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大单元生态课堂建构策略
2024-10-16陈薇
摘 要:在阐述当前高中语文课堂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建构高中语文大单元生态课堂的必要性,并概括了高中语文大单元生态课堂的特征,提出了高中语文大单元生态课堂的建构策略,包括吃透教材、实施梯度教学、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把握课堂节奏等。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生态课堂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黔南州青年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统编版高中语文大单元深度教学策略”(课题编号:2022B04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薇(1989—),女,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
当前的语文教育理念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并建构语文课堂,以提高学生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同时把知识技能融入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聚焦学科本质,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教学活动依托于课堂展开,如果将学习内容看作一个攻击点,那么教学过程就是一场演习,课堂则是阵地[1]。然而,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失衡”的语文课堂生态,如过分强调教导流程和模式,忽略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或过度关注提问环节,忽视学生思考的过程;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基于此,本文就如何让课堂回归生态本位,打造和谐的生态课堂进行论述。
一、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内涵及建构意义
“生态”这个概念是从生物学衍生出来的,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生态是指学生、教师、课堂生态环境构建成的和谐、统一整体[2]。语文生态课堂尊重并支持每个学生独特的成长路径,鼓励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全身心进行探索,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这种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无论教导的方式怎样变化,其核心理念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生态课堂里,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环境形成了一种持续性的平衡状态,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们潜在的能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二、高中语文大单元生态课堂的特征
(一)师生平等
生态课堂强调师生共同学习、探索与成长,这反映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促进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是教师主导讲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记笔记,他们几乎没有对课程发表意见或积极参与讨论。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过度提问,即教师提出过多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把握学习的核心内容,从而产生困惑,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开展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时,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学习氛围应该是和谐的,这对于高效课堂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张弛有度
生态课堂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构成的,这些教学活动都要根据教学规律有节奏地、自然地开展。正如阅读一本书一样,速度有快有慢,有泛读有精读,才能体验阅读的美好,教学也要做到张弛有度,突出重点,以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三)具有开放性
生态课堂的开放性,主要表征为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其由课内扩展至课外,反映了教导方式的多元化及对个体差异的包容与尊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此期间,教师不仅要教授基本知识点,还要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出具备自主判断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高中语文大单元生态课堂的建构策略
(一)吃透教材,因材施教
要打造课堂的良好生态,首要的任务就是吃透教材。教师的解读能力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执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起重要作用,这是提升课堂质量的基础,也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吃透教材,才能够活用教材、用活教材。而吃透教材的第一步,就是对教材进行阅读与研究,把握教材的总体要求,同时,还要对接新课标,遵循课标精神,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出最适合当下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案。高效课堂要避免教学的浅层化问题。如果在备课时,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精心研读,没有对语文知识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没有建立起知识的框架体系,只是照本宣科,传授零碎、浅层的知识,学生就只能通过抄写、背诵来学习,这样的学习流于表面,效果较差。
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其一,这种类型的教育旨在推动学生的自我探索进程,这需要他们具备独立思辨的能力并能有效处理各种难题,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且有较高的书面表达水平,拥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且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等等。其二,相较于记忆或重复已知的知识点这类表面的认知方式,深度学习强调学生能够通过深刻反思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同时也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学科知识,沉下心来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培训活动,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存在的困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二)情境任务引领,实施梯度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在真实情境下实施学习项目来整合知识结构与调整方法策略,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主题知识。每一个学习项目的构建都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因素,展示出课程的一致性、梯度性、广泛性和深远性,其不仅清晰地阐述了需要学习的具体知识点,也提供了如何在特定环境里学习的指导意见。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组的指引,语文教育模式已经发生转变。首要的变化在于授课时间点的调整,在规划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上课时段,而是在整个单元框架内考虑,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并将这些大单元学习任务贯穿于每节课之中,这就要求学习方式也跟着做相应的调整,教师可以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地安排课时。除此之外,还要对课堂空间进行调整。原本的课堂空间是教室,学生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课本上,学习任务群的出现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还连接着生活及社会实践。
