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 课程改革研究

2024-10-08吴一帆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4年10期

摘 要:新工科建设为高校培养应用型物流工程人才指明了方向。为此,亟须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与改革。文章结合新工科理念,聚焦于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建立了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教学质量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改革方案,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物流信息系统;教学质量;模糊层次分析法;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10-0088-07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掀起了新一轮的产业转型浪潮。为紧跟时代发展,2017年教育部推出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为高校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新工科强调学科交叉性、知识创新性及社会适应性,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意识且兼备一定人文素养的工程创新型人才[1]。而物流行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新工科建设对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和交叉性很强的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广东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应用型本科教学理念,结合新工科教育背景,以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托,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工科元素融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优化课程知识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物流专业知识、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物流工程人才[2]。

为明确“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改革方向与思路,需要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结合新工科特征,构建了“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评价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将定性指标转换成定量指标,进而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更加客观,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一、新工科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新工科元素融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客观需要

自2017年新工科概念提出以来,新工科教育理念开始融入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之中。“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学科交叉性。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知识体系的合理性与发展性,注重学科交叉性,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入到课程知识体系中去,并实施到课程教学过程中[3]。“物流信息系统”涉及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仿真、无人化自动仓储、智能配送系统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需要建立在基础数学、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机械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4]。因此,将新工科元素融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新工科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应用,尤其是信息革命带来的产业转型浪潮,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扎实的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又要熟练掌握物流数据分析、物流系统仿真等物流相关工程技术,同时还应具备物流系统综合设计能力[5]。因此,高校肩负着培养能力、知识、素养协调发展,具有系统的现代物流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物流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仍未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维,无法满足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导致学生职业规划与行业人才需求脱轨。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标志的新兴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随着这些新兴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行业转型的挑战。然而,高端物流人才的巨大缺口,严重制约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此外,智慧物流的发展对网络技术与数字人才的需求也十分旺盛[6]。但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此类人才培养上存在较大的短板。

(三)新工科理念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路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各大高校工程人才的培养正式进入了新一轮的质量提升阶段,高校作为新工科建设的主体面临着巨大挑战。新工科建设强调工程、创新、实践与学科交叉。在物流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以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导向,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反向构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及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同时结合新工科建设思想,对教学方法进行再创新、课程知识体系重构、课程评价指标再造、教学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重构等[7],为我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改革思路。

二、新工科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本文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设计问卷结构与内容,建立“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一)建立课程指标评价体系

以新工科教育改革目标为导向,参考新工科课程建设经验,结合新工科特征,构建了多元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8]。“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共分为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课程教学质量,作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评价模型的总目标;准则层包括A1教学态度、A2教学内容、A3教学过程、A4教学方法、A5教学实践、A6教学效果六个维度;指标层包括29项指标,该层指标的构建考虑了课程思政与新工科课程建设的要求,如A14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A24教学内容的学科交叉性、A52教学实践紧跟行业发展等。

(二)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1.模糊层次分析原理

(1)构建判断矩阵。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邀请了9位具有物流管理教学经验与物流从业经验的专家参与打分,得到准则层、指标层各元素间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的比值[9]。引用T L Saaty教授提出的“1—9”重要性标度法(见表2),构建判断矩阵A=(Aij)n ×n 。(2)计算指标权重。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对应的最大特征向量W,即AW=λmaxW,此时W为指标权重。(3)一致性检验。由于通过专家打分构造的判断矩阵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以下两个步骤。步骤一: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步骤二:计算随机一致性比例, ,式中RI为不同阶比较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3)。当CR大于或等于0.1时,说明通过专家打分构造的判断矩阵误差较大,需要调整。当CR小于0.1时,则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检验。(4)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集,本文采用问卷的形式获得学生对各指标评价等级的数据分布,进而构建隶属矩阵R,最后求得模糊综合评价B=WR。

2.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上述层次分析方法原理,构建准则层两两对比的判断矩阵,见表4。

经计算,求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最大特征向量归一化的权重为:

W=[0.2859 0.2022 0.0526 0.0721 0.2471 0.1402]T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根据T L Saaty教授提出的随机一致性表的数据,当判断矩阵阶数=6时,RI=1.26。故有: ; 。因此,该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的要求,说明其层次划分相对合理,权重能够较好地反应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同理,采用上述方法可求得准则层六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权重,且各判断矩阵均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如表5至表10所示。

(三)建立评价集

设置5个评价等级,即V=(V1,V2,V3,V4,V5)=(1,2,3,4,5)。其中,V1表示不合格,V2表示合格,V3表示中等,V4表示良好,V5表示优秀。相关数据通过问卷方式获取。

