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希望理论的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境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2024-10-08丁志娟余腾骅邵娟

中国医学创新 2024年2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希望理论的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境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自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0年3月—2021年2月),共156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2021年3月—2022年2月),共11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希望理论的干预方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境状态、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同时观察患者对不同干预的依从性。结果:干预3、6、9周,观察组较对照组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SF)评分、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均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依从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希望理论的干预方案应用在乳腺癌化疗期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境状态,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此干预方法的整体依从性较高。

【关键词】 希望理论 乳腺癌 化疗期 心境状态 疲乏感 生活质量 依从性

Effect of Intervention Program Based on Hope Theory on Mood State and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y/DING Zhijuan, YU Tenghua, SHAO Ju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26): 0-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 program based on hope theory on mood state and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y. Method: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patients admitted to Jiangxi Cance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Febr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 tim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March 2020 to February 2021), a total of 156 cases were given routine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group (March 2021 to February 2022), a total of 110 cas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based on hope theory was implemented. The mood state,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was observed. Result: Intervention for 3, 6, 9 weeks, the scores of 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hort form (POMS-SF), cancer fatigue scale (CF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 (FACT-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anc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based on the hope theor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ood state, reduce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the overall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this intervention method is high.

[Key words] Hope theory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period Mood state Fatigue Quality of life Compli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 Breast Surgery Department, Jiangxi Cancer Hospital, Nanchang 330029,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26.022

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根治术搭配化疗为主,但长时间化疗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无力及精神不振等症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疲惫感及疲乏感,加之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为女性,因乳房切除,女性特征丧失,形体外观发生改变等问题,不仅增加了癌因性疲乏感也降低了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患者的心境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1]。既往临床工作中所采取的常规干预效果欠佳,仍然有部分患者因癌因性疲乏症状出现强烈的无助感及绝望感,对心境状态也造成了直接影响,不仅给化疗效果带来了威胁,甚至为患者带来较为强烈的无助感及绝望感[2-3]。因此,进一步的强化化疗期间的干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希望理论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西方心理学及精神医学领域所提出,认为希望理论是在于为了达到目标而形成的积极预期,其中希望是指个体体验所感受到的一种潜在的内心力量,其目的在于不仅可促进激发个体潜力,缓解身心上的应激刺激,在根本上提高对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4]。现本次研究基于希望理论的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境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自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均为女性,纳入标准:符合文献[5]《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诊断标准;首次确诊;无家族遗传史;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以上;至少有1个可测量病灶;年龄18~70岁。排除标准:合并存在其他类型的肿瘤性疾病,非原发性乳腺癌疾病;近期遭受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并伴随着心理障碍性疾病;同时期内接受了其他方案治疗;精神状态异常或者认知功能障碍;术前接受了新辅助化疗;临床资料缺失。共纳入273例患者,在干预期间共7例患者因各种原因中断研究或资料缺失成脱落病例,最终共266例患者纳入到最后研究,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0年3月—2021年2月)156例,观察组(2021年3月—2022年2月)110例。全部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试验。本次试验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批准编号:20190813。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在患者进入到化疗期后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对其当前疾病状态进行评估,给予健康宣传教育,包括化疗期药物使用、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疾病知识宣教、营养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如何配合用药等,对患者的基础指标监测,提供运动指导,对其进行上肢功能锻炼,不良心态疏导等[6]。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希望理论的干预。(1)成立基于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小组: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小组包括1名指导教师,2名研究人员,2名乳腺外科医生,1名乳腺外科护士长,1名技术科人员。其中指导教师为具有丰富乳腺外科护理工作经验的副教授,工作经验10年以上,2名研究人员均为在读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均接受过相关系统培训并获得了证书。其中1名研究人员负责参与乳腺癌化疗相关的基于希望理论干预方案的制定,另外1名研究人员负责在实施基于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中组织协调、构建患者微信群,同时负责在微信群内发放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相关的音频与视频资料等。乳腺外科护士长及乳腺外科医生、科室内的护士负责与患者的沟通、协调工作。指导教师负责对小组内人员及科室内护士进行统一的培训及沟通。技术科人员负责开发“乳腺癌患者生活圈”的微信公众号,设置打卡及提醒功能,每周推送1次,推送当周的干预内容及干预目标。(2)根据希望理论制定干预方案:查询既往国内外权威文献,结合既往乳腺外科康复干预相关经验,制订方案,经小组成员共同协商、修订及修改,确定最终的干预方案,见表1。

两组所进行的康复干预均持续12周。观察组在实施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期间,每个主题每周至少进行6 d,1次/d,每次干预的时间参考表1。在每次干预之前需要为患者发放根据希望理论制定的干预方案的表格,并指导其通过微信进行打卡并学习上述内容,每次完成1项训练,需要在干预表格上打上对号。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请患者家属提醒及督促相关完成相关干预[7]。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3周、干预6周、干预9周的心境状态、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同时观察患者对不同干预的依从性。

1.3.1 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SF) 评价维度包括紧张、生气、抑郁、疲劳、活力及困惑共6个维度,每个维度均具有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5级评分法,得分0~4分,满分120分,得分越高,心境状态越不好[8]。

1.3.2 癌症疲乏量表(CFS) 评价维度包括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认知疲乏,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0~4级评分,总分0~6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癌症疲乏越严重[9]。

1.3.3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 评价量表包括身体、社交/家庭、情感、功能性健康、乳腺癌,共5个维度,共覆盖3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4级评分法,总分在0~144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10]。

