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人才培养视域下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教改研究
2024-10-09彭佳琪
[摘 要]新质生产力强调培养和汇聚能够驱动高技术化劳动资料和对象以及熟练运用新型生产工具并催生创新生产价值的人才力量,以迎接和引领新一轮技术变革。在新质人才培养视域下,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基于FD⁃QM标准,重新审视学生主体性,对课程进行深层次的调整与优化,突出“以人为本”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课程通过建设跨领域教学团队,整合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和前沿的新媒体技术,提升教学内容与课程活动的前瞻性、应用性。同时,课程密切对接产业实际需求,关注技术的具身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渗透素养,提升其掌握和驾驭新劳动工具的能力。课程持续聚焦于培养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新质人才,以期通过这些探索,推动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质人才;FD⁃QM标准;新媒体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8-0044-08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强调“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人才是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智力来源,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2]。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新质人才培养担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它要求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创新思维、跨学科交叉合作及实践技能的培育,确保学生能够敏锐捕捉并快速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时代特征;另一方面,高层次创新型的新质人才是推动各行业健康发展和实现社会价值的关键力量。新媒体专业课程不仅要回应教育系统内部对新质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而且要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构筑的新型生产模式和市场环境,重新审视和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以培养出能够推动产生创新价值的新质人才。
一、新质人才培养视域下开展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教改的意义
工业时代将知识体系划分为以概念体系、思想推导为主要特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以数学为基本语言并形成符号化体系的自然科学两大领域。1959年,英国学者、物理学家斯诺发表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割裂问题[3]。在我国,随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元宇宙、新能源、量子计算等尖端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两种文化的割裂”所表征的知识观差异日渐显著,不仅反映了两种知识体系的分歧,而且凸显了传统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日渐加剧的矛盾。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恰恰要求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壁垒,倡导跨学科、跨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能够驾驭多元知识体系、具备复合型素养的新质人才。基于此,新质生产力将带动建设成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质人才培养范式,这对新媒体教育领域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质生产力反映了教育领域与时代变迁相融合的特征,它不仅倡导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而且强调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精神互文性。新质生产力旨在通过多维度的整合,促进知识的创新演进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紧密对接。教育的改革理路在与时代发展的相互作用中展示了对知识传授与社会发展趋势之间关联的深刻理解。在新质人才培养框架下,传媒教育的本质被重新审视,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旨在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产品化、数字化思维方式,使传媒教育体系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对教学设计的改革不仅是对传统教学范式的继承,更是对学科知识体系的重构与创新,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新媒体行业发展与学科教育相融合,更好地回应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需求。
新质生产力展现出人才培养与新兴领域日渐紧密的融合态势,体现了对前沿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深度追求,其倡导的是具有先导性、引领性、创新性的教育范式。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是一个跨专业、跨学科的新兴方向,其在内容创作、版权保护、平台运营、项目管理、前沿技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面临众多困惑与迷思。然而,尽管存在挑战,新媒体依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其核心动力在于持续创新。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新媒体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内容创作与传播技能,而且要对用户和产品有深刻的理解,包括具备敏锐的“网感”、市场洞察力以及较强的产品思维、用户思维,这也是新媒体人才培养中创新理念的核心所在。在此背景下,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基于FD⁃QM标准的教学设计改革研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课程教学改革从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评估管理等维度展开,经历了全面的重新构建,拓展了教学思路和视野,超越了单一维度的课程研究,在改革的基础上搭建起一个顺应新质人才培养需求的应用型教学框架。
新质生产力诠释了课程体系与产业前沿动态的密切关联性,它敦促教育者关注人才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明确指出新质人才应具备跨领域、多元化的技能组合,由此推动课程体系实现持续迭代,确保教育内容的时代贴合性与前瞻性。新质人才的培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新媒体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应当着力于加强教学实践环节,通过项目导向学习、实习实践和案例研究等方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知识获取与技能培养、教育过程与市场需求的双向对接。鉴于新媒体行业具有快速迭代的特性,从业者须具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因此,新媒体教育体系需要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确保培养出的新媒体人才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职业技能要求,而且能灵活应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在新质人才培养背景下,新媒体专业课程需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的优势,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为基础,致力于培养能够坚定“四个自信”的综合型新媒体人才。