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职院校1+X证书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
2024-10-13杨洁李献智
[摘 要] 为积极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国家倡导实施了一项创新政策,即1+X证书制度,该制度旨在整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然而,目前宁夏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课证融通流于形式,课程培训脱节;培训内容适配度低,教学方法不当;教师队伍建设涣散,校企联动不足;证书考核形式固化,评价方式单一。基于对问题成因的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课程设置以过程逻辑为主,强化工作实践情境;整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提升职业技能证书互补作用;依托专业群提升教师重构能力,校企协同双元育人;以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评价标准,融入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等。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1+X证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5-0069-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不仅深化了社会分工,还引发了职业角色的复杂化、智能化以及多领域交融的现象。因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纯的技能专家转向需要具备复合技术技能的多元化人才。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2019年,宁夏高职院校首次试点1+X证书制度,截至2023年,全区共有11所高职院校参与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参与率高达84.62%。通过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划重点、分层次、贴专业、重特色开展了第一至四批试点项目共计117个,试点涉及财经商贸、电子信息、旅游等14个专业大类,批准试点规模32 668人次,21 559人次完成了考核,完成率达到了73.41%。通过考核的有17 804人次,通过率达82.59%。宁夏高职院校在1+X证书试点中,实现了课程与证书的融通,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为教师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并成功地实现了证书与WSzB7q+lxli8kw77ZmNE4LDBGOUS1I0vdqpTu3J6VTM=学分的互换。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1+X证书制度将重塑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形成兼顾学术与实践的综合人才培养途径。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功能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在1+X证书体系中,“1”代表学历证书,它是在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接受全面教育时所获取的文凭,体现了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X”则表示一系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彰显持证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尽管“1”和“X”分属不同的认证体系,但它们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1+X证书制度的功能
1.1+X证书满足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各产业领域已取得明显的进步,产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深远变化。然而,高职教育在适应经济发展速度上显得滞后,从而影响了人才培育的质量。1+X证书制度的试行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策略,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道路,这将进一步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2.1+X证书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在学校教育的广阔框架内,学生常常倾尽全力挖掘和掌握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却往往忽视了对个人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路径的关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积累,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的运用。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他们在激烈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重视并积极协助他们发展实用的职业技能。这不仅包括提供实践机会,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还鼓励他们挑战自我,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以此证明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1+X证书满足构建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需求
在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国家需构建一个科学的职业资格体系,旨在实现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协调发展。1+X证书制度鼓励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其机制是通过社会化方式选拔和引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机构,同时制定一系列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这一制度为社会力量直接参与职业资格框架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
二、宁夏高职院校1+X证书人才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
(一)课证融通流于形式,课程培训脱节
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职业技能证书与实际操作技能的脱节现象,以及课程设置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还有部分证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不足等挑战进行有效解决。这一创新性的措施致力于构建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与学历教育无缝融合,从而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加精准和多元的职业技能学习路径。通过加强技术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实践能力,以期培养一批深谙新工艺、掌握新技术、了解新标准、洞悉新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然而,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一定的整合困难。课程设计并非单纯的累积,它需要全面权衡学生的理解能力、职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师的知识底蕴等多个要素。从宁夏试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可以发现大部分院校在其专业核心课程中直接设置1+X的综合实训课程,以便于集中训练学生,并没有基于课程设置逻辑综合考量,导致无法实现以课促证、课程融通的良性循环教学模式。
