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2024-10-14赵丹
[摘 要] 全球化时代,国际学术交流的愈加频繁对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入Michael 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以“学术英语写作”教学行动研究为研究方法,基于某“双一流”高校校本实践,深入调研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现状以及后续培养路径。研究发现,“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国际学术交际信心,激发交际意愿,提高对学术英语写作基本框架及规范的认知,但是依然难以解决学生技能迁移困难、真实交际匮乏等实际困难。基于教学行动研究,分享四点教学启示:第一,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第二,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第三,丰富评价体系,开拓第二课堂;第四, 构建跨学科教研共同体。
[关 键 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7-0157-04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将不断扩大。国际学术间的深入对话需要我国研究生人才建设与时俱进,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理念、目标,研究生教学大纲与新时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而且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不容乐观(郑玉琪,2014;俞惠,2014;史康,2018;邹远鹏等,2019)。时代形势、国家需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之间的鸿沟,决定了培养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是时代之需,是当务之急。
本文透过跨文化交际视角,通过教学行动研究探索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
二、理论框架
(一)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目前,关于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国内外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术英语(EAP)概念(Robinson,1980;Coffey,1984),之后学界默认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学术英语书面及口头交流能力。杨安良、周大军(2018)将“学术交流英语能力”界定为“以一般英语语言能力为基础,在国际学术交流语境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他们从目前的主流教材出发,构建了“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能力”目标体系框架,包含“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学术会议能力”“学术通信能力”“学术资讯能力”4 个一级类目。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应属英国杜伦大学著名的研究专家Michael Byram。Byram(2014)教授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交际所具备的跨文化知识、技能(解释和联系,发现和互动)、态度和文化批判意识”。他同时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ICC)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以及在教学中的培养奠定了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基础。这一模型包含态度、知识、技能及文化批评意识四个要素。跨文化态度是指跨文化交际的先决条件,包括开放的交际心态,对差异的高度敏感、包容、尊重和欣赏。跨文化知识是指交际参与者自己和他者的文化知识。解释和联系能力是指解释他者文化文献、事件的能力,以及联系自己文化文献和事件的能力。发现和互动能力是自觉获取他者文化信息以及跨文化互动中运用知识、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文化批判意识是指客观地、批判性地评价自己及他者的文化、观点、成果等,并对他者文化进行甄别选择的能力。其中知识和态度是顺畅、成功的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理解与互动技能是跨文化交际的方法论保障,文化批判意识则是综合意义上的培养目标。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选取某“双一流”建设高校2020级硕士研究生A级班三个自然班,共计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专业大类为文理。本校英语课程以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为依据,实施分级教学,A级班学生英语入学成绩平均为70分以上,普遍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研究问题
主要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目前硕士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如何;当前课程安排能否有效培养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如何改善。
(三)研究方法
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行动研究,深入一线课堂进行调研、实践。教育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是通过计划、实践、反思、完善、再实践这样一个完整闭环对具体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教学研究手段。行动研究具备如下特点: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相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行动研究的一般操作步骤,本文研究过程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初步诊断与分析;教学行动;反思与总结。
(四)研究工具
第一,“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调查问卷。课题组在杨安良等设计的“学术交流英语”能力目标体系框架基础上,结合Byram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从跨文化态度、跨文化知识、跨文化解释与联系、跨文化发现与互动、跨文化批判意识、学术语言能力、学术研究能力7个大类入手,设计了调查问卷,包括学术论文发表需求、国际学术交流意愿、英语学术报告听力理解能力、研究结果英语呈现能力等18小项,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现状进行评测。
第二,“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框架” 。课题组在前测问卷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学术交流能力的考量指标,同时拓宽了国际学术交流态度及批判意识的考量维度、设置。整体框架共包括5项一级类目及11项二级类目,检测范围既涵盖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涉及核心学术交流能力。
问卷以李克特5级量表的形式进行设计,共计24题,内容涵盖以上5级大类,11项二级类目。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以上两个工具对学生国际学术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结果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同时使用SPSS2 3.0进行描述性分析。
四、教学行动、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生入学前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诊断
前期面向3个A级班发放“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58份。调查显示85.38%的学生有发表英文论文的需求。但是91.54%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目前不能使用英语清晰、准确呈现研究成果。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无法胜任学术交流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较差。另外两个显性指标是没有参加国际会议的经验以及不清楚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就国际交流态度方面,明确表示愿意积极争取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的学生只占54.62%。大约有一半的学生并未表现出积极心态和显性动机。背后的原因除语言能力外,机会很少是首要原因。
就国际学术交流理解、发现、互动方面,调查发现,学生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英语听力问题,90.77% 的学生表示听不懂英语学术报告。另外,41.92% 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如何用英语得体参与会议研讨。
(二)教学行动
对前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后,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以及实施方案。 选择为学生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共开设8周,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内容涵盖从论文摘要、文献综述到学术论文撰写规范以及从宏观语步到微观语言特征及论文各个部分的写作要点。课程考核方式是用英语完成研究计划陈述。
