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4-10-09杨晓丹柯颖莹李福山

大学教育 2024年18期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我国研究生教育已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的基本格局。专业学位的发展重在破除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应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重点突出工程实践性教学,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建设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文章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积极探索构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专班的形式,创新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构建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产教协同育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范式。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8-0125-05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坚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以强化两类学位在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的差异化要求为路径,以重点领域分类发展改革为突破,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1]。

2022年,我国在学研究生达365万人,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专业学位授权点总数由10年前占学位授权点总数的37.6%提升至44.2%,其中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增长3倍,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2.29%增至2022年的56.4%[2]。2022年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改变了过去专业学位类别目录是学科目录附表的呈现方式,将主要知识基础相近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统筹归入相应学科门类,这一变化,凸显了两种类型人才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较于学术学位起步较晚,当前,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进一步扭转,两类学位同质化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需深入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分类发展,以进一步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进一步凸显研究生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2]。

当前经济社会对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更加多元,特别是对面向实践创新的专业学位的需求日益旺盛,对我们深入进行供给侧改革形成了牵引,也形成了倒逼[3],专业学位的培养链条如何深度融入行业产业,已成为改革探索的主要方向。当前,产教融合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探明产教融合的机理,开展产教融合的机制设计、加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4]。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

由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起步晚于学术学位,社会上产生了诸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不及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含金量低于学术学位”的误解。然而,事实上两类学位的差异仅在于人才培养类型不同[5]。学术学位培养突出基础性和理论性,重点探索科研原理,研究本质规律,创新实验方法;专业学位培养以技术应用和解决工程问题为导向,在适当进行科研训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以理论研究的“高、精、深、尖”为培养目标,提倡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在真实工程场景中实施案例教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行业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其均衡分类发展是未来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方向。

(二)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

尽管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已明确区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但在招生、培养、毕业等具体环节中,两类学位仍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发展现象。部分高校仅在招生考试科目、部分课程及毕业要求上进行了区分,而在培养过程、形式及核心内容上,仍主要沿用学术学位的模式,缺乏实质性的差异。尤其是受传统观念和偏见影响,专业学位的建设与特色发展未能取得显著突破。研究生复试选拔中,两类学位区分标准模糊;培养过程中,应用导向不足,实践课程流于形式;论文选题缺乏实际工程支撑;毕业要求趋于一致,缺乏差异化。未来,需进一步完善两类培养类型的分类发展,在培养定位、机制、过程及模式上强化区分。学术学位应坚持高起点,聚焦博士学位授权点布局,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与平台,深化科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专业学位则需紧密对接行业需求,致力于培养行业产业急需的卓越工程师,依托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及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强化实践导向教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三)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缺乏有效引导及长效机制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专业性,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是重要的战略途径和有效举措,是解决学校教育与业界真实场景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6]。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两大独立系统,在共同价值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政府、企业及学校等多方协同作用,实现有机融合与共生发展。这一过程构建了行业、企业与学校间的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演化与价值共创的有机整体[7]。然而,当前校企合作虽覆盖面广,但缺乏深度,且有效引导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8]。具体而言,企业方面,其参与合作的内在驱动力不足,部分企业仅因招聘需求而加入,导致投入成本相对有限。同时,学生实习多集中在假期或课程实践期间,实习时间短,加之学生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企业提供的实践岗位较为单一,工作内容简单,导致企业实际参与培养的程度不高。学校方面,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难以深入参与项目研发和技术攻关工作,导致实践多停留于表面形式。此外,学校在学生企业实践方面的监管与评估机制尚不健全,对企业专家的资质认定也缺乏统一标准。这些都影响了校企在合作项目中的深度融合。尽管政府持续力推产教融合深入发展,但各方因理念差异导致难以达成有效深度合作。因此,当前急需探索并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模式及内容,以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与实践

