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路径

2024-10-16夏侯雁鸿任艳

求知导刊 2024年26期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作为培养学生文化思想的主要教育途径,语文学科要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和使命。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的意义及所存在的问题,以博山名人文化资源课程开发为例,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的具体策略,旨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与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进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人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文化传承;博山名人文化

基金项目: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博山名人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23ZJZ001)。

作者简介:夏侯雁鸿(1974—),女,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小学。

任艳(1982—),女,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民路小学。

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项内容。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在提高自身语文综合水平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豪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1]。博山地处鲁中腹地,以孝妇颜文姜传说命名的孝妇河穿城而过,蜿蜒北上,丰沃的水土滋养了一方人,也孕育了一方文化。本文以博山名人文化资源课程开发为例,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的意义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教学举措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让教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构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思维。

(一)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语文学科的学习包含大量的知识内容。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当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职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使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核心,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的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语文知识的独特魅力,深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便于教学工作的推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一步渗透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个人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

语文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知识,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需求。具体而言,教师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文思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品格,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所存在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所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影响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使教师的教学进度难以协调,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进步。除此之外,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教师难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结合,这不利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探究文化的真正内涵。

(一)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深入探究学科知识,使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只是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难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3]。与此同时,对于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古诗词以及文言文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他们很难理解其中的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从而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教学脱离实际

任何学科的内容学习都离不开实际生活。由于语文知识复杂多样的特点,教师更加需要注重将其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来开展教学。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理念缺乏正确认知,部分教师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只停留在表面,这给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缺乏教学资源作为参考,部分教师甚至不知道怎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无法得到正确的教学指导,导致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教学方式较为死板

对于学生来说,教学方式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他们对于学科知识的吸收能力,同时还会影响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当前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死板,只会通过课件或者资料的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致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学生难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无法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而影响了自身综合思维的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旨在顺利推动学科教学工作,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使语文教学更具趣味性,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过程,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通过创新式的语文教学,教师还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由此推动学生对博山名人文化的深入探究,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黄帝的传说》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关于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加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在一定程度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颜文姜的传说”向学生进行博山名人文化的拓展教学,以此让学生深入体会颜文姜的孝行,从而领悟其中的人文精神。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讨论“炎黄子孙”中的“炎”和“黄”分别指的是谁,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同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观看介绍黄帝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黄帝的生平事迹和贡献,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传承。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主题,拓展相关的博山名人文化教学,即“颜文姜的传说”。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以讲故事的方式,一边向学生展示颜文姜传说的故事内容,一边为学生讲解颜文姜传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能够加深对于颜文姜传说的记忆,深入体会颜文姜的孝行,同时激发学生对于该传说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博山的传统文化。最后,教师要将课程内容和颜文姜的传说进行整合,为学生总结其中的文化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深入感受博山的孝文化,以此促进学生个人的综合发展。

由此可见,通过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颜文姜的传说内容直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让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颜文姜的人物性格,以此促进学生对于博山孝文化的继承[4]。

(二)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完成实践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继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实践活动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深入探究,以此有效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毛主席为指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并拓展博山名人文化——“焦裕禄的故事”,以此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使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江西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的相关介绍视频,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课程导入。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语文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整体的语文水平大体相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究活动[5]。其次,教师可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八角楼的相关内容,对毛主席为指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进行深入探究。再次,教师可开展“参观研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访焦裕禄故居,了解焦裕禄的故事,感悟焦裕禄的精神,与学生共同制作相关的文化手抄报,帮助学生加强感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博山名人文化的传承。最后,教师要将毛主席的故事和焦裕禄的故事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他们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推动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在让学生深入感知博山名人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产生敬佩之情。

(三)欣赏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是对一个人物一生中所发生的事以及相应的贡献的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人物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从中学习人物的高尚品德,继而更好地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展示毛主席的生平简介,培养学生对于毛主席的崇敬之情,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学会感恩。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赵进美的人物生平,让学生对于博山赵氏家族的文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感受赵进美体恤百姓、勤于政事的人物形象。

由此可见,通过欣赏人物生平,学生能够了解赵进美以及赵氏家族对推动博山地域文化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肩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在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继而推动学生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认同感的形成。

[参考文献]

汪俊柳.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1):16-18.

何小蕾.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1):25-27.

杨胜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第二课堂(D),2023(9):89.

孔九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11):46-47.

孙金菊.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4(1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