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4-10-09常宁黄尊地
[摘 要]文章基于“三全育人”的要求,为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轨道交通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策略,以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与制动课程为例,从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目标的融入、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体系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专业知识点和课程思政融合实践探索,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为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课程思政;专业课程;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8-0120-06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高课程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1]。
为加快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新格局,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让专业课教学成为育人的“主战场”[2],国内众多高校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课程思政实践和探索,五邑大学近些年也一直在倡导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在校内掀起了一股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
本文以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为背景,探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思政实施策略。通过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与制动课程,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提取及融入方式,在阐明课程知识点和内涵的同时,实现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引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层思考,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以求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
一、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教育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一个具体渠道、落脚点[3]。经过几年教育教学实践,在专业课程中落实思政教育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需要提升和改进之处。
(一)教学环境与教师意识需提升
欲得课程思政建设之全功,教师意识必须先行[4]。现阶段,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教育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与专业教学关系不大,一些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仍然流于形式,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教学依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未能做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难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二)课程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需统一
原有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目标设置较为侧重学生知识学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对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素质的提升,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两者关联度不够,教学方法存在欠缺,专业知识与思政理念没有融会贯通,思政育人功能未能很好显现。
(三)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与融入需改进
当前,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稍显生硬,且各章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政点相对独立。随着专业课程不断拓展、思政教育不断深入,教师需随时更新和挖掘新案例资源,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持续提炼思政内涵,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以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四)课程目标考核与思政评价需完善
现阶段,课程考核侧重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未将思政教育纳入考评体系,或思政育人效果考核方法较生硬,无法全面有效地对学生综合素养、价值塑造等成果进行考核。课程目标考核与思政素养发展评价还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模式。
二、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一)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意识和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高校要营造“三全育人”的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施全方位教书育人,教师要从思想上意识到思政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根本目标[5],充分认识到在专业课上进行思政教育不仅不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会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
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刻理解教育的意义,深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等。高校要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和探索课程思政,通过开展经验交流、集体备课、教学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积累思政素材、调整教学策略,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思政氛围,以间接的方式将思政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并传递给学生,实现多样化、嵌入式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
(二)重构课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组结合学校定位、专业特色、行业发展和学生需求,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交通强国为己任,培养轨道交通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理念,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以行业发展为背景,结合课程属性,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诸如铁路文化情怀、时代责任、工匠精神、安全使命等丰富广泛的内容,开发具有学校、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育内容,并作为课程讲授的重要内容和学生考评的关键指标。
(三)提升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的实现关键在于课程思政的融入程度及融入方式。围绕课程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的培育目标,以及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有时代担当的轨道交通技术型人才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合理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内容,把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等经典思政案例和创新创业教育案例融入教学设计。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组织方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竞赛三者相互关联,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融合。
(四)丰富考评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结合课程思政内容,将课程思政考核融入课程考核中,围绕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这个中心,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中渗透的思政教育元素的领会情况[6]。考虑到学生思想启迪和价值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课程思政评价应不仅仅局限在一门课程的考核中,需动态监测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的发展情况,通过课程群的考核,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程度和价值塑造的成果体现,综合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
考评方式应多样化。专业课教师应结合课程作业、团队任务、学习心得等考核方式,立足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评价,同时考虑学生对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评价,以及其他同学、辅导员等对学生行为、言论等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发展情况的评价等。
三、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将课程与轨道交通发展、高速铁路制动技术先进成果、新时代铁路榜样人物密切联系起来,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等几个方面,提炼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以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与制动课程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融入思政元素。
(一)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
以榜样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在教学中介绍学术前辈、学科偶像、新时代铁路榜样人物典型事件,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勇攀高峰、严谨治学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力宣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实践创新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不断奋斗。
