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堂评价量表的设计与运用
2024-10-11孙备李贝贝
一、课堂评价量表的依据
1.评价量表的制订基于领会教学法的内涵
领会教学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比赛表现。基于领会教学法的核心概念与指向标准,在制订评价量表时应注重学生认知能力与兴趣的培养,采用“从整体开始教学到局部再回归整体”的过程,并强调战术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开始就“领会”到篮球的基本概况并较快地形成球类意识与战术概念。领会教学法是先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培养,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让学生在真实的比赛环境中体验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主要的运动技能并注重个体差异化教学。领会教学法会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教学,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较好的体验。
2.评价量表的制订基于教师的对篮球运动认知的理解
教师对篮球运动正确的运动认知是制订学生观察量表的基础。如,在“篮球传接球”教学中,量表内容可涵盖攻防双方,诸如针对进攻方“你的传球能否抓住接球者跑出空当的那一瞬间?”“接球者能否主动积极移动接应传球?”教师抓住空间创造能力与移动传接球作为评价要素制订了评价量表,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实践与归纳中领悟如何创造接球的空间,在什么样的时机下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传接球。量表中的每个维度既是基于教师对篮球运动正确的运动认知理解,同时也是课堂重点的直观呈现。
3.评价量表的制订基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
评价量表的内容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看得懂、想得通。教师对评价量表的制订更需要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这也符合领会教学法的特征,基于学生已有的运动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如,“篮球传接球”教学的评价要素为为学生创造空间的能力,通过加速与变速移动创造空间接应传球,那么就要基于学生有一定的防守基本功,能够做到基础的人盯人,知道合理的防守站位,能够兼顾球与被防守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学情基础,那么此量表的评价内容也将失去意义。正是基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教师才能够准确地提前预判学生最可能出现的问题,用量表的方式呈现,让学生自我归纳与领悟。
二、课堂评价量表的制订
篮球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动作的讲解与示范,如何将技术动作在篮球的真实情境中得以应用,是体育教师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领会教学法的内涵重点在于“领略、体会和理解”三个方面[1]。领会教学法是在基于学生已有运动能力水平之上,以学生的整体性认知发展为主线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2]。领会教学法在学生已有的运动能力水平之上,对学生运动认知能力与瞬时决断能力的培养。领会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合理的分组比赛,让每名学生乐于参与比赛,充分认识每项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以及配合,加强学生的临场判断与选择能力。评价量表不仅用于衡量学生的表现,还为教学提供反馈与指导。依据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评价量表不仅有效地帮助教师系统、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而且也可作为教学质量的保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如,“防守抢球(3传2抢)”中,可设计课堂评价量表(表1)。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3个组,两两对抗,轮流上场;每个小组都有可能是进攻方或防守方。表格中可增加多组学生栏,以将组间的情况进行对比。
传球成功次数多或防守盯人时漏人情况少即为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每一次移动接球,努力移动跑位或每一次防守尽全力盯紧跟紧移动的接应人,即为积极主动,竭尽全力。
三、课堂评价量表的使用
评价量表的价值在于学生通过自评与他评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归纳、总结、反思直到领悟的过程。因此,评价量表何时使用、如何使用需要教师慎重考虑。如,在“篮球传接球”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已经提前预设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前置的实战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暴露”问题。在之后的每个教学阶段,教师都采取了3组循环练习的模式,2组在场上比赛的同时,另外1组利用观察量表进行小组自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刚才在场上的表现,以及队友提出的建议进行自评。时间是不固定的,学生也许无法一次性对所有的内容完全消化,当下一次上场,可能只会出现一点点的进步,甚至没有进步,但是通过反复观察、讨论量表内容与上场体验,学生的表现慢慢出现了改变,也就代表学生消化吸收了量表中的关键点,这就是学生归纳与领悟的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间或者同学间的他评与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在比赛结束后,询问对手自己在参与过程中哪个环节做得好,哪个环节做得不好。观看比赛的学生可随时给下场休息的同学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方面促进学生进步。何时选择观察量表与评价、以何种方式进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效果好,就是一种选择,这也恰恰体现了领悟教学法的内涵,领会是一种对规律的认知,而非是一种固定的方式方法。这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场自我归纳总结的过程,以达到“领会”的目的。
学生的学习是一场不断汲取归纳总结与反馈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及时评价与指导。教师的单次指导如同教会了学生会做一道题,但是学生难以对其中的逻辑完全顿悟。而评价量表的出现,则给这道题的解答提供了一个公式,学生通过自我观察量表进行自评与他评,通过交流与合作,进行自我归纳与领悟,这就体现了课堂评价量表的价值与作用,课堂评价量表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我归纳、目标达成的方式,与领会教学法的内涵贴切吻合。更加凸显体育教育教学的育人价值,在教会学生技能技术的同时,更让学生主动思考,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廖玉光,殷恒婵.球类领会教学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水泉.领会教学法内涵及特征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7.38(4):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