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口黑鲈鱼舱工厂化高效节能养殖技术

2024-10-12葛京吴浩梁卓刘丽东

河北渔业 2024年9期

摘要:为探索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高效节能工厂化养殖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配套工厂化车间,采用双循环三分离尾水处理技术,进行苗种放养、苗种适时分级、饲料选择与投喂、水体环境调控、鱼病防控等,实现一年生产两批鲈鱼,年产量10.57万kg,年单产163.12 kg/m3,年单位效益1 908.33元/m3,年投入产出比1∶1.50,每日电费仅有106.98元,每日从车间外池塘补水3.09%,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工厂化养殖;高效;节能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简称鲈鱼,原产于北美洲,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无肌间刺、规格适宜等优点,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加州鲈养殖业发展迅速,其规模和产量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品种[1]。针对加州鲈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养殖户不断改进养殖技术,提高加州鲈的养殖密度和产量[2]。鱼舱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河北良丰晓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借鉴国外先进水处理技术,研发设计的养殖专利系统,自2020年开展加州鲈养殖试验以来,设备运行稳定,该系统养殖模式具有高产、节地、省水、环保、可控性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优点,笔者于2023年2月—2024年3月参与该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现了周年生产两批鱼,每批单产均超73 kg/m3,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1养殖车间

工厂化养殖车间为东西走向,长80 m、宽19 m,车间内使用面积777 m2。东西北三面为土墙,厚度6 m,棚顶为拱形钢架结构,塑料薄膜覆盖,用盖棉毡布保暖或遮阴,棚内壁设有降温水帘。

1.1配套设备

一个车间配套三组设备。每组设备包含四个养殖舱及对应的水处理设备。每个养殖舱直径5.2 m,舱体底面锥形,舱体养殖水体27 m3。每套水处理设备包含罗茨鼓风机、水分层处理器、微滤机(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病害防控生物仓(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有害气体滴流塔、消毒罐(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等)、高效溶氧锥(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等。水处理设备包含在线监测氨、氮、溶氧系统,智能化控制进排水、增氧等。

1.2水处理技术

养殖舱微流水循环养殖,池水1 h交换一次。尾水处理采用先进双循环三分离技术,让水、粪分离,通过微生物及微滤机等设备和稻田、大池塘物理生物净化。养殖尾水不外排,节水率达90%以上。

具体为:养殖尾水第一次分离,是指在养殖舱内分为上中下层收集,第二次分离为上中下层分别做固液分离,上层净水直接流回微滤机内,经生物仓等设施,回到养殖舱进行养殖;下层黏稠尾水和微滤机的过滤尾水直接流入棚外沉淀沟,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沉淀沟的水经过抽水泵溢出稻田流入大池塘,再流回养殖车间微滤机内。尾水处理流程见图1。

稻田1.67 hm2,整体高于地面1.5 m,底部铺设防渗膜。大池塘0.33 hm2,四壁为水泥砖,池底做防渗处理。池内放养鲢鳙等净水鱼类。

2苗种放养

养殖试验在2个温棚养殖车间进行,车间面积共计1 800 m2;包含24个圆形锥底半地下养殖舱,每舱养殖水体27 m3,即试验示范水体为648 m3。

2.1放养前准备

2.1.1养殖池及设备检查检查养殖池是否完好,是否有漏水等问题。检查过滤循环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

2.1.2消毒放苗种前一周全面消毒。密闭车间用甲醛熏蒸消毒半天;聚维酮碘浸泡消毒养殖舱和养殖工具。

2.1.3进水消毒后第三日进水,然后养殖舱中添加EM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活化水体。

2.2放养

2.2.1苗种选择挑选生长快、更适应人工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新品种“优鲈3号”作为苗种,2023年2月15日、2023年8月29日各放养10万尾,规格10 g/尾以上,放养前进行第三方检测确保无疫病。

