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影响因素与实施路径研究

2024-10-17陈晨顾亮亮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17期

摘要:着眼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生产力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命题,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文章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生成有必然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此,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的有效联动,从科技基础、产业支撑、发展动能、制度环境、人才根基等方面入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生成逻辑;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基础性、原创性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为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的生产力与之相适应。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命题,要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因此,需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理清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具体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1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重”逻辑

1.1理论逻辑: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一项重大理论创新

(1)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迁升级[1]。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3个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不仅是简单增加这3个要素“量”的投入,更要推动这3个要素“质”的跃升。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者从普通工人、技术工人跃升为与其相匹配的智力工人,劳动资料从普通设备、电子计算机跃升为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化工具,劳动对象从原材料、自然资源跃升为新能源、数字技术等。

(2)新质生产力理论从生产关系角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种新型生产关系是能够促进技术发生颠覆性突破,并促进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系列制度和体制。新型生产关系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共同富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导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体系上的新特征。可见,新质生产力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新型生产关系的研究。

(3)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丰富,新质生产力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四个新”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鲜明主题,高质量发展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为根基,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等特点,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点包括自主创新、扩大内需、国内国际双循环等,这些都指向新质生产力。

1.2历史逻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标。从毛泽东提出的“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到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次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起来;再到江泽民和胡锦涛,进一步肯定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人的生产力理论在不断发展[2]。当前,面对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将科学技术上升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这是结合世情、国情作出的创新,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新质生产力是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转型。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成就显著。2023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0位,表明国家创新能力取得显著进步。但是距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仍有差距,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还面临“卡脖子”问题[3]。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真正形成新质生产力。

1.3现实逻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1)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现状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既迎来机遇,也面临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使得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取得突破,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层出不穷,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动力和途径。与此同时,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现代化产业体系尚未完全构建。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从一个层面来看,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新质生产力是走创新、协调、开放、绿色道路的生产力,经济社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这条道路。新质生产力最核心的特征是科技创新,通过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从另一个层面来看,高质量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先进生产力理论的指导。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优化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结构,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3)新质生产力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呈现的一种新质态,它集中反映了生产力发展与人类社会、科技创新,乃至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新质生产力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跃迁,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2影响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因素

2.1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近10年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末达到46.5万家,比2013年增长了约7.5倍(见图1)。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和生产力的跃升,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与生产力诸要素的融合[4]:一是科学技术可以赋能劳动者,劳动者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之后,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效率,同时高素质的劳动者也能够反过来助推科学技术的进步;二是当科学技术与劳动资料结合后,可以产生更具科技含量的设备,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三是科学技术也能够与劳动对象结合,丰富劳动内容、拓展劳动范围,使得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更好满足市场需要。

2.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形式

新质生产力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离不开产业这一重要载体,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如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GDP占比超过13%[5]。未来产业尽管仍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但其具有前瞻性,代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布局类脑智能、深海空天开发、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加大发展投资支持力度,有利于实现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3数字化智能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6]。我国总人口超过14亿人,网民规模近11亿人,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迅速。我国数字经济规模2014—2023年连续10年均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2023年超过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5%[7](见图2)。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数字经济将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产业相结合,形成了诸如“黑灯工厂”“智慧教育”“智能车间”“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4强大的国内市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市场基础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一方面,市场规模要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这意味着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综合国力等在进一步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优势。另一方面,不仅强调市场规模,成熟的国内统一大市场也是必不可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降低要素成本等方式,发挥巨大的资源配置优势,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发展条件。

2.5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因具有能动作用,因此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发展自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但是我国的人才支撑尚无法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1%,这一比例与世界平均(4.3%)和OECD国家平均(4.9%)的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表明我国的教育投入还有待增加。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要求劳动者具备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知识、更系统的能力,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当前的人才评价体系下,部分劳动者无法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因此也难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3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战略支撑与具体策略

3.1战略支撑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积蓄发展动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具体实施上离不开国家战略的支撑,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战略的有效联动。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包括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级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现代信息等技术广泛应用,促进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的有效融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2)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当前我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正处在由工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型工业化以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为特征,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支撑、迫切需要和战略选择。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推动经济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追求绿色繁荣发展。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教育增强综合国力、现实生产力。根据科学发展趋势,优化学科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有利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难点,充分发挥技术、知识、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5)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力对社会历史的作用主要通过人这一要素来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突出强调对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202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超过8.6亿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05年,这都是有有利的人才资源。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3.2具体策略