本文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探索构建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独具特色的集成电路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以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专班为模式,积极探索导师队伍、课程方案、实践形式、论文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福州大学全力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定制化培养契合企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坚持“寓学于研,以研促产”的理念,实施学生培养、课题研究、促进就业的“捆绑式”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构建集成电路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9],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下,集成电路是贸易争端、技术封锁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芯片的研发与生产面临“卡脖子”困境,其核心技术——集成电路成为突破的关键。因此,加速培养掌握集成电路领域先进技术的高端专业人才,是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技术自主的关键途径。为此,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携手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芯微公司),共同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旨在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参与协作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新范式,以企业实际技术攻关为切入点,整合校企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平台的高水平合作融汇创新,实现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突破和人才培养。

(二)成立“瑞芯微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联合培养专班,确定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专班项目是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结合国家重大、重点工程项目,与福建省重点行业、创新型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的“定制化产业人才培养项目”。为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福州大学特制定出台了《福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专班项目实施办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率先试点成立了集成电路专业“瑞芯微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联合培养专班(以下简称专班),将成体系的校企合作教育改革成果融入专班人才培养,构建“研究性教学+实践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全方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专班实行“双向选择”招生模式,学校层面给予专班特定的招生指标,学院层面面向集成电路专业学生通过企业宣讲、校企联合专家组面试等流程和形式,考核遴选一定数量优质生源成为专班企业定制化培养对象。建立“校、生、企”多方合作互利共赢的专班运行机制,专班学生可享受企业提供的定期定额生活补贴,同时设立企业专项学业奖学金,用以奖励按期修读完成核心学位课程且成绩优异者。每名专班学生配备一个与企业技术研发相关的横向开发课题,课题经费由瑞芯微公司承担。在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内,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课题,实现对研究生的针对性培养,推动学生能力提升,助力企业技术攻关,同时鼓励导师向“双师型”人才发展。学生需与瑞芯微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直接进入瑞芯微公司工作,就职至少一年,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而且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效率。

通过这种订单式的产教融合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实际工程项目、融入实际工作环境,加速其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同时也有效培育出高科技产业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配备校企联合指导“双导师”队伍,让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研究生教学、培养及管理

依托校内外双平台,实施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的培养模式。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行校企联合教学,福州大学主要负责基础理论教学,企业负责技术前沿讲座及工程实践课程,双方协同完成教学任务。专班配备一支以“首席校内导师+首席行业产业导师”为核心的高层次导师团队,团队成员包括1名首席校内导师(来自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高水平教授)、1 名首席行业产业导师(来自瑞芯微公司的高水平专家)及若干名高水平的校内和企业导师。企业导师严格按照《福州大学校外合作导师管理办法》遴选,要求候选人具备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对所指导的专业学位领域有深入了解,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经学校审核通过后,企业导师需参与学校组织的导师培训,以掌握研究生的培养特点与要求,确保能够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导师团队近五年须具有与项目主题高度契合的国家级、省部级或行业产业重大重点课题,课题经费充足,能充分满足研究生培养的各项需求。每名专班学生均配备一位校内导师和一位企业导师,实行全程导师组指导制度,由校企双导师共同承担学生的学业指导、科研训练和企业实践等任务。校企双方导师依据技术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协同制定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和论文课题。企业导师可根据岗位实际技术需求,指导研究生选修与项目高度相关的专业课程,以针对性地强化其专业基础。同时,研究生的论文选题须以工程项目为背景,直接挂钩企业项目实际,使学生在课题研究初期即融入企业研发,从而深入了解企业运行模式和市场需求,激发其科研热情,推动成果导向的研究进程。校企双方组建创新科研团队,围绕各重点研发项目,定期召开小型学术论坛,交流科研成果与进展,促进跨学科交流融合,以加速项目进程与科研难题的突破。

这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共商共建运行机制,不仅确保了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还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共赢。它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度融合与协作中培养人才,于共同开发中催生丰硕成果。