2.2.2苗种三防

2.2.2.1防应激放苗前首先调整水车与苗池的水质指标(包括水温、pH值)。苗种到场后缓苗处理,调控温差在±2 ℃以内。养殖舱内泼洒VC、应激灵等,以减少应激反应。

2.2.2.2防感染鱼苗入池后2~3 h用聚维酮碘(有效碘含量10%)0.5 mg/L+五黄散(鱼虾康)3 mg/L+五倍子(腐皮康)3 mg/L泼洒消毒预防细菌真菌感染,每日一次,连用2~3 d。

2.2.2.3防病毒鱼苗入池适应后定期用聚维酮碘(有效碘含量10%)0.5 mg/L+五黄散3 mg/L+板蓝根3 mg/L清毒防病毒,1周一次。

3养殖管理

3.1苗种适时分级

鱼苗到场后先放入4个养殖舱暂养,放养密度2.5万尾/舱,根据长势情况逐级分池,以减少畸形率和相互残食的现象,力保养殖规格整齐。以1车间3组2号养殖舱为例,具体分池情况见表1。

养殖周期过半时,固定密度3 500~4 000尾/舱,不再分池。出售时在养殖舱筛选捕大留小。

3.2选择优质饲料

通过咨询、检测、对比试验等,确定选择大品牌优质鲈鱼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苗种长势情况及时调整粒径及营养。

3.3精准投喂

鱼苗入池后,次日投喂,前5 d内投喂5成饱即可,避免鱼苗经过运输等体弱情况下,摄食过量产生的不适反应;5 d后可逐日恢复正常投喂量;鱼苗投喂时添加有益菌、多维等,饲料湿润半小时后再投喂。

投喂频次及投喂量:日投饲率在5%~3%左右,根据鱼苗生长情况逐级调整。2—3月每日三次投喂,分别在7点、11点半、16点,投喂饲料占总量的25%、40%、35%;4—8月每日二次投喂,分别在7点、16点,投喂饲料各占总量的50%;同时,根据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3.4水体环境调控

温棚节能保温,利用日照物理增温,不需加热辅助,夏季棚内搭设遮阳网,整个养殖周期保持水温18~28 ℃。

投放微生态制剂,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每半月一次。投放一周后如果生物填料上未附着一层薄膜,需要重复添加微生态制剂。

紫外线消毒罐,幼鱼期全天开灯消毒水体,随着体质量增长逐渐降低为每天8~10 h。

每日监测水质,如果变化及时消毒或者增加微生态制剂使用频次和投放量。

3.5鱼病防控

全程在商品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6 g/kg、胆汁酸1.5 g/kg,预防肝胆疾病和皮肤溃烂病,提高抗应激水平。

注重中草药防控,半月泼洒中草药一次。由五黄散、板蓝根、鱼腥草、五倍子、穿心莲等组成,三种配方交叉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养殖舱内泼洒,泼洒浓度计算水体包含设备中存储水体。尤其是鱼苗阶段每周泼洒一次。

3.6日常管理

做好养殖记录。早、中、晚巡池,巡视尾水处理系统和固液分离器的开启和工作运行情况,并观察、记录养殖鱼类的生长状态。

观察鱼情,记录每日天气、水温、投饲量;查看水质,每天定时测量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浓度,根据结果调节水质或设备。

4结果与分析

4.1产量

4.1.1第一批鲈鱼养殖情况2月15日放养10万尾,最早5月5日开始分级分批销售。最先销往北京、石家庄垂钓场,平均规格400 g/尾。至8月27日,第一批养殖鲈鱼全部清池出售,共计生产商品鲈鱼47 408 kg,平均每个养殖舱产量1 975.33 kg,平均规格532 g/尾。折合单产73.16 kg/m3。养殖成活率为89.07%。饲料系数为1.14。产量详见表2。

4.1.2第二批鲈鱼养殖情况8月29日放养10万尾,最早2024年1月出池销售,至2024年3月28日全部清池出售,共计生产商品鲈鱼58 292 kg,平均规格640 g/尾。平均每个养殖舱产量2 428.83 kg,折合单产89.96 kg/m3。养殖成活率为91.03%。饲料系数为1.07。产量详见表3。

