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老欧
2024-10-10欧娜
老欧同志,一年不见,您好吗?
想来想去,叫您同志比较合适,您听着习惯,我也叫着顺口。咱们之间不像父女,更像战友,而且是那种交情很浅的战友。
仔细回想,37年来,咱们竟然一次正式的交谈都不曾有过。关于您的许多故事,我倒是记忆深刻。因为您总爱在两杯酒下肚之后,讲述您在高原的故事,重复一次又一次,不知道您是真不记得已经讲过了,还是想让我理解您对我的亏欠。我不忍打断您的慷慨激昂,每次都当新故事一样听。其实我耳朵早就听出了茧子。
那个时候我想,您不厌其烦地讲您的高原,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您为什么从来就不关心我这个女儿呢?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您随便问问我也好啊!我甚至一度怀疑您是不是我的父亲,怀疑您是否爱我。正因此,我也从不主动找您汇报思想,只是铆着劲儿想努力做出点成绩给您看。我们父女之间好像都在暗中较劲,仿佛谁先开口,谁就输了。事实上,我们都输了。
这一年,我无数次想对您说点什么,但我再也没有机会了,您也再听不到了。
这一年,其实我每天都在想您。有时候是有意识地想,有时候是无意识地想,有时候是被迫地想,但无论哪种想,想的时候心里都像针扎刀戳一样疼痛。我想您,不是那种女儿对父亲的思念,更多的是反思我们父女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几十年来,我就叫不出一声“爸爸”?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那天下午,您突然离世,因为高原后遗症。
当时,您正在屋里用手机高兴地给外孙女拍照,突然感觉胸口疼痛,您没有当回事儿,说躺一会儿就好了。可等救护车赶到时,您已停止了呼吸。我跑进家门,发现您的眼睛一直睁着。您是不相信65岁的自己怎么会突然离开人世,还是不放心妈妈、我,以及您疼爱的外孙女?
几天后的早晨,天光暗淡,我平生第一次参加了一个最不情愿参加的仪式——您的葬礼。
那天之后,我的世界没有了晴日。我没有想到,一个人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仅仅需要一个小时。这个人逐渐被人们遗忘,仅活在最亲的几个人心里,仿佛他从未来过这个世界。
那天之后,我还是我,我又不太像我。我还像往常一样吃饭、工作、睡觉。与人交流,偶尔也能挤出一丝笑容。如果我不说,没人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从前我对未来生活豪情万丈,随着您的消失,这种豪情也跟着消失了。这样的状态,或许就是网络上说的“躺平”。不过到了夜里,该躺平的时候我反而躺不平了,因为脑海里总是闪现您的影子,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但一样冰冷。回不去的从前和到不了的将来,足以令我辗转反侧,直到天明。
属于我们的回忆实在少得可怜,少到我需要回老家去寻找丢失的记忆。
遗憾的是,老家之行,我没有找到太多关于您的记忆,我感到十分悲伤,也许我寻错了地方,也许您的故乡根本就不在您的出生地四川邻水,而在您服役几十年的遥远的西藏。
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过您,其实小时候发生在我身上的许多事情我都没有告诉您。但是现在,在您离开一年之后,这件事情我想告诉您。
我上小学时,因为害怕,每天晚自习后都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外婆家外那条黑暗的小巷。您知道吗?有一次您从西藏休假回来,来接放晚自习的我,那天我是多么开心幸福啊!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人接我放学,而其他女同学,每天晚上都有父母接送。这事不能怪外婆,因为她年龄大了,走路不方便。
您接我放学的那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我也和别的同学一样,有了父亲的陪伴和保护。可惜那样的日子实在太短暂了,仅仅几天,您又匆匆回西藏去了。您的陪伴还不如不陪伴。因为您让我享受到的快乐是那样短暂,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消失了,我幼小的冰凉的心还没有被焐热就又开始变得冰凉,您给我留下的是漫长的孤独与委屈。
也许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怨恨您,开始变得叛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叫过您一声“爸爸”,一直到您去世。
您和妈妈都在西藏工作。未成年的我,后来只身一人去了四川温江的寄宿学校。宿舍条件很好,有座机电话。每次听到电话铃声响,我们都会抢着去接,都认为是自己父母打来的电话。
我也每次都期盼是您和妈妈打给我的电话,但每次我都失望,失望后来变成绝望。再后来,我开始恐惧电话铃声,恐惧到我会用手去捂自己的耳朵,但是电话铃声和同学跟父母通话时的笑声,却残忍地穿过我的指缝,一次次冲击我的耳膜。
我是女生寝室的室长。有一天,寝室里的两个女生发生了争执,惊动了生活老师,我因为不满不公平处理顶撞了老师。学校给您打电话,让您领走被退学的我。第二天您乘飞机回来,把我从四川接到了西藏。您为我的叛逆生气,而我却暗自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和你们生活在一起了,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可以团圆了。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甚至反而越来越糟。我在拉萨插班上学。高原反应及您对我的严格管教,让我更加叛逆。我开始逃课,而忙碌的您,一开始根本没有察觉到我每天都在逃课。后来有人向您“告密”,您才知道。
您悄悄跟踪我,在网吧堵住了我,我急忙躲进女厕所,反锁了门。您在外面大声吼叫,叫我马上滚出来。倔强的我,与您无声对抗。您一拳头打穿了厕所的木板门,把我揪了出来,给了我重重的一耳光。那是您唯一一次打我。我的心比脸还疼。
