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西部全域型城市更新
2024-10-16蒋向国李新忠朱加兵张婉君邓尔东
摘 要 石景山西部全域型城市更新是一个片区综合型城市更新项目,旨在通过全域统筹和系统创新,推动片区的高质量发展。中交城市更新公司作为石景山西部地区(五里坨、广宁街道全域)城市更新的统筹平台,以配套为先、产业为核、运营为魂、文化为脉、人民为本、资本赋能为六大实施路径,统筹实施110余个子项目。通过城市更新,推动了片区功能和经济发展的全面提升,为社会资本参与片区型城市更新提供了模式示范。
关键词:区域综合性更新;智慧生态城区;社会资本;区域功能整合;可持续发展
1 基本情况
该项目是一个以创新和系统推进为特色的综合性项目,更新范围包括五里坨和广宁街道全域,占地面积约3,090hm2(图1)。中交城市更新有限公司作为统筹平台,明确打造“石景山生态智慧城”的更新定位,通过配套为先、产业为核、文化为脉、人民为本、运营为魂、资本赋能六大理念有序开展实施。项目总体包含六大业态共 110 余个子项目,目前已有多个子项目成功落地,包括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天泰山自然营地、中交营·永森园等,城市更新效益初显。
2 实施成效
石景山区西部全域型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至今,坚持规划引领、社会资本统筹,以市场化的方式协调多元主体参与。2022 年,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天泰山自然营地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其余10 余个项目也相继启动,为石景山西部地区注入了新功能、新业态、新活力,使石景山西部地区实现了新面貌、新场景、新消费(图2)。该项目补足了石景山区西部片区城市功能短板,形成了若干活力空间,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实践并总结形成市场主体统筹片区型城市更新的“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为社会资本参与片区更新提供了可行性完整路径参考,为市场主体统筹片区型城市更新作出了北京示范。
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项目集民俗文化展示、非遗文化传承、文化艺术体验和便民生活服务于一体,现已全面开放,相继举办“一尺花园艺术沙龙展”“元宵佳节·沉浸式京西民俗活动”“庆小年·大展鸿兔”等活动,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图3)。
天泰山自然营地项目以“露营+”“平台+”的运营方式推动天泰山区域活力复兴,先后举办了“天泰·山间派对”“重返自然·山野露营生活季”等系列活动,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图4)。
中交营·永森项目聚焦 STEM 研学课程和精致露营服务,开展亲子游园、中小学生社会大讲堂、定向越野、健步走、非遗展示等活动,逐渐成为京西地区都市生态休闲亲子之家(图5)。
未来,石景山西部地区城市更新可盘活约200 hm2 的存量建设用地,拉动千万人次的游客量,增加万余个区域就业岗位,累计实现近百亿税收。
3 创新经验
3.1 探索市场主体统筹片区城市更新,创新“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
3.1.1 深化更新认知,提出“全域型”城市更新及其五大内涵
从城市更新概念认知角度,将城市更新内涵拓展至城市片区的空间结构优化、土地资源整理、生态环境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功能重塑等方面,创新性提出“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该模式包含了“全要素”评估、“全领域”规划、“全周期”策划、“全资源”统筹和“全社会”参与五大内涵。
3.1.2 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的实施路径与步骤
基于石景山西部地区的实践经验,总结市场主体统筹片区更新实践的六大具体实施路径,即配套为先、产业为核、文化为脉、人民为本、资本赋能和运营为魂;并针对片区有序更新提出“3+6+N”的实施步骤,通过评估识别、统筹谋划和平台实施的三大阶段,以及其中包含的6 个模块和N 个节点分步实施,持续推进片区更新,形成“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闭环。
3.1.3 系统谋划实施,为社会资本统筹片区型城市更新提供模式参考
石景山西部地区依托更新统筹平台全面实施六大业态,包括减量提质类、基础设施类、住区更新类、产业发展类、商业运营类、文化旅游类。按照算大账、算总账、算长期账的原则,全面统筹长短期项目、轻重资产项目,实现片区更新的资金平衡。“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在内涵认知、实施路径、实施步骤、资金保障等方面,为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片区更新提供了有效示范。
3.2 搭建更新统筹平台,科学谋划种子项目,全面推动片区焕新
石景山西部地区城市更新分区、分类、分步推进实施,起步期科学谋划种子项目,实现片区城市更新高质量起步、有序开展。
3.2.1 推动文保建筑活化利用: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项目
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是在约有200 年历史的王家大院的基础上修缮而成,包含7 座院落和一座戏台,现已进入持续运营阶段。
该项目在更新过程中聚焦“保护—传承—利用”的理念,第一阶段以文物保护为核心,传承发展京西地区的民俗文化,通过修缮文物、打造京西生活沉浸式场景和定期组织公众文化活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与传承当地历史文化。第二阶段对其赋予时代发展所需的新功能,通过引入一尺花园等新业态,开启市民休闲生活的新方式,重塑公共活力空间,实现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目前,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已更新为集民俗文化展示、非遗文化传承、文化艺术体验和便民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历史精神寄托和文化集聚地,是“全域型”更新模式下文化、旅游与商业等多业态融合的示范项目。
3.2.2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天泰山自然营地项目
天泰山自然营地项目位于石景山区天泰山南麓,双泉寺西侧,占地约30hm2,原为垃圾填埋场,通过工程治理、修复场地生态和完善基础设施,经评审,已具备花卉树木种植及市民基础休闲娱乐活动的使用条件,现已进入持续运营阶段。基于“全域型”城市更新的全资源利用理念,对区域内低效土地资源进行盘活,因地制宜补足片区功能短板,将其更新为城市山野自然营地,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营地聚焦环保、生态、健康的运营理念,布置包含精致露营、房车自驾、草坪活动、花海漫步在内的四大功能区,举办户外拓展、体育赛事、自然研学和冰雪运动等四大类活动,通过“露营+”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通过“平台+”构建文旅生态共同体,成为天泰山区域活力复兴的新引擎。
3.2.3 提升公共空间服务品质:中交营·永森项目
该项目位于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内的永定河左岸南大荒滩地上,秉持全域型城市更新的全资源利用理念,探索城市公园绿地资源的更新利用。项目于2022 年进入运营阶段,聚焦STEM 研学课程和精致露营服务,以原生态、慢生活、微度假的新消费理念,打造营地教育与城市绿地有机结合的中交营·永森营地。
3.2.4 补足五里坨便民生活服务短板:便民服务中心项目
五里坨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原为五里坨菜市场、招待所及边角闲置地,为补足片区生活服务功能短板,激活城市“消极”空间,重塑空间邻里场所,将其更新为便民服务中心,目前,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该项目原始用地条件严苛、零散,通过异形建筑的改造重塑五里坨城市客厅,打造集超市、餐饮、购物、休闲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综合体,为周边2km范围内的社区居民提供精准的生活配套与开放共享的活力空间(图6)。本项目是石景山区首次探索绿隔产业用地更新路径,拓宽了集体经济组织增收渠道,推动片区高质量发展。
2023北京城市更新优秀实践
项目类型:区域综合性更新
项目位置:石景山区广宁、五里坨街道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3,090hm2
实施主体:中交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交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智地优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运营单位:
中交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商业管理分公司
中交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尺花园(北京)酒店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