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嵩胡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综述

2024-10-12王海宾

新农民 2024年26期

摘要:嵩胡即嵩县柴胡,是河南省嵩县特有的道地中药材,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历史悠久,宋代药物学家苏颂在《图经本草》中称:“柴胡生弘农峪及冕句”,文中所提就是嵩胡。在宋代嵩县为陆浑县,属弘农郡管辖。嵩县柴胡因栽培历史悠久,根茎个头粗大,药味浓郁,所含化学成分“总皂甙”含量远远大于其他地域的同类产品,被誉为“中国柴胡之王”。本文从嵩胡特有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嵩胡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等角度进行论述,旨在推广嵩胡的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增强嵩胡发展潜力,扩大生产规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

关键词:嵩胡;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嵩胡即嵩县柴胡,是河南省嵩县特有道地中药材,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嵩胡栽培历史悠久,宋代药物学家苏颂在《图经本草》中称:“柴胡生弘农峪及冕句”。文中所提弘农的柴胡就是文中所称的嵩胡。在宋代嵩县为陆浑县,属弘农郡管辖。现在的嵩胡主要分布区域在豫西伏牛山区的嵩县、栾川、洛宁等地,20世纪70年代之前,嵩胡以野生为多,人工栽培少,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大量人工栽培。柴胡古称茈胡,别名北柴胡、红柴胡、南柴胡、硬苗柴胡、竹叶柴胡、属于伞形科的植物,味苦、辛,性微寒,药用成分以根或全草而入药,有和解表里,疏肝养阳的功效;民间用来治疗感冒发烧、祛除寒热,也可以治疗拉肚和肝郁气滞,以及治疗妇科疾病诸如子宫脱垂、月经不调和脱肛

等病症。

柴胡因种类不同所含成分也不同。柴胡(北柴胡)的根及果实含①柴胡皂苷1a、1b及Ⅱ;②微量挥发油,油中含有岩芹酸、亚油酸;此外,尚含柴胡醇、福寿草醇等。从嵩胡植株体内可提取出3种化学成分:α-菠菜甾醇、β-谷甾醇、廿九烷-10-酮。叶中尚含芦丁。嵩县柴胡品质上乘,享誉中外,根茎个头粗大,药味浓郁,特有的化学成分“总皂甙”含量远远大于其他地域的同类产品,含挥发油≥1.20%、柴胡皂甙≥1.0%,其卓越的品质得益于优良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所产嵩胡的有效药用成分,接近国家药典的近

2倍,加上产量高、质量好,在中药界享有“嵩胡”的美誉,被誉为“中国柴胡之王”。

1 种植技术

1.1 选地和平整土地

传统栽培的嵩胡栽培大多种植在砂壤土或富含腐殖质土的山坡地,很少在黏土和易积水的土地上进行栽培。播种时,最好事先清除田间的植物枝条、土坷垃、石头块等。开始种植前,要施足有机肥,一般施有机肥量在750 kg/667 m2左右,土地要平整,整成垄畦,做好播前准备工作[1]。

1.2 繁殖方法

嵩胡繁育可以采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和直播方式,大面积种植大多使用直播方式。

(1)采用种子繁殖,一般发芽率约在50%左右。当温度在20℃左右,湿度满足发芽需求的,播种后第7 d就可以出苗,如果外界温度不足20℃,种子繁育时间一般大于10 d才能出苗。

(2)直播方式,直播有早晚,有人在冬天上冻前播种的,也有人在冬季解冻后春季4月份播种的。播种时,按宽20 cm左右的行间距进行开沟,挖沟深度1~1.5 cm,把种子撒入沟内,撒施种子要均匀,种子撒后上面盖土1 cm左右,稍镇压可以浇水。直播种子量,一般1.5 kg/667 m2左右,播后注意保持田间湿度,以利于“一播全苗”。一般情况下,秋播出苗较春播出苗要整齐。

(3)育苗方法,选择向阳的地方作为阳畦,在3月上旬—4月下旬可以播种,撒播、条播均可以。条播行间距为10 cm,划浅沟,均匀将种子撒入沟内,上面覆上土,盖严实,然后镇压,用喷雾器喷水,保持湿度。在做好的阳畦床上要浇水,等水渗下去以后再进行播种。撒施种子要均匀,种子撒完后,用筛子在种子上,筛撒一层细细的土盖住硅面。阳畦床上一般加盖塑料薄膜,或者盖上草帘,这样有利于保温保湿,促进种子生长出苗。当苗高7 cm时,就可以挖取带土坨的秧苗,移栽到大田里去。大田移栽后要及时灌溉浇水,以利于定植的苗发出新根。当新叶长出,可以进行一次田间中耕除草作业,使用嵩胡育苗的关键是做好保墒保苗工作,这是嵩胡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2 田间管理

