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

2024-09-30周珂高丽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年7期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的两项重大发展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进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该研究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跨学科分析法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功能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案例法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促进共同富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具有4项基本功能(市场化、资本化、资源配置、生态化)。②在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市场化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转变为自然资产,资本化功能可以让自然资产转变为自然资本,资源配置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生态化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保值增值,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共同富裕的双赢。③自然资源单要素不会实现共同富裕,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共同富裕实际上是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的变革促成了共同富裕。政策启示为:①在完善产权制度方面,要在全要素生产率背景下完善中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②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应当根据不同的资源分类相应地就市场配置和政府引导作出科学界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③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中,要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进行保护。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共同富裕;典型案例;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D922.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4)07-0111-09 DOI:10. 12062/cpre. 20240310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如何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破解之道在于进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明确产权主体、决定资源利用方式、用途和利益分配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总体上自然资源原产地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让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资本“动起来”,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让贫困地区产业“旺”起来,一直是自然资源部门探索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难题。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否具备既能实现经济增长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如何利用和发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制度功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亟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深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以及更广泛的富裕路径的理解,探索中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协同共进新路径。

1 中国式现代化中共同富裕的价值内涵

当前,理论界对于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目标定位等基本问题,已有大量分析和解读[1],尽管不同学者的解读各有差异,但基本上都包含发展性、整体性和绿色性的内涵。

发展性。共同富裕重在富裕,从古至今诸多社会理想都是在实现物质富足、文化繁荣、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考虑分配问题[2]。但目前,中国尚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富总量总体上还无法全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要求我们必须在不断地提高生产力水平、夯实经济基础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做到:提升经济总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3]。自然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它涉及国家的经济命脉,是保证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享有,事关全民所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事关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因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百姓乐业的前提与保障,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

整体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作出了制度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安排[5]。这几个方面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密不可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不是追求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而是追求全领域、各方面的系统谋划、整体布局、协调发展[6]。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了贫困问题,在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是提档升级、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整体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实现全面提升[7]。因此,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注重从多维度协同推进,避免“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8-9]。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财富的重要源泉,是生态环境的要素和依托,它在保障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强化生态保护、增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该制度的建立在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切实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

绿色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2021年中央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里中央不是简单地支持浙江推进共同富裕,而是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支持浙江通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11]。这是因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发展质量上。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能再简单地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而是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绿色性、平衡性,要把发展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要把高质量发展贯彻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12]。高质量发展针对的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而粗放型发展是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旧模式的纵容与无奈为基础的。正因为如此,《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指出要全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13]。

2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共同富裕的关联逻辑

产权原是经济学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在内的一系列权利。根据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资源可以实现优化配置[14]。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是对自然资源资产赋予产权,通过产权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15]。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利用经济或法律手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保护的一种手段[16]。具体而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为自然资源确定一个明确的“主人”,规定其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受)益权等,规定其义务和责任,由一个权责明确的“主人”负责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实现自然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配置[17]。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共同富裕在价值、目标、对象等维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价值关联。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是共同分配固定的蛋糕,而是要在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做大蛋糕”,只有“做大蛋糕”,才能“分好蛋糕”,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18]。我们要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保护自然资源就是让自然资源价值增值的过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则通过解决自然资源资产在所有者之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建立良好的利用秩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修复受损环境,实现资源的保值增值,从而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9]。

目标一致。共同富裕的整体性价值内涵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要整体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实现全面提升。其本质是在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把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20]。从法律上讲,权利的分配直接决定了利益的分配。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涉及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一系列权利,不仅直接决定了相关主体间的资源分配问题,更隐含了保护特定主体利益,公平地促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置目的,最终实现公平正义,其本质与共同富裕目标密切相关[17]。

对象契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构成要素,不但具备生态服务功能,更事关人类福祉。然而,由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虚置,本应有利于公共事务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无用途管制的现象”,并导致其配置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减少甚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福利,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21]。亟须通过产权制度的建立克服自然资源资产先天的公共物品属性,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公平合理配置,丰富生态产品供给,增加社会总体福利。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 1 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跨学科分析法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功能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采用案例法对浙江省农村利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进行实证分析。这种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全面地论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什么能够促进共同富裕。这一论证过程也映射着一种整体性发展的思维,即将共同富裕的实现融入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通过这种整体性发展和全面融入的思维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达到社会震荡最小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实施机制协同化、风险预防分散化、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效果。