(二)将职业道德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课程实践环节,明确未来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性质,展示行业规范,让学生知晓行业性质,熟悉工作范畴,提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增强行业认同感,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三)将创新思维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采用讨论式和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以团队项目的方式完成课程任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意识。
(四)将先进成果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结合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先进技术成果,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为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课程组从教学目标确定、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实现、评价手段等出发,多方面、立体化地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下面以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与制动课程中的一节课程内容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程目标确立
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与制动课程重点培育学生的求真务实、实践创新、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以期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有时代担当的轨道交通技术型人才。
基于布鲁姆模型的层次教学策略,针对课堂内容,精选案例,串联新时代铁路榜样人物故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价值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互动与实践,设计贯通低阶认知和高阶认知的教学方案,达到思政价值构建的目标,实现认知均衡强化。具体课程目标见图1。
(二)课程思政融入
专业课程是实现思政教育的载体,思政教育是专业课程育人的目的之一,应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各教学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内容“一体两翼”,以专业教学为主体,人物故事、技术发展为两翼,通过宣传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先进技术成果,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以求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更好地实现课堂授课目标[7]。本节教学从以下七方面入手,将思政育人融入专业课程(见图2)。
1.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播放列车制动失灵事故视频、结合展示早期由于制动阀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的各种事故案例,让学生充分理解制动系统对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意义,引出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没有安全,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铁路部门总是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学生作为未来的铁路人,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2.培养主动思考意识
通过向学生介绍轨道交通史上重要发明创造的案例,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意识。比如,向学生介绍乔治·威斯汀豪斯的故事——他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作者,能从生活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思考、实践,最终发明了空气制动闸。以此鼓励学生面对一个貌似神秘的未知领域时,不要畏难,踏实做事,最终可以取得成绩。
3.克服畏难情绪,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向学生介绍实际工程中克服难题的案例,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中讲述工程师如何克服直通式空气制动机的缺点并将其应用在高速动车组上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铁路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鼓励学生,作为未来的工程师,要领会这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心路历程,要树立创新意识。
4.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通过展示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历程,体现国家的科技和工业水平、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让学生在“中国新外交名片”中学习中国高铁从“赶超”到“领跑”的创造和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其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其学习动力。
5.增强行业认同感、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感
通过介绍我国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阶段轨道交通制动技术的先进成果等,提升学生对轨道交通行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感。
6.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带领学生充分利用学院实训基地,理论结合实践,团队合作完成课后作业——制动系统设计,促使学生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7.弘扬高铁工匠精神
通过要求学生课后线上自学新时代铁路榜样人物系列视频,感受榜样身上的工匠精神,大力弘扬铁路人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让学生明白“铁路人”就是要有不怕苦、不怕累、勤勤恳恳、乐于奉献的铁路精神。
(三)课程目标实现
结合上述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融入点,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提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思政素材,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将轨道交通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达成专业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的双实现。
(四)课程考核评价
采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实现思政认知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设计。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回答课堂或课后思考题的情况,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通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整体方案设计、高阶能力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发展和思想政治素养进行全方面考核,并采用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量。增加创新报告和学习总结两方面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责任感、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达标情况,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在项目实践中,考核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对铁路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的践行程度。同时,考核学生在实践中是否表现出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勤奋、刻苦的求学态度等。
(五)教学成效
在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将专业学习、学科文化、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从学术前辈、学科偶像身上汲取力量,更加了解行业发展前景,明确行业性质、工作范畴,增强行业认同感,明确学习目标,提前规划个人职业发展方向。
五、结语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可以实现学生价值塑造,也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和探索课程思政,不断提升自身思政教育素质,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采用恰当的方式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堂。本文立足轨道交通行业,以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与制动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设立、教学内容设计到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成效等几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推进了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伦理价值培养等方面目标的达成。课程思政建设不是某一门课程的任务,需要在专业内形成协同育人的局面,随着越来越多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建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静. 我国主流媒体新闻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以英语新闻报刊选读课程为例[J].传播与版权, 2023(2):101-111.
[2] 程钢,彭密.“课程思政”视角下“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23):141-143.
[3] 孙秀云,黄中华,田爱军,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20(11):135-137.
[4] 张海军.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及推进策略[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1):21-26.
[5] 马明飞,姜智颖.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海洋法”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49-52.
[6] 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 思想理论教育,2021(3):25-31.
[7] 常宁,黄尊地.基于“慕课+云班课”的混合式金课建设与实践:以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3,9(16):81-84.
[责任编辑: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