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普融通政策的变迁历程、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向

2024-10-12孙家明李寒梅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28期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这一表述与过去政策文件提及的“普通高中多样化”有所区别,其内涵和外延均有所扩展,不仅包含了普通高中,还囊括了中等职业学校等所有高中阶段教育类型。鉴于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现实困境,如普通高中同质化问题、评价和考核标准单一,以及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等,从职普融通发展的角度出发,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优化路径是:丰富学校办学发展类型,突破职普融通瓶颈;优化学校分类考评制度,鼓励实施全面教育;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

关键词 职普融通;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办学自主权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28-0020-06

高中阶段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还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1]。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91.8%。在这一背景下,高中阶段教育正在从注重规模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并朝着高质量普及的目标迈进。在这一背景下,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普遍认为,高中阶段学校的多样化发展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趋势。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协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多元发展路径方面,需进行整体规划与优化布局。

一、职普融通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内涵

(一)我国职普融通的基本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法律地位,并强调二者要同步协调发展。该法律倡导职普融通模式,取代传统的分流模式,旨在保障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国家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同时促进教育公平[3]。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部分地区和学校已在高中阶段教育开展了职普融通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四种基本模式:校内课程渗透、校际课程合作、学籍灵活互换以及综合高中教育模式[4],见图1。校内课程渗透模式是在普通高中引入职业通用课程,在职业高中强化文化基础课程。该模式在不改变现有教育体系结构的前提下,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学习和就业。校际课程合作模式允许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跨校选修双方课程,通过学分互认实现互补,有效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已在多个地区试点推广。校际学籍转换模式允许学生在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间转换学籍,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在两类学校中流动。实践中,已有“1+2”和“2+1”等模式探索。“1+2”模式指初中毕业生在普通高中学习一年后,根据个人兴趣与适应情况可选择转入职业高中,双方学分互认;同样,职业高中生也可在第一年后转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2+1”模式则是普通高中生在前两年完成必修课程后,第三年转入职业高中接受技能培训,之后可通过单招考试或春季高考进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综合高中模式整合了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生既能获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又有机会学习职业技能,为未来升学和就业提供多样化选择。以上融通模式不仅丰富了高中教育的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使教育更加契合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这些职普融通实践模式为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的高中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二)职普融通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内涵

职普融通的推行,不仅为高中阶段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选择,还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了教育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多样化发展的内涵进行探讨,可以全面理解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意义、实现路径以及职普融通在其中的关键作用。现有研究将我国高中阶段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内涵划分为四个主要视角,见图2。

其一,教育目标视角。多样化发展的核心在于满足因学生能力差异而产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提供针对性教育,旨在实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5]。职普融通通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是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多样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二,教育发展视角。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中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特色化办学的内在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措施,如丰富学校类型、突出学校特色、完善教育体制、扩展教育内容以及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6]。职普融通优化了高中教育结构,丰富了高中教育内容,完善了评价体系,是高中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教育政策导向视角。为应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同质化问题,国家采取了多样化发展的政策策略。通过出台鼓励职普融通的政策文件及提供资金支持,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7]。职普融通实践积极响应这些政策导向,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了教育效率。

其四,教育生态视角。多样化发展是高中阶段学校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8]。职普融通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内各学校间的差异化、多元化发展,同时强化了学校与社会、行业之间的联系,提升了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服务能力[9][10]。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学校的多样化发展与职普融通密切相关。职普融通不仅是上述四个视角下多样化理念的具体体现,也为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

二、职普融通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高中阶段学校类型的同质化

职普融通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促进了学校类型的多样化发展,打破了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传统界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教育选择的机会,拓宽了学生的发展路径[11]。然而,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影响了学校培养目标的差异化,导致部分学校出现同质化倾向。这一现象限制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削弱了职业教育在培养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独特性。学校类型的同质化不仅影响了教育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也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化成长。

在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构成了教育体系的两大核心,分别承担着各自独特的教育任务。普通高中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继续升学作准备,多数普通高中将文化课程学习作为核心目标。这种对升学率的过度关注导致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目标的同质化,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相比之下,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更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旨在为学生提供就业或为职业教育作准备,但由于缺乏对中职学校分类发展的重视,其办学模式在多样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12]。

长期以来,“重普轻职”的观念及“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认知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低。职普融通旨在构建一种平等互补的教育生态,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展所长并相互借鉴。然而,职业教育在过去几十年内未能彻底摆脱其作为“附属”地位的身份,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仍面临教育回报低、社会认同不足及发展路径不畅等困境。事实上,中等职业学校在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及专业设置上具备多元化发展的潜力,但由于政策设计中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视不足,限制了两者在制度衔接中的有效联动。