4.1.3两批合计两批鱼实际总产量105 700 kg,合计年单产163.12 kg/m3。

4.2经济效益

第一批鲈鱼,平均售价38元/kg,销售收入180.15万元。生产总成本108.95万元,单位成本22.98元/kg。实现利润71.20万元,单位效益1 098.77元/m3,投入产出比1∶1.65。

第二批鲈鱼,平均售价33元/kg,销售收入192.36万元。生产总成本139.90万元,单位成本24元/kg,实现利润52.46万元,单位效益809.56元/m3,投入产出比1∶1.37。

两批鱼销售收入372.51万元,总成本248.85万元,平均单位成本23.54万元/kg,总利润123.66万元,年单位效益1 908.33元/m3,年投入产出比1∶1.50。

渔场第二批产量明显高于第一批,但效益略低。渔场每批放养鲈鱼数量相同,分别在2月和8月。第一批鱼生产期多为6个月,主要出池月份为当年7—8月,此期间北方市场鲈鱼货缺价高,上市鱼规格普遍较小,产量略低;第二批鱼生长期多为7个月,主要出池月份多为次年2—3月,出池规格大些。此期间北方温度低,南方鱼挤占市场份额,市场上鲈鱼数量多、价格低,渔场分批出售大规格鲈鱼,总产量升高,但由于单价低,利润反而降低。

稻田种植“金稻919”,带壳稻米产量12 t,去壳后产量7.2 t,去壳后大米按照售价14元/kg(取得有机大米认证)计算,产值10.08万元,单位产值6.05万元/hm2。稻米收益未计入总体收益表。

4.3分析

4.3.1高产高效大口黑鲈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一年生产两批鲈鱼,年产量10.57万kg,年平均单产163.12 kg/m3,单位年效益1 908.33元/m3,年投入产出比1∶1.50。

4.3.2节省人力、节能、节水通过应用科学保温大棚、在线水质精准监测(手机报警)、进排水自动化控制、高效固液分离水处理,设备全程自动化,一个工人就可以正常管理2个养殖车间。24 h连续运转设备,养殖期间总电费39 047.7元,每日电费仅有106.98元(渔场用电见表4)。每日从车间外池塘补水3.09%。

表4渔场养殖用电一览表

设备功率/kW数量/台每天开机时间/h使用天数/d总电量/(kW·h)微滤机0.5121.063652 321.4罗茨风机4.512036532 850排水水泵0.821.5365876进水水泵0.862436542 048合计----78 095.4

参考文献:

[1] BAI J J,LUTZ-CARRILLO D J,QUAN Y C,et al. Taxonomic status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cultured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in China[J].Aquaculture,2008,278(1-4):27-30.

[2] 李涵,张桂芳.加州鲈养殖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建议[J].江西水产科技,2024(1):18-19,33.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aquaculture technology

of Micropterus salmoides in fishroom

GE Jing WU Hao LIANG Zhuo LIU Lidong

(1.Baoding Municipal Fisheries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Baoding 071000,China;

2.Hebei Liangfengxiaoyu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Baoding 072650,China;

3.Hebei Fisheries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high-efficiency and energy-saving industrial farming technology for the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a trial and demonstration was conducted in a factory workshop. The double-cycle and three-separation tail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carry out seed stocking, seed timely 574de741f9da1a7d530db485d5c57859grading, feed selection and feeding, water environment regulation, fish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technology achieved the production of two batches of bass a year, with the annual output of 105 700 kg, the annual unit yield of 163.12 kg/m3, and the annual unit benefit of 1 908.33 yuan/m3. The annual input-output ratio was 1∶1.50. The daily electricity cost was only 106.98 yuan, and the daily water supply from the pond outside the workshop was 3.09%. Good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had been achieved.

Key words:Micropterus salmoides;industrial farming;efficient;conservation

(收稿日期:2024-04-22;修回日期: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