3. 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自然资源部历年的《自然资源统计公报》《中国国土资源年鉴》,第七、八、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典型案例选自《共同富裕:浙江实践的典型案例》以及中国知网的部分文献资料。

4 功能与实证结果分析

4. 1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功能分析

目前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功能做出定量分析尚存在难度,为此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可分为4种功能:提升市场化水平功能、促进资源配置功能、实现资本化功能、提高生态化功能。

4. 1. 1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市场化功能

产权明确有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减少市场失灵。自然资源的正外部性(外部经济)如植树造林、防洪和水利工程、环保教育等,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如工业产品“三废”排放、农产品生产中的农药和化肥污染等。这些外部性特征使得它的市场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根据经济学原理,当生产具有负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最优量大于社会最适量,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22-24]。如图1所示,图中需求线表示私人收益。两条供给线分别表示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两条线之差是边际外部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边际外部成本。若生产企业由于不考虑环境污染成本,基于私人成本决定生产的数量(市场最优量)会高于从社会成本评价角度确定的最适产量(社会最适量)。相反,当在生产具有正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最优量小于社会最适量,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导致部分社会福利损失[22-24]。如图2所示,图中两条需求线分别表示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两条线之差是外部收益。市场经济下,企业决策是基于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的比较,若生产企业由于不考虑外部收益,基于私人收益决定生产的数量(市场最优量)会少于从社会收益评价角度确定的最适产量(社会最适量)。可见,外部性不包含在价格中,造成了市场扭曲,导致了市场失灵。依据科斯定理,如果当事者之间谈判协商的费用即交易成本为零,就可以通过确定产权达到资源的有效率配置[14]。例如,在一个湖里,如果谁都可以捕鱼并且不用支付费用,则会发生过度捕捞。当政府机构把特定的捕捞权授予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会按照规则进行适当捕鱼。他不仅会考虑短期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长期利益,这时就不会存在外部性。使用捕捞份额体系的案例研究表明,这个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渔场的生物和经济健康[25]。阿拉斯加、不列颠哥伦比亚、冰岛和新西兰都是成功实行捕捞份额(如个人可转让配额)的代表。确定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能够把所有权人的个人利益和自然资源的管理直接挂钩,激励所有权人对其行为后果负责,做出可持续的、长远的资源利用决策,从而将外部性内部化。

4. 1. 2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资源配置功能

产权明确能够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约束、规范和化解人们对公共资源的抢夺和占有,避免因无序竞争而造成的掠夺性开发行为和资源滥用行为[26]。明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具有激励相关责任主体内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动力,激励人们积极地进行科技创新和投资决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交易[14,22-24,26]。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显著增加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和资源配置水平。以土地资源为例,自1988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交易以来,城市土地价值快速上涨。单位面积土地收益是年出让成交价款与年出让面积之比,2013—2020年中国单位面积土地收益一直呈上升趋势(表1),2021—2022年收益略有下降。就矿产资源而言,探矿权与采矿权出让均价分别为年出让收益与年新立数量之比。2013—2017年中国探矿权和采矿权年出让均价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表2),说明矿产资源的价值在不断增加。就森林资源而言,在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核算结果中林地林木资产总价值为25. 05万亿元,比第7次清查核算结果的12. 33万亿元增长了2倍多。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从第七次的10. 01万亿元增长到15. 88万亿元,增长率高达58. 64%。这些都说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提升了自然资源的市场化水平,市场机制又使自然资源的价值明显增加。随着自然资源价值的增加,资源相应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得到优化。

4. 1. 3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资本化功能

自然资源资本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具有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在市场上出售、出租、抵押或入股的行为,需要资源先经确权成为资产,资产再经过出售、出租、抵押或入股创造财富从而转为资本的过程[27]。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完善让曾经一度被忽视的自然资源价值得到显著提升,并实现资本化。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政府将住宅以成本价转让给居民,居民按照市场价格予以出售。市场价和成本价的差额,是制度带来的隐形财富。这让城市土地和房地产迅速实现货币化。土地资源的市场化交易不仅让商品房价格上涨,城市居民财富收入增加,而且使土地资源开始资本化增值。居民有权抵押城镇土地使用权,且随着土地权能类型的丰富及利用价值的增加,土地的抵押价值也得以提升。单位面积抵押金额是净增抵押金额与净增抵押面积之比,在2008—2015年,全国84个重点城市土地的单位面积抵押金额基本上保持上涨趋势。即除2012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度单位面积抵押金额较上一年度均有增加(表3)。这说明土地产权作为抵押资产的抵押价值在上升,自然资源的资本化水平也在提升。总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提升了自然资源的资本化水平。