(四)创新研究生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论文评价体系建设

结合专班研究生培养特点,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着力调整原有课程体系,制定了具备行业特色、符合产业需求的定制化专班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课程体系包括培养基础能力的公共必修课、数学类公共限选课,提升职业素质的职业素养类公共限选课,强化专业技能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类的学术活动和专业实践等模块。区别于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专班依托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的授课模式,实现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技术应用。专班的专业必修课增设了由企业导师及高级工程师主讲的企业定制化课程,如数字IC工程设计与验证和模拟IC工程设计与验证,这些课程紧密融合企业复杂工程问题。同时,校企双方共同打造了相关领域的重大专题研讨课及前沿交叉课程讲座,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推动课程学习向深度探究、互动实践、交叉融合的新阶段迈进。在专业实践方面,专班研究生须深入企业或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参与为期至少1年的工程实践。实践指导以企业导师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技术创新、团队合作及组织协调等能力,实践类课程学分为6学分(占总学分的20%左右)。实践结束后,学生须依据《福州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撰写专业实践报告,确保实践成果能切实助力企业的生产与研发活动。此外,根据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技术特点,专门设立MPW(Multi⁃Project Wafer,多项目晶圆片服务)环节,要求每名专班研究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一次MPW实践,相关费用由企业全额承担,这大大缩短了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上岗实操的过渡时间。同时,福州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五不唯”精神,结合集成电路技术特点,革新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由原来“必须发表一篇三类以上论文”修改为“由校企导师和行业专家联合组成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水平进行评判”,综合评估学生的实践技术掌握度、工程项目参与度、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作为毕业要求的主要衡量标准,不再单一侧重于论文发表数量或级别。

这些举措在制度上保障了专班研究生培养的特色,通过设计工程导向鲜明的课程体系、开设与实际应用接轨的企业定制课程、在专业实践环节设置真实工程场景锻炼、破除“唯论文”的毕业标准评价体系,有效保障了以应用牵引为特色的企业定制化专门人才的培养。

(五)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主要成效及示范引领作用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携手瑞芯微公司共同建立了集成电路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该基地依托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拥有超过7000平方米的科研空间,内含1000平方米的千级净化实验室,并配备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该基地直接服务于福建省全省集成电路产学研单位,提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专业人才培育等全方位公共服务。至今,该基地已成功向产业界输送了800余名优秀的集成电路本硕毕业生,并为省内单位提供了超过2000人次的IC设计人才实训,定制化培养了数十名专班的企业专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双方持续加大资金、人力及设备的投入,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包括承担国家重点项目9项、国家基金项目32项,获得省部级奖10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与瑞芯微公司联合申报的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于全新64位、8核处理器的移动互联终端SOC芯片的研发与应用”的标志性成果“基于64位8核处理器的移动互联终端SoC芯片”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些合作项目不仅丰富了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内容,还成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平台。

未来,基地将积极对接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推动与区域内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及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与互动,共同构建高水平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与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此举旨在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培育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并有效推动学生就业与创业。同时,基地将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并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为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三、结语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牵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国家设定的战略性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福州大学依托福建省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产业优势,多维度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新模式,通过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试点企业定制化专班、强化双导师团队、创新实践能力课程体系及改革论文评价体系等措施,全力打造专业学位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全面推进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EB/OL].(2023-11-24)[2024-03-2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12/content_6922068.htm.

[2]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两类学位分类发展同等重要[N].光明日报,2023-12-20(8).

[3] 朱英杰.挖掘专业学位的办学优势是大势所需: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商文江[N].人民政协报,2023-12-27(9).

[4] 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81-87.

[5] 钟秉林.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写在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颁布之际[J].教育研究,2022,43(9):98-106.

[6] 仝月荣,陈江平,张执南,等.产教深度融合 协同探索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194-198.

[7] 金蕾.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2):71-73.

[8] 周远,牧士钦.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精准化理念与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2021(10):104-108.

[9] 陈忠.培养“创芯”人才 探索“强芯”之路[EB/OL].(2020-12-15)[2024-02-25].https://www.cena.com.cn/semi/20201215/109830.html.

[责任编辑:梁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