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注重把握时代特征和学科发展趋势,持续探索更为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二、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教学现状与学情分析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驱动着媒体格局与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与重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聚合平台等新兴应用与业态的不断涌现,不仅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范式,更催生了受众与媒体间互动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媒体专业课程扮演着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角色,承担着融合技术创新与人文素养培育的关键任务。然而,面对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市场的动态需求,新媒体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了若干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以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为例,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维度。
(一)学生对教师引导过度依赖
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是一门专注于高层次学习者的新媒体专业课程,涵盖了传播学理论、新媒体产品设计理论、新媒体营销理论和新媒体项目管理理论等多个核心领域。该课程旨在回应新媒体行业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在新媒体产品设计构思、策划、执行与管理全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和关键技能。在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系统构建一套横跨新媒体产品设计逻辑、项目管理流程及实战应用策略的知识体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新媒体行业实践案例进行有机结合,以求通过实例解析、模拟演练等教学手段,有效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拓展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范式中,教师的讲解往往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多采用单向的知识传授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系统地传递知识,但也可能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引导,影响其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对新媒体领域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深入理解与探索,对其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行业变革需求的潜能挖掘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度改革,构建更加开放、互动性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潜能。
(二)教学团队结构较为单一
当前,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的架构呈现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间的结构性断层现象,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现有课程架构倾向于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解析,与行业实践需求相匹配的实务导向较弱,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定位上的不协调。高等教育领域内负责新媒体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学术理论积淀具有深厚的底蕴与扎实的基础,但在实时追踪和对接新媒体行业前沿实践动态方面,则可能遭遇一种时间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滞后效应。这种滞后性在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体现为对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剖析和解读占据了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系统化培养与锻炼则相对不足,未能有效地匹配和满足新媒体行业对具备实战应用能力人才的迫切需求。
为有效缓解新媒体专业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间的脱节状态,亟须对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团队结构进行优化,构建集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于一体的教学团队。理想的教学团队应发挥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的双重优势,通过行业专家或一线工作者介绍最新的实践案例及技术动态。这种做法既有利于确保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增强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应用能力,以期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上达到更高层次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弥合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之间的间隙;又有利于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紧密贴合和动态适应,在学术研究与实践操作两个维度上同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实践之间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
(三)学生对新媒体产品的认知停留在表层
新媒体行业的快速演进和产品化趋势的驱动,促进了技术与内容的高度整合,使得技术创新、内容创作与产品设计开发密不可分,客观上提升了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期望值和要求层次。学生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巧,而且需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捕捉、分析、整合及创新应用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面对新媒体产品及项目时,部分学生展现出对相关理论和原则的理解尚停留在表层,往往难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另外,由于缺乏在新媒体行业实践的机会,因此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适应未来的相关现实挑战。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91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了2562万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9%[4]。庞大的用户群体被分流至不同类别和功能的产品中。作为未来的新媒体行业从业者,对产品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认知上,而要更加深入地探究新媒体产品背后的产品设计理念、应用技术、市场趋势和用户行为。鉴于新媒体产品日益增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教学设计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现有的课程结构,确保课程能够覆盖新媒体产品需求分析、用户研究、竞品分析、市场分析、产品设计等多元化的知识模块,培养学生的理论前瞻性与跨领域综合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课程应当强化对学生新媒体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项目情境中开展统筹规划、团队协作和有效执行,使其具备在新媒体产品开发过程中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创新设计思路和高效管理项目的能力。