4. 1. 4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生态化功能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具有生态化功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两种方式实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明确且可以用于市场交易能够直接起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自然资源资本化获得的大量收益可以用于生态修复或环境治理,间接起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资源进入市场后不断地增值获利,获得的收益和利润能够反过来用于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14,23,26]。

近年来,自然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开始通过经济手段对自然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补偿,比如碳排放权交易、生态补偿制度、商品林开发等。实践中关于自然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也不断增多。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均对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总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不断上升,在第九次清查期末达到15. 88万亿元,较第八次清查结果增加3. 2万亿元。

4. 2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证结果

上文得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具有4个基本功能,如何利用和发挥这些制度功能促进农村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为此,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分析开展了实证。

4. 2. 1 案例选择与简介

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浙江省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本文所选定的典型案例都是来自浙江省并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成功实现共同富裕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浙江省乐清市下山头村、浙江省瑞安市呈店村、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

乐清市下山头村位于雁荡山北麓。曾经这里贫穷落后、人口大量外出。2012年该村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村股份合作社,与聚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协议,把土地统一出租给该公司,并以土地租金入股。形成公司占股77%,村股份合作社占股33%的利润分配形式。在村股份合作社33%的股份中,32%属于农民股份,1%属于村集体股份。2019年下山头村产值超过2 800万元,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万元,吸纳周边村民就业超过500人[28-29]。

瑞安市呈店村,这里颁发了全国首批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证书。自“三权分置”改革试点以来,为了激活沉睡的农房资产,市政府出台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专项文件,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分为宅基地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使用权,可以进行登记、抵押和再流转,流转最高年限为30年。同时,还配套提供产权鉴定、金融信贷、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呈店村村民将宅基地流转给村经济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再流转给浙江逸墅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自然环境和闲置民房,浙江逸墅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精品民宿+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带动农民增就业,集体增收入,发展增活力。自“三权分置”改革试点以来,全市吸引社会资本2. 42亿元,盘活农房879幢,带动农民就业1 712人,为农户创收3 697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786万元[30]。

东阳市花园村地处浙江省中部,改革开放前是一个只有183户496人的贫困村,面积0. 99 km2。1978年人均收入仅87元。后来,花园村统筹整合各类资源要素。通过两次村庄合并,将村域面积从5 km2 扩大到近12 km2,将全村所有土地收归集体,统一规划利用,以农房改造为出发点,先后整体搬迁9个村、整体拆建10个村,打破并理顺原来散乱的村庄布局,同时发展生物工业、新能源、铜业、新材料、药业等产业,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红木家具产业,带动花园村经济总量较2004年增长了21倍。2020 年全村实现营业收入610 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4. 2万元[30-31]。

4. 2. 2 资料分析

分析和比较3个案例中的数据资料,归纳出20种主要做法,提炼出它的直接效果和对应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功能,在不断地比较离散化数据资料的过程中获得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共同富裕的内部联系,寻找出农村利用自然资源致富的规律,见表4。

4. 2. 3 研究发现

通过浙江省农村共同富裕典型案例可以发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可以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得到最优配置、资源保值增值,进而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如图3所示。

市场化功能:资源变资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市场化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转变为自然资源资产。在浙江省共同富裕典型案例中,在符合土地规划、用途管制、区块功能定位、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允许土地或者宅基地使用权人将土地经营权或者宅基地使用权连同地上房屋,通过买卖、租赁、互换或其他合法方式转让给本村或村合作社,村民委员会或村合作社由此取得完整产权,开始对土地、宅基地、房屋等资源进行资产清查、价值核算,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后进行资产化管理,让自然资源转变为自然资源资产[26-27]。农村的土地、宅基地和农房的价值随着大幅提升,租金也稳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

