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向财经类大学生的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2024-10-03贾潇
摘要: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大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数据获取、分析及处理能力,具备较强的数据伦理与安全意识,并持续强化数据批判性思维和数据决策能力。作为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和有效载体,高校图书馆需要立足新文科背景,以落实跨学科融合、侧重实践性引导、注重个性化发展、强调持续性更新作为推进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的有效方法,同时聚焦于教育体系、实践项目、课程设置、馆员素养等维度,探索并践行有效的数据素养教育路径,以此促进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的有效提升,实现财经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高校图书馆;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路径
新文科强调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并实现文理交叉融合,进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与赋能下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并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新文科背景下,针对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明确主体任务并发挥资源优势,依据财经类大学生的数据素养发展方向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以符合新时期财经类大学生思想诉求、内心需求及兴趣特征的方式践行有效的教育路径,进而促使财经类大学生的数据素养符合社会与市场的内在要求,为其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1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大学生的数据素养发展方向
1.1扎实的数据获取、分析及处理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财经领域对数据应用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数据已经成为财经决策的重要依据要素。新文科强调文理交叉和多学科融合,因而财经类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财经知识技能,还需要掌握扎实的数据获取、分析及处理能力。具体来说,财经类大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数据的来源途径,掌握数据库查询、网络爬虫等数据获取的方法与工具,并可以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数据可视化等数据分析手段,探寻财经数据背后的市场趋势和行业规律,为财经决策提供兼具可靠性和可执行性的依据,同时掌握数据转换、清洗、降维等数据处理技术,以有效应对数据异常、缺失等问题,确保财经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度,为自身财经专业知识技能的发挥夯实基础。
1.2较强的数据伦理与安全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经数据的获取、使用及管理均离不开伦理和安全问题,新文科建设对学生的核64f29c51c71a8171b8b080fc7cd98182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财经类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伦理与安全意识。在数据获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合法合规、尊重他人隐私、避免信息泄露等原则。在数据使用过程中,要遵守学术诚信,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杜绝利用数据进行不公平竞争行为。同时,财经类大学生需要树立强烈的数据安全意识,掌握数据安全知识和数据保护技能,可以运用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手段确保财经数据的完整性,避免因数据被恶意篡改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以此适应新文科背景下财经领域对人才数据素养的新要求。
1.3数据批判性思维和数据决策能力
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和财经领域的日新月异,财经类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储备体系和能力结构,还需要强化数据批判性思维和数据决策能力,这符合新文科建设对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具体目标。因而要求财经类大学生以多维度的视角审视数据的来源与背景,合理地质疑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以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精神为财经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同时,财经类大学生需要充分依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运用数据实施科学决策的能力,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环境因子的前提下,得出最优化的财经决策方案。
2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向财经类大学生的数据素养教育方法
2.1落实跨学科融合
新文科建设强调跨学科融合,因而高校图书馆在实施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中需要坚持推进文理科交叉和多学科融合。通过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有效统筹统计学、数据科学、信息技术等与财经领域相关的学科内容,助力学生完善专业知识储备体系;邀请各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交流会,向财经类大学生分享数据素养方面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强化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明确不同学科在数据素养方面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技术;围绕财经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跨学科数据素养学习提供学术期刊、经典文献、电子图书等信息资源,助力财经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实际问题解决。
2.2侧重实践性引导
新文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并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落实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模式。对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侧重实践性引导。通过整合并展示财经领域相关的数据素养案例,强化学生对数据的重视程度,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财经领域的市场调研、企业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数据综合应用能力。依托“产教融合”机制与财经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前往参与实习实训,助力学生在真实的数据环境和职业场景中明确数据素养学习的确定方向和内容。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定期举办数据素养竞赛、校际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以兼具丰富性和多元化的实践性引导手段切实强化财经类大学生的数据素养。
2.3注重个性化发展
新文科建设旨在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而要充分提升人才的培育质量,有赖于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自身优势得以有效发挥。这要求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中落实差异化施教和个性化指导,结合财经类大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学习计划,强化学习资源和实践活动的匹配度。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功能和云计算技术实施个性化学习资源精准推送,积极满足财经类大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其强化数据综合应用能力夯实基础。此外,利用项目式教学法为学生制定丰富多样的数据素养学习项目,使财经类大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进行项目选择,以此完善自身的数据知识体系并强化数据应用创新能力。
2.4强调持续性更新
新文科建设要求所培育的人才需要符合新时代要求并迎合社会发展形势,对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时,需要结合财经领域和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强化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持续性更新,以保证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定期更新数据素养课程内容,使施教内容与最前沿的财经理论和数据技术相结合,并引入在线教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兼具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载体,加强数据素养教育的现代化和先进性,同时需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依据评价结论和反馈结果对数据素养教育的体系和流程实施改进与优化,确保整个教育过程符合时代发展形势及财经领域的人才需求,以此为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的切实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向财经类大学生的数据素养教育路径