(四)学生的数字化适应力与人工智能渗透素养不足
在当今新媒体技术持续突破与快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行业对一线从业者的综合能力要求日趋严苛,其中尤以强大的数字化适应能力和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渗透素养为核心诉求,以保证从业者能够有效适应并积极应对新媒体行业的高速发展与持续演化。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表现出数字化适应力欠缺,未能充分展现对复杂多变的数字化环境的应对能力,具体表现为在数据分析技能方面的基础薄弱,比如在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数据处理的高效性以及数据解读的洞察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另外,部分学生在理解并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技能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如缺乏对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内容生产模式、AIGC与数字经济的关联、AIGC对垂直行业生态的影响以及人机共生等问题的关注和了解。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在适应和运用新媒体技术、参与创新性项目以及提出独创性解决方案方面遇到困难。
数字时代,万众皆媒,不再唯传统媒体机构为中心。这种“去中心化”趋向也伴随着“去专业性”,进而消解了一系列的专业性原则[5]。由于信息传播责任感和伦理意识欠缺,部分学生对信息来源和信息真实性评估不足以及对社交媒体信息传播造成的社会影响认知不足,从而陷入虚假信息、谣言传播或信息茧房等困境。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者和“把关人”,学生需要深刻认识到增强自身在社交媒体使用中的责任感和伦理观念的必要性。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角来看,这对于维护信息传播的可信性、有效性至关重要,同时有助于推动社会形成更加健康、积极的沟通环境。
三、新质人才培养视域下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教改的实践进路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面向的是劳动过程中关键要素的时代性变革。一是新劳动主体。即在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推进的新环境中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和培训,视野被极大拓宽,掌握的知识更为广博且具有高技能的人才。这些新劳动者以其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二是新劳动对象。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等快速发展的当下,人类劳动对象也经历了显著转变,传统的劳动对象正趋向数智化,同时,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数据等成为重要的劳动对象。三是新劳动工具。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引发了劳动资料的数字化革新,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化与信息化实现了高度集成,传统机械工具完成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了线上线下的生产协同,推动了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新质生产力不仅在外延上增加了新的生产要素,更重要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对传统生产力各个要素进行深度渗透、融合、改造和全面提升[6]。
与其他社会活动目标任务较为单一不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不仅关涉知识更新、社会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关涉人的发展[7]。为了培养适应新发展、新需求的新质人才,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以优化课程结构为核心,组建跨领域融合教学团队,并积极将前沿技术植入教学实践中,旨在探讨并构建一套能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
(一)根据FD⁃QM标准优化教学设计:对接新劳动主体的多元化能力需求
在新质人才培养视域下,新劳动主体的培养及其素质提升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与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相关课程面临着一场旨在与其转型需求相适应的结构性重塑与革新挑战。
FD⁃QM标准是一套由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于美国知名在线教育质量保障机构Quality Matters的标准研发的,植根于我国本土教育环境的高质量课程规范体系。该标准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紧密结合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旨在引领教师进行混合式课程的深度设计改革,实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与综合素养。FD⁃QM标准凭借其在国内在线教育领域的权威地位,为面向新劳动主体特征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引。
FD⁃QM标准包含八大类标准,包括课程概况、学习目标、学习测评、教学材料、课程活动、课程技术、学习支持与课程制作,每个大类下细分为若干个具体指标。学习目标是FD⁃QM标准的三大核心标准之一,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是整门课程的建构基础。在制订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学习目标时,参照Dee Fink的“有意义学习分类”进行设置,不仅使目标具有可测量性,而且能够简洁明了地反映出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测评是FD⁃QM标准中的第二个核心标准,要求给予学生的测评应与课程总体学习目标和单元学习目标一致,用来衡量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学习是否达到这些既定目标。在混合式课程中,测评方式应涵盖线上、线下的学习活动。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通过线上设置单元测验,将课程总体学习目标和单元学习目标融入测验中,帮助学生复习重要知识点,拓展认知边界,进而实现从基础认知向高阶认知的进阶。课程活动是FD⁃QM标准中的第三个核心标准。有别于学习活动,课程活动的形式更为多样,在设置课程活动时,需充分考虑对接学生的多元化能力需求。研究表明,源自内在的求学动力对大学生发生创新行为的推动价值尤为凸显[8]。因此,在设置课程活动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三点:其一,课程活动应鼓励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参与,通过设置多种角色、任务分工和合作模式,使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领导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允许学生根据兴趣和学习风格选择参与方式,如项目研究、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模拟实践等,以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以工作坊形式,协助学生组建项目组,在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学团队的协同指导下,用新媒体项目形式盘活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为当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制定新媒体传播策略,从而突破了传统课程体系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促进了创新行为的发生。其二,在课程活动中融入跨学科知识,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如通过参加跨专业研讨会、跨学科竞赛、跨界合作项目等,促使其打破学科壁垒,学会从不同学科视角审视和解决新媒体领域的实际问题,提升其综合应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其三,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活动的反馈意见,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以确保活动适应新媒体方向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并通过设置学习成果展示、项目汇报、反思日记等形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估学习进展情况,培养其自我调整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建设融合教学团队:适应新劳动对象的动态演进