(二)高中阶段学校评价指标的单一化

职普融通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即从注重单一技能的培养转向复合型人才的培育。高中阶段的学校评价体系也应从传统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社会适应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当前高中学校评价指标过于单一,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中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皆受制于考试导向的评价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普遍以升学为导向,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限制了学校的多元化发展,也导致学生的发展方向趋于单一。与此同时,中等职业学校也逐渐受升学率的影响,部分学校为应对技能高考和职教高考,过度注重应试教育,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13]。因此,亟须对评价体系进行重新审视与调整,以推动高中教育朝着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三)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缺乏

职普融通的有效推进需要高中学校具备相应的办学自主权,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足已经成为限制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障碍。首先,课程设置是职普融通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学校自主权的局限,不能灵活调整课程体系,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师资队伍建设对“职普融通”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但由于自主权的缺乏,学校在引进和培养具有职业教育素养的师资方面存在困难[14]。

2020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权力“下放难”和学校“承接难”的问题依然存在[15]。地方教育部门在财权、人事权及教学自主权等方面的不完全下放,限制了学校的自主性;而学校在承接自主权时的操作能力不足,导致改革效果未能充分显现。因此,赋予学校必要的办学自主权,并支持其在职普融通背景下实现创新发展,是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关键。

三、职普融通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推进高中阶段学校的多样化发展,不仅需要依托相关政策制度的有效支撑,还应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与当地高中教育发展水平相匹配的优化路径。在推进职普融通过程中,政策引导、制度设计和实施措施必须契合区域实际,以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见图3。

图3 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丰富学校办学类型,突破职普融通瓶颈

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首先应从构建多样化学校类型入手,并逐步将其转化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实践模式。学校类型的多样化是推进职普融通的重要基础,也是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的必要手段。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办学类型和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各类学校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在职普融通背景下,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教育的整体质量,还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特色高中的兴起已逐渐成为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显著趋势。这些学校通过其独特的课程设计和办学理念,逐步打破了以往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推动了职普融通的发展。特色高中通常具备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凭借其突出的办学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优质生源[16]。例如,在全国各地的示范性高中,学校通常会围绕某一特色领域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如艺术类、科技创新类、外语类特色学校等。这种基于学生兴趣与优势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也为学校在职普融通框架下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了更多可能。

其次,“科学高中”的概念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该模式主张通过加强基础学科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科学高中”理论指出,基础学科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其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出顶尖创新人才[17]。在实际操作中,“科学高中”模式通过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定制化课程设计,探索学生的学术潜力,并提供高水准的学术资源,发掘与培养学生在科学领域的兴趣。这一理念无疑将推动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但也存在局限,即其主要集中在普通高中教育层面,未能充分考虑到中职学校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潜力。职业教育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的重要支撑,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它不仅仅是技术工人的培养基地,还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科学高中”模式的建设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应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鼓励学校能够探索出更多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的模式,进一步推动职普融通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综合高中作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创新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打破了传统高中与中职学校之间的壁垒。综合高中不仅在学术和实践领域实现了深度融合,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灵活的课程选择。这一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并在日本、德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成为这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8]。综合高中通过提供普通学术课程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双轨教育,使得学生在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选择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学生可以在综合高中完成普通高中课程的学习,并在第三年选择职业技能方向,从而在学术和实践之间实现有机结合。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也使高中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推动职普融通的广泛实施。

(二)优化学校分类评价制度,鼓励实施全面教育

优化学校分类评价制度是推动“职普融通”实施的关键策略之一。当前,许多高中阶段学校的评价体系过度依赖于单一的学术成绩或职业技能水平,导致学校在办学目标上趋于同质化。这种评价模式无法充分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建立更加多元化、科学化的学校评价体系,对于推动职普融通的实施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还应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指标[19]。通过构建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学校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适应性的成长路径。例如,可以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分别设计适合其办学特点的评价体系,针对普通高中,评价体系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思维等,而中等职业学校则应侧重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此外,通过引入动态评价机制,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变化和个体差异,调整评价标准,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其次,区域差异在推动职普融通中不容忽视。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学校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推进职普融通过程中,区域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学校分类评价制度。例如,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可以重点支持创新型高中和综合高中模式的发展,以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在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加强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平衡发展,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20]。同时,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财政支持、政策倾斜等手段,促进各类学校根据其发展定位与区域特点实现特色化发展。

最后,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是推动职普融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职教高考制度的完善将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加清晰的升学路径,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目前,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相比,仍缺乏统一的标准与社会认可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职学生的升学机会。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快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确保其与普通高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通过在职教高考中引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综合评价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兴趣和学术基础选择合适的考试模式,从而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机融合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