我足足一个月没理您,用无声抵抗您的无礼。我承认,从此我更恨您。但是我再也没有逃过课,学习也越来越好。我努力学习,唯一的目的,就为了跟您赌气。
后来,我考上了军校,又一次远离了你们。我心里很高兴,终于可以摆脱您的控制了。
上军校不久,我就开始各种不适应,因为管理很严,训练很苦,我偷偷哭了好多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给您发了一条短信,大概意思是:第二天如果没有见到您,我就要当逃兵了。到现在为止,我都不明白当时为什么要给您发那样一条短信,是因为想念您了?显然不是。现在想想,唯一的可能,就是为了让您着急难受。
第二天,您和妈妈出现在我的面前,您给我请了一天假,带着我玩了一整天,给我买了一些我想要的东西。我折腾够了你们,才答应不当逃兵了。
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给您惹过麻烦,直到硕士研究生毕业,直到去西藏任职。在您眼里,或者按您的要求,也许我并非一个优秀的军人。也许就为了证明自己,我学习和工作都十分努力,后来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还立过两次功。
老欧同志,您走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人这一生有太多突然、太多遗憾、太多猝不及防。现在我才明白,父爱是无声的、深沉的。
在我慢慢回忆起一些事情后,开始感到愧疚与自责。我现在才明白,天底下哪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女啊!这是我通过回忆、反思,才慢慢明白过来的。
比如,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土豆,炸的炒的蒸的烧的,只要是土豆,我都喜欢。上高原后,我每次休假回家,已经退役的您,都会给我炒土豆丝,我也都会吃个精光。但是当时您如果问我想吃什么,我一定会告诉您,我现在不挑食了,在部队什么都能吃,不一定非吃土豆。
您从来不问我,我也从来不说。我们父女之间就是这样,不习惯去交流,很少去了解对方内心的需求。不善交流,这是您的遗传,这点您得承认。现在,再也没人给我炒土豆丝了。
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会如您一样,早早在日历上把我的生日圈起来。无论我们在不在一起,您都会准时发来一句“生日快乐”。仅仅四个字,没有多余的一个字,这就是您的性格,干脆、不废话。您也会发在家庭群里,让所有的亲戚为我祝福。今年,我生日那天,再也收不到您的“生日快乐”祝福了。
翻看以前的家庭照片,我吃惊地发现,37年来,我们父女竟然没有一张合影。老欧同志,您说说,我们哪里像父女啊!其实您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嫌我丑的人,无论我是胖是瘦,在您眼里,我就是最好看的。爱美的妈妈曾经批评我不爱打扮自己,说我丑,您总是会第一时间大声反驳道:“哪里丑了?我看很漂亮嘛!”您的这句话,让我一直很自信。
退役多年,您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家里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是您整理收集,小到我的出生证、小学毕业证、团员证,您都认真收藏。您走了以后,我不得不学着您的样子,自己开始操心各类事情,将各类证件资料分档归类,但有时还是会找不到,就好像我现在找不到您一样。
退役后,您买了一辆小汽车。可是15年过去了,汽车里程表上显示还不足3万公里,我十分震惊,问您为什么买了又不开?您说从高原下来有眩晕症,担心开车出问题。
作为医生,我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如果我每年带您去医院做体检,也许您就不会那么早地离开我们了。其实我也提醒过您,从高原下来一定要注意身体,有几次我都给您在医院办好了体检手续,您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不愿意去。您对自己的身体太自信了,您就是这么倔强,我拿您一点办法都没有。您的自信与倔强,害了您。当然我也有很大的责任,作为女儿和医生,我也太粗心大意了,没有保护好您,我很后悔。
现在,每当我坐在您留下的那辆车的驾驶位上,都会深深感到自责。我常常坐在车里发呆,我想明白了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事。
您从西藏退役回到内地,我又去西藏服役,我们总是错过彼此,无形中使我们父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我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因为我在西藏,都是您帮我抚养孩子,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您走后,我从西藏回来,第一次去接孩子放学,第一次参加家长会,第一次陪她参加校外集体活动……同学们的家长见我很陌生,说:“以前都是爷爷,从来没见过你啊!”
我没有对他们说您已经不在了,但是那一刻,我心如刀割,深切地感受到您为我做了很多很多,您把对我的亏欠,都还给了我的女儿、您的外孙女。您一直在替我履行妈妈的职责,而我却一直在与您冷战、一直在抱怨您对我的亏欠。现在,我也在西藏,也不能陪伴自己的女儿,我才真正理解了您。您和我一样,不是不愿意陪伴孩子,而是因为无法陪伴啊!
今年中秋节,月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都圆、都亮。在这个最有家庭仪式感的传统节日里,因为您的离去,蒙上了忧郁的颜色。我独自站在河边,看着皎洁的月光,看着来往的行人。月圆之夜,有人在思念,有人在期盼,有人却留在了昨天。
老欧同志,谢谢您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唯一能报答您的就是:往后,我就是您,我的坚强就是您的坚强,我的快乐就是您的快乐,我会用您给我的眼睛去欣赏世界,用您给我的勇敢去笑对人生。
2023年10月
(转载自2024年第8期《北京文学》,有删节,原题为《悲伤是一条暗河》。作者为武警某部军医)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