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有效策略,提升演唱教学成效
2024-10-12黄琳雅
【摘要】演唱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本功,演唱教学策略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喜欢、热爱音乐。通过丰富的竞演、教学活动,学生增加知识积累,提升对音乐学科的理解。本文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如何提升演唱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音乐;演唱教学;策略分析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将关注重点放在“增加学生知识积累”上。虽然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专业知识,但是从学科特点和整体的角度来看,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诉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情反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摸索新颖的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课堂氛围
(一)明晰学习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合理的课时规划、目标设计,增加学生知识积累,提升学习积极性。当学生主动学习乐理知识后,教师再结合他们的个体差异展开针对性的引导。
以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Do Re Mi》为例,从演唱的曲目来看,《Do Re Mi》是美国影片《音乐之声》的插曲。在课程讲解之前,教师积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反馈来看,学生虽然接触过音阶但缺乏唱谱的经验,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利用播放《音乐之声》的选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教师基于演唱教学,讲解音阶的内涵、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首先以范唱的方式展示演唱过程。当学生逐步掌握演唱技巧后,教师演唱曲谱,学生演唱歌词。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复杂的乐理知识。
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演唱,就要提升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以及自身的音乐修养。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营造融洽的沟通氛围。凭借多种形式的沟通,教师既能知晓学生的大致情况,又能匹配相应的教学资源、引导方法。
(二)丰富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理解
教师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前期的课程设计,确保教学资源符合教学需求。
以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顽皮的小杜鹃》为例,这是一首深受世界儿童喜爱的奥地利民歌。歌曲的旋律活泼流畅,歌词的内容极富童趣,表现了乐于和小动物交朋友的迫切心情。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可以不急于让学生“唱”,而换成展示大自然中杜鹃鸟的真实叫声来引入。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学生能关注音乐和大自然间的关系。通过前期的铺垫,学生逐步与歌曲的情感产生共鸣。接下来,教师围绕曲目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演唱。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同学可以积极参与演唱任务。
在日常的课程讲解中,教师利用数字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通过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可以理解歌曲内涵,以演唱的方式输出自己的理解。
二、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聆听,明晰曲目情感
受知识积累和阅历的限制,学生可能认识不到“有感情演唱”和“无感情演唱”间的差距。而凭借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可以意识到“音符是可以透出情感的”。
以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嘀哩嘀哩》为例,在演唱教学阶段,教师并未直接询问学生歌曲中蕴含了哪些情感,而是展示关于四季的歌曲。通过聆听多首歌曲,学生既能区分歌曲间的节奏区别,又尝试着分析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嘀哩嘀哩》中承载了作曲家怎样的情感?基于此前的铺垫,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比如,有学生分享道:《嘀哩嘀哩》用欢快的曲调表达了作曲家对春天到来的欣喜。针对学生的分享,教师继续展开引导:其一,作曲家如何表达对春天的欣喜?其二,演唱重点是什么?结合适当的问题情境,学生尝试着摸索演唱的重难点。
相比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音乐学科的直观性更强。在此过程中,教师需紧扣学科特点并展示大量的音乐作品。教师要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通过信息资源的合理应用,让学生逐步提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二)增加听力训练,优化知识讲解
音乐是一种通过刺激听觉使人们获得感受的艺术形式。为了提升演唱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增加听力训练,优化知识讲解。
以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例,从歌曲特点来看,《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重庆的山民们砍柴时唱的山歌,形式朴实简洁,情绪乐观爽朗。在正式的演唱教学之前,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提出问题:歌曲中蕴含怎样的情感?歌曲的结构、音调、旋律有哪些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容易以自己为主体来总结演唱技巧。从后续的效果来看,这种讲授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演唱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将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引导中总结出独属于自己的演唱技巧。
三、创新活动设计,优化演唱教学
(一)设计竞演活动,丰盈学习体验
受年龄的影响,小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胜负欲都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设计丰富的竞演活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演唱教学,学生还可以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以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组队练习。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引入竞演活动。区别于以往的演唱教学,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竞演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以饱满的情绪输出自己对曲目的理解,运用知识积累寻求解决之道。这时,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评委的角色。
(二)加强专业引导,培养演唱能力
为了提升演唱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演唱能力,教师需要重构教学理念并加强专业引导。基于教学活动内容,学生能以较高的技术参与演唱训练。
以呼吸训练为例。为了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同时也为了提升演唱的效果,教师设计呼吸训练并调整他们的发声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采用胸腹式呼吸法。在吸气时,学生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在呼气时,学生尝试着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学生可以有序地体验胸腹式呼吸法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的演唱训练。演唱训练内容的设计讲求循序渐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评估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又要调整训练内容、强度。
一直以来,演唱教学都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紧扣教材内容,提炼教学重难点并设计丰富的音乐活动。通过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尝试着自主总结演唱技巧。此外,演唱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要提升他们的音乐能力。凭借专业的引导以及演唱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徐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