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基本活动体验 参悟宏观解题智慧
2024-10-10闫先进张建明
摘要:以试题讲评课为例,给出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通过经历基本活动体验,参悟宏观解题智慧,从解题的“术”中感悟数学学习的“道”,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良好心态.
关键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宏观解题智慧;重“术”;悟“道”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形式,它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现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更好地改进以后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怎样讲、讲什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常常众说纷纭.纵观目前的试题讲评课,依然大量存在缺乏二次加工处理,就题讲题、不加选择的现象,使很多良好的教学资源白白浪费.
我们知道,试题讲评具有诊断、纠错、示范、引领、鼓励、提升的作用.每次检测都是学习过程中的加油站,能起到提示和唤醒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评价结果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与提升空间,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教师要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原因,寻求改善教学的对策.”[1]
试题讲评要重视解题方法的分析,即“重术”,这是体验,是学生认识问题、获得方法的直接经历;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跳出繁杂的题海,而看到习题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性,即“悟道”.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试题的指向性功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落实解题教学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最近,笔者在全市范围内执教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杜集区九年级数学质量评价试题讲评”.以下是笔者的课堂流程和教学思考,现与读者分享解题教学中的“术”与“道”.
1 教学过程
1.1 统计归纳,以学定教
设计意图:试题统计归纳是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与提升空间,了解存在的问题,以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为内容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
如何能让学生在面对难题时不产生畏惧情绪,我们要从学生的考试心理入手,为他们创造一个熟悉的情境,唤醒他们潜在的知识储备,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试题进行进一步的改造与加工,直逼知识内核,营造解题的最近发展区.
常言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此,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定为掌握计算线段长的一般方法,形成解题策略.
1.2 两重境界,依术启智
1.2.1 勾股定理的双重境界
(1)直接应用: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各边长.
例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6,两条直角边的比是1∶2,求两条直角边的长.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知的直角三角形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形成过程,发现几何模型,体会方程结构在几何计算中的重要作用.“低起点”就是在接近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的地方开始探索之旅,增强他们解题的自信心.
(2)创造性应用:题中没有直角三角形,需要我们添加辅助线后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
例2如图1,在△BEF中,BE=BF=5,EF=2,求tan∠EBF.
分析1:如图2所示,过点E作EQ⊥BF,垂足为Q.在Rt△EBQ和Rt△EFQ中,设BQ=x,分别利用勾股定理把EQ2表示出来,从而列出方程,求出x,进而可以求出EQ,即可求出tan∠EBF.
分析2:在求出BQ之后,也可以先求cos∠EBF,再求出tan∠EBF.
设计说明:为了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型,笔者结合试题在例1的基础上设计了例2,它没有现成的直角三角形,需要利用化归思想通过添加辅助线,从而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模型.它们都是从学生反馈的试题中的问题提炼出来的数学模型.几何模型的建立以及方程结构的唤醒,将有利于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小步子”就是在学生学有所获的基础上,及时前行,形成解题的节奏感,感受解题带来的心灵愉悦.
1.2.2 相似三角形的双重境界
(1)直接应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比例线段,然后列方程求线段长.
例3如图3,在△BDE中,∠BED=90°,点A是线段BE上的一点,AO⊥BD,垂足是O,AB=AD=5,OA=3,求DE的长.
分析1:由△BAO∽△BDE可以求出DE.
分析2:在Rt△AOB中,可以求出sin B,同理,在Rt△DEB中,可以得到sin B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们显然是相等的,从而求出DE.
分析3:根据条件,可以利用BD,AO的长求出△ABD的面积,也可以利用AB,DE的长表示出△ABD的面积,显然这两种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
分析4:设AE=x,在Rt△ADE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把DE2表示出来;同理,在Rt△BDE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把DE2表示出来.显然这两种表示的结果是相同的.求出AE后,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
设计说明:本题意在现有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相似三角形模型,体会比例线段这种结构在几何计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借助于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发现线段计算中利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所反映出的边角关系,来完成线段计算的任务.
(2)创造性应用:题中没有我们需要的相似三角形,这时就要先添加辅助线再构造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比例线段列方程求解.
例4如图4,已知线段AC与OB相交于点P,AB=BP=6,OP=4,OC=8.∠COP=90°,求AP的长.
分析:显然,图中没有相似三角形,无法建立起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时我们就需要添加辅助线来构造相似三角形.
方法1:如图5,过点B作BQ⊥AP,垂足为Q,则Q是AP的中点,△BPQ∽△CPO,从而求出PQ(也可以用三角函数代换).
方法2:如图6所示,过点A作AQ⊥BP,垂足为Q.
易知△APQ∽△CPO,所以PQ/AQ=OP/OC=4/8=1/2.
