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活动促进孤独症儿童发展的个案研究
2024-10-11孙佳
摘要:孤独症是一种在认知、言语交流和社会行为方面存在严重障碍的疾病。孤独症的治疗一直是一个世界难题,艺术疗法逐渐成为干预孤独症的主要手段,并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运用。本文探讨基于艺术疗法的绘画活动对孤独症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与家长沟通协商,在武汉地区孤独症儿童中选择了4名6~10岁的儿童,分别进行了为期3个月共45次的绘画教学活动。本文从中选取1名儿童作为分析对象,选择其三个阶段的代表性绘画作品与课堂教学记录,并做了相应的编码,具体分析讨论被试在认知、言语与非言语交流、身体行为与社会性上的改变。结果显示,绘画教学活动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身体行为与社会性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 绘画活动 心理 促进作用
近年来,孤独症儿童的数量逐年上升。孤独症作为现在较为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给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发展障碍,是会伴随其一生的。针对孤独症的治疗,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绘画作为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艺术疗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其产生干预作用。
一、绘画教学活动实施前的准备
(一)确定研究对象并了解其基本情况
笔者向武汉市孤独症儿童中心发出项目邀请,通过自愿报名以及与家长沟通协商后,最终确定4名孤独症儿童。本文对其中1名孤独症儿童小Z展开分析研究。
小Z,男,8岁,3岁6个月时被家长发现异常,经某儿童医院专家诊断为轻度孤独症,伴随情绪表达障碍、语言表达障碍等神经性症状。笔者经过观察了解,发现其在绘画方面充满兴趣,画画时非常专注,笔者认为这是绘画教学介入治疗的切入点。通过观察和了解,笔者发现,小Z在绘画方面的题材非常有限,只专注于画火车,而且形状、颜色基本相同;在涂色方面偏重蓝色和紫色,涂色时非常随意,不会控制画面;存在画完就要把画剪碎的一种破坏倾向的重复性行为。
(二)确定案例研究的方法
1.对绘画作品进行编码
笔者对绘画作品中的观察、模仿、组织、颜色、控制、创造与绘画作品中的元素数量进行编码,得出作品的每项分数。观察指的是画面中反映出的被试对于所画之物的观察力;模仿指的是被试对于所画具体形象的逼真程度,即模仿力;组织指的是被试对于画面中物体的构图和形式平衡感;颜色指的是被试运用颜色的变化性、多样性、丰富性;控制指的是被试勾画物体形状大小、涂色的控制力;创造指的是被试对于一幅作品的新意与想法的创造力;绘画作品中的元素数量指的是一幅作品中元素的多少。最后统计每幅作品各项得分进行分析。
2.对教学记录进行编码
笔者收集教学记录进行编码。比如:教师的行为主要分为发问、引导、命令、表扬、阻止等;学生的行为可分为回应(回答、完全顺从、部分顺从、不回应、拒绝等)、身体动作(主动说话、离座、剪纸破坏、掰断、注视等)、情绪(笑、大笑)。
笔者通过对教学记录进行编码,统计每项行为的次数,并从学生回答与完全顺从两个方面计算出百分比,分析频率的变化。通过对次数与频率的统计比较,最终分析出结果。
二、绘画作品的分析
教师依次以涂鸦、尝试新主题、绘画与手工、房·树·人、剪贴画、表现自然、静物画与主题画等为绘画内容,引导被试在安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绘画活动。通过绘画活动教学的实施,共收集了53幅绘画作品。笔者根据绘画内容将小Z的绘画作品主要分为“火车”“单个主体”“摘苹果”“房树人”“主题画”五个系列,并从53幅绘画作品中,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选择了代表其主要变化的作品作为分析对象,随后开展分析。
三、绘画教学活动对孤独症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孤独症儿童认知的变化
从绘画作品及其分数(表1)可看出,通过合理引导,可以让孤独症儿童将被动认识转化为主动认识。例如:小Z最喜欢画火车,通过绘画活动,他由普通的火车延伸到画三角火车、和谐号动车。在同一主题画中,笔者引导其采取联想的方式逐步添加相关元素来完成,从而获取丰富的感知觉经验。小Z在主题绘画中画蜗牛,就会想到他非常喜爱的《极速蜗牛》这部电影,加深他的感知觉。
