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一本好书,读好一本书

2024-09-29吴希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8期

语文学习,读书为要。

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谈道,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近年来,随着统编本教材的使用和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的实施,“读书为要”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读书是一场心灵的旅行,选择一本好书是阅读之旅的第一步。好书,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独到的见解,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一本好书,如同一位智者,它能在无形中滋养我们的心灵,拓宽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有了好书,如何“读好”便成了关键。一些家长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自己的孩子很爱读书,也读了很多好书,可就是写不出好的文章,理解能力也没有较大的提升。这便是典型的“读了”但没有“读好”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更要指导学生读,读出书中的精髓,读出自我的理解。

如何让学生读好一本书呢?我个人推荐以下几种读书方式:

一是分享式。阅读是吸收,分享是输出,读后分享是非常重要的读书习惯。比如,让学生讲一讲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聊一聊与这本书相关的话题,写一写读完后的感受。这样的分享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读书的兴趣。

二是学习式。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因此,读书时还要让学生以一个写作学习者的身份,去揣摩作者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是我又该如何写。在读书中学习写作,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写作者。

三是任务式。少年儿童正处于“学习阅读”和“用阅读学习”的阶段,我们应该多创造这样的读书机会。比如,为了演出让他们熟读一个剧本,为了旅游而去浏览一系列文章,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去查找相关的书籍。这样带着任务、有目的地阅读,让学生明白读书不仅有趣,还很有用。

诚然,读书要以兴趣为先。无论怎样的读书方式,是以不破坏学生读书的胃口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积极引导并激励少年儿童读一本本好书,读好一本本书。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