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扩充人的心量
2024-10-17刘云杉
我们担忧年轻人对身边的世界缺乏感受力,对自己与他人生命中具体的境遇难有体察,少有同情性的理解与接纳。他们或许能通事理,但难通情理;能明物理,却难解“心理”。我们应该认真反思近来一些盛行的教育观念与此的关系。
譬如,“用过去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这句修辞性很强的表述,割裂了知识与能力的联系,将知识降格为方法和工具,同时用未来切断了过去,以“变”否认了“常”——人惟求旧,物惟求新,物理世界贵求新求异,人文社会则重积重成,求安尚定,求人心之相通,通今人之心,通古人之心,心不通,情不畅,心灵没有得到滋养,自然就枯竭了。
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就是将知识降格为信息与数据,文本阅读中流行的“思维导读”便是例证,这种方式是站在文本外面,搜寻关键词,再梳理生成其间的形式联系。搜索且链接,它需要动心吗?它需要动情吗?它只需要动动手指,以及眼睛迅速地浏览……这不是人的学习而是机器学习!画思维导图,ChatGPT难道不做得更漂亮、更迅速吗?机器如何辅助教学?早期的机器学习模拟人,如今的机器学习训练人像机器一样认知,人机就如此嫁接吗?
人的学习不是这样的,它需要用心,知识中有愿望、有意志、有情感。好文本中,各色人物有丰富且复杂的性格、不同场景中心理有明暗幽微的变化,阅读时需要置身其中,这是“体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能推己及人,既能体察到人与我的不同,又能感同身受,有根本上的同情和怜惜。
叶圣陶先生谈及“感”与“知”:“所谓文艺性,不但叫人‘知’,而且叫人‘感’;不但叫人看了完事,而且留下若干东西,叫人自己去思索,自己去玩味。‘感’比较‘知’更深一层:‘知’是我与事物对立,以我‘知’彼;‘感’是我与事物融合,彼我不分。弦外之音,食余之甘。”
食余之甘,需要品味:“文”中有文气、有文脉、有独特的修辞和用词,这是作者独特的心灵结构和精神气息,阅读时要细嚼慢咽,用心揣摩,和好文“泡”一段时日,作者或许能驻留在你的心里,你好像有了他的眼光和语气,你的面貌中有了他的神采乃至神韵,今人与古人之间,精神如此传染和感通,这便是以文化人——教养的本意。
文艺中的“艺”是品味与美感,它既熏陶生活的情趣,也涵养人的性情,还奠定精神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它牢牢地扎下了“根”。柏拉图讲文艺教育的这一段话,值得反复体会:“儿童时代的文艺教育最为紧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再者,一个受过适当教养的儿童,对于人工作品或自然物的缺点也最敏感,因而对丑恶的东西会非常反感,对优美的东西会非常赞赏,感受其鼓舞,并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
似曾相识,趣味相投,既心心相印,又情投意合,这是taste(品味)。更高的品味在于见识人情与人心,这是美育的功效:擦亮心灵之眼,将美的种子种在孩子身上,让他有辨别力,既能如游子归家,安乐自足;又能嘤嘤其鸣,同气相求。今天很多人,对人对事,无区分,无分别,无可无不可,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既无城府,亦无山水,更无人物与典范。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甚至没有自己。目标导向的外在学习使他们盲目,他们心不在焉,自然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见而不识,识而不知,从而对世界无感且麻木。
教育要给人“见识”,其中重要的是“识”,这源自一个人内心已有的生根的东西,有价值坚守,有趣味喜好,有一以贯之的精神之流;他的心与更大的世界是相通的,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注入其中,他有了强大的心原力,这就是“劲儿”。人活得带劲儿、够味儿,因而气韵生动,容光焕发,神采飞扬。
见天地,见众生,才能见自己,亦即,要真正能见自己,就当既能体察民情风俗,也能感悟天理人心。一言以蔽之,教育要扩充人的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