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4-10-14甘国荣许世超赖道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7期

[摘 要]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以及区别于燃油车的特殊结构和新技术元素,迫切需求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全面技能人才。而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相一致。根据新能源汽车行业后市场的需求,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力量、实践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以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开发和以现代产业学院为基础的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工科复合型汽车人才。

[关 键 词] 现代产业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7-0029-04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汽车能源消耗的担忧,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降低能耗已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其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则是为这些新能源汽车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的重要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尽管新能源后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面临人才缺口的严峻挑战[1]。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技术多个领域交叉,涉及的知识面广,涵盖人工智能、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化学、通信技术以及机械等多个学科,零件结构复杂。因此,新能源后市场的从业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新能源汽车涌现出各种新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电气化,这需要服务从业人员掌握电动汽车技术、网联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这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维修和保养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设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要为汽车行业的后市场培养管理型和服务型从业人员,具有汽车销售、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的维护与保养以及汽车保险理赔等综合能力。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多数是依据传统的燃油汽车产业进行专业建设,培养的人才具有传统燃油车的知识与技能,但关于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的相关知识涉及较少[2]。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停上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后市场从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多,大多数是从原先的传统燃油汽车转型过来,不具备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为了解决新能源后市场的人才缺口问题,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而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应将用人单位的需求引入课堂,全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未来职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在2017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3]。同年,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新工科是指针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科教育理念和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4]。新工科理念下的具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随后,为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在2020年8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同建立现代产业学院,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5]。

因此,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当地区域的经济特点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相应岗位的要求,建立符合当地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具有符合市场所需的技能。为此,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自身内部教学资源、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区域产业特点纷纷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本文结合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介绍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共享化趋势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和探索。

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汽车服务工程主要培养从事汽车后市场的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朝着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这使汽车行业对具有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的后市场技术服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给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面临多方面挑战。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学院定位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应用型人才,当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

随着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朝着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是根据当前汽车后市场及技术出发进行制定,但是经过四年大学学习,汽车后市场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新技术不断发展,导致岗位需求及所需能力迅速变化,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及时适应这种改变,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按照培养计划,学生需要经过不少于三年的系统性学习才能完成学业,在汽车应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最初设定的包括理论知识或实际操作技能等在内的培养目标,可能已经与当前的市场需求或行业发展趋势产生了不小的偏差,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符合企业的招聘标准,也难以迅速胜任工作岗位。

(二)专业建设不满足行业需求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计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专业人才总量将达到120万人,但专业人才缺口预计达到103万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高达80%的专业人才空缺。这是由于电动车工作原理、内部构造与燃油车不同,专业人才电动车维修专业能力不足。不少汽修门店“只能修油车,不修电车”“不具备电车故障检测能力”。这其中,既有传统汽修门店缺少电动车修理专用设备的原因,更为核心的因素则是缺少新能源汽车技师。目前大部分汽修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职业资格。

目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仍是以传统燃油车车型为主,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特别是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技术在授课教材中没有体现,培养的人才滞后于行业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现阶段的统编教材内容更新赶不上技术的发展,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发展的设置与教学方法依旧结合现有的传统燃油车进行授课。因此,现有专业建设在教学内容及模式等方面不能满足行业需求,也不能满足汽车专业的需求。

(三)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技能水平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承担前沿技术、行业发展相关的重大重点科研课题总体数量较少,在科研助力企业方面的联系不够密切,在指导学生实训、竞赛等方面也存在短板。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虽然越来越大,但相当一部分教师是通过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认定为“双师型”教师,既有的教学压力让其很难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且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培养面向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的专业人才,虽然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对相关教师的技能要求3o2zxkJuhiAltx93Iup+uw==较高。总之,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汽车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二是当前教师在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方面专业知识,特别是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有限。

(四)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由于新能源汽车在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发展时间不长,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设备和专业教学平台,且大部分院校由于经费问题也导致教学设备资源有限。汽车后市场服务更加侧重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当前的教学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相应的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力量、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在新工科为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当前社会汽车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一)依据汽车行业需求及时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需要具有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根据汽车后市场岗位需求、办学定位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学校所在地来宾市位于柳州市汽车产业群,其汽车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齐全,在“十四五”期间,柳州市将继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加快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依托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除了具备汽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同时应具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方面相关技能知识的人才,从而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因此,在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深入汽车行业调研,关注汽车产业群的相关生产企业、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企业等对人才的要求。同时,通过与汽车企业内的专家等进行合作、评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路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

(二)构建符合汽车后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服务市场面临严重的人才供需失衡和培养滞后。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针对汽车后市场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目前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进行动态调整,根据柳州市汽车产业群相关岗位的需求和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对相应的专业课程进行重构,应开设电动车技术与故障检测、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车载网络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汽车行业的最新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

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后,应根据最新的汽车产业新技术开发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对于基础课程,可以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专业课程,则应重新设计课程。根据学生学习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确定该专业课程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在对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学习效果动态调整授课方法,以便寻找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式。

(三)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现在汽车技术发展迅速,需要教师及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此外,“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确保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充分发挥院校师资队伍完备的知识体系、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吸纳合作企业超高的工程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将院校与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有助于培养产业需求的人才。首先,校企双方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每年选送一批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以及瓶颈技术攻关,将教师的丰富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加快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同时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才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组织定期性讲座、短期聘任或引进企业优秀退休人员等活动,促进人才交流与企业力资源的共享。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带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水平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次,汽车技术发展迅速,在现代产业学院下,学生可以到相关企业进行阶段性实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可以弥补学校未学到的知识。充分推动学校和企业两方的教育及科技资源得到有效结合,参与设计课程结构和开发新的汽车市场产品等产学研项目,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改良,提高了市场营销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了汽车服务行业的成长,反过来又为汽车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提高汽车技术教师团队实力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汽车专业的学生可以稳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从而培育更多的优秀汽车领域服务专家。

(四)加强产业学院产教合作育人的培养模式

现代产业学院能显著提升汽车专业人才的职业培训效果,并能创建出一种新型产学研模式聚集人力、平台等各种力量,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理念的课程计划,建立专业合作团队以提高知识资源的数字化能力和协同效应,把最新的专业知识成果融入汽车专业人才教育的认知实践中去,有助于推动汽车专业人才的创造力及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发展,以此不断更新人才培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对高质量高水平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此外,随着汽车产业在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迅速发展,如果开设相应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实践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技术及设备逐渐落后,继而被市场所淘汰。另外,加上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培养出满足行业所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加强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可以降低教学成本,引入企业技术。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学院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紧缺人才需求为着力点,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联合培养班采取“2+1.5+0.5”培养模式,即联合培养班学生前2年在校内进行基础和部分专业课程学习。接着,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展1.5年工学结合的学习,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企业提供相应的理论教学环境和“厂中校”实践场地,以企业上岗实践为主,快速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校企双方共同提供师资保障,以学校师资为主,下半年实践部分以企业师资为主,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最后半年,联合培养班学生需要结合企业实践,选取企业实践中的技术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一起完成毕业设计,这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融入实际运用中,也有助于企业选拔自己所需的人才以及解决一些产业问题。

三、结束语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汽车能源消耗的担忧,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但目前缺乏从事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技术人员。根据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后市场的需求,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力量、实践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以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开发和以现代产业学院为基础的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为培养符合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进行了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 林成,秦太兴,游世彬,等.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探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J].时代汽车,2024(7):34-36.

[2] 李香芹,徐达政,李艳平,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4,49(9):172-176,184.

[3] 李健,梁鹏,崔书婉,等.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探索:以广西科技大学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23(6):4-7.

[4]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5] 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22):167-170.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