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4-09-29吕省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绝句,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集诗趣与哲理于一体,是修心体道的经典之作,给后人以极好的人生启迪———这就是:当我们每天都能坚持健身气功,当健身气功生活化之后,我们就走上了修心体道的人生之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渐渐悟得恒道,从而获得源头活水……
健身气功的“三调合一”,即调形、调息、调心三者合一。“三调合一”是健身气功的精髓。
对于一个习练有些时日,多少有些体会的健身气功爱好者来说,从初始的调形,对一招一式的打磨,到如何呼吸吐纳,对一呼一吸的体悟,再到神形相守,意气相随,直至“三调合一”,那都是翻阅了大量的资料,问询了所能问到的先行者和同好者,特别是用自己的身体都进行了反复的体证。“三调合一”的身、心境界究竞如何?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调形——调控动作,调息——调控呼吸,调心——调控意念,借着这些有为之法,使身、心攀台阶一样,渐次达到水火既济之境,恬淡虚无之境,无为清静之境。
第一,水火既济之境
水火既济,是《周易》里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卦,上坎下离,即,水在上,火在下,水性润下,火性炎上,阳升阴降,以至水火既济,意思就是渡过了大渡河到达了彼岸,翻过了火焰山来到了平川,功德圆满。
说到水火既济,不得不提15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透漏的心法。陶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陶弘景的核心点是告诉我们,这六个通达神明的方剂,立足上、下、前、后、左、右不同方位,在精心选定主药的基础上,使方剂配制做到“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这个“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就是先圣们制作施展医方、医术的心法,因为依此而制作施展的医方、医术疗效卓著,被后人奉为千古圭臬!
尽管这些方药,可能有神效,但只是近期的功效,还不是身体不适时或者日常保养的最佳选择。最佳的选择,其实《黄帝内经》早就明白地告诉我们,导引按跷之术优先于药、针、灸、砭。也就是说,身体若有不适,首选的不应该是药石,而是导引按跷,是健身气功。
导引按跷比使用药物更简约。它就是专注于自身的精、气、神,主体动作一开一合,就是金、木在交合,动作一吸一呼,就是阳升阴降。如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就是把意念放在俩手上,在腹前交叉,伴随着呼吸,先提后托,从手到臂到肩到身到腿到脚,节节拔伸,在这个过程中,节节伸缩以调形,起吸落呼以调气,形随气走以调心,三者合一,神形一致,金木交合,阳升阴降,以至水火既济,既调理了三焦,也调理了情绪,从而使身、心都达到了合和的境界。同样的道理,八段锦其它的各个动作,都是这样打磨出来的,每一势都是动作、呼吸、意念三者合一,每一个动作都是一副良药,假以时日,多年的五劳七伤,多年的大小疾病,都会随着呼吸开合慢慢的改善了,从而春暖花开,冰雪消融,身心通泰!
这也就是为什么八段锦被誉为千年长寿操,为什么万千大众喜爱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等健身气功的根本原因!
第二,恬淡虚无之境
随着水平不断增长,健身气功逐渐生活化后,每天都能在调形、调息、调心综合作用下,促使金木交合,阳升阴降,对身心进行保养,渐次修复祛除以往的虚损和疾病。也就是说,经络逐渐通畅,气血逐渐丰盈,身心也就逐渐趋于理想状态,慢慢就会步入恬淡虚无的境界。
以笔者的感受而言,坚持习练八段锦一段时间后,心理变轻松了,心浮气燥的毛病好了许多,动不动吹胡子瞪眼睛的恶习,大多都能在微微一笑中化为乌有;在日常琐事上少了一些期待,多了一些主动,少了一些埋怨,多了一些理解。明显地表现就是,有五年多啦,从一开始的不情不愿,到现在的心甘情愿,每天都能坚持洒扫庭除,而且对洒扫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有“涤除玄鉴,能无疵乎”之状,相由心生,似乎每天洒扫庭除就是对心灵的一次洒扫,自己都觉得这个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与以前的那个“大男人”相比,简真是判若两人。
经络通畅啦,情绪也好啦;反过来讲,情绪好啦,经络也就通畅啦。对此,古人的定义就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个恬淡虚无的最佳表现,就是能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地一吸一呼,真切地感受吸从哪里起,呼到哪里去。《道德经》说,“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笔者以为谷神不死,就是缘于能够呼吸,生命就在于一吸一呼之间,伴随着一吸一呼,神寓于气,配合着健身动作,开吸合呼,起吸落呼,一吸一呼,深长细匀,神形相随,真气内守,病安从来?
