而“打败”则是精神上的潦倒。那么,为何体现老人的“硬汉”精神,海明威是如何“以繁彰简”的呢?或者说,作者有没有围绕“硬汉”这个简明的形象,使用繁多的角度来刻画呢?
生:主角角度。作者对于老人做了很多正面的刻画。如课文第六段“鲨鱼的头从水里钻了出来,后背也正露出海面,老人听见大鱼的皮肉被撕裂的声响,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正刺中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直通脑后那条线的交点上。……那是鱼脑所在的位置,老人直刺上去。他使出全身力气,用鲜血模糊的双手把渔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这一刺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却带着十足的决心和恶狠狠的劲头儿。”[2]这里的动作和神态描写非常传神。老人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直刺上去”“正刺中”“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一个扎、三个刺,把老人杀死鲨鱼的决心和狠劲刻画得入木三分,而“那是鱼脑所在的位置”也体现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经验的丰富。
生:对手角度。海明威除了正面刻画老人之外,还使用了侧面烘托。如课文第三段“那是一条很大的鲭鲨,生就的游泳高手,能和海里速度最快的鱼游得一样快,除了嘴以来,它的一切都显得无比魅力。……在它那紧紧闭合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全都朝里倾斜,这和大多数鲨鱼的牙齿不同,不是那种常见的金字塔形,而是像爪子一样蜷曲起来的人的手指。那些牙齿几乎和老人的手指一般长,两侧都有刀片一样锋利的切口。这种鱼天生就把海里所有的鱼作为捕食对象,它们游得那么快,体格那么强健,而且还全副武装,这样一来就所向无敌了。”[3]这段文字,描写鲭鲨“生就游泳高手”“和海里速度最快的鱼一样快”“像爪子蜷曲起来的人的手指一样的锋利牙齿”“把所有的鱼作为捕食对象”,通过写对手“鲭鲨”的无敌来彰显老人的无畏与勇猛。
生:偶像角度。作家通过写老人不断想起他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来加深人物特征。如课文第十四段“还有棒球。不知道了不起的迪马吉奥会不会欣赏我一举击中鲨鱼的脑袋。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想,谁都能行。但是,你以为我这两只受伤的手跟得了骨刺一样麻烦吗”[4],老迪马吉奥是当时有名的棒球手,他脚上虽长着骨刺,疼痛难忍,但打起棒球来却生龙活虎,是圣地亚哥心中仰慕的英雄。圣地亚哥反复将自己与心中的英雄对比,并以之鞭策与勉励自己,从英雄身上获取搏击的勇气与力量。
生:环境角度。大海是老人生存的环境,远离人烟的大海体现了老人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他面临的无助与困境。如课文第二十九段“微风不断地吹着,稍稍转向东北方向,他知道这意味着风力不会减弱。老人朝前面张望,看不见任何船帆,也看不见船身,或者是船上冒出的烟。只有飞鱼从船头一跃而起,向两边滑落,还有一簇簇黄色的马尾藻。他甚至连一只鸟也看不见”[5],这是老人杀死鲭鲨后的一段环境描写。第一句,顺风,为老人战胜鲨鱼增添了信心。三、四句凸显了环境的孤寂和无助。大海,给予收获和帮助的同时,有时也会险象环生,吞没渔夫。大海是有情的,但更多时候是无情的,是神秘的,是冰冷的。
笔者与学生细读文本后发现,提倡简洁的海明威并不是所有的笔墨都“简省”,为了凸显人物鲜明的硬汉特征,作家反复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人物,除了以上课文中的例子外,还有不断被老人梦见的“狮子”等意象。冰山理论提倡的简洁,并不是毫无原则的“省略”,而是在关键处用力,反复打造,留下最精简的“冰峰”供读者想象其下的雄伟与壮观。
三、语汇:简洁文字下的刻意啰嗦
研读至此,学生对于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这样的理解其实并不够丰富也不够完整。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一向提倡用语简洁的海明威在老人的内心描写上却是花费了大量笔墨,并且这些心理描写中有很多不断被重复提及的词语和句子。比如“不过”“也许”“罪过”“运气”等。于是就有了第三个教学环节。情境三:走进文学巨匠海明威。一向提倡用语简洁的海明威,为何在老渔夫心理描写上不遗余力呢?这些心理描写中有许多被反复提及的词语和句子,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并谈谈作者的用意。
细读课文,可以发现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圣地亚哥,也有许多似与硬汉不符的形象特点。面对强大的对手、恶劣的环境,老渔夫既有“硬”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
师生共同寻找,发现课文里:“梦”这个词语,在课文第5、10、39、47、87这几个段落中反复出现;“罪过”这个词在课文21-25段中出现了近10次;“运气”这个词在课文74-79段里出现了5次以上;“打垮”这个词在课文51、88、91、92段中也不断出现;而“不过”“也许”则是通篇课文中的高频词汇。
生:课文10-12段“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根本没有钓上这条鱼,而是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不过,攻击我这条鱼的鲨鱼被我干掉了,他想。它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尖齿鲨。……尖齿鲨很残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是这样,他想。也许只不过是我的武器比它的强”,74-79段“我还有半条鱼,他想。也许我走运,能把前半条带回去呢。我总该有点儿运气吧。不会的。他说,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兴许你还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要是有地方卖的话,我倒想买些运气。……‘也许你能行,’他说,‘你试着用连续出海八十四天换来好运气,人家差一点儿就卖给你了。’……好运这玩意儿,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谁能认得准啊?可不管是什么样的好运,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想要一点儿”[6]。
在学生发现的几段文字中,我们发现老人不断提及“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也许”“不过”“运气”“走运”这些字眼。这些反复的自言自语,从内心视角展现了一个在与对手、环境抗争过程里,不断重复“受挫、犹豫、纠结、自励、抗争”的老人形象。他不是一个单薄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个更接近于真实而丰富的人的形象。海明威塑造的老人,有坚强,也有怯懦,有抗争,也有犹豫,但一次又一次的物质上的跌倒,最终换来的是老人不断自我激励鼓起勇气再次与命运抗争的形象。于是,“老人与海”不仅仅是一个坚强的老者与环境的抗争,而是整个人类与命运抗争的缩影。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也不只是硬汉的标签,而是具有真实人性的成长着的强健人格形象。这些内心的无助、纠结、犹豫、激励、奋起……恰恰是硬汉更为真实的一面,也是人面对命运无情捉弄而站起抗争的真正底气。
整本书阅读,如果仅仅是为了把一本书读“薄”,是远远不够的。文本细读,既是精读法的一种,也是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有效补充。《老人与海》“涵容了现实世界和一个人的精神所有维度”[7]。我们在看到,作家删掉小说里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冰山理论指导下的写作,并不是随意的“简省”,而是苦心孤诣地“以繁彰简”,把精力用在“冰峰”上反复打造:雷同的情节、多元的角度、反复的语汇,不是作者无心之失,恰是海明威的匠心所在。透过“硬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人的精神成长史,一个有态度的作家用心营构的生命家园。
注释:
[1]董衡巽,选编.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4.
[2][3][4][5][6]温儒敏,主编.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72,71,73,74,72-78.
[7]海明威.海明威书信集:下[M].杨旭光,袁文星,译.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763.
[本文系苏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智能技术支撑下的高中生整本书阅读‘读、考、评’的行动研究”(批准号:2022/LX/02/140/0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沈周霄,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