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24-09-29杨树玲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2期

【活动设计背景】

(一)课标分析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选文为诗歌,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旨在指导学生阅读和体验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能够认识到古代诗歌的当代价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学修养,加强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和撰写文学短评等方式感受古代诗歌的美,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美包括语言美、意境美等,还要体味诗人是如何在一枝一叶中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诗人对人生、对社会又有哪些思考和感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的思想境界,在诗歌中能够看到诗人的不同形象,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创作,从而提高学生对诗歌语言的运用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生命的诗意”为人文主题,将学习的焦点放置于这一人文主题上,旨在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语言魅力与意境之美,体味古人多样的人生、丰富的情感及深邃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强烈的热爱之情,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自信。整个单元精选了从魏晋到唐宋时期的经典诗词共八首,本单元主要以实践性学习为主线,围绕“生命的诗意”这一人文主题,分别从诵读、鉴赏、写作三个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完成本单元内容学习的基础上,更要完成“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任务群任务。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刚进入高中,他们在初中阶段接受到的诗词比较少,对诗词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课堂,课堂是学生诗词知识的主要来源,对诗词知识的课外积累比较少,他们对诗词的学习大都停留在背诵和默写上,很多学生可能知道诗歌的意象,但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诗歌的意象鉴赏诗歌。

【活动目标】

l.从诗歌中找到意象,并学习鉴赏意象的方法,感受诗歌的意境,掌握古诗词奖赏的方法。

2.在鉴赏诗歌的基础上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学写意象赏析。

3.认识古诗词在当代文化中的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任务实施】

【活动任务一】知人论世

(一)学习目标

了解本单元诗人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作品风格和本单元诗词的创作背景。

(二)课时安排

第1课时

(三)学习资源

教材中的单元说明、课文注释以及学习提示等,并结合教材的配套资料。

(四)学生活动

每一位学生选择不同的诗人,通过资料的查找做好笔记,并填写学习任务单(见表1)。

(五)学习过程

1.课堂导入:要想掌握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背后的人物形象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首先要对诗人的经历和代表作品有大致的了解,从诗人的经历中探究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几位诗人的人生吧!

2.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两人一组选择一位喜欢的诗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能够走进不同诗人的人生。

3.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后,班级内进行学习任务的交流和分享,让每一位学生对本单元的诗人都有所了解。

【活动任务二】吟咏诗韵

(一)学习目标:初步感知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根据上述知识的学习理解诗歌大意。

(二)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三)学习资源:八首诗词,单元说明、诗词注释和学习提示。

(四)学生活动

1.初步诵读课文,绘制课文的思维导图。

2.朗诵诗词,积极参与古诗词比赛。

(五)学习过程

第2课时:自主朗诵诗词,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的思考。

课堂环节:

1.新课导入: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蕴涵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智慧,阅读古诗词作品,我们可以体味到古人不同的人生选择、深邃的思想以及丰富的情感。今天,我们将在了解作者生平经历的基础上开启古诗词之旅,一起去探寻古人走过的诗词道路。

2.将重点字词的含义标注在文本当中,小组合作初步解释诗词的含义,并整理出小组中不理解的地方,留待分享交流时探讨这些重点字词的含义。

3.课堂分享交流,不同的小组一起探讨、交流和补充,重点探讨这些重点的字词,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活动任务三】赏析诗蕴

(一)学习目标:通过诗歌诵读,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诗歌得意境,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理解、感悟《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的基本内容,体察诗人的生命追求、思考诗人对人生的不同思考和不同选择。

(二)课时安排:第3~4课时。

(三)学习资源:《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曹操和陶渊明的创作背景。

(四)学生活动

活动一:

1.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梳理诗歌的内涵,相互指正点评。

2.再读诗歌,揣摩诗情,思考并和同伴交流两首诗的意象有哪些,从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3.根据诗歌描绘的意象,概括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两首诗歌分别塑造了什么形象。

活动二:

再次阅读两首诗歌,并查找这两首诗歌中有关描写时间的语句,并借助注释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内涵。

(五)学习过程

第3课时

学习目标:初步感知作者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和生命的价值追求的。

1.新课导入

人生在世可能会面临很多选择,选择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志士就有入仕和归隐一两种不同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曹操和陶渊明的选择吧!