人类劳动对象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传统的物质劳动形式正逐步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数据等元素成为劳动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变化趋势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实践层面,特别是在建设教学团队的过程中,需要敏锐洞察这一时代特征,充分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唯有建立起一支能够跨越传统学科界限、融合多领域专业知识的教学团队,才能有效应对新劳动对象的动态演进,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而系统地培养出能够适应并驾驭新劳动对象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全方位、立体化实现教育目标。
作为新劳动对象,新媒体产品已超越了单纯的功能性存在,其服务形态历经演进,如今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新媒体产品的内容也不再限于信息传达,而是逐步融入了更为复杂的商品属性,形成了兼具传播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新型媒介产品。面对新媒体产品日益增长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新媒体行业从业者需要透彻解读各类新媒体产品,全面把握产品设计的内在逻辑,精准洞悉产品存在的核心价值,并具备出色的项目管理能力。只有基于这样的专业素养,才能开发出卓越的新媒体产品,并将其有效地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和影响力。跨领域融合教学团队汇集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和教师,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相关前沿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整合,确保课程内容能够涵盖新媒体行业所需的跨学科知识,如新媒体产品设计、数据分析、市场营销等,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并应对新媒体领域不断扩展的新劳动对象。
以重构后的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为例,教学团队由来自高校的专业教师和新媒体领域的专家组成。组建跨领域融合教学团队的优势在于以下两方面:其一,高校教师将学科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理论融入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确保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其二,高校教师从学术研究视角审视课程教学,为课程设计和评估提供重要参考,旨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稳固支撑。而新媒体领域专家的加入,一是为课程带来了大量新媒体产品实际案例和丰富的新媒体项目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实用且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并回应新媒体行业的多元化需求。二是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劳动对象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新劳动对象的能力。三是能够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新劳动对象的变化,及时辅助高校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体系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人才的培养保持同步,使课程内容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教学团队能够引导学生站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进行思考和创新,使学生在面对新劳动对象时具备创新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
跨领域融合教学团队将使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体系得以全面化、系统化完善,进一步实现新媒体行业新质人才的精准化、深入化培养。同时,教学团队能够从多元化的维度架构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并深度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全面提升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旨在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应对新劳动对象转型所必备的跨领域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从而契合新质人才培养框架下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三)对接产业实际需求:迭代新劳动工具的教学实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尤其体现在新劳动工具的创新与应用上。数字技术与智能装备的迭代升级,不仅改变了劳动资料的性质与形式,而且对新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强调高校与企业间的密切协作,不仅要对教学内容与科研方向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其紧跟技术与产业前沿发展的步伐,更要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特别注重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并创造性应用新劳动工具的高水平人才。高校应当在科教创新框架内,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将产业实际需求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将包含新劳动工具的教学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面产业前沿,切实提升其掌握和驾驭新劳动工具的能力。其具体的实践进路可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鉴于了解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课程内容应及时融入当前新媒体行业最前沿的工具、技术的使用与实践,如AIGC应用、大数据分析、短视频制作和社交媒体运营等。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9]。通过课程讲解、实操练习和案例分析,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有效运用这些新劳动工具,从而满足学生对新技术的求知欲和实际应用的需求。以AIGC的讲解为例,通过讲授AIGC在新媒体内容创作、人机共生营销策略、推荐算法和智能编辑等领域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媒体产业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并在遵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10]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和指导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使用。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情感认知力、多媒体技能、跨学科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人工智能渗透素养尤为重要和紧迫,发展人文性智能技术也是预防学生单向度发展的必要之举[11]。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助力其个人长远发展。
