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专家林红回忆重庆人大质询第一案:刨根问底 3000万农业基金花哪了

2024-09-29黄振胜

公民导刊 2024年9期

尽管已过去36年,再次拿到质询案代表联名签字页复印件的那一刻,林红眼眶湿润了,反复摩挲舍不得放下……她还能对着上边的名字精确说出各位代表当时的职务。

1988年6月9日,参加四川省重庆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18名人大代表就蔬菜基地建设费的征、管、用问题,向市政府提出质询,这是重庆人大历史上的第一件质询案。时任市人大代表林红,正是这起质询案的亲历者。

要搞清楚“这笔钱花哪了”

1988年6月初,四川省重庆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大会的市人大代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心怀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赶赴盛会,积极建言献策。

“当时,重庆作为全国首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已有五年,代表们十分关心关注经济发展,思考怎样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建设得更好。”连任两届市人大代表的林红,毕业于西南大学植物保护系,在南岸区农业局工作多年,曾多次在果蔬防病虫害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她履职的重心。

这次参会,她带着疑问而来:3000万元蔬菜建设用地基金到底是怎么用的?

当时,重庆市正大力建设“菜篮子”工程,需要花钱征地,市政府就从各区市县收取蔬菜建设用地基金,仅1987年就收取了3000万元。

“在当时,3000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林红说。

“‘菜篮子’工程是改革工作推进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民生,也能反映改革的成色。”会前,林红围绕南岸区蔬菜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摸排底数、搜集问题。

“蔬菜基地要在哪里建,建成多大规模,基层最有发言权。”林红在调研中了解到,自基金的收、管、用权收回市里后,市级部门统筹规划的力度并不大,似乎蔬菜建设用地基金并没有返还到地区的蔬菜基地建设上,“钱并未完全用在刀刃上,这次大会一定要搞清楚、问明白。”

依法监督让政府交出明白账

当时,四川省重庆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只有十几个代表团参加,不少代表团的代表都相互熟悉,交流机会较多。会议期间,代表们的话题当然离不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和一些疑难问题,蔬菜建设用地基金成为讨论的热点。

“几番讨论,得出的却是一肚子疑惑。代表们达成共识,通过依法监督让政府交出明白账。”林红回忆,当时的沙坪坝区、南岸区都是蔬菜种植重要区域,蔬菜建设用地基金的有关问题在两个代表团都掀起讨论热潮,因此由时任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均禄领衔提出质询案,就蔬菜基地建设费的征、管、用问题,向市政府提出质询。

质询是人大监督中最具刚性的手段之一。在林红看来,代表们之所以敢以这样刚性的方式监督政府,与党委对人大工作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1984年,经过人大积极争取和主动做工作,重庆市委首次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并形成制度,探索出党委领导人大工作的一种新形式。

而1986年11月召开的市委第二次人大工作会议,是在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全党必须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通知》和即将进行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的时期举行的,会议着重解决了地方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素质结构、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级别和待遇等问题。

“代表能找到部门反映问题,及时解决老百姓翘首以盼的心头事也逐渐常态化,代表越来越有话语权了。”林红对当年代表履职方面的变化记忆颇深,随着党委对人大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代表们更愿意说真话、说心里话,为发展献良策、为民生鼓与呼的积极性高涨。

在郭均禄、林红等18位代表的坚持下,质询案递交大会主席团,很快就有了回应。主席团要求市政府相关部门作出答复,重庆人大历史上的第一件质询案就此诞生。

质询现场代表发言很较真

1988年6月9日,质询会在市政府召开。林红依稀记得,当时会场能容纳四五十人,除了提出质询的代表和会议组织者外,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农业、计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参加了质询会。

质询案领衔人郭均禄开门见山地表达了代表们希望了解的内容,即3000万元蔬菜基地建设费的征、管、用情况。

面对质询,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现场作答。

“代表们对市政府的答复不尽满意,发言中大多在谈设立蔬菜建设用地基金的意义,代表们认为答非所问。”林红说。

很显然,代表们既然提出这个质询,必然抱着一定要了解清楚的态度。在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答复后,数名代表在质询现场先后发言,再次要求政府把3000万元基金的征、管、用情况向代表详细报告。

“虽然市政府的现场答复并不能让代表满意,但这次刚性监督让政府及时改进了工作。”林红说,在代表质询后,市政府针对蔬菜基地建设费的征、管、用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就蔬菜基地建设再部署、再安排,优化体制机制,高质量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较好保障了市场稳定安全供给,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质询案开了重庆人大刚性监督的先河。就如同接力赛,通过一届一届的传递、一届一届的探索创新,让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权一步一步地落到了实处。”再谈起这段经历,林红的自豪感溢于言表,还将此视作自己代表履职记忆中的一块“方糖”,每每回味都是甜。

“甜在促进发展的不遗余力,甜在老百姓不断增强的成就感、获得感。”林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