3.2.1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基础

(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一是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统筹安排项目、人才、基地、资金等创新要素,构建协同高效的指挥体系、实施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8]。二是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国家及地方创新平台,打造资源库、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2)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一是集中力量突破重难点。瞄准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重点产业领域、重要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聚焦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难点领域进行攻关,努力实现更多突破。二是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合作。建立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加强区域联动和政策协同,推动重点领域产业协作,加大联合攻关力度,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难题。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一是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打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沟通渠道,鼓励共同开展项目研究,突出交叉学科研究和团队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快速转化。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支持企业通过自主投资、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借助市场营销能力和渠道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形成新质生产力。

3.2.2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

(1)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产业布局。要结合各地资源、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产业规划、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等,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未来的重点产业领域。例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优先发展电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电路等;在新能源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光伏、风电等;针对未来产业,可以培育发展未来网络、未来信息等产业。

(2)从产业集群入手,促进融合发展。通过政策支持,推动相关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形成一定区域内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可以形成含电池、电机、电控等在内的全链条产业体系,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从政策支持入手,实施多元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周期长,资金投入与市场风险大,需要政府财政或企业协同发力。一方面,政府通过发放补贴、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要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具备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企业尤其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凸显战略支撑作用。

3.2.3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1)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推动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产业水平。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例如,在生产、运营、管理等环节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建设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实现产品智能化、高端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还要搭建开放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各类企业间的协作,切实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

(2)推进数字产业化。把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技术、先进制程集成电路等创新密度高、市场潜力大的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形成全局带动效应。还要扩大数字产业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网络空间协同治理,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构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新格局。

3.2.4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环境

(1)扩大市场规模,发挥规模优势。市场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市场需求能否扩大。我国的市场具有规模较大、企业数量多且类型多样、产业门类齐全等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就企业而言,其科技创新也离不开市场的有效支撑。要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力度,开发出科技含量高、适销对路的产品,既满足市场需求,也能激发企业研发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2)完善市场规则,形成良好制度。尽管我国一直致力于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但是尚未形成一套性质有效的市场规则,各种显性、隐性壁垒依然存在,制约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也妨碍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此,一方面要建立一套涵盖市场准入制度、产权保护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等在内的规则体系,使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竞争;另一方面要升级流通网络和流通渠道,促进商品和要素的交换,尤其要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发挥数据要素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动作用。

3.2.5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沃土

(1)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一体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是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人才强国路径。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优化制度设计、政策供给和工作路径,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例如,高校要通过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等方式[9],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培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创新拔尖人才。完善落实“揭榜挂帅”“赛马”“闯关”等各项制度,整合科研、教育、行业等资源,扩大人才对外开放,培养一批拔尖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兴产业的发展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低碳、更高效的新型生产工具,亟须培育包括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内的应用型人才,更好促进产业发展。

(3)营造人才生态环境。营造人才发展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环境,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同时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在中心城市建立人才集聚平台,例如北京、上海等建设的人才高地,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格局。

参考文献

[1]李政,廖晓东.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生成逻辑、原创价值与实践路径[J].江海学刊,2023(6):91-98.

[2]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3]周文, 许凌云.再论新质生产力:认识误区、形成条件与实现路径[J].改革,2024(3):26-37.

[4]石建勋,徐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4(1):3-12.

[5]杨丹辉.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向[J].人民论坛,2023(21):31-33.

[6]王甍宇,张鹏.新商科建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4(11):28-31.

[7]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11.

[8]李政,崔慧永.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29-144.

[9]陈晨,顾亮亮.“双碳”战略背景下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创建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4(9):4-8.

(编辑编辑李春燕)

Research on the generative logic,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CHEN Chen1, GU Liangliang2

(1.CPC Rudong County Party School, Nantong 226400, 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conomic sit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first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Once the concept was put forward, it caused extensive discussion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heory has the inevitable “triple” logic of theory, history and reality, and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o this end,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effective linkage of national strategies such a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new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from the aspec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industrial support, development momentum,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foundation.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generative logic; implementation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