2.1 间苗

嵩胡在出苗前要经常保持畦面湿润,在出苗后,也要注意经常锄草松土。当苗高3~7 cm时开始间苗,待苗高10 cm以上,结合锄草松土,按7~10 cm株距定苗,当嵩苗长到16 cm时,追施过磷酸钙(CaP2H4O8)12.5 kg/667 m2、磷酸铵(NH4)3PO4)12.5 kg/667 m2。在田间作业松土锄草或追肥时,注意不要碰伤嵩胡的茎秆,以免影响产量。第一年播种的嵩胡茎秆比较细弱,在大雨来临之前,田间作业要在根部进行培土,以防止植株倒伏。不管是直播,还是移栽定植的幼苗,都是第1年只长出基生叶片,很少抽薹开花

的[2]。直到第2年,才能抽薹开花。目前,野生嵩胡的种子不容易收集,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最好你能留有采种的苗圃,进行种子繁育,以扩大生产对种植面积的需求。

2.2 中耕除草

在间苗、定苗时结合进行中耕除草。苗高15 cm以上,结合追肥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枝叶封行以前,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并培土防止倒伏。秋季收割茎叶,结合追肥再进行一次中耕。第二年的中耕除草,一般只进行3次,即苗高10 cm、苗高15 cm,封行前各1次。一年生幼苗细弱,田间作业时切勿伤苗。

2.3 追肥

每年均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肥料以畜禽等有机肥为主,每次用量50 kg/667 m2左右。苗高15 cm时追肥,可追施化学肥料,施过磷酸钙12.5 kg/667 m2、硫酸铵7.5 kg/667 m2。

3 环境要求

3.1 气候

嵩胡喜温和的气候,耐寒性较强。20℃左右是嵩胡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播种后7 d,嵩胡就可以出苗。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则需10 d以下才能出苗。

3.2 水分

对水分的要求,以湿润为宜。植株耐旱能力较强,怕积水。多野生分布于较干燥的坡地、林缘、草丛。潮湿、低洼易积水处则很少有分布。如果嵩胡在雨水多,气候潮湿的地方种植,嵩胡将生长发育不良,易发生根腐病。

3.3 土壤

土壤宜选择壤土、砂壤土,土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黏壤土也行。地势应选择向阳的坡地、梯田或荒山种植。

4 病虫害及其防治

4.1 病害

嵩胡病害多发生在雨水较多的月份,特别是排水不良的地块、地势低洼地块,易发生病害。感病后,根部腐烂,茎叶枯萎而死亡。所以,在生产上要注意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与地势进行种植,并注意雨后及时排涝,营造适宜的田间小气候。

4.1.1 根腐病

嵩胡根腐病是由真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根部。在发病初始阶段,最初感染个别支根、须根,染病部位变成褐色,造成根部腐烂,导致嵩胡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受到影响。发病期在7—9月份,1年生较轻,2年生嵩胡较重。

防治方法:(1)选择种植地块要选择那些未被污染的土地种植;(2)肥料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移栽时,选壮苗,剔除弱苗和病苗;(4)在栽培前,种苗消毒,用50%甲基托布津850~1 000倍液浸苗,浸泡时间约5 min;发病时,用50%的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防治。

4.1.2 锈病

危害嵩胡的锈病,主要危害嵩胡的茎叶。在病害的发病初期,在嵩胡的叶片及茎上,都可以发现有发生零星的锈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侵染,发病后期严重的遍及嵩胡全株,严重影响嵩胡的生长发育和根系的质量。一般5~6月份,锈病开始发生,在高温和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秋季嵩胡采收后,要及时将病残落叶、田间杂草统统清理干净,集中深埋或烧毁;(2)锈病发病初期,使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者使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敌锈钠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4.1.3 斑枯病

在嵩胡种植地,斑枯病发生较为常见,病原为半知菌壳针孢属的壳针孢菌,主要HDZPSULu7oSs58EzI5fFEc4EqbjNi1xOWUB1EEvr2Oo=发生在叶部。发病叶片产生直径为3~5 mm的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病斑中央颜色稍浅,有时颜色呈灰色。严重时,病斑常常会融合,引起叶片枯死。发生时期在7~8月份,田间湿度大,发病就严重。

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秋季嵩胡采收后,要彻底清洁田园,将病株残体运出田外,然后集中进行深埋,或者烧掉;(2)斑枯病发病前,要进行预防,可以喷施1∶1∶150的波尔多液。斑枯病发病初期,一般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用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4.1.4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病害,嵩胡叶片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影响光合作用和生长。预防措施包括做好排水、通风和消毒工作,定期松土、除草除垢和清理落叶,使用化学或生物防治剂。