资本化功能:资产变资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资本化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资产转变为自然资源资本。秘鲁经济学家赫尔南多认为,贫困地区穷人的财富数量惊人,但其中绝大部分只是僵化的资本,最典型的资产就是宅基地,而其贫穷的原因在于没有建立把资产转化为资本的机制[32]。浙江省共同富裕典型地区就在如何把僵化的资产转化为资本方面作了很好的示范。下山头村村民将农村闲置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村股份合作社,村股份合作社统一出租给公司,并入股,土地资产通过出租、入股转化为资本。呈店村村民将闲置的宅基地流转给村经济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统一再流转给公司,公司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证在银行抵押贷款,并用贷款在当地发展“精品民宿+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宅基地资产通过流转、抵押转变为资本。花园村将全部19个村实行“一分五统”管理模式,并将资源发展融入产业、制造业,以产业带动资产向资本的转化。可见,在产权明确、可流转的前提下,通过在社会资本、村民委员会、农村合作社和农户等多元经营主体间建立联系(股权融合、雇佣关系、租赁关系),将自然资源与资金、管理、技术等市场要素有机结合,可以让自然资源资产成功转变为自然资源资本[28-31]。

资源配置功能: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浙江省共同富裕典型案例中,下山头村依托自然环境和种植铁皮石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生态度假旅游+休闲农业”。呈店村依托自然环境和闲置民房,发展“精品民宿+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业。花园村依托东、中、西特色山水人文资源禀赋,发展生物工业、新能源、铜业、新材料、药业等产业+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红木家具产业。这种让自然资源融入资源产业,让资源产业融入工业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打造了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的产业格局,而且形成了整体产业链、新业态、新模式,让资源要素得到了最优配置[28-31]。

生态化功能:资源保值增值。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生态化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保值增值。在浙江省共同富裕典型案例中,下山头村每年将部分收益用于环境整治、改善民生,在村内修建环村公路,安装路灯,修改公寓房,接通自来水,新建桥梁、拦水坝、景观河道等。呈店村则要求本村发展必须遵循“城乡一体化、全域景观化、建设特色化、管理精细化”的发展理念,民宿的布点必须依据事前制定的发展规划,不得破坏特色山水人文资源禀赋。花园村则不但事先将整个村统一规划为工业区、生态区等多个功能区,提升村庄功能、美化村庄环境,而且村集体每年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用于道路、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行动。可见,合理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可以激励产权主体事前做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规划,事后通过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改善促进资源的保值增值,从而解决资源有限性和经济发展无限性的冲突。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功能和实践典型案例结合,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评估了为什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能够促进共同富裕。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具有4项基本功能(市场化、资本化、资源配置、生态化)。这4个方面的制度功能中市场化和资源配置功能是交易前提,资本化和生态化功能是价值实现[ 26]。

(2)在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市场化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转变为自然资产,资本化功能可以让自然资产转变为自然资本,资源配置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生态化功能可以让自然资源保值增值,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共同富裕的双赢。

(3)自然资源单要素不会实现共同富裕,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共同富裕实际上是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的变革促成了共同富裕,是市场经济机制和市场制度动力成就了浙江省农村的共同富裕。在市场化交易中,明确的产权可以将外部性内部化,防止资源的滥用和无序开发。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到交易流转过程中,依托资本市场,采取股权、债权、金融衍生品等工具手段,迅速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资本化。同时,市场的专业化分工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催生整体产业链、新业态、新模式,撬动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增进城乡融合。此外,自然资源资产资本化收益可用于改善和提高村庄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修复,让自然资源保值增值,实现永续利用。

基于以上结论,结合中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现状与国家法律政策规划,并根据中国农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自然资源类型的多样性,可得到如下政策启示。

(1)在完善产权方面,应当在全要素生产率背景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产要素是生产商品时投进去的各种资源。自然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一道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但中国不同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差异较大,总体上形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要素由市场进行配置,土地、资源要素由政府进行配置的国民经济体系[33]。这种对自然资源加强政府配置、管制和行政垄断的管理模式,无法让资源产权与其他要素产权进行同等市场交易,最终导致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市场配置不充分。今后要抹平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并列且有机结合的要素间的差异,还原自然资源的资本属性,使其真正成为市场要素,从而增强资本的流动性,提高产权的市场竞争力[33-34]。

(2)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应当根据各地资源状况和资源类型分别就市场和政府的权责做出合理划分,让政府重点发挥引导和宏观调控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提升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市场化水平过程中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各自作用。政府对自然资源进行配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涉及准入和退出条件、生态环境的系统性风险、市场价格溢价风险等,单独由市场主导无法保障资源安全。但是完全由政府管制也存在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加、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可能导致腐败问题等弊端。因此,市场经济中既需要靠政府宏观调控弥补市场失灵,又要靠市场高效配置弥补政府失灵。其中,市场应当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当为市场服务,转为“强化市场型政府”,即政府不仅要有能力提高和保护私人财产,能够保护合同的强制执行,同时权力还受到约束,无法剥夺侵害个人权利[35]。

