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巾帼领航,乡村振兴的温柔力量
2024-10-09锦鲤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各地妇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妇联优势,凝聚妇女力量,发挥妇女作用,在常规工作中求创新,在机遇和挑战中谋发展,成果丰硕,亮点频现,快和小编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从“洁美家庭”的遍地开花到“妈妈禁毒队”的深入人心,四川省凉山州各级妇联组织以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幅家庭和谐、乡风文明、社会进步的美丽画卷。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四川省凉山州摘掉贫困帽子,圆了千年小康梦。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凉山州各级妇联组织奋力拼搏,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树文明新风、禁毒防艾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巾帼向美行,新风扑面来
在凉山州,一场以“美丽乡村行动”为引擎的变革正蓬勃展开,其中,州妇联引领的活动成为亮点。5年前,脱贫攻坚如火如荼开展之时,“洁美家庭”创建便应运而生,为凉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描绘了妇联的一抹亮色。为加强“洁美家庭”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州妇联连续3次印发“‘洁美家庭’创建集中攻坚工作方案”,通过建立动态报送机制、挂包责任机制等,鼓励家家户户参与到清洁整理中来。村民们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效推动了乡村家庭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乡村新风尚的形成。
全州妇联组织在凉山脱贫攻坚以及推进凉山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引导者和推动者,不断探索新方法,提出新点子,树立新榜样,也为“美丽乡村”行动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全州妇联系统依托文明新风工作队、妇女互助队、卫生健康宣传队、达体舞队、村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等基层力量,走村入户,深入宣传“洁美家庭”创建、移风易俗等内容。聚焦特殊困难家庭,手把手帮忙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确保创建工作全覆盖、无盲区。
在做好示范带动的同时,“晒”出“洁美家庭”。凉山州各级妇联充分依托新媒体平台,视频录制、开展比赛,推广“互比”模式,采取户与户比、村与村比、县与县比,让“洁美家庭”先进事迹深入人心。
“洁美家庭”,洁是根本,美才是核心。近年来,在以“洁美家庭”推动新风养成大战略中,凉山州妇联巧用了三大抓手。第一,通过家政的专业培训帮助妇女认知整洁整齐的标准,了解怎样才能达到较为标准的整洁整齐。第二,通过彝绣、电商、餐饮、好妈妈等培训,用现代生活浸润,让妇女和家庭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第三,在全州评选“金针绣娘”和“金家姐”,还有若干“最美母亲”“巾帼志愿者”等,通过榜样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励志故事,形成广大妇女群众可模仿、可学习的深层次文明。
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广大妇女的认可。“丈夫和儿子在外工作,我负责照顾家里,做点儿农活、养生态猪,一年能收入两万元。”梭梭拉打村村民莫色阿呷开心地说,“党的政策好,经常来给我们做‘洁美家庭’的宣讲,如今,家里更干净舒适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因为勤劳和坚持,村民马海车故莫家被评为了“洁美家庭”,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榜样。自己的家越来越好,马海车故莫想带动更多人一起:“让家里家外整洁有序就像我的脸面一样重要。以后我要带动更多姐妹弘扬社会风尚,为过上好生活而加油努力。”
2022年4月11日,凉山州妇联向全州各县市妇联发出《关于做好新风超市创建工作的通知》。“新风超市”是传递新风尚、新气象的窗口,它巧妙地将居民的日常善行与美德积累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实物奖励。在这里,居民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环境保护、家庭和谐等积极活动累积积分,用实际行动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了一种正向循环。居民的每一次兑换,都是对勤劳与美德的认可,让“洁美家庭”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家风正了,民风淳了,社风自然也就文明了。
目前,凉山州已创建“洁美家庭”98.5万余户。在此基础上,全州妇联系统创新性开展“洁美家庭”标兵、星级“洁美家庭”评选活动,进一步辐射带动广大家庭见贤思齐。随着工作的持续开展,凉山州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家庭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这也为凉山州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妈妈禁毒队”助脱贫,促振兴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20世纪90年代,凉山州的部分地区面临着毒品和艾滋病传播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妇女儿童群体,更易受到这两大问题的侵害。面对这一现状,凉山州上下齐心协力,开展了为期20多年的禁毒人民战争,将禁毒防艾工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凉山已成为禁毒先进地区并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将禁毒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同频共振。
凉山州妇联把握禁毒工作的难点、重点、痛点,在提升妇女儿童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筑牢禁毒防艾家庭防线,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禁毒防艾的浓厚氛围方面贡献了力量。
凉山是彝民族聚居地,凉山州妇联于2015年率先在10个村创建第一批“妈妈禁毒队”。“妈妈禁毒队”由村(社区)妇联主席牵头,乡村妇联执委和有号召力、热心肠的妈妈们共同组成,部分队员是曾经深受毒品危害家庭里的“妈妈”。
第一批“妈妈禁毒队”的成员尔古阿妈曾经目睹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因为毒品家破人亡。当“妈妈禁毒队”招募队员时,她毅然加入。“彝家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妈妈在的地方,家就在’。我加入禁毒队,就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认清毒品、了解毒品、拒绝毒品,不再发生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在全国妇联、四川省妇联以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妈妈禁毒队”犹如星星之火,在全州迅速发展壮大到570支,成员增加到25000余人,覆盖全州各县重点村落。有“妈妈禁毒队”的地方都建起了禁毒战斗堡垒—“妇女禁毒之家”。一“队”一“家”,宣传禁毒、配合禁毒、主动止毒、协助防毒,活跃在每一个角落。
妈妈们牵着姐妹们的手到各村各户把禁毒防艾知识送进家庭,宣传禁毒法规、普及禁毒常识,动员广大妇女群众看好自家门庭,管好自家人。妈妈们牵着孩子们的手,把禁毒防艾知识送进校园,用亲身经历和身旁案例,教育少年儿童增强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妈妈们牵着戒毒学员的手,把禁毒防艾知识送进戒毒所,用爱心和质朴的语言感召学员坚定戒毒信心。妈妈们牵着务工回乡青年的手,用亲情、法规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青年们远离毒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妈妈禁毒队”每月定期开展“一月一乡禁毒巡讲”“不让毒品进我家”和“面对面”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有的妈妈利用彝族特有的民间表述方式“克哲”普及毒品预防和艾滋病防治等相关知识,特别受老百姓欢迎;有的县妇联还创新宣传手法,拍摄禁毒防艾动漫宣传片,让“妈妈禁毒队”的宣讲更容易被群众接受。
妈妈们在工作中总结出“四必谈”:婚嫁前、丧事前、打工前、孕期中四个重点时间节点开展深入谈话,宣传吸贩毒的危害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意义。对于孕妇来说,毒品、HIV等危害因素不仅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更可能通过母婴传播给新生儿,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加强孕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和动态监控,是保障母婴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定期上报孕期妇女动态表,还承担着对HIV阳性孕妇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工作的劝导、对感染者进行帮助和管理等工作。
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禁毒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妈妈禁毒队”的协同助力下,凉山州毒情形势持续巩固好转,吸毒人员更是断崖式下降,国家禁毒委的相关领导对“妈妈禁毒队”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由于工作卓有成效,“妈妈禁毒队”模式在凉山得到了党政支持大力推广并连续几年获得省、州两级相关单位多次表扬。
(感谢四川省凉山州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