此外,针对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教学行动研究组将教学过程组织如下:将全班按照专业或者研究方向,以每组3~5人的方式,分为若干小组。基于美国教育学家卡特·巴特勒的“教学7段论”教学模式(唐娟娟等,2019),将教学提炼为以下四个环节:动机激发、教学组织、新知应用、检测评价。第一,动机激发。课前,教师通过设置适当的任务,鼓励学生通过任务实践、探究问题同时发现知识薄弱环节,进而激发学习欲望及动力。第二,教学组织。课上,通过任务汇报、案例分析等活动组织教学,学习新知。第三,新知应用。课后,学生按照课上所学完善前期任务。第四,检测评价。教师评价与机器辅助评价相结合,检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三)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结束后,研究生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情况
课程结束后,发放《跨文化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2份。相较于前测,变化最大的在于学生的国际学术交际信心和态度。依据均值最高的几项,学生积极寻求国际学术交流的愿望及信心(3.65, 3.17)以及对研究的求真度(4.06)都很高。特别是有约92%的学生表示想要了解自己目前的研究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这反映出学生跨文化学术交流的一项重大动力是构建学术语境中的自我和他者认同。学生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放在国际语境中进行衡量,反映出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信心和国际学术视野。
此外,相较前测另外一项显性差异是学生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均值排名,学生表示熟悉摘要的撰写(3.29)、学术论文的通篇构成(3.31)、学术论文的语言特征以及引文格式(3.33, 3.27)(见图1)。这表明,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术写作知识。
数据中也有一个相对乐观的发现。评价、概括、阐释、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学术观点方面,选择不赞同人数分别只占10%、12%、18%。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学术观点阐释、分析、评价、概括能力。文化批判意识是决定跨文化交际是否有效、是否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的一个核心指标。学生能在学术交际中有批判意识,特别是能客观评价国际学术观点,而不是全盘接收,对学生未来的学术生涯有重大意义。
数据也反映出学生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目前依然存在的两大弱项。一是学术写作技能的落地程度。二是学术理解及互动能力。依据均值对比图发现,会议主持、研讨参与、论文陈述以及学术报告听力理解这几项排名最靠后,这与前测的调查结果一致。这表明单单只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并不能同时关照到学生国际会议交流中的口头交际及互动能力。此外,尽管学生表示熟悉学术论文撰写的各项知识,但是真正使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的均值只有2.96。这反映出学生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并未得到有效且充足的应用与实践,因此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迁移。而且只有15.4%的学生表示知道如何获取本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讯,25%的学生表示熟悉本专业的核心国际学术期刊,这反映出学生专业学习中,国际学术交流与互动机会的缺乏。
总之, 相比前测,学生国际学术交际的积极性和信心比课程学习前更高。学生在学术写作相关的知识掌握方面有不错的表现。学生表现出较为乐观的学术批判意识。但是学生学术写作技能的实践方面不够,只学到了陈述性知识,达不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学生表示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和互动能力方面仍然较差。
五、结论与启示
基于上述调研,发现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开设普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信心及能力,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得学术写作相关的知识和规范。但是,国际学术写作及口头交际能力皆因机会欠缺,实践不够,难以切实落地。综合校本尝试,总结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深入且及时的学情调查能够精确把握学生的学之困、学之弱、学之志趣,从而确保因材施教,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实践应用。如果能实时掌握学情,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会有更大提升。因此,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建议利用问卷调查、学习日志等工具,持续、实时地追踪学生学习情况,基于学情,精准调控教学设计,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尽管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中包含了口头陈述的实践环节,但这不足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术口头交际能力。因此,建议专门引入“国际学术交际英语”课程内容,与现有“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相辅相成,以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指导。同时,如果“学术英语写作”的教学焦点仅限于学术论文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写作技巧,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视野受限,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学术研究的脉络。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建议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教学内容,引入国际学术会议、前沿期刊阅读、文献检索及分析等内容,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的宏观框架,同时掌握微观技能,助力学生未来在学术研究方面能持续发力。
第三,丰富评价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开拓第二课堂。当前,“学术英语”相关课程学习,大多止步于理论层面,难以切实解决学生在国际学术交流实战经验上的不足。为此,教学评价作为改进教学的关键手段,应当将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交流纳入评价指标,发挥杠杆ipcsEmCHyPDBeXS+h4BOHg==作用,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寻求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积极性,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同时,建议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革新,引入项目教学、产出导向等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和技能的显著提升。此外,建议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行业英语大赛、学术词汇大赛、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学术海报及展板竞赛等,实现以赛促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
第四,组建跨学科教研共同体。上述调研显示,多数学生在专业外文检索和国际资讯获取方面感到力不从心。这一短板并不仅局限于语言能力,更多地反映了专业能力的不足。随着智慧教育的蓬勃发展,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在国内已逐渐兴起。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强烈建议积极探索英语与专业的跨学科教学共同体的构建。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促进不同学科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学术英语能力和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Coffey,B.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Language Teaching [J]. Language Teaching,1984(1):2-16.
[2] Michael Byra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4.
[3] Robinson,P. C.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Oxford:Pergamon Press,1980.
[4] 史康.基于POA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英语教学实证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12):101-108.
[5] 唐娟娟,周庆,林丛.基于巴特勒学习模式的电动势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1):122-124.
[6] 杨安良,周大军.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能力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2):131-136.
[7] 俞惠.国际学术交流背景下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176-178.
[8] 郑玉琪.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东南大学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2):130-133,136.
[9] 邹远鹏,蒋婷.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数据驱动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3):80-86.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