第二,与新媒体企业或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实际项目引入课程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新媒体工作环境中学习和使用新劳动工具,如行业最新的软硬件设备等,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一线专家可以参与到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运用新劳动工具的能力。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在与国内知名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中,以教学班为单位,分成若干项目组,由校内教师与新媒体平台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新媒体项目。以电商运营项目为例,其中涉及产品推广视频的创意策划、脚本创作、拍摄与后期制作,以及项目上线后的运营维护与数据分析等工作。在数据分析工作中,学生利用数据进入良性的“数据反馈循环”[12],对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复盘和持续性优化,有效积累了实战经验,提升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企合作的实训项目既使学生认识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催生的新生产资料,也让其掌握了新生产工具的操作,深入了解了行业运作的实际流程,熟悉了各类新媒体产品的设计与推广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媒体产业的需求。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对新劳动工具的认知水平及教学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践应用性。在与新媒体平台的深度合作中,教学团队获得了来自新媒体行业的真实案例和精确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官方渠道数据的综合运用,为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和针对性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过程确保了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同时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践性。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新生产工具的核心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新媒体领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教学团队则通过对教学信息化实践的充分反思,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优化改进,促进教学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13]。对于新媒体专业课程的执教者来说,提升自身的数字化适应力至关重要。教师应在熟练掌握和应用数字工具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准确评估数字信息的精确性、关联性和有效性,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在面对海量数据时能够辨别真伪,避免误导和偏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融入数据伦理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数据伦理道德敏感度和法律意识,确保其在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各个环节中,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伦理准则。因此,强化高校教师与产业界的沟通协作,加深教师对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劳动工具的理论认知并提升其实际操作技能,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确保课程内容时效性和应用性的关键路径。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合作与交流机制,教师得以持续迭代其知识体系,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进而高效培养学生从事新媒体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
四、结语
新质生产力是人力、知识、技术、创新、环境的综合体[14],而教育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15]。在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培养新质人才的语境下,高等教育与时代发展的融合过程,是一种基于对社会变迁深刻洞察的积极尝试与前瞻探索。在此背景下,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遵循FD⁃QM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课程改革,深入探讨了课程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拓宽学术视野、深化行业认知等方面的有效性。未来,本课程将持续聚焦于培养能够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高素质新质人才,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估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从而助力学生实现全方位成长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1).
[2] 祝智庭,戴岭,赵晓伟,等.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1):52-60.
[3] SNOW C P.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J/OL]. The rede lecture,1959.
[4]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4-03-22)[2024-04-10]. https://www.cnnic.cn/n4/2024/0322/c88⁃10964.html.
[5] 陈昌凤,吕宇翔.新闻教育如何在技术主导下的颠覆性变革中创新?[J].新闻大学,2022(1):20-33.
[6] 刘振天.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和使命[J].高校教育管理,2024,18(1):4-7.
[7] 包水梅,蒋悦,罗杨洋.高等教育研究数字化转向:内涵表征与可能风险[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2):77-83.
[8] 郑雅倩.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课外活动参与的中介作用[J].复旦教育论坛,2023,21(5):63-71.
[9]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07-20)[2024-04-10].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
[10]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EB/OL].(2023-07-10)[2024-04-1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7/content_6891752.htm.
[11] 刘鹂,李佳宁.论智能时代的学生主体性及其培育[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2):42-47.
[12] 翟绪权,夏鑫雨.数字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制构成与实践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44-55.
[13] 张一春,钟秋菊,任屹远.高校教学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实践进路: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TASH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2):71-76.
[14] 张文武,张为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主体架构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4(1):56-64.
[15] 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4,12(1):108-117.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