说到这里,惭愧的很,虽然很早就开始翻阅《黄帝内经》,足足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但竞把《黄帝内经》的开首第一篇、全书的奠基篇——《上古天真论》,一直都是一翻而过,特别是其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的真言,一直都把它当作另类的东西。虽然也曾苦苦地思索,但什么是恬淡虚无,什么是精神内守,什么是真气从之,笔者一直认为这些都是梦话,都是神话,对于生命来说,不着边际。假以时日,现在过了五十岁,特别是接触了八段锦之后,接触了健身气功之后,突然之间,就上了一个大台阶,突然之间,就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古来的呼吸吐纳、导引按跷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担负了何等重要的职责,难怪先祖黄帝谆谆教诲他的子民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也难怪庄子会语重心长地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至此,怎能不惊呼,黄帝、庄子还有老子、孔子等等的往圣大德们,能不是吐纳导引的高手中的高手吗?至此,怎能不为先祖能为我们留下“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么宝贵的养生秘诀而眼含热泪,而佩服的五体投地吗?
当把健身气功练到一定程度时,当八段锦从形到义深入探索传统文化的精髓时,我们或许会有一种感觉,传统文化绝不是“传统哲学”、绝不是“朴素的辨证法”等词汇所能囫囵概括的,她或许就是生命的真实和宇宙的真相。为此,当我们人生的追求从物质的层面,转入到精神的层次,或者再高些,那么渐渐地,许多以前想不开的人和事,一心追求的名和利,就都会看开了许多、放下了许多。特别是通过调形、调息、调心,通过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渐渐明白了,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的真义,渐渐明白了“弱者道之用”的真谛。也就是说,我们的健身气功,就是在一天一天的导引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身心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柔,复归于和。
春去春又来,月缺月又圆,四季轮转,八卦激荡,恬淡虚无。恬淡者,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就是中,就是和。木火土金水,土为中为和,土就是五也就是无。虚无者,合一也——这就是金木交合,阳升阴降,水火既济,就是处和守一,以至于“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第三,无为清静之境
当练功进入了能享受每一个动作、享受每一次呼吸时,就会理解当您微微闭目,全身心随着一吸一紧……一呼一松……特别是在呼与吸之间,一瞬间的暂停,那种忘我,那可能就是老子所说的那种恍恍惚惚、那种杳杳冥冥、那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地。
在健身气功中,笔者关注比较多的是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功法,其中心心念念、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是八段锦。笔者认为,八段锦就是小术而大道,就是简约而奇效,就是传统而现代,就是大俗而大雅,大道至简,她的这些显著的特色,无愧于传统文化名片的这一美誉。
清静能愈三千疾,从形而下的身病,到形而上的心病,用药石,用导引,这是笔者多年以来心心念念、寻寻觅觅之所得。若能日常相互加持,则有从一个台阶迈上一个台阶,步步向上攀登,一览众山小的欣喜,更有从芸芸万物,踏上复返之程,复归于三,复归于二,复归于一,从而水火既济,到恬淡虚无,到无为清静,会慢慢地体会到,老子在其不朽的著作里那光辉灿烂的真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真正内涵!
清静为天下正,无为就是清静,清静就是无为,就是法于自然,就是水火既济,就是阴阳合和。人若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这就是寻得了源头活水,也就拥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真境!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直观地理解孔老夫子的教诲,那就是坚定不移地向着大道而行,就是锲而不舍地完善品行,就是毫不利己地奉献爱心,就是精雕细刻地锤练好有为之术!
谨以此激励自己,意气满满地漫步在八段锦等健身气功这些个小术而大道上,处和守一,一路向前!