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厘清知识与技能内涵 有效落实结构化教学

2024-10-11张晓军

中国学校体育 2024年7期

结构化教学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理解与掌握,激发体育学习兴趣,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期话题聚焦“篮球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共同研讨如何合理选择和设计结构性的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如何设计篮球专项体能练习,为篮球比赛做好体能储备等问题,通过研讨,参与话题研讨的教师针对篮球结构化教学的问题形成以下共识。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提升学练内容完整性的体验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从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角度,认真分析、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避免孤立、静态地进行单一动作技术、单一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注重采用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教学,加强学生对所学运动项目的完整体验和理解,提高学生在真实活动或比赛情境中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陕西郝永忠认为在选择和设计结构化的篮球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篮球技战术水平。确保教学内容既具有挑战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符合结构化教学的整体性、关联性和进阶性。

新疆蔡镇宇以水平四设计篮球大单元教学内容为例,把变向、变速运球,单双手传接球、发球,防守、抢篮板球等基本技术动作与行进间运球投篮、接球投篮、变向运球突破投篮等技术动作相互衔接,设计成多元的动作组合,并在每次课中都设计小型比赛或简化规则的比赛,强调在比赛中多运用所学的技术动作。

新疆谢兴隆基于动作、意识、组合、比赛等方面对该话题从理论内涵到实践操作给出了个人见解,并提出:让学生夯实所学内容,形成整体化思维,提升运动能力、比赛能力。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篮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改变课堂中单个知识点和单一技术动作教学,选择有关联的知识点和运动技术点的教学内容,即“学、练、赛、评”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和技术之间的连贯和衔接,提高学生对篮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力和掌握程度。

二、合理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实施建议中也指出“注重活动和比赛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在面临真实的活动比赛情境时能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河北吴雪松认为创设游戏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练篮球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篮球技战术的能力。在准备部分,多运用中小强度的脚步移动类游戏、控球类游戏、反应练习,使身体迅速进入运动状态,调动学生学练积极性,为基本部分的内容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基本部分中,采用大中强度的技术练习,包括控球游戏、传接球游戏、运球游戏、身体素质类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学练积极性,并对使用的游戏进行合理化的改造,以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安徽范莉莉认为创设篮球教学情境,旨在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参与度和兴趣,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篮球技战术能力。如,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时,创设“跨过小河”“连线木偶”“亲密接触”等生活场景,体验解决不同环节的易错动作。在“赛”的环节中,可以设计更接近真实比赛情境的组合技术动作的比赛。通过故事化教学、多媒体辅助、角色扮演方式、问题引领等策略,创设一个积极、互动和充满挑战的篮球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篮球技战术能力。

新疆邵龙认为,通过多媒体技术,设立Al情境,通过游戏结合多媒体的形式,设计跨学科情境。如,篮球传球落点与物理抛物线的结合;设计真实运动场景,如,设立裁判、计分、小组晋级等机制。

新疆吴昱斐以高中“半场人盯人防守”教学,采用练习延续递进方法,创设由简到繁的真实比赛有球和无球防守情境,让学生体验比赛中防守的姿态、协防位置、身位等。人盯人的防守情境化设计相对应的是进攻传切战术,这样更具有技战术专项化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比赛的能力,更适合高中学段的教学,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比赛中。

新疆魏刚认为,情境化的教学应该是以用为本,逐渐形成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杂的情境下进行学练和比赛,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水平二篮球运球教学中,设计“红绿灯”情境游戏,引导学生了Ep3jjvQVPbypCNxib3hprQ==解篮球的项目规则,提高控球的能力;设计“不能越雷池”对抗情境,限制学练区域、降低规则等方法,激发学生学练兴趣。

综合研讨教师的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等创设真实、复杂多变的学练情境,结合学情引导学生在对抗中改变规则及创设情境中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逐渐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的体系,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情况下的学练与比赛,提高学以致用能力。

三、恰当设计专项体能,提高项目学习效果

在篮球教学中,良好的体能是确保技战术学习和良好的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新疆贾云凤认为,体能是基本运动技能向专项运动技能过渡的手段之一,注重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敏感期,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反应能力、位移速度等,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还要注重多种体能学练与运用的整合,设计体能练习时不仅用于提升某一种体能,也要综合提升多种体能,如,体能游戏、运球折返跑、交叉跑、绳梯跑等发展灵敏性和反应能力,通过双手运不同大小或不同重量的球发展协调性。

山东李龙昊认为,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各水平段相对应的体能内容设计较为合理。

山东尹耀认为,篮球结构化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制订个性化的体能练习方法,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体能学练中取得进步。

新疆亓晓明分享了专项体能设计方法。如,在“篮球丛林探险”游戏中,设置障碍和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的自然环境中运用体能完成挑战。可利用互动式多媒体设备,在地面上投射出动态的篮球练习路线和目标,学生们追逐着光影进行体能锻炼,较大地提升了趣味性和参与度。再如,在“超级英雄篮球周”游戏中,学生可以装扮成自己喜欢的超级英雄,在一周内完成一系列与英雄能力相关的体能练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竞争意识。

新疆黄世界认为,篮球专项体能练习应结合跑跳传投等技战术进行练习,模拟篮球比赛而进行的体能锻炼,服务于篮球比赛,获得更好的运动表现。如,跳+跑+投:2名学生在罚球线上面对面跳球,跳到球的学生持球长传,未跳到球的加速快下接球投篮,传球学生快速下顺抢篮板球,球不落地算合格(模拟比赛中抢到后场篮球,2人配合所发起的快攻)。

综合研讨教师的观点,现行课程标准要求,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体能练习的设计需要考虑与教学内容关联性强的专项体能,同时不同水平段的教学设计符合学情的专项体能,重视体能练习手段和方法的丰富多样,这样更能让篮球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践行结构化教学,提升篮球教学质量

篮球结构化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应该在把握篮球知识和技能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剖析教材,结合学情,梳理和遵循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知识与技能条理化、系统化,设计组合型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设置整体性、关联性、进阶性的大单元教学,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篮球运动。

在课堂教学中,应配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在真实复杂多变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学练,在教学中体现“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赛、赛中掌握技战术,并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于比赛和实践中,能够解决复杂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篮球结构化的教学还应设计专项体能练习,让学生在课中提升身体素质,储备篮球运动应该具备的能力。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结构化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以达到学生学习的最大获得感。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晓军 [新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教研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