2.梳理探究

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历来都是一个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说到底,出世与入世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曹操《短歌行》体现的是积极入世,决心建立一番功业;而陶渊明《归园田居》体现的是厌倦官场,决心归隐田园。学生比较曹操和陶渊明不同的人生志趣,理解其各自的生命思考并加以分析,并完成下列表格(见表2)。

3.分享交流

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最能表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字或者词,是读者赏析诗歌的窗口;而意象是诗人赋予的各种情感的物象,通过这些物象作者营造具体的意境,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总结自己的生命体验。鉴赏诗歌就是要带领学生从诗眼和意象出发,联系诗眼和具体的意象,结合诗人创作诗歌的背景,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诗歌建构起整体认知,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美,在品味诗歌语言的基础上感悟诗歌的情感,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

第4课时:感受古诗中的音韵美

学习活动:

1.再次诵读诗歌,概括人物形象与诗歌中的艺术特色。

2.根据鲁迅先生对曹操和陶渊明的评价谈谈自己的理解。

3.对比两首诗歌,认真分析和鉴赏诗歌,完成表3。

表3

【活动任务四】感悟诗人的情感

(一)学习目标:感悟诗歌的当代价值,厘清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二)课时安排:第5、6课时。

(三)学习资源:《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视频《千古风流人物——杜甫、李白》

(四)学生活动: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诗歌内涵和情感,能够围绕一个诗人的经历讲述这个诗人的故事。

(五)学习过程

第5课时:走进唐代诗人的人生,体会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学习活动

1.导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诗是文学领域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虽然我们之前学过不少唐诗,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三首,每一首都堪称“绝唱”,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活动:诵读诗歌,结合注释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小组合作完成表4。

第6课时:讲述一个关于诗人的故事

学习活动:围绕本单元诗人的人生经历,讲述一个关于诗人的故事。

教师结合学生在第1课时梳理的诗人的人生经历,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任务五】走进词人的心灵世界

(一)学习目标

了解词作中的典故;体会词作中蕴涵的丰富情感;理解词作中的艺术魅力;学会撰写文学短评,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传承意识。

(二)课时安排:第7~10课时。

(三)学习资源:本单元的全部诗词、印发优秀的文学评论。

(四)学生活动

1.梳理词作中的典故,并理解词作内涵。

2.梳理词作中的意象,初步感知作者情感。

3.比较词作的异同,填写相应的学习任务单。

4.学会鉴赏诗词,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5.为诗词朗诵比赛做好准备。

6.学会撰写文学短评。

(五)学习过程

第7课时:梳理词作中的典故,并说明内涵,对比学习三首宋词。

学习目标:掌握三首词作的不同,运用意象分析此作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丰富情感。

1.导入:“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今天,我们就走进宋朝,一睹宋词的独特魅力。

2.学生活动:比较探究:围绕“一枝一叶总关情”比较学习三首宋词,梳理其中的典故,走进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三位词人的人生,揣摩作者的情感,并探究词作中生命的启迪。

3.运用“五步分析法”,带领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并运用规范的语句描述:

(1)思考分析“是什么”。

(2)思考结合“为什么”。

(3)规划“分析”的过程。

(4)组织“分析”的语言。

(5)规范表达。

第8课时:比较词作的异同,填写相应的学习任务单。

1.导入:“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面对人生诸多失意,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排解或者表达方式,琵琶女是“弦弦掩抑声声思,倾诉平生不得志”,诗人则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即使都是写诗词,诗人运用的手法也各有特色。

2.学生活动:对比阅读两首怀古词作,小组成员分析表现手法的不同,填写学习任务单(见表5),并进行交流。

第9课时: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学生活动:举办“穿越历史的心声”主题诗词朗诵大赛。朗诵内容:本单元八篇诗词。朗诵形式:个人单独朗诵、男女对诵,也可以小组合诵;可以诗词表演,也可以配乐朗诵。评价表见表6。

第10课时:学写文学短评

1.教学目标:掌握诗歌评论的写作方法。

2.学生活动:围绕“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诗词的生命意韵写一篇文学评论,并对缩写的文章进行完善。

(1)对比阅读《浅谈〈春江花月夜〉》和《〈春江花月夜〉感悟》,概括文学短评和读后感的差异。

(2)自主思考,以下关于《登高》的赏析文章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的?提取关键词并与同桌分享交流。

(3)学校校刊刊登了一篇《浅析杜甫〈登高〉的抒情模式》的文学短评(内容略),引发了热议。请你谈谈这篇文学短评是否符合“叙议结合”的文体特点,自选立场,准备辩论。

【活动小结】

本课的设计从理解诗歌内容到鉴赏诗歌,再到比较高层次的评论诗歌,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实现了知识学习的螺旋式上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县第二中学)

编辑: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