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

2024-10-12邹志强

新农民 2024年26期

摘要: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绿色的食品。由于有机农产品不使用杀虫剂,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生产的产品具有更高的健康保证。只有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才能有效地提升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有机农产品,能使农民获得更大的收益,进而提高其生产效益。有机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专业技术,而且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也要高于普通商品,因此,加强有机农产品的研发,既能提高农民的就业,又能提高他们的经济效益,为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标准

有机农业是基于有机农业生产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技术系统,生产的农产品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符合自然规律和生态学的原则,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均衡,以保持可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系统。有机农业是一种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的原则,采用有机生产体系进行种植生产的一种方法。有机农业要求在种植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物质。这就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并在种植技术上作适当调整。

1 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

有机农业,即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实现农产品的无污染生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有机农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由美国农业部在对有机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提出来的。随后,欧洲、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生产。有机农业是一种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替代或补充,是指在生产中不使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生态平衡。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

有机农业不仅对土壤、环境和农产品品质有很大好处,而且还能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品质安全问题的信心。

2 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有机农业,一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友好型农业模式,正日益得到广泛关注。其生产过程中,坚决排斥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尊重土地的自然属性。在有机农业生产中,农民不会随意改变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因为他们知道,土地也需要休整,需要按照既定的生物链来进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稳定。这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最大保护。有机农业生产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在于它所倡导的可持续2e5ZvUm6IRgK7+VhfRwohNqhWXXhL2SRJOCLRT9K4ms=发展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福祉,考虑到地球的自然生态平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机农业要求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例如,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通过生物防治,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通过轮作和休耕,让土地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在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2)优化有机肥施用;(3)优化土壤肥力;(4)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3 有机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中,所有的生产过程都是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提高作物的产量,而不是为了生产出不符合有机标准的产品。因此,在进行有机生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当地自然条件,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

(2)根据不同的生态系统选择不同的农业技术进行种植,从而减少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4)在植物收获后可以对植物进行堆肥处理来增加土壤肥力。

(5)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6)在病虫害防治时可以适当增加杀虫剂比例。农民还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环境状况和病虫害发生规律来选择使用农药进行防治[3]。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只有深入了解作物需求,合理评估土壤肥力,制定科学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计划,才能确保作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4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

4.1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其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构建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在这种农业模式中,农田不仅仅是作物生长的单一生态系统,而是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社区。首先,有机农业倡导种植多种作物。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种作物的种植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多种作物的种植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此外,多种作物的种植还可以吸引更多的益虫和鸟类,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其次,有机农业强调保留天然植被。这种做法有助于维护农田的生态平衡,提高农田的抗病虫害能力。天然植被为许多益虫和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它们可以帮助控制农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此外,天然植被还可以吸收和过滤雨水,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水分和

养分[4]。最后,有机农业还通过吸引益虫的方式来维护生物多样性。益虫是指那些对农业有益的昆虫,它们可以帮助控制农田中的害虫。例如,蜜蜂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蜻蜓和其他捕食性昆虫可以捕食害虫,减少害虫的危害。

4.2 病虫害综合治理

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有机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与传统农业依赖化学农药不同,有机农业倡导一种更为自然和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依靠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物理和生物防治等手段,尽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首先,品种选择是预防病虫害的第一步。有机农业生产者会选择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作物品种。这些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需求。其次,土壤管理在有机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健康的土壤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增强作物的生长活力,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5]。有机农业倡导施用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等,这些肥料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构建一个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也是有机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物理防治包括使用防虫网、遮阳网、冷热处理等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生物防治则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来抑制或杀死有害生物。这些方法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保障有机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最后,病虫害综合治理是有机农业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6]。这涉及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结合农业生态学原理,对病虫害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及时监测,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动态,制定合理的防治计划,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4.3 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有机农业强调采用节水、节能和减少废弃物产生的生产方式,这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节水是有机农业的重要原则之一。有机农业鼓励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减少水的浪费。同时,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机农业也能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其次,节能生产方式在有机农业中同样重要。这涉及使用高效的农业机械和设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通过这些措施,有机农业不仅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弃物产生是有机农业的另一个关键要求。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大量的农作物残茬、包装材料等被视为废弃物,往往被焚烧或填埋,这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7]。而在有机农业中,这些废弃物被视为宝贵的资源。例如,农作物残茬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包装材料也可以采用可降解或回收的材料。通过这种方式,有机农业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后,有机农业还鼓励采用自然害虫控制和作物轮作等可持续的生产技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保护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也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4 全程质量控制

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这是确保有机产品品质和安全的关键。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符合有机生产的要求,以保障有机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首先,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涵盖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加工、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农民和相关从业者需要通过技术培训,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要求,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8]。其次,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农田进行定期监测和管理。这包括土壤质量、水分、养分、病虫害等情况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监测和管理,可以确保农田的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有机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环节同样需要严格控制。有机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产品受到挤压和损坏。在销售环节,需要确保产品标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让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产品的来源和品质。最后,有机农业生产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通过记录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增强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信任。

4.5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对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对有机农业的认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有机农业的生产效率,也是推动有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首先,有机农业要求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守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如禁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等。这就需要农民具备相应的有机农业知识,了解有机农业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如何在实际生产中落实有机农业的要求。通过技术培训,农民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农业的理念,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术。其次,有机农业强调土壤改良与肥力维持,这需要农民掌握土壤生态学、植物营养学等相关知识。通过培训,农民可以学会如何通过施用有机肥、绿肥、堆肥等手段,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保水和供肥能力。这样一来,农民就能更好地适应有机农业的生产要求,提高农田的生产力[9]。同时,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关键。农民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物理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尽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通过技术培训,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防治方法,提高有机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最后,有机农业倡导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这就需要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节水、节能、减少废弃物产生,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技术培训,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生产方式,推动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和全面的要求,包括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病虫害综合治理、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全程质量控制和增强农民技术培训等方面。通过满足这些要求,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新城.论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J].种子科技,2022,40(19):136-138.

[2] 任雪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应用要点及推广策略[J].河北农业,2022(9):63-64.

[3] 曹明玉.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及发展策略[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6):79-80.

[4] 徐玲莉.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应用要点及产品推广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4):33-35.

[5] 霍学显.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和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18):24-25.

[6] 陈维林.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22(17):28-30.

[7] 张学英.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J].现代农机,2022(5):101-103.

[8] 罗琼艳.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分析[J].农家参谋,2019(7):23.

[9] 何家祚.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