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是推动职普融通实施的制度保障。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行政化和官僚化倾向,导致学校在办学自主权、课程设置、教师管理等方面面临诸多制约。为有效推进职普融通,应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灵活调整办学模式与教学内容。

首先,政府在推动教育管理机制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特别是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灵活性和支持[21]。在课程设计上,学校应结合职普融通的要求,探索将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跨学科教学和实践导向型课程,帮助学生在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政府应根据实际需要,赋予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以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

其次,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职普融通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学校应根据职普融通的要求,加强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政府应在职教教师的培训、专业发展以及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确保职教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应有权自主引进高水平的职教教师,尤其是在产教融合领域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教师,以保障职普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最后,增强学校招生政策的灵活性和资源管理的自主性。为推动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政府应鼓励学校根据其办学特色探索多样化的招生方式。例如,探索跨学校合作招生模式,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共享和生源流动。此外,学校应享有办学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尤其是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上,应具备灵活调配的权利,以更好地支持职普融通的实施。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推动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高中教育不再局限于为学生升学提供准备,还需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职普融通背景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成为改革的关键。首先,丰富学校办学类型是推动多样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特色高中、综合高中等多样化办学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能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互融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有助于高中教育体系的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其次,优化学校分类评价制度是推动职普融通实施的关键。现行评价体系过于重视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求。通过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学校可以更加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将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此外,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是实现多样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学校自主权,能够激发学校在职普融通背景下的创新活力,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郅庭瑾,陈悠然.高中教育多样化的可能路径:英国综合中学的变迁与透视[J].比较教育学报,2024(2):3-17.

[2]蔡健伟,谢慧.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EB/OL].(2023-08-31)[2024-08-21].http://jyt.jiangxi.gov.cn/art/2023/8/31/art_25542_4583493.html.

[3]丁关东,问清泓.从“分流”走向“融通”:职普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19):48-54.

[4]刘丽群,王继玲.我国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基本模式与发展现状[J].教育学术月刊,2015(9):3-11.

[5]熊丙奇.如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2(6):29-31+60.

[6]陈志利.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应为、实为与何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14-17.

[7]余凯,谢珊.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20(2):40-45.

[8]占德杰.从生态学视角探寻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新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23(5):70-76+89.

[9]杨锐.统一与多样辩证关系视野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基于吉林省54所普通高中的调研[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11-117.

[10]李建民.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视域下“科学高中”构想[J].教育研究,2023(6):36-46.

[11]徐国庆.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24(8):35-42.

[12]徐晔,刘金松,任锁平.职普协调发展视角下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17):21-27.

[13]MENGQING. The Impact of “General-Vocational Education Stratification” on Parental Education Anxiety among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Strategies Research[J].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2023,6(29).

[14]邹红军.承认与抵制: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扎根理论研究 [J]. 中国教育学刊,2019(7):35-41.

[15]蒲蕊,高新发.中小学办学自主权:落实现状与政策需求[J].教育科学研究,2023(2):33-40.

[16]GORARD S,FITZ J,TAYLOR C. School choice impacts:what do we know?[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1(7):18-23.

[17]李欣泽,匡瑛.“双通制”背景下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的时代价值及实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3):12-18.

[18]THE W B. World bank education sector strategy 2020:learning for all[J].2012.

[19]姜蓓佳.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三重逻辑与实现路径[J].职教通讯,2023(11):5-14.

[20]CAINES V. On being a scientist:a guide to responsible conduct in research[J].Journal of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2009,40(1):141-144.

[21]TONG X.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ole person education”[J].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3,6(26).

Connotation, Challenges and Optimization Pathways for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ocational-gener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Zhang Ye, Ning Yue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mphasized the “promotion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in high school education”. This statement differs from the frequently mentioned “diversification of general high schools” in past policy documents, as its meaning and scope are both broader, encompassing all forms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cluding both general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Given the series of practical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s in China, such as the homogenization of general high schools, the uniformity of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standards, and the lack of autonomy in school manage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ptimization pathways for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vocational and general education: enriching the types of school management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and general education; optimizing the school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encoura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advancing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grant schools’ greater autonomy in their operations.

Key words vocational-gener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school autonomy

Author Zhang Ye,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hai 201209); Ning Yue, postgraduate of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张烨(1982- ),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博士、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比较职业教育(上海,201209);宁悦(1998- ),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C类)“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产教融合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21PJC063),主持人:张烨;2022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发展研究”(C2022297),主持人:蔡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