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理论与创作之间必要的张力

2024-10-08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2024年5期

本专栏的设立基于一种共识。我们都认为,有必要结合70多年来中国当代小说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采用各种方式(批评家和研究者的学术探讨)发掘当代小说家的“创作谈”这座富矿,灵活、具体而深入地总结当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的经验,由此建构带有当代中国鲜明印记的小说理论。

但这一原初设想是否也暗藏了某种“潜台词”:作家的创作实践及其“创作谈”一直保持着互相阐释的良性循环关系吗?我们既可以参照具体作品来读解作家们的“创作谈”,也可以参照“创作谈”来顺畅地阐释他们的作品?作品必定是作家“创作谈”的完美演绎,而“创作谈”必定是作家作品最权威的阐释?

实际情况当然不会如此简单。我读本期两篇文章,首先就想到,作家的“创作谈”(包括学术研究)跟创作之间固然存在着互为镜像、互作注脚的正向阐释关系,但也不能回避这二者间彼此对垒、相互质疑的张力。

在小说理论与创作实践之间,应该允许某种可能连作家自己也无法解决的紧张和对抗关系存在。这对创作和理论反思而言,都不是什么坏事。

张炜、徐则臣都谈别人的作品,或有感于某种时代氛围而发,并非是冲着自己的“创作谈”,但也同样包含上述紧张与对抗关系。

徐则臣正面剖析马华作家黎紫书长篇小说《流俗地》,凸显这部小说以凡人琐事照见历史大局的叙述策略,并由此抽丝剥茧一般梳理回顾了黎紫书的创作历程,令人信服地说明黎紫书之所以要写这部破釜沉舟(“执意逆行”)的《流俗地》,既迥异于李永平、张贵兴、黄锦树等前辈“稳固的马华想象”,又不同于《告别的时代》《野菩萨》等代表自己过去的作品,就因为她不仅敢于突破业已“经典化”的马华作家的写作惯性,也不满足于自己长期跟中国先锋实验小说保持同频共振的那一套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怪异写法——波澜不兴、返璞归真的《流俗地》实在是黎紫书一系列突围的结果。

这自然并非说,当徐则臣读解《流俗地》时,黎紫书此前对马华文学的认知(包括她的“创作谈”)顿时都失效了。恰恰相反,倘若着眼于二者的紧张与对抗,黎紫书过往对马华文学以及她本人创作的思考仍然不失为反向阐释《流俗地》的最佳参照物。

实际上,徐则臣这篇并不逊色于任何专家的“作家批评”就是这样谋篇布局的。

无论写小说,还是发议论,张炜都能在两幅笔墨之间自由切换。

要么,是面对爱人似的情深意切的抒怀,滔滔不绝沉迷于深邃的哲思与庄重的布道。要么,是面对仇敌似的满含忧愤的挑战、质问、批判、嘲弄与唾弃。这篇《AI时代的小说美学》显然属于后者。

张炜从曾经引发热议的“小说已死”的提法说起,一路斩将夺旗,势如破竹。他不讳言当下小说尽管惊人地高产,实际却早已成为常态的“低劣堆叠和隆隆空转”。热闹的表象不过是企图证明繁荣依旧的必要仪式,而这仪式(或“姿态”)又是被某种空洞概念与妄想所牵引,不顾“供求关系”早已失衡而拼命产出,“倾其所有、不计得失、惊世骇俗、一切只为了进入‘现象级’”,在铺天盖地的信息狂潮中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存在。

对“现象级”的追逐一度还不失为向着过度成熟的“古典主义”进行“现代”或“后现代”的反拨与捣乱,然而到了“算法”统治一切的AI时代则每况愈下,居然迅速堕落为纯粹机会主义的“泼皮”“滚刀肉”,以轮番上场的各种“重口味”“好故事”来兜售那些似乎屡试不爽的另类粗鄙的“算法”。

或许纯属巧合,或许英雄所见略同,又或许背后有更多共识的支撑,张炜和徐则臣都提到“重口味”“好故事”。徐则臣用这两个中性概念表达他对经典“马华小说”的总体印象,目的是为正面剖析黎紫书《流俗地》设置必要的背景。换做理论术语,就略等于“宏大叙事”“国族寓言”“后殖民暨热带雨林叙事”之类吧?

但徐则臣之所以仿佛顺手提炼出这一对概念来描述经典“马华小说”的美学特征,很难说没有夹带私货——流露了他对当下中国小说某种流行色的基本判断。谁也不敢说“好故事”“重口味”乃“马华小说”所独有。不说别的,就连极具书卷气和古典精神的格非、李洱等小说家,在他们华丽而沉闷的叙述中偶尔也不得不乞灵于“好故事”“重口味”的勾兑。何况“好故事”“重口味”的内涵相当复杂,并不能一言以蔽之。

张炜所谓“重口味”“流行色”显然不限于小说的具体叙事策略。他更想以此来指陈大家心知肚明却不必说破的那些文坛“登龙术”。

这篇短文一如既往,精熟地操演着张炜所特有的“愤怒修辞术”(请恕我杜撰),吊诡地以歆羡口吻恭喜所要抨击的恶俗对象之凯旋与狂欢,同时反倒以揶揄嘲弄,乃至哀悼式言辞,扭曲地供认真心认同的少数“愚公”“顽石”“大冤种”“大倔种”之坚守与尴尬。

“愤怒修辞术”达于极致,甚或不得不模糊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成与毁的界线。愤怒的主体情愿与读者一起跳进价值评判的暧昧之境,执着地拷问彼此都无法回避却又一再延耽的本真抉择。

如此拷问与抉择,应该贯穿了AI时代每一次真切的小说叙述的全过程吧?

平心静气、金针度人的创作经验之总结与传授固然可贵,向着当代小说某种风尚(包括自身的犹疑困惑)发出无边之挑战,也很可爱,且甚为必要。

2024年9月12日

【作者简介】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责任编辑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