(二)培训内容适配度低,教学方法不当
以就业为指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职业特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师需确保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学生未来职场的实际需求。教育部等四个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试点学校要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大领域的改革,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目标性。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教师应当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设计教学,融合技能训练与专业学习,利用模块化和情境化的教学策略。尽管如此,宁夏地区实施1+X证书制度的院校在实践中遇到挑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难以融合,以及教学方法应用与课程内容不协调,有的甚至出现机械地套用教学模式的现象。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校企联动不足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在教师职业发展支持上缺乏系统的师徒制,新老教师之间的知识传承与协作不够,影响了师资队伍的连续性和整体素质提升。此外,这些院校的内部激励措施有待加强,以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在宁夏1+X证书制度试点中,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存在不足,技能培训主要依赖校内教师,而企业专家的参与度较低,未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1+X证书制度旨在培养能应对多样化工作场景的综合技术人才,并促进校企间的双向沟通,以确保教育目标与就业需求的匹配。然而,目前双元培养模式流于表面,学校的职业教育未能得到企业切实的指导,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用工需求之间的脱节。
(四)证书考核形式固化,评价方式单一
《方案》倡导在选定的试点学院中推行一种创新的考核模式,提出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严谨的评估,获取反映其职业能力水平的证书。这一提议旨在激励学院积极研究如何将本专业的课程考试与这些技能评定标准相互融合,实现一体化的同步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还有望使他们在通过这些实践性的技能考核后,可以直接获得学历教育的相应学分。这种方法强调了考核体系的适应性和创新性。然而,实际调研表明,许多高职院校试点项目的证书考核模式依然保守,局限于传统的“培训加考核”结构,未能发展出多元化的评价途径。
1+X证书制度的核心是综合衡量职业素养、学术知识和实践技能。它作为职业技能训练和评级的基准,旨在超越单纯的成果和数量评估,更重视过程性和成长性的教育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高职院校仍以学生的证书通过率作为衡量X证书培训成效的主要指标。
三、宁夏高职院校1+X证书人才培养问题成因
(一)课证融通受困
知识生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基于学科本身的构建,二是跨学科和多元背景的融合。以学科为基石的知识构建,重视由特定学术群体的兴趣引导的问题提出和解决,采用共同的语言框架定义认知和社会规则,以保证知识的合法性与普及性。尽管学科中心的知识生产模式在构建课程时强调基础理论的扎实根基,但这一做法有可能导致一个潜在的问题,即过度重视理论而与实践产生显著的割裂,忽略了知识与现实世界应用之间的桥梁。在审视整个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学科知识的霸主地位不容忽视,它深深地塑造了教学实践的方式,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反思这种模式,以确保教育能够平衡理论与实践,真正实现知识向实际应用的有效转化。
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在构建1+X证书课程体系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自己被困在传统的学术知识结构之中,不易突破这一局限。这种状况实质上阻碍了学历教育与实践性职业技能训练的深度融合,同时不利于创建积极促进和支持职业技能证书发展的创新环境。
(二)教师胜任力不足
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能力构成主要由基础技能、专业技能(A、B)及发展潜力三部分组成。教学能力被认定为教师进步的关键,对教师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能力包括选择适当教材、确定有效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策略、掌控教学节奏以及提升实践指导技巧等。然而,宁夏高职教育1+X试点项目在师资队伍建构上有所欠缺,教师的专业素养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同时,1+X证书体系作为一种创新的育人模式,要求各方面共同努力重塑教师角色。这一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在教学胜任力上存在不足,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X证书的体系逻辑和规定,因此无法顺利地将课程与教学相融合,进而导致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用性不足。
(三)校企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高职教育应由企业、社会组织和学校等多方共同参与。在培育综合性技术技能人才教育中,企业应当积极扮演办学主力角色,尤其是那些成熟且规模较大的企业,它们应涉足高等职业教育,助力构建学校与产业界的利益共享体,推动多样化的办学机制。因此,设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设计相应方案时,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设定职业技能水平标准时,需要行业、学校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以增强证书的认可度和权威性,确保标准的切实执行。
高职院校作为关键的人才输送源,是塑造人才的核心机构,负责定义“培养何种人才”。相比之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主要决定“选用何种人才”。学校的教育策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而企业在招聘时更注重实用性,关注学生的即时可用性,这种差异造成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间的鸿沟,影响了两者合作的效果。同时,在人才培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协作不够,企业往往被边缘化,进一步加大了校企在育人、用人方面的分歧。
(四)评价主体功利化