3.1设置专属导航系统,完善数据素养教育体系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针对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设置专属导航系统,并利用财经类学院网站、图书馆官网、网易会议等多种媒体途径进行科学性融入,为财经类大学生提供功能丰富、资源全面的数据素养学习渠道。导航系统设置需要针对财经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以助力学生迅速、精准地定位相关数据信息及资源,并保证界面设计的视觉简洁性和操作便捷化,全面提供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依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兴趣特征推荐个性化数据素养学习资源,同时充分发挥主体优势和资源优势,整合电子图书、学术期刊、课题报告等相关资源,构建财经数据资源库,助力财经类大学生开展高效率数据素养学习。
同时,高校图书馆需要依据本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科特征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财经类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综合运用施教课程、实践训练营、在线教育等形式,构建起围绕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素养服务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以财经类学科的专业方向为依据,注重文理交叉和多学科融合。在强化财经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切实提升其数据素养,同时强调理论结合实践和线上结合线下,拓宽学生的数据知识视野,夯实学生的数据综合运用能力,为其在财经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积极组织竞赛项目,激发学生实践参与动能
高校图书馆需要以新文科建设为核心导向,重视数据素养实践教育的落实与实施,依托“校际联合”机制,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特色,积极组织财经类数据竞赛项目,通过强化实践活动的灵活性与趣味性,激发财经类大学生参与数据素养学习的内在动能。例如,由全国财经高校图书情报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财经高校信息素养大赛”、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组织的“财经数据科学实战训练营”等实践项目,可以强化学生对数据应用和数据创新的重视程度,促使财经类大学生在实践活动和竞赛比拼中开展高效率的数据素养学习,真正地实现“以赛促学”。
针对财经类大学生的专业方向和职业发展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举办财经数据分析技能竞赛、财经数据挖掘竞赛、财经数据可视化竞赛等实践项目,竞赛的组织形式需要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诉求、兴趣特征和审美倾向,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动能,竞赛内容不仅需要涵盖数据的综合应用能力,还需要依据新文科建设要求,侧重对学生数据伦理与数据安全意识的考查,并强调对学生数据批判性思维和数据决策能力的强化,进而助力财经类大学生在实践活动和竞赛过程中验证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持续完善数据知识储备体系和能力结构,使自身的数据素养符合财经领域的人才需求标准,为财经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3.3聚焦学生内在需求,强化课程体系嵌入深度
要实现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图书馆需要在开展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在数据素养学习方面的实际需求,综合运用实际走访、问卷调查、线上访谈等方式,全面而精准地把握财经类大学生的具体需求,针对财经类课程的专业方向实施兼具适用性和科学性的数据素养教育,同时依据学生在学习目标、职业方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性施教和个性化指导,以提升数据素养教育的实效性和人性化。
强化课程体系嵌入深度是高校图书馆提升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效能的有力抓手。对此,一方面需要借助新媒体在线教育渠道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将数据素养教育融入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使财经类大学生将数据素养学习作为提升学业质量和职业竞争力的必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需要将数据素养教育嵌入财经类大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各个环节。例如,将Tableau、VoSviewer等数据可视化工具融入论文研究选题阶段;在论文研究环节融入数据获取课程内容;通过对SPSS、Qlikview等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应用和数据清洗的讲解,指导学生在数据实证阶段完善科研构建模型;在参考文献查询、使用阶段,融入数据伦理与安全意识、数据批判性思维和数据决策能力等课程。如此,可以借助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和科研论文撰写强化数据素养教育课程的嵌入深度,为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的提升注入内生动力。
3.4提升馆员施教水平,加强数据素养教育效能
高校图书馆针对财经类大学生开展的数据素养教育通常由具备图书情报学、统计学、计算机、高等教育、金融学等专业背景,讲座经验和实践指导经验丰富的馆员负责。在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对馆员的施教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全面提升馆员的教育教学水平,为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加强对馆员的财经类专业知识教学和数据素养培训,使其完善财经数据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强化财经数据伦理与安全意识,并具备较强的财经数据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以此为学生提供兼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数据素养教育教学。其次,要实现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提升馆员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技巧,使其在数据素养教育过程中综合运用案例式、互动式、项目式等教学手段,并借助新媒体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深化与财经类大学生的线上即时沟通互动,实施有效的答疑解惑。最后,图书馆还需要指导馆员充分借助“产教融合”“校际联合”等机制,通过强化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为财经类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的开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学习渠道的多元化,并借助座谈会、交流会、项目实践等形式切实提升财经类大学生的数据素养。
结语
新文科的实施为高校图书馆面向财经类大学生实施的数据素养教育指出了新的方向并明确了新的任务。高校图书馆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明确社会与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充分依据新时期财经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进而以多维度的视角、战略性的规划和创造性的手段强化数据素养教育的现代化、先进性及人性化,助力财经类大学生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其个人价值的全面发挥注入不竭动能。
参考文献:
[1]杨波,李书宁.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合作模式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23(10):8492.
[2]肖泉,黄伟玲.新文科背景下财经院校大学生数据素养提升路径探索——以Python语言与数据分析公共课为嵌入[J].大学教育,2023(11):4043.
[3]钟庆虹,查颖,罗靖琳,等.高校图书馆馆员数据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41(02):3444.
[4]杨波,李书宁.北美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实践进展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22(12):8490.
[5]万文娟,崔博雅.基于5W模式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分析[J].图书馆,2022(07):1014+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全国财经高校图书情报专业委员会的重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财经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实践和发展策略研究(编号:Hx24024)
作者简介:贾潇(1982—),女,汉族,湖北襄阳人,硕士,讲师,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信息素养教育、数据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