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形式:品读游记散文的有效路径
2024-10-01张垠莹
[摘要]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分析言语形式可以深入理解言语内容,探究文本肌理,走入作者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壶口瀑布》在关键字词、句式、手法的运用上具有游记的鲜明特色,是语言解读的范本。
[关键词]言语形式;言语内容;《壶口瀑布》;游记
[作者简介]张垠莹(1993),女 ,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二级教师,从事文本解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王荣生指出:“现当代散文的文学鉴赏,要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1]由此可见,散文阅读的教学应聚焦于作品的言语形式,体悟精准的言语表达,进而品读出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与文章的思想内涵。研究言语形式可以从语言形式、交往活动形式、表现形式三方面进行[2](见图1)。
笔者以八下第五单元《壶口瀑布》为例,立足言语形式,从关键字词、句式、手法三个方面展开文本探究,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精神内涵。
一、抓住关键字词,感受言语形式的审美意义
作者梁衡通过准确形象的字词描绘壶口瀑布的色、声、形、势,塑造出独特动人的美感。教师不妨以字词为抓手,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叠词、反复的字词,感受语言之美。
(一)叠词之音律美
叠词往往能够增添文章的音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从词性上可分为形容词类叠词、名词类叠词、动词类叠词、象声词类叠词、量词类叠词等。从词语组合形式上分,又可分为AA型、AABB型、AABC型、ABB型、ABAC型等。不同词性、不同组合的叠词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传达各自独特的审美意义。
文本中共出现了31处叠词:
第二节:隐隐如雷、急急吸去、急慌慌、匆匆逃离。
第三节:软软的、从从容容、宽宽的、排排涌来、推推搡搡、排排黄浪、堆堆白雪、寂寂的、畅畅快快、一个个。
第四节:隆隆冲去、平平的、大大的、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亮晶晶、如丝如缕、湿漉漉、小小的。
第五节:窟窟窍窍、光溜溜、齐齐地、至柔至和、寸寸地。
第六节: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作者在第一次雨季观瀑的过程中,为了表现雨季瀑布的气势之盛,用形容词性叠词先声夺人,表现河道中水势滔天的形势,“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作者巧妙地将浪涛声与雷声联系起来,用“隐隐”再现出壶口瀑布浩大的声势,凸显出一种气势磅礴的美。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塑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为下文写第二次枯水季观瀑造势。
雨季观瀑不尽如人意,自然就有了枯水季再探究竟。梁衡形容黄河水层层落下的奇观,这样写道:“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本句中为形容龙漕两边水流形态的变化,运用了“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等形容词性叠词,再现了不同形态的河水所发出的各种声音,时而急促时而和缓,时而轰鸣时而哀婉,变幻万千,宛如天籁。声音与画面组合在一起,赋予黄河水流生机与活力,给予读者充足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亮晶晶”等ABB式叠词,表现出了悬挂着的瀑布绚丽晶莹的色彩美。多方面还原,多层次展现,虽未到过壶口,却仿佛也已经目睹三四分雄姿了。
运用叠词,可以摹声、摹色,亦可摹状,不仅使得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达到一种音韵和谐的表达效果,美化了描写意境,丰富了读者的想象。
(二)反复之回环美
反复就是为了表达需要,让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此处主要研究字词的反复。
如文章第四段写道:“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漕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其中,“跌”这一动词反复出现,将河水层层落下的景象描绘出来,写出了地势之险,水势之大,赋予河水力量感,既补足了画面,又使得语段在反复中不断蓄势。正是因为“一跌再跌”的落差,最后水才“碎”成了“点”“雾”这类形态,用词精准,力度恰到好处。“跌”字的重复使得语句读起来颇有气势和节奏感,从中也能感受到作者观瀑时的震撼。若将原句改为“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摔下去,三撞,四碰,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则语义前后衔接不够紧密,也失去了朗读中那种回环往复的韵律感,在体现河水的力道上削弱了几分。
反复的言语形式,可以让文章内容在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中不断升华,让读者在跌宕起伏的韵律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二、抓住典型句式,体会言语形式的结构意义
作者在表现游览所见时,为突出瀑布的声势,运用了整散句、长短句结合的方式,使文章读来非常富有节奏感。
(一)整句、散句张弛有度