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理论,其核心焦点在于评估一个行为或者一套行为准则是否能够直接、最大限度地增进所有相关个体的总体福祉。它强调的是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不仅考虑个体的利益,还将所有人的幸福和满足感综合考量,以实现全局的最优状态。在衡量行为的价值时,功利主义不仅关注行为的直接影响,还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间接后果。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这种思想广泛影响了人们的决策方式,尤其是在评价新事物的意义和效用时。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的前沿,是推行1+X证书制度的关键实体。因此,学校有必要强化对这一制度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领悟国家推出这一政策的深远意图。学校应引导学生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不应仅仅从短期利益的角度看待证书的价值。相反,应通过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开阔他们的就业前景,激励他们主动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此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四、宁夏高职院校1+X证书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一)课程设置以过程逻辑为主,强化工作实践情境
高职教师选择课程内容时,应立足于实际经验和策略学习,辅以精选的概念和原理。他们需遵循工作过程导向,探寻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训练的交汇点,将职业技能的四个要素和谐地融入课程。课程设计采取序列化结构,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跨职业的工作流程分析定义行动顺序,这与传统的学科平行结构有所不同。内容安排应紧贴实际工作岗位,包含实用价值和现实性,及时更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实例。此外,需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侧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程框架,促进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无缝对接,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标准的一致性。
(二)整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提升职业技能证书的互补作用
课证融合并非简单的课证叠加,它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立场,将常规专业课程中未能涵盖的行业新知、新技术和新需求,借助职业能力训练的方式予以充实。这一理念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构建中得以体现,该标准侧重于设定针对特定工作岗位的任务,核心是塑造实际工作环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因此,高职教育在实施课证融合时,应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充作用,深入理解学生在该职业领域所需的能力,并把这些针对性的需求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职业领域的实用技能,又能实现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学习,二者相辅相成,形成课程与证书相融合,证书驱动学习的良性互动模式。
(三)依托专业群提升教师重构能力,校企协同双元育人
实施1+X证书制度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和素养标准。这一制度推动了职业院校更高效地运用专业群资源,强化师资、课程和资源共享的优势,借助集体智慧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胜任力,并激发他们在1+X证书项目中的积极性。在应对书证融通教育模式的变革中,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选拔培训评价机构,以提升其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职业院校已将企业视为人才培养的关键伙伴,双方在培养理念和目标上达成一致,共同制订并执行人才培养计划,一同定义“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从而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合作机制。
(四)以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评价标准,融入过程性评价和增值评价
在高职教育的教学评估中,首要目标是革新传统的评价理念,建立一个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评价标准。该标准应基于1+X证书的内涵和实际工作中的技能需求,逐步融入职业技能的考核与培训具体内容和模式,从而打造一个多角度的评价框架。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高职院校应深入追踪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强化过程性评价,建立一个贯穿职业生涯的评价系统。这样能及时识别并避免人才培养的短板,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提升证书培训、考核和管理的品质。同时,通过在线服务的组织和运用,以及新技术系统的充分利用,能增强学习者的互动体验,将政策理论落实到实践教学中。因此,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证书的训练和考核上,不应只片面追求取证率,更应聚焦于培养学生持久的职业发展技能,确保他们在技能培训中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和就业潜力。
参考文献:
[1] 刘英霞,王若超.1+X证书制度育人效果评价与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5):54-59.
[2] 张杰丽,李妍,朱志伟.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践成效、问题表征与解决之道[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6):18-23.
[3] 朱德全,沈家乐.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执行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J].教育研究,2022,43(3):110-126.
[4] 张国民.1+X证书制度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基于职业教育“三个面向”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2(4):103-108.
[5] 王恒,袁文军,聂伟.1+X证书制度的认同困境:分析框架、现实表征及破解路径: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检视[J].高教探索,2023(6):110-116.
[6] 丁文剑,王利华.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价值、关键点及路径[J].成人教育,2023, 43(11):72-78.
[7] 刘阳,高树平.新时代1+X证书制度的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与实现条件[J].教育与职业,2019(23):12-17.
[8]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EB/OL].(2019-04-10)[2024-06-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4/t20190415_3781 29.html.
[9] [英]吉本斯.知识生产的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36-55.
[10] 郑吉伟.功利主义的当前表现与克服路径[J].人民论坛,2017,543(1):44-4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