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成效研究

2024-10-13王卫平马俊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5期

[摘 要] 专业课程思政在职教领域得到广泛普及,尤其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以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为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品质,将职教物流管理(智能物流)专业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力图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智能物流)职教本科专业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以学院的领导、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的教师、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其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现状,分析其实施成效,并得出经验、启示。

[关 键 词] 物流管理;智能物流;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5-0137-04

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也是实现全方位全格局育人的“主战场”。高职院校承担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推动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和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已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但在教育理念、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改革的实施成效[1]。基于此,本项目立足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际,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现状分析,回应了国家课程思政政策导向,对实现全方位全格局全过程育人有重要作用,对提升高职院校育人价值具有创新意义。

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一种教育理念。在物流管理(智能物流)专业中,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现状

梳理国内外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聚焦于“课程思政”内涵、高职“专业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等方面[2-4]。国外教育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为隐性,但相关论述表明,他们非常重视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5]。国内学者的研究较为丰富,杨帆认为课程思政强调从学科专业整体的角度思考如何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6],实现思想价值引领。虽然在对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内涵学术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认为课程思政是通过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而进行德育的一种方式。对于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虽然国外不存在高职专业课程思政这一说法,但却通过发挥各种课程、采用各种手段从而彰显协同育人效应[7]。国内在专业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策略、模式等方面[8]。对于“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研究,西方国家在教育实验中很早就将协同教育融入其中[9],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研究重视育人主体的相互配合和育人内容的有效整合。对于“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的研究,在育人效果评价上,学者主要持两个观点,即定性和定量评价,大多数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评价主要是考核评价。

(二)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理论内涵,还为后续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界定。这些界定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引。通过这些界定,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推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二是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些分析不仅涵盖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方法、手段等多个方面,还深入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际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是初步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为构建评价模型提供了原则和方向性的指导,还为后续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这些评价方法,我们可以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成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然而,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的评价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课题将聚焦职教专业课程思政现状,深入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具体而言,本课题将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这些建议包括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深入开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二、研究方法及问卷设计

(一)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检索、整理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寻找研究理论依据,不断开拓研究思路,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二)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翔实周密的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对象并邀请被调查者对设计问题进行回答以便收集研究数据。

(三)问卷设计及检验

问卷主要是分析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情况,旨在了解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对策研究提供依据。(1)学院问卷: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领导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学院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以及更细致的一手资料。(2)教师问卷: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的教师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专业教师对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看法和实施情况。(3)学生问卷: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调查,旨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情况以及对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的看法。

为保证问卷的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在问卷发放之前,邀请思想政治教育、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五位专家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表1)。主要对问卷的结构、内容等进行评价(表2),对效度检验给出“合理”“比较合理”“一般”“不合理”“极不合理”5个等级的评定标准。依据专家的修改意见进行补充和修改,剔除无效因素,以确保问卷的整体设计较合理,有效性较高。

本次调查对象随机抽选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名教学工作的领导、12名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教师、280名物流类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形式采用网络发放(问卷星、微信)。问卷1一共发放2份,有效收回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2共发放12份,有效收回1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3共发放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0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具体发放与回收情况如表3所示。

三、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调查

(一)明确主体责任,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党委和职能部门虽然职责各异,但都是育人工作的关键主体。在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高校党委通过印发相关文件,为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学院层面,则制定了详尽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度,这些制度不仅细化了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还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通过这些举措,学院成功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

在明确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学院还注重发挥各主体的协同作用。通过加强党委领导、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教师积极参与和学生主动反馈,形成了多方联动、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这种协同育人的模式,不仅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效果,还促进了学院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健全奖惩机制,激发育人工作活力

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明确主体责任,还需要健全奖惩机制,以激发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学院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时,充分考虑课程思政的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评价指标中,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同时,学院设立了专门的思政教学奖励基金,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和主动性,推动了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

此外,学院注重对学生德育效果的评价和衡量。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学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优化育人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学院鼓励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完善育人工作。

(三)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协同育人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力量。在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学院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协同育人能力。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教学研讨等方式,学院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同时,学院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以拓宽育人视野,提升育人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思政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同时,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实现教学相长

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投入,还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反馈。学院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参与者。他们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实践项目等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依据。

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健全奖惩机制、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增强学生参与主动性等措施,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为学院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经验与启示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面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学院本身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国内其他高校在同类专业的思政教育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无疑是这一实践成功的关键。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其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效果。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不断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各类教学研讨会、思政工作坊等活动,使教师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同时,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从而为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这一实践的核心所在。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院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感受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第三,强化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是这一实践的基础。学院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机制,包括教学管理、课程评价、师资培养等方面的规定,为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学院积极争取各种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面的成功实践,得益于教师团队的建设、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制度保障及资源支持的强化。这一实践不仅为学院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五、结论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成效显著,这一实践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深刻的启示。在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本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学院注重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深刻领会思政教育的精神内涵。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学院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这些实践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更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实践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他高校可以学习其先进的课程思政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同时,这一实践启示我们,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子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与路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35):62-66.

[2] 唐馨.三维目标融合下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1(11):193-196.

[3] 邢文利,裴丽梅.圈层式协同育人:研究生课程思政新模式[J].教育科学,2021,37(5):29-35.

[4] 徐益.思政元素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及其评价体系的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2,36(1):29-32.

[5] Akbar S. Development Model of Islamic Citizenship Education[J]. Procedural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89(10).

[6] 杨帆,耿瑞.创新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0):46-49.

[7] 李翠凤.浅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44-47.

[8] 郭芳.基于真实性评价理论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1):62-68.

[9] 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M].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1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