整句与散句都是句子的结构形式。形体整齐匀称、结构相同或相似,称为整句;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称为散句。整散句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文章避免单调呆板,更加灵动流畅。
以第四段为例:“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漕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前文运用散句,通过连词“尽管”“还是”“于是”,写出河水的水流之大,变化之快,以及落下后不同的流动路径,后文则运用整句、排比句,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写出了河水因地势,形成泉、溪、漩涡三种形态,写出了水流的柔美、和缓,甚至是受阻停滞,与前文的浩瀚磅礴截然相反。与此同时,不难发现作者观瀑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由先前对瀑布的敬畏震撼,转而表现作者对河水变化多样的赞叹与欣赏。
在语言的整散搭配中,文章节奏有张有弛,有起有伏,于抑扬顿挫中凸显作者情感的变化。
(二)长句、短句错落有致
长句是指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它的修饰语多,并列成分多,或者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短句指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长句句式复杂,表达细腻详尽,而短句则简明扼要,富有节奏感,两者结合,使得文字错落有致、参差有别,生动传神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作者的独特感受。
如文中第三段:“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在这组句子中,短句为主,夹杂长句。第一句是长句,中心词为“河水”,其他内容修饰中心词,交代了河水的来源、来势,最后一句也是长句,通过量词叠词和表示色彩的形容词表现出了水流不可阻挡的宏大气势。中间的短句则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以及一系列简洁有力的动词,节奏短促明快,形成震天撼地之势,眼见此景,心中只剩下了无尽的惊叹与震撼。
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通过形式多样的句式表现黄河特点,表情达意,说明了语言9rrgBgfGMexPjKXMueSk1g==学的结构意义——言语形式是为言语内容服务的。
三、抓住巧妙手法,感悟言语形式的文化意义
巧妙运用多种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强化表达效果,便于作者抒发情思。因此,细品作者所采用的拟人、排比、联想等艺术手法,可以深入文章内里,理解写作意图,感受壶口瀑布的生命力以及喷涌而出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修辞联合运用,渲染“所见”的生命力
在梁衡笔下,水早已被赋予了生命。“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拟人、夸张的联合,重现了河水奔涌而来时势不可挡的壮阔景象,出水流速之极、水量之大,将河水蓬勃的生命力直观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凸显出一种向前向上的活力。“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比喻、夸张的联合,将轰然而下的洪流按下了暂停键,将猛烈有力的画面定格在了读者心中。
(二)联想与想象并重,还原“所感”的合理性
游览之余,作者的思绪始终没有停止。他由眼前的所见所闻,不断生发联想与想象,思绪飘飞于瀑布之上。壶口瀑布带给了他独特的体验,也让他从水的身上看到了社会生活中人的影子,从而个性化解读出水的至刚和至柔。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这样记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可现在这坚硬的石竟被一寸寸削去,水侵巨石,以看似柔弱的外表改变了石的形态,攻克了前行道路上的阻碍。柔弱从来只是外在,黄河水的内在却是坚韧刚强的。可以说黄河孕育了壶口瀑布,壶口瀑布则以自己的姿态赋予了黄河个性与力量。情至深处,梁衡表达了自己对河水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此时自然而然地由黄河水的内涵联想到中华民族儿女几经磨难、坚贞不屈的伟大性格,层层深入,一气呵成。通过壶口瀑布来透视黄河的特质,再由黄河的特质联想到中华民族历尽磨难艰险、勇往直前、不屈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品质。这正是这篇游记的文化内涵,作为青少年也应具备这样的“黄河精神”。
《壶口瀑布》一文由实到虚,由叙到议再到抒情,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表现出作者无尽的遐思和感悟,是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结合,是“景”“情”“理”的统一,是客观消解内化为主观的过程。抓住手法,自然能够深入文章血脉,读懂作者所想,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
综上,紧贴文本的言语形式,由表入里便能够解读游记散文的内蕴。关键的字词、典型的句式、巧妙的手法,既把瀑布壮丽恢宏的景象展示给了读者,又表现出梁衡对自然与人联系的深刻思考。因此,在游记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将文本言语形式纳入到品读的视野,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扎扎实实地品读,真真切切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2]余应源.自足语言形式——老问题,新角度[J].中学语文教学,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