(3)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中,要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进行保护。中国用于保障和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的法律文件并不多,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几个单行的自然资源法中有所体现。要促进共同富裕就要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市场化,其中公开透明、自由竞争、权益保护、明确的交易规则等市场环境是产权交易的必要条件,而这些交易环境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合同具有保护当事人权益,促进交易,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所以,合同的研究是产权交易研究的关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合同必定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的一般性规定中寻找规则和依据,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可以通过规则指引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起到保护作用。侵权责任编对保障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利具有重要价值,它通过对受到破坏或者侵犯的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人进行权利救济,从而间接保护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安全[36]。

参考文献

[1] 张守文. 共同富裕: 经济路径与法治保障[J]. 法治研究,2022,20(5):3-13.

[2] 郁建兴,任杰. 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J]. 政治学研究,2021,16(3):13-25.

[3] 刘培林,钱滔,黄先海,等. 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J]. 管理世界,2021,37(8):117-129.

[4] 岳文泽,夏皓轩,钟鹏宇,等. 自然资源治理助力共同富裕:政策演进、关键挑战与应对策略[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9):1-9.

[5] 袁茵,马强强. 绿色发展强化共同富裕进展[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7-10(001).

[6] 黄承梁. 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必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4):196-204.

fi5Iqq8CCdG8OHucRNyxMA==7] 周文,施炫伶. 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13(3):3-23.

[8] 邓海林,韩敏.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共同富裕的理论根基与实现路径[J]. 江苏社会科学,2023(4):9-17.

[9] 周珂,高晨笑. 探索共同富裕的绿色路径[N]. 法治日报,2023-05-17(001).

[10] 唐方成,顾世玲,辛璐. 绿色发展视角下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创新机制[J]. 环境保护,2023,51(16):59-61.

[11] 沈满洪.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共同富裕观[J]. 治理研究,2021,37(5):5-13,2.

[12] 佚名. 推动高质量发展六大重点: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J]. 财经界,2022(31):13-15.

[13] 刘乐平.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N]. 浙江日报,2021-07-20(001).

[14] 科斯,阿尔钦,诺斯.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 刘守英,胡庄君,陈剑波,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8-100.

[15] 韩培云.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11-116.

[16] 康京涛.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法学阐释[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79-84.

[17] 杜群,车东晟. 论我国湿地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41-50.

[18] 李建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的生态蕴涵及新文明价值[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5):13-23,117.

[19] 钟鹏宇,岳文泽. 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制度构建[J]. 自然资源学报,2023,38(7):1667-1681.

[20] 吕永刚. 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出场逻辑、动力机制与关键路径[J]. 江海学刊,2022,26(3):90-96.

[21] 郭恩泽,曲福田,马贤磊.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改革现状与政策取向:基于国家治理结构的视角[J]. 自然资源学报,2023,38(9):2372-2385.

[22] 李云燕. 基于稀缺性和外部性的环境资源产权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08(6):35-40.

[23] 章铮.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J]. 环境保护,1997,25(9):36-39.

[24] 沈满洪,何灵巧. 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1):152-160.

[25] 韩杨, CURTIS R. 美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主要政策与启示[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8):103-109.

[26] 卢现祥,李慧.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依据、基本特征与制度效应[J]. 改革,2021(2):14-28.

[27] 李灿,刘艳. 产权混改背景下农村集体自然资源资本化的实现机制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4):100-111.

[28] 林宏,岳凌云. 乡村振兴的“下山头村样本”值得借鉴[J]. 杭州,2020(21):44-45.

[29] 陆发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共同富裕看浙江[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235-236.

[30] 余丽生,郭锦明,邵钦祥, 等. 共同富裕:浙江实践的典型案例[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151-155.

[3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共同富裕:浙江先行案例[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232-235.

[32] 诺思. 公共问题经济学[M]. 冯文成,庞明川,李季, 等译.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10-112.

[33] 常修泽. 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再探讨[J]. 改革与战略,2020,36(9):1-12.

[34] 肖国兴. 再论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J]. 政法论丛,2021(1):47-57.

[35] 王克稳. 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34-47.

[36] 高桂林.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市场化问题研究[J]. 企业经济,2022,41(5):5-13.

(责任编辑:李琪)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批准号:22ZDA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