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先学后教,自主合作”高效课堂构建
2024-09-29王建扬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我采用“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教学法。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深化对山地形成原理和过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探索出一条既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新路径。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册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山地的形成”,涉及地球内外力作用下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包括褶皱山、断层山等不同类型山地的成因及其特点。通过对山地形成原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这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非常重要。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和图表辅助,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地貌认识,同时还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意义。教材还融入了地理科学研究成果,如板块构造学说,使学生能够接触和理解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定教学重难点,进而设计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首先是理解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原理,包括相关的地质过程和力的作用。其次,学生需要掌握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山地形成中的应用,这对于解释地球上山地分布的模式和特点尤为重要。最后,分析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特别是对交通、居住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对这些关键内容的深入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首先是理解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地质力作用的抽象概念。其次,板块构造学说虽为地理学的基石,但其复杂性常使学生感到困惑,难以将理论与实际地貌形态联系起来。最后,山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虽然直接,但学生往往难以从综合角度分析其经济和社会效应。这些教学难点要求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辅助工具,以便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深化理解。
三、教学实录
LkWYarp520Bn5jIfBACvfQ== (一)自主学习,形成初步印象
教师: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山地的形成”这一内容。在正式教学之前,大家进行自主学习。请利用课本和已经发放的辅助资料,详细阅读关于山地形成的章节,特别要注意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原理,尝试从中发现自然界的奥秘。
学生甲:老师,我们在阅读时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呢?
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希望你们能够聚焦于以下关键点。首先,明确不同类型山地的特征及其形成原理;其次,理解这些地质活动是如何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塑造地球表面的;最后,思考这些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和地球其他生态系统的意义。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一次思维的锻炼。
学生乙: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该怎么办?
教师:遇到难题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建议你们首先尝试独立思考和解决,这包括回顾相关章节、查阅图表或辅助资料中的解释。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以将它记录下来。在我们的课堂讨论环节,我会专门留出时间来解答你们的疑问,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帮助你们深化理解,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丙:老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验证我们对材料的理解呢?
教师:在自主学习之后,我会组织一个简短的测试或者小组讨论环节,通过这种方式来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此外,你们可通过绘制地质结构图或是模拟地壳运动的小实验来加深对山地形成原理的理解。
学生丁:老师,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山地形成的描述很抽象,如板块碰撞和地壳折叠。我们怎样才能更直观地理解它们呢?
教师:为了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这些过程,我们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模型或是图表来模拟地壳的运动。如我们可以使用橡皮泥或是纸板来模拟板块的碰撞,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地壳折叠的形态。此外,课本中的插图和辅助资料里的图解也是理解这些复杂过程的好帮手。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会详细演示这些模拟过程,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直观地理解这些地质活动。
学生戊:老师,我们在学习山地形成的过程中,是否也需要了解这些自然现象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师:是的。了解山地形成不仅是为了掌握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自然现象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比如,山地如何影响气候、水文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它们在人类历史上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自主学习时,我希望你们不仅关注“山地是如何形成”的,还要思考这些地理现象背后的意义。我们将在课堂上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有序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索,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且高度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鼓励学生利用课本和辅助资料自主探究山地形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此外,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山地形成原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小组学习,深化自学认知
教师:现在,我们将进入小组学习环节。每组探讨一个特定的问题,如“褶皱山是如何形成的”,或者“断层山的形成机制”。请利用课本和辅助资料,共同讨论并提出疑问。
学生甲:我们组在讨论褶皱山形成的过程时,有点困惑于板块运动的具体作用,能帮我们解释一下吗?
教师:褶皱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板块的相互碰撞和挤压。两块巨大的地球表层板块相遇,它们之间的压力会使岩石层折叠起来,形成褶皱山。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可能需要数百万年,通过模型和图示,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点。
学生乙:在讨论断层山的形成时,我们对断层线和地壳运动的关系有些混淆,能详细说明一下吗?
教师:断层山主要是由地壳内部的张力或压力导致的断层活动形成的。当地壳受到不均匀的力的作用时,岩石层可能会断裂,形成断层,沿着这些断层线,地壳的一部分可能会上升或下降,从而形成断层山。这种类型的山地形成通常与地壳板块的边界活动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在同伴的协助下,共同探索、交流思想,并解决彼此的疑问。这种互动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师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知识体系,深化其对地质学原理的理解。)
(三)师生互动,解决学习难点
教师:同学们,在小组讨论褶皱山的形成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学生甲:老师,褶皱山和断块山有什么区别?
教师:褶皱山是在地壳的压缩力作用下,岩石层弯曲形成的;而断块山则是由地壳断裂,一部分岩石块体相对于另一部分上升或下沉形成的。理解了吗?
学生乙:明白了。老师,褶皱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教师:褶皱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是向上弯曲的褶皱,而向斜则是向下弯曲的(如图1)。记住了吗?
学生丙:记住了。但是老师,如何判断山体是褶皱山还是其他类型的山呢?
教师:主要通过观察山体的形态和了解其形成过程来判断。褶皱山通常呈现波浪形,而断块山则有明显的断层线。此外,了解地质历史也非常重要。
学生丁:那褶皱山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呢?
教师:褶皱山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压力和时间。当地壳板块相互挤压时,岩石层会受到压缩,进而弯曲形成褶皱,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百万甚至几亿年。
学生戊:老师,山地对交通运输有什么影响呢?
教师: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交通线路的建设成本和难度。山区道路需要绕过或穿过山脉,有时还需建立隧道或桥梁,这都会增加交通成本。
学生己:老师,我们如何通过图像来分析褶皱的形态呢?
教师:通过图像分析褶皱时,要注意观察岩层的弯曲方向、褶皱的规模以及岩层的相对年龄,这些都是分析褶皱形态的重要依据。
学生庚:老师,褶皱山和火山的形成机理完全不同吗?
教师:是的,完全不同。褶皱山主要是由地壳板块的挤压作用形成,而火山则是由地下岩浆上升到地表并冷却固化形成的,两者的形成过程和特点都有很大的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不同山地的形成及其基本形态。通过分析山地形成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索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使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反思
教学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在于教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通过“先学后教,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我们旨在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然而,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虽然教师在自主学习阶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也发现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地质概念和原理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挫败。这提示我们在设计自主学习材料时,要更加注重对内容的逐步引导和难度分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取得进步。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为消极的态度,不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这表明我们在小组分配和任务设计上还需更加精细,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作用。最后,师生互动环节虽然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疑惑,但教师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总之,我们需要探索更多元的互动方式和策略,让学生得到更多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利辛高级中学)
编辑:蔚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