4.2 虫害

危害嵩胡的虫害主5d3VngNDOwsjp/AlBQ2Ls86x3XQxsWbyp6/i1SL/xtU=要有蚜虫、黄凤蝶、赤条蝽蟓、红蜘蛛等。

4.2.1 蚜虫

从抽薹至枯苗前均有危害,是嵩胡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吸取植株汁液,导致嵩胡生长迟缓、矮小,甚至死亡。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并清除叶片上的蚜虫,使用生物防治剂或化学防虫剂,定期清理田间杂草等。

(1)诱杀。蚜虫是嵩胡上常见的害虫之一,为同翅目蚜科昆虫,种类有桃粉蚜、胡萝卜微管蚜,对黄色有正趋性的特性,防治上可以利用黄色板诱虫板诱蚜。蚜虫对黑光灯也有趋性,防治上可以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同时也可以诱集到其他具有趋光性的昆虫,例如卷叶蛾、叶跳蝉金龟子等昆虫。

(2)药剂防治。防治蚜虫,在发生期,可以吡虫啉、抗蚜威、鱼藤精、辛硫磷等均可防治,间隔7~10 d喷洒 1次,连续喷洒2~3次。

4.2.2 黄风蝶

危害嵩胡的黄凤蝶属于鳞翅目昆虫,学名Papilio machaon Linn。在嵩县危害时期为每年的5~9月。

幼虫主要危害嵩胡的叶、花蕾,把叶吃成缺刻状,严重时吃得只剩下花梗。

防治方法:(1)在幼虫发生初期,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即可发现为害状,寻找受害叶附近危害的幼虫,直接将其杀死。(2)入冬后,要及时铲除嵩胡田间及其药田附近的寄主植物,或者其他杂草,可以减少虫害的越冬基数。(3)在幼虫危害数量不多,没有达到防治指标的时候,一般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进行防治。(4)在幼虫危害数量多时,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一般可用90%敌百虫结晶、或50%杀螟硫磷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或25%喹硫磷乳油1 000~1 200倍,或者2.5%敌杀死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者50%保棉安乳油1 500~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4.2.3 赤条椿蟓

危害嵩胡的赤条椿蟓属于属半翅目昆虫,学名Graphosoma rubrolineata(Westwond)。在嵩县,嵩胡的危害期在5—8月份,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嵩胡的汁液,使嵩胡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人工捕杀赤条椿象,适用于特定的发育时期,在虫害聚集在某一部位后,采用人工捕杀害虫。例如,利用赤条蝽成虫交尾时期的特性,进行集中捕杀。(2)防治赤条椿蟓成虫或者若虫,可以采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4 000倍液,或者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进行药剂防治,连续喷雾1~2次。

4.2.4 红蜘蛛

红蜘蛛属于蜱螨目叶螨科害虫,是嵩胡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在嵩县每年可发生15代左右,世代重叠严重,以雌成虫聚集在嵩胡枯叶、残株,以及杂草根部上越冬,第二年3月,气温升高,越冬成虫出来活动,到5月下旬,红蜘蛛又转移至嵩胡的植株上,继续繁殖为害,危害高峰期在6月上、中旬。红蜘蛛危害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如果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少雨,红蜘蛛就发生严重。

预防红蜘蛛危害,可采用提高田间通风和保持土壤湿度等不利于红蜘蛛发生的环境条件。

化学防治红蜘蛛的方法有很多,在红蜘蛛发生初期,可以采用75%倍乐霸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者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者杀螨威乳油2 000倍液等,进行药剂喷雾,用药间隔7~10 d,连续喷洒2~3次。

5 收获加工

嵩胡采收,秋季嵩胡植株下部叶片开始枯萎,就可以采收。栽培2年的嵩胡即可采挖。在嵩县采收时间为每年的9月下旬开始,持续到10月上旬,采收分为全草收获和根采挖。采挖时,先割掉地上茎叶,去掉残茎,挖出根,洗掉泥土,把挖出的根切成段,然后晒干,或者切段后烘干,制成商品。

5.1 收获

5.1.1 全草的收获

播种当年及第二年8—9月份,除留种的外,将全草齐地割下,运回加工。气候温暖的地区,每年还可收割2次,第1次在植株抽薹现蕾时,第2次在10月。

5.1.2 根的采挖

播种后生长2年即可挖根入药。嵩县多在第3年收割全草时,连根挖起,分别加工入药。嵩胡主要以根入药,一般在植株开始枯萎时,或春季新梢未长出前采挖。挖起的根部,应除去残基,抖尽泥土运回加工。

5.2 加工

全草晒干或阴干即成,晒至半干时宜将嵩胡茎叶捆成小把,继续曝晒至全干,以免叶片小枝碎落。其应在晴天及时晒干,色绿为佳。根晒干,或者切段烘干均可制成商品。

参考文献

[1] 韩太国,熊元超,吴铁茜.常见药用植物栽培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5.

[2] 吴晓军.嵩胡的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J].河南农业,201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