设PQ=x,则AQ=2x,BQ=6-x,AP=5x.
在Rt△ABQ中,利用勾股定理就可列出方程求出x.
(也可以用三角函数代换.)
方法3:如图7,延长PO至点Q,使OQ=OP,连接CQ,则
△APB∽△CPQ,
从而得到AP/CP=BP/PQ.
而CP的长先由勾股定理求得,即可求AP的长.
方法4:如图8,过点A作AQ⊥AC,交OB的延长线于点Q.
易证BQ=BA.
由△PAQ∽△POC,可以求出AP.
(也可以用三角函数代换.)
设计说明:这里的例3、例4也都是从试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借助于这些模型,不仅为破解难题做准备,同时通过这些模型所隐含的解题方法,熟悉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策略,即归纳出解题中的“术”.上课时,教师不要“一言堂”式地“单向输出”,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由学生自主发现这些方法.
1.3 学以致用,真题显现
通过知识回顾,熟悉求线段长常见的基本模型及其基本方法,这时再让学生重新审视试题中出现的原题,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说明: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学生的兴趣来自于学习带来的成功感.上海市闸北八中刘京海校长曾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成功教育”理念.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品尝到的尽是失败的苦涩,那么他还有什么动力坚持不懈?本课所选的四道例题都不是试题中的原题,但却是解决试题的“必经之路”,是教师依据试题中出现的模型以及思维方法精心设计的“原创习题”.在学习这四道题之后,破解试题中难题的绊脚石都已攻克,这时再看曾经的拦路虎,就会产生一种柳暗花明、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提升解题的自信心,品尝解题成功的喜悦.
纵观上述四个例题的各种解法,都是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解题需要的图形,然后在不断求线段长度的道路上,求出我们所需要的线段长度.
因此,计算线段长的常用解决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类:以构造相似三角形为载体,利用比例线段求解.
第二类:以构造直角三角形为载体,利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求解.
1.4 盘点收获,自我成长
(1)通过本课学习,你学会整理试卷的一般方法了吗?
①按知识点(如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二次函数等)分类,整理出与重要概念相关的一般方法.
②按问题(如计算线段长、证明线段相等、求最值等)分类,整理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③按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分类,整理出解决各种题型的一般方法.
(2)通过学习,你能总结出求线段长的一般路径吗?
1.5 学以致用,反思提高
(1)以做过的一套模拟试卷为例,把错题按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2)结合今天所学,总结出计算线段长的一般规律.
设计说明:试题讲评课的作业不能仅仅满足于订正试题,更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归纳提升学习收获,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 教学反思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罗增儒教授说:“数学学习中发生数学的地方都毫无例外地充满着数学解题活动.”数学学习的最终归宿就是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由于问题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我们很容易跌入题海的泥潭难以自拔.如何才能让学生跳出题海,以“出世”的心态“入世”呢?
高效的试题讲评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以评定教,以评促学,真正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这就是说数学学习不能只满足于问题解决的“术”,更要从问题解决中提炼出高于具体方法的“道”.
2.1 “有”中生成
前一个“有”是指“看得见”,即解决问题时要发现题目中显性的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包括条件和结论.而“生成”是指“生长、拓展”,即把显性信息通过推理转换得到进一步有价值的隐性信息,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充分挖掘,做到举一反三.
2.2 “无”中生有
这里的“无”是指“看不见”,即题中没有直接给出有价值的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但这时的“看不见”并不是简单的没有和不存在,而是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无”,提炼出隐藏在背后的有价值的文字或图形信息.这里的“有”是指“做得出”,即在隐性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加工、提炼和创造,发现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潜在关系,构造适当的数学模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还需步步谨慎,最后达到“算的对”的结果.
由此可得,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流程(如图9):
看得(不)见想得到做得出算得对
在“看得(不)见”“想得到”“做得出”“算的对”这四个思维层次中,“看得(不)见”是认知起点,“想得到”是思维关键,“做得出”是统筹能力,“算的对”是最终归宿.
2.3 数学之道
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不是学生的分数,而是学生身心的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落实“双减”学校责无旁贷.古人说:上人用道,中人用术,下人用力.在茫茫题海中,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必须为学生点燃学习征途中的指路明灯.显然,“有”“无”的解题观是一种在具体解题之上的“高观点”,是一种哲学视野下的解题观,它不仅适合某一类题,更适合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它是在学生踏遍千山万水之后,内心抽象形成的一种素养、一种境界、一种自信,这种心态是自然的、平和的、通透的.
大道至简,明数学之道,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数学的思维过程,从具体方法中概括出一般原理[2].在学生经历的一次次头脑风暴后,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使试题讲评课给学生带来身心的“豁然开朗”,从“术”的认知上升为“道”的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章建跃.章建跃数学教育随想录:下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