(四)建立隶属矩阵

面向我校全体物流管理学生发放问卷,共收回263份有效问卷,并采用该评价指标体系下所有题的频率分布来反应学生对指标体系评价等级的分布情况。具体如表11所示。

(五)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前文层次分析法求得的各指标权重值,可以计算得出A1、A2、A3、A4、A5、A6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分结果,如表12所示。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评价综合得分为3.7040分,表明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生对教学态度、教学过程的评价分别为4.8222分、4.2190分,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的评价比较满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得分在3~4分之间,表示学生的满意度在中等水平;而学生对教学实践的综合评分为2.9991分,未达到中等水平,根据前文层次分析方法求得的准则层指标权重所示,教学实践的权重相对较高,对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较大,但学生对其满意度却比较低。因此,亟须更新课程知识体系、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课程考核标准。

三、新工科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一)课程知识体系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学科交叉程度不够,尤其是与工科的融合。“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又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课程,然而课程知识体系设置过于单一,教学范围狭窄,侧重于管理科学,未能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工科元素融入课程知识体系中;另一方面,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实训课程设置较少,且实训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并未能很好执行。虽然学校建设了VR+物流一体化综合实验室,但仅是让学生体验VR技术,没有让学生利用VR技术解决实际物流信息系统问题,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此外,实践教学内容与物流行业的发展、行业人才需求脱节,没有紧跟物流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这也导致了学生与社会脱轨等问题。

(二)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授课主要以PPT为辅助进行“灌输式”教学。而且限于教学管理的要求,课堂讲授需要与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保持一致,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加之该课程涉及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仿真、信息技术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又缺乏实操训练,仅靠单一式的课堂讲授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导致学生经常听得云里雾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脱离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脱离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难以在未来的职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三)课程实践教学投入欠缺

当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无论是校内实验室建设还是校外实践基地开发的投入都有待增加。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目前已经建设有VR+物流一体化综合实验室、物流模拟实验室等,但在硬件、软件方面的投入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如VR+物流一体化综合实验室,虽然设备较新,但无法满足人手一台电脑,导致一个实训项目需要7~8个人共用一台电脑。另外,由于实训课程时间有限,导致很多学生可能还没有轮到亲自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就下课了。而物流模拟实验室虽然为每位学生都配备了电脑,但由于未购买MATLAB、SPSS、Flexsim、WMS、TMS、单证填制系统等系统软件,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数据建模分析、物流系统仿真等实践内容,也无法了解具体的企业WMS仓储管理系统及TMS运输管理系统等系统的操作流程。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适合学生实践训练的企业较少,学生缺乏去企业学习相关技能的机会。除此之外,由于学校经费预算的限制,学生外出参加学科竞赛或到企业参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四)教学团队缺乏工科背景

首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来自经济管理类专业,极少数具有计算机、机电工程、工业工程、信息技术等工科背景,也没有相关行业经验,难以较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工科专业技能。尽管大部分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因为很多教师一毕业就进入了高校工作,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较大的短板。其次,大部分教师主要以理论与科研为主,缺乏创新创业经验,加之学校教学事务繁杂,难以投入时间强化自身的工科技能。最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相关实践技能,但教师缺乏外出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实践教学资源投入又不够,导致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纸上谈兵,大大限制了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

(五)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当前,“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总评成绩(100%)=闭卷考试成绩(60%)+过程考核成绩(40%)”,而过程考核成绩中阶段性考核只有实训课程一个项目,且占比较低。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看似注重结果,实则依然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导致了学生日常上课不认真听讲,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是在期末考试前一两周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考试要点,以短暂的知识记忆应付考试。这种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长远看,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课程考核,但缺乏独立解决物流信息系统相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受到限制。

四、新工科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方案

基于前文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及问题分析,本文将立足新工科教育理念,结合行业人才需求情况,明确课程新目标,从课程知识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课程考核体系等维度提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改革方案。

(一)立足新工科理念,明确课程新目标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深度结合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立足新工科理念,以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托,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工科元素融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这对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有助于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质量,实现我校与物流行业工科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此外,应将新工科元素深入融合到课程目标中去。在培养学生能力目标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物流系统仿真能力、物流系统设计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等,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物流工程人才。

(二)关注学科交叉融合,重构课程知识体系

“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和交叉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重新审视课程知识体系的学科交叉性,关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物流仿真技术等工科元素与“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融合,强化教学实践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项目平台、支撑平台”,并使三平台相互支撑。其中,支撑平台包括AR/VR、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政策、环境等;项目平台包括创新创业项目、综合设计项目、软件编码项目、实训项目、系统仿真项目、论文撰写项目等;实践平台包括校内实践平台(科研创新平台、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校外实践平台(实习实训基地等)。

此外,学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首先,丰富校内实训课程资源。硬件上,引进多种类型实训设施设备,满足各种实践教学的需求,保证实训设备的数量充足,及时补给各种设备耗材。软件上,购买或租赁WMS、TMS等物流系统及Flexsim、SPSS、MALTAB等数据分析与系统仿真软件。其次,完善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产教研一体化,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可以去企业参观、学习,甚至以兼职或实习的形式深入到企业中去,以检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后,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拓展实践教学建设的经费来源,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程教学模式

