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诗意过中秋
2024-10-09愈之
我带着孩子参加中秋节亲子活动,细品传统文化的韵味,留下了一段温馨而美好的家庭记忆。
每年中秋,我都会换着法子将它过得生机勃勃。去年,我带着儿子穿上汉服前往福建省泉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参加由泉州市妇联举办的“桂香浮月影 国潮话中秋”活动。儿子和我一起学习与中秋节有关的传统习俗,动手制作了月亮灯和桂花蜜,感受到藏在传统文化中的美好。
“中秋节,月儿圆,月圆人圆家团圆……”伴随朗朗上口的《寄中秋》童谣,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老师让孩子们根据知识储备,描述中秋节特点,大家纷纷说:满月如镜、家人团聚、品尝月饼……老师讲解中秋节文化含义:“受自然因素影响,中秋夜的月亮特别圆。满月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家人团聚,故中秋节成为团圆佳节。”
紧接着,老师用指示棒轻轻指向展板上的图画,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其中,“吴刚伐桂”最受孩子们欢迎。传说,吴刚犯错误,被天帝罚到月宫砍伐一棵桂花树。可是,无论怎么砍伐,它都会生长出新枝叶。每到中秋佳节,桂花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吴刚知道人间没有桂树,就想办法把它的种子传到人间,让大家感受桂花的美好。渐渐地,人们用“桂月”“桂宫”“桂魄”等词来指代月亮。
在国潮体验活动中,我们利用桂花、柠檬、冰糖、蜂蜜等材料制作桂花蜜。儿子对此很不解,举手问:“为什么中秋节要制作桂花蜜呢?”老师笑着回答:“在中国文化中,桂花象征家庭和睦。中秋节喝桂花酒寓意家庭美满、生活甜蜜。但小孩子不能饮酒哦。”
制作过程中,儿子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朵桂花凑近鼻尖,使劲儿闻了闻,脸上随之浮现满足的神情:“哇,好香!”我看着他满脸陶醉,不由想起童年一段往事。10岁那年,妈妈在家制作桂花糕,我也曾像他这样,小心地嗅着桂花香气。与他分享这段回忆时,他眼睛亮亮的:“妈妈,你是不是想念外婆了?一会儿我们把桂花蜜送去她家里吧!”我微笑点头。
随后,我们有说有笑地往玻璃瓶中添加桂花、冰糖和蜂蜜。我拿起一片柠檬,酸甜的香气顿时在空气中弥漫。我正要将它放进瓶子中,儿子却捏住鼻子,一把夺过瓶子,皱眉说道:“我不喜欢柠檬的气味,酸酸的,不好闻。”我轻轻揉了揉他的头发:“可是,外婆喜欢酸酸甜甜的味道,你不是要做桂花蜜送给她吃吗?”他一愣,随后,他接过我手中的柠檬,放入玻璃瓶中,还不忘拿起小勺子轻轻搅拌,让材料的味道充分融合。
眼看桂花蜜即将制作完成,儿子却不小心多倒了蜜糖。我看到他眼中的慌乱,建议再适度调配分量。他犹豫片刻,与我一起行动起来。这一回,他每一步都很小心,认真得就像一位制作精美艺术品的匠人。
经过努力,桂花蜜制作完毕。盖上瓶盖,只见透明玻璃瓶中,桂花花瓣层层叠叠,柠檬片若隐若现,未完全融化的冰糖块在阳光照射下,如同小宝石,金色蜂蜜将这份美好紧紧包裹,整个玻璃瓶子透出一种清新的美感。儿子对它爱不释手。
在制作月亮灯的环节中,儿子毫不马虎,一直嘀咕要把它送给外公:“外公外婆都有礼物才公平。”
夕阳西下,在回程路上,儿子贴心提醒我要给外公外婆买月饼。看着他乖巧的模样,我满心欢喜。聆听中秋故事,动手制作桂花蜜和月亮灯,儿子对蕴含在中秋节里的团圆寓意有了更深的认识。
(感谢福建省泉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