绘画活动可以让被试对于绘画物品大小、形状的控制力和涂色的控制力显著提高。通过感知觉的发展与控制力的提高,被试的创造力稳步增长,尤其是在主题画的训练开始之后,增长幅度明显。所以,绘画活动对被试的控制、感受、接受与反馈能产生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其认知的发展。
(二)孤独症儿童言语与非言语交流的变化
笔者从14次课中分别选择了代表早期、中期和后期的7次课程,从教师的发问、引导、命令等行为到儿童的言语回答、指令接受、主动要求、动作表现以及情绪方面都做了相应的编码,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
1.言语交流的变化
结果显示,被试在对教师发问的言语回答方面的频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主动言语行为中,小Z的主动性表达次数上升很快,而且越来越愿意主动表达想法、解释画面或提出要求。通过活动次数的增加,小Z与笔者交流愈发顺畅,并会主动提出要求并表达想法。
在自言自语行为中,被试的自言自语次数显著减少。从图2两条趋势相反的曲线可以看出,自言自语行为减少,主动(要求)说话的行为随之增加,被试更愿意对教师敞开交流的心门,逐步减少对自己世界的纯粹依赖。绘画活动对小Z的言语交流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2.非言语交流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前五次课,课堂顺从表现上升幅度较小,甚至第三次课到第五次课还有回落,但从第五次课到第八次课,顺从的频率大幅上升(图3)。这说明通过绘画活动,学生对指令和课程的接受度不断提高。
被试的非言语反应行为(注视)次数从第三次课后开始稳步增长(图4)。除此之外,被试和笔者的非言语交流还有见面主动靠近、主动握手、兴奋时击掌、引领笔者到房间、示范时愿意观看等。笔者可以亲身体会到,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被试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越来越习惯与笔者交流,与笔者的信任关系与亲近关系逐渐建立。综上,绘画教学活动对孤独症儿童的非言语交流方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孤独症儿童身体行为的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被试的剪纸行为存在明显改变。针对被试本身存在的喜欢把画剪碎的重复性行为,在研究之初笔者做了两种假设:第一,被试非常喜欢这种剪碎的感觉,这可能投射出其心理的缺陷;第二,被试除画火车外没有其他的主题可画,发展出“画—涂色—剪—剪碎”的程序。笔者采取了各种方法尝试让被试脱离这种重复性行为,最终取得成果。从图5看,前三次课,被试的剪纸行为很稳定,第五次课开始,剪纸行为消失。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其剪纸行为是一种逐步减少和脱离依赖的消失性行为。剪纸行为的消失对被试来说是否有利,笔者不做定论。绘画活动对孤独症儿童的重复性行为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但对被试的离座行为促进作用不显著。
(四)孤独症儿童社会性的变化
绘画作品中表现的元素数量(图6)的多少可以反映出被试对于身边关系或某主题关联性的注意与接受度。作品中的元素数量持续上升,说明被试主动接受并尝试了画面的丰富性与主题性表现。在后期主题画中发现,被试会主动建构画面的内容,乐于接受教师对其的引导。在主题画的表现中,小Z的组织、颜色、控制及创造得分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创造的分数增幅最大。绘画活动中主题画的训练对被试的社会性发展起促进作用。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绘画是儿童容易接受与掌握的一种干预形式,可通过绘画主题、材料、作品与孤独症儿童进行沟通交流。经过对作品与教学记录的分析讨论得出,绘画教学活动对孤独症儿童认知、言语与非言语交流、身体行为和社会性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陆雅青.艺术治疗 绘画诠释:从美术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2]格罗姆著,李甦译.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孙圣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缺陷及其早期干预研究的介绍[J].中国特殊教育,2003(3):68-72.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