1.3.4 依从性 将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共三个等级,计算每个等级患者所占比例。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两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2。

2.2 两组POMS-SF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POMS-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9周时,观察组较对照组POMS-SF评分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CF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C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9周时,观察组较对照组CFS评分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FACT-B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FACT-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9周时,观察组均较对照组FACT-B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两组干预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依从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851,P=0.003),见表6。

3 讨论

3.1 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应用可改善心境状态并降低癌因性疲乏

结合本次结果显示,干预3、6、9周,观察组较对照组POMS-SF评分均低,CFS评分均低,可见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心境状态,降低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感。有研究资料显示,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均需要长时间且复杂的治疗,面对长时间的精神及躯体上的压力,家庭及社交工作方面的诸多问题及困扰,长此以往,患者也会延伸出诸多不良情绪,心境状态也随之变差[11]。而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所主张的希望这一概念本身作为一种由个体后天学习形成的个体思维及行为倾向,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认知特征及动力状态[12]。在经过根据希望理论制定干预方案在应用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得到有效的缓解,原因是呼吸、瑜伽、冥想等干预方法,均比较符合乳腺癌等癌症患者术后化疗的疾病特点,在干预期间确保患者主动接受自身的状态,减少与身体发生抗衡,同时也通过每周的呼吸锻炼,减少了自身的烦躁不安等,在帮助改善心境状态上也获得了有效的改善作用效果[13]。

3.2 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应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在发病至接受治疗期间多面临着角色转变的问题,在此时期内患者需要重新适应新的角色甚至进入社会,容易受到新旧事物及环境的冲击与影响,这些刺激不仅可来自疾病本身,甚至是对自身完美所产生的怀疑,或者因同类患者疾病出现恶化或者死亡或因亲属、同事、朋友等对患者所表现出的态度等,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导致生活质量降低[14-15]。临床资料显示,乳腺癌本身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已经对疾病的康复失去了信心,对疾病的转归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16]。结合本次结果显示,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应用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原因是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方法的应用从患者的心理层面出发对其进行疏导及干预,能够根据练习不断的觉察身体的状况,引导患者以一个更加健康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的治疗及干预,从而进入到充满希望的状态下面对疾病的治疗及干预,从多方面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3.3 根据希望理论制定干预方案应用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报道指出,乳腺癌患者因术后体型改变及化疗副作用等问题,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抗拒甚至拒绝治疗,整体依从性欠佳,缺少面对疾病康复的希望[17]。而在接受根据希望理论制定干预方案后,患者对化疗依从性明显升高,原因是根据希望理论制定干预方案的应用通过呼吸、冥想及瑜伽等多方面活动出发,有效地减轻了患者身心负担,为其个人成长也提供了机会,引导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避免对化疗所出现的过多担心等表现,促使其保持理智的治疗态度,也就此提高了患者对化疗等相关操作的依从性,与既往文献[18]报道基本一致,也由此证实了希望理论的制定及应用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及认可,整体依从性也相对较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希望被认为是治疗及干预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功能,其干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当前所存在的痛苦,树立信心,缓解机体应激状态及表现,也是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一个重要策略[19-20]。不过在当前本国研究中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仍刚开始,将希望引入临床实践的干预效果仍然有限。

综上所述,基于希望理论的干预方案应用在乳腺癌化疗期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境状态,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此干预方法的整体依从性较高。

参考文献

[1]何佩珊,潘国凤,杨公博,等.“温阳益气方”穴位贴敷治疗乳腺癌化疗期间疲乏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2):391-393.

[2]苏静,张烨.乳腺癌病人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502-503,506.

[3]李红萍,葛晓霞,彭培培.三阶段激励护理方案对淋巴瘤患者希望水平、家庭复原力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9):27-29.

[4]周新,胡胜红,王胜斌,等.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单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0,18(5):479-481,48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2018.

[6]孟迪,崔慧霞.疲乏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日常生活记忆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20,37(4):562-564.

[7]张凤玲,丁玥,韩丽沙.癌症疲乏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1):810-813.

[8]程丽,程亮,王平,等.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与情绪的现状及相关性分析[J].当代护士,2020,27(9):20-22.

[9]刘静,张梅,马琴,等.叙事医学护理对放疗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25-28.

[10]万崇华,张冬梅,汤学良,等.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介绍[J].中国肿瘤,2002,11(6):318-320.

[11]谭婷婷,周立芝,陈长香,等.多感觉训练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记忆障碍的干预效果[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9):836-838.

[12]李嘉宝,杜丽娜,王星力,等.乳腺癌术后渐进式阻力训练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5):34-38.

[13]陈曦,薛晓明,卞晓蓉,等.康复训练改善乳腺癌患者上肢身体功能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24):4309-4312.

[14]李晔,卢熹,王丹惠,等.生活希望计划干预对中老年乳腺癌放疗患者上肢功能锻炼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21):4-6.

[15]徐爱琴,陈小红,朱玲.基于Kano模型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1):18-20.

[16]苏俊玲,彭江英,郭春蕊,等.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音乐放松疗法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8):1084-1087.

[17]冯文艳,聂臣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22,44(5):798-800.

[18]张学芳,杜大军,庞雯雯.并发症预警模式护理在经胸壁输液港化疗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378-382.

[19]郭俐君,马雯,翟红利.逆向思维结合专题活动式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8):1052-1056.

[20]彭艳婷,朱亚飞,马素慧,等.乳腺癌患者情绪抑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2,39(3):40-43.

(收稿日期:2024-01-16) (本文编辑:白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