例如,在“如何使用反驳论证的逻辑方法——归谬法”的作文课上,为帮助学生理解立论文与驳论文,教师设计了三个对话场景。(1)甲说:“我也想尝尝‘雪糕刺客’的味道。”乙说:“就知道吃,知道贫困山区有多少孩子没饭吃吗?”(2)甲说:“给大家看看我领养的小狗,它好可爱!”乙说:“这么有爱心,怎么没见你去福利院照顾老人啊?”(3)甲说:“为遇难女孩感到痛心!希望严惩凶手!”乙表示:“无缝的蛋不会被苍蝇叮咬!她这么漂亮,为何要欺负她的同伴呢?”甲说:“这么好看的女孩还惨遭毒手,更心痛了!”教师通过以上三个例子,阐述清楚了立论文的逻辑,即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我”为何如此思考和行动。驳论文的逻辑为:先设定目标或问题,然后表明立场并反击对方的观点,接着揭示其错误或漏洞,最后阐述自己的主张。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三个案例中学会如何运用归谬法来解决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任务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和进行机械训练,而是在“做中学” 。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他们便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合作学习,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核心,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一堂真正的好课,教师必须放手,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首先,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运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方式,尝试着解决问题,并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提问时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不要急着替学生说,要有耐心地引导学生说。再次,教师要同等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要让后进生有被冷落之感。最后,积极进行师生互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的课题时,教师能够及时介入并提供适当的指导,促进学生进步[3]。
例如,《兰亭集序》不仅详细描述了兰亭聚会的热闹场面,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这篇文章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集会活动,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艺术和自然的哲思。这是一篇文言文,要想读懂全文,第一步就要扫除文字障碍,通过课前预习,大部分学生能翻译清楚,也能找到文中关于情感的词语,即“乐”“痛”“悲”。第二步就是追溯作者为何会有这些情感,情感又为何发生了变化。“乐”的原因很好理解,无外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但要想了解作者为何“痛”,为何“悲”,就需要教师适时地站出来,补充背景资料,并进一步把魏晋时期文人的生存状态阐述清楚。如此,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生就能深入理解文本,把未知的知识转变为已知的知识。
在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的学习行为对教师的影响是积极的,双方共同努力,最终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四)把握课堂节奏,让课堂张弛有度
一堂好课,一定是张弛有度的。张就是紧张,弛就是松弛。度,指的就是分寸。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做人要恰如其分,做事要恰到好处,讲究的是人生的适度。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把握好教学的“度”。教学的“度”,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设计的疏密度、知识结构的清晰度、教学过程的节奏等。教学的深度是指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的广度指知识的范围,教学的疏密度指教学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提供的有效信息的多少。知识的传递应当适度而均衡,不能过于密集,否则会超出学生的理解力;如果过于稀疏,则意味着知识储备量不足,就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学结构的清晰度,是教师在备课充分的基础上,讲授过程中知识结构清晰,板书清晰。其中最难把握的是教学过程中的节奏。在授课时,教师需要掌握好节奏,既要适度紧张也要适当放松,这样才能使课程既有高潮又有起伏。课堂节奏过于紧凑会影响学生的吸收与消化,他们可能难以记住教师的教导内容,也无法完全领会并消化它们。同样地,如果课堂节奏太慢,会导致学习气氛变得压抑,导致学生们的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学习效果。
有些刚踏入教育行业的青年教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情,总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学生,一节课想讲的东西太多太杂,容量太大,课堂时间就只有40分钟,但是任务又没有完成,课上到最后,越来越赶,只能草率收场。这是大部分青年教师会犯的错误。而有经验的教师一般会注意教学过程中“度”的把握。比如要上一节示范课或者观摩课,教师在备课时就会关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在整合教学内容时会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安排相应的课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利用重音突出关键点和难点,对于重要信息则采用缓慢的语速表达,而对于简单的知识就只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同时,教师还会根据音量与语速调整自身的姿态,并借助语调的高低起伏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这样课程结束后,学生仍旧感到兴致盎然,这便是调整课堂节奏的效果。
结语
总之,要建构课堂的良好生态,教师就要吃透教材,因材施教,以情境任务为抓手,实施梯度教学,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把握课堂节奏,让课堂张弛有度。如此,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并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许媛.语文课堂的“学材再构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30):50-52.
叶少健.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20(1):7-8.
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