第一,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主要是以线下课堂“讲授”的形式开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知识,在45分钟的课堂上难以发挥较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将学银在线、MOOC、智慧树等线上开放课程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实践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拓展课程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另外,应积极推进“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促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第二,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章节化课堂教学转换成项目化、模块化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三,结合案例教学方法,以企业实际的物流信息系统案例为切入点,如500强企业、物流行业龙头企业等经典案例,对“物流信息系统”知识进行重构和整合,并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深化“以案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物流信息系统问题的能力。

第四,开展特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开展各种特色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探索,提高学生的发散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诸如行业热点评论、头脑风暴、辩论赛、问卷调查等,丰富课程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进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课程教学保障与监控体系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师团队应以身作则,积极主动提高自身工科实践能力,如计算机编程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物流系统仿真能力等。还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学习新兴技术,如AI、区块链、VR、物联网、云计算等,只有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否则依然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学校应在政策上鼓励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去实践,把实践经验带回到课程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方案,率先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此外,还应加快完善课程教学保障与监控体系。

1.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要构建一套“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需要遵循科学性、过程性、全面性、发展性等原则[10]。本文在深入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PDCA质量管理理论,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维度构建课程教学实施的保障体系。

(1)计划阶段。课程计划为课程教学的执行提供了方向与目标,也是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起点。课程计划要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宗旨,完善教学资源。第一,要对教学工具的操作性与技术性进行评价,要求授课教师熟练掌握相关教学工具,并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创新的教学工具,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第二,要完善线上与线下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线上学习资源(如学银在线、MOOC等),也可以学校自主录制课程,拓展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而线下的课堂教学方面,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应丰富课堂教学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第三,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赖于教材的指导,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课程教材资料。在现有的教学工具、课程资源、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全过程的设计。首先,根据课程教材的特点,深入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其次,确定课程目标。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工科技能,设置学生的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最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明确教学任务,分清课程知识的重难点,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指导。(2)执行阶段。教学实施是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强化教学过程。课程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堂时间,优化、调整教学节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启发式、拓展式教学模式。课前阶段,可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如雨课堂)向学生推送课程相关预习资料,进而通过平台汇总的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授课计划。课中阶段,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讨论、课堂参与等,教师还需要积极开展特色教学活动以及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阶段,合理布置作业,以巩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另外,应设置课后的答疑环节,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作出相应的解释,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师生互动体验。(3)检查阶段。检查阶段主要是对课程教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教学评价应遵循全面性、过程性、多元化等原则。教学评价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的有效方式,可以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方向。该阶段主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手段、评价方式三个维度对课程进行检查。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同行教师、教学督导等。评价手段应包括教师自评与他评、正式与非正式评价等。评价方式应包括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等。而评价的内容可以是针对某一过程、某一堂课、某一章节,也可以是某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应将教学评价及时地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做出优化、调整方案。(4)处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优化措施。教师应以正确的教学态度正视检查阶段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手段解决问题,以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对于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索问题的根源,分清是因为计划阶段导致的还是执行阶段导致的,是客观因素导致的还是自身因素导致的。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当然,问题不可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得到全部解决。对于遗留问题,需要进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这样周而复始,每经过一个循环,教学质量都会得到一次提升。

2.构建“四级联动”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教师—教研室—二级学院—学校”四级联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教学质量提升闭环。第一级为课程教师。课程教师对教学进行全过程的总结,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并进行深刻教学反思,以优化课程教学方案。第二级为学科教研室。学科教研室对本学期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形成报告,提出下一学期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方案,并上报二级学院审核。第三级为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组建教学质量评委会,对各学科教研室提交的教学质量报告进行审核,并对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学期教学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上报学校教务处。第四级为学校。学校教务处负责审核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方案,并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另外,教务处需要根据学校整体情况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重点目标与实施方案,下达到二级学院,形成教学质量管理闭环。

(五)强化过程性考核,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新工科背景下课程考核的改革应强化过程性考核,突出考核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与实用性,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新工科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考核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一致性原则。课程考核应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与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保持一致。第二,合理性原则。课程考核方式应遵循基本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采用符合学科特点、课程类型、课程性质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改革应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改革既要内容科学,富有前瞻性,也要具有可行性。第三,多元化原则。强调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推行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多种类型的考核制度。第四,有效性原则。改革后的课程考核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能体现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进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改革后的课程考核体系能对本课程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

五、结语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应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关注学科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新工科教育理念,构建了“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深入探讨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目标、课程知识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思维,对提高“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2] 吴丽娜,郭俊一.“互联网+”思政视野下物流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

[3] 王强,姜莉,李雯,等.新工科背景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J].物流技术,2018(10).

[4] 卢荣花,吴义生,姚立,等.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物流科技,2023(15).

[5] 吴林志.“四维度”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8).

[6] 刘霞辉,祝荣欣.新工科背景下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观察,2018(21).

[7] 刘进.基于CDIO理念的独立学院“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4).

[8] 沈树声,邓沿生,夏建中,等.新工科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3(8).

[9] 周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学生学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

[10] 梁福沛,冯兵,李亚娟.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教学